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 三大改造的完成2.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 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 改革开放后,我国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位于( )A. 福建省、广东省 B. 广东省、海南省C. 福建省、浙江省 D. 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4.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 国有企业改革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D. 实行对外开放5. 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6. 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的格局是(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 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D.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7.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三大8. 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A. 珠海 B. 汕头 C. 深圳 D. 厦门9. 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是对所有制的重大变革B. 适应了中国农村目前生产力水平C. 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D. 是党中央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10. 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B. 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C. 它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D. 它的核心内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1. 1980年,我国在广东和福建率先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中不包括( )A. 深圳 B. 珠海 C. 海南 D. 厦门12.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 )A.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实行对外开放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13. 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14.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15. 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 引进外资 B. 引进先进技术C. 引进先进管理经验 D.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16. 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改革开放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17. 我国设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 内蒙古自治区 B.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 广西壮族自治区 D. 西藏自治区18.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C. 各民族共同繁荣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 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 )A. 1997年7月1日 B. 1999年12月20日C. 1997年12月20日 D. 1999年7月1日20. 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是( )A. 1997年7月1日 B. 1999年12月20日C. 1997年12月20日 D. 1999年7月1日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___的伟大决策。2. 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是__________。3. 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对__________进行改革。4. 我国政府制定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指__________。5.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有:党的基本路线要管__________,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__________等。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邓小平材料二:“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请回答:(1)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有哪些?(5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10分)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84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办法》,提出国企可以拥有生产经营计划权等10项自主权。198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提出要推行各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充分的经营自主权。198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规定,从1985年开始,实行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的办法,(企业)一般上缴利税总额增长1%,职工工资总额增长0.3%—0.7%。材料二:到1987年,建立了经营责任制的企业达到8843家,占国企总数的77.6%。1987年,实行承包的国企完成产值2452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销售收入2797亿元,同比增长14.8%,上缴国家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7%。80年代后半期,电视机、自行车、缝纫机等家电进入民众的生活,都是工业经济迅速发展的结果。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作用。(7分)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2. 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成功实践的事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 2. B 3. A 4. A 5. C 6. A 7. C 8. C 9. B 10. D 11. C 12. A 13. B 14. D 15. D 16. D 17. A 18. D 19. A 20. B二、填空题1. 经济建设;改革开放2. 深圳3. 国有企业4. 两种制度5. 一百年;经济三、材料分析题材料一(1)深圳、珠海、汕头、厦门。(2)经济特区成为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前沿地区;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推动了国内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扩大了中国的对外影响等。材料二(1)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2)激发国企活力,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增加了企业利润;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民众的生活。四、简答题1. 主要内容: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历史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 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成功实践事例: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