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4张PPT)火——点亮蓝星的文明多角度认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物质能量反应类型微粒反应条件质量燃烧的调控与利用反应现象燃烧和灭火引火1.通过已有知识和燃烧的发展历程,认识燃烧及燃烧条件。2.通过实验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理解并初步学会控制变量的思想和方法。3.通过分析生活中的燃烧现象,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人类认识、研究与利用化学变化的重要性。【学习目标】:01认识燃烧一、认识燃烧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什么是燃烧 你对燃烧的认识?早在200多万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火取暖、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一、认识燃烧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燃烧的本质是什么?现代近代古代一、认识燃烧学会取火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300年前科学界对燃烧的普遍认识燃烧是当可燃物达到一定温度以后发生的一种分解反应,分解的产物即为燃素,燃素同空气结合就生成火。一、认识燃烧法国化学家 拉瓦锡揭示燃烧的本质燃烧的本质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氧化反应。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一、认识燃烧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一、认识燃烧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一、认识燃烧可燃物氧气C + O2 CO2点燃2Mg + O2 2MgO点燃3Fe + 2O2 Fe3O4点燃点燃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可燃物燃烧条件探究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一、认识燃烧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一、认识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条件之一:达到可燃物燃烧的温度铜片上的红磷可燃物 氧气 燃烧情况温度×√√√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燃烧不燃烧一、认识燃烧资料卡片:1.着火点是指物质在空气中加热时,开始并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2.不同可燃物着火点不同,在一定条件下有确定的数值。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3.白磷着火点 40 °C 、红磷着火点 240 °C。一、认识燃烧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烧需要的条件可燃物氧气点燃燃烧条件之间的关系02控制变量法分析多因素影响的问题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他因素不变,使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几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将几个单因素问题的研究结果加以综合。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二、探究燃烧条件的关系【学生活动】利用所给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验证燃烧条件。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着火点:火柴头 240~260 °C火柴梗 400~470 °C二、探究燃烧条件的关系火柴头、火柴梗、薄铜片、三脚架、酒精灯、蜡烛、烧杯实验用品 和操作 可燃物 温度达到着火点 与氧气接触 燃烧情况 二、探究燃烧条件的关系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实验要求:1.小组讨论:确定想要改变的因素和不变的因素(以√、×的形式在表格中记录),并写出选择的实验用品和相应的操作。2.小组汇报实验方案。【学生活动】利用所给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燃烧的条件间的关系。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着火点:火柴头 240~260 °C火柴梗 400~470 °C二、探究燃烧条件的关系火柴头、火柴梗、薄铜片、三脚架、酒精灯、蜡烛、烧杯实验用品 和操作 可燃物 温度达到着火点 与氧气接触 燃烧情况 二、探究燃烧条件的关系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烧杯罩住的蜡烛正常燃烧的蜡烛√×√√√√2.小组汇报实验方案:想要改变的因素和不变的因素是什么?选用的药品和操作是怎样的 实验用品 和操作 可燃物 温度达到着火点 与氧气接触 燃烧情况 二、探究燃烧条件的关系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火柴头火柴梗√√√√×√2.小组汇报实验方案:想要改变的因素和不变的因素是什么?选用的药品和操作是怎样的 二、探究燃烧条件的关系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二、探究燃烧条件的关系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3.进行实验:1号同学操作,其他同学观察并记录燃烧情况。可燃物 温度达到着火点 与氧气接触 燃烧情况①火柴头 ②火柴梗 ③烧杯罩住 的蜡烛 得出结论: 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燃烧√√√××××√√√√√二、探究燃烧条件的关系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④正常燃烧的蜡烛√√√√3.进行实验:1号同学操作,其他同学观察并记录燃烧情况。小结: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可燃物 + 氧气 生成物 能量温度达到着火点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方法总结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应用燃烧条件解决问题想一想:如何让热水中的白磷燃烧?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应用燃烧条件解决问题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火炬接力中,首次使用水下机器人完成火炬对接,构成了“水火相融”的视觉盛宴 。如何实现在水中点燃火炬?请你利用本节课知识,从燃烧条件角度分析可行性。应用燃烧条件解决问题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燃烧条件的定量探究03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演示实验】:用氧气传感器测量白磷、蜡烛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至熄灭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思考】:上述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对你有何启示?三、燃烧条件的定量探究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演示实验】:用氧气传感器测量白磷、蜡烛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至熄灭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思考】:上述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对你有何启示?燃烧条件之一:可燃物与 氧气(或空气)接触充足的三、燃烧条件的定量探究燃烧需要氧气,且不同的可燃物燃烧对氧气的最低浓度要求不同。小结: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 与充足的氧气(或空气)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可燃物 + 氧气 生成物 能量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烧的认识历程现代生活和生产中人类对火的应用生活中用火烹饪食物工业中用火炼钢现代生活和生产中人类对火的应用发射火箭学以致用:应用燃烧条件解释现象1.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的更旺。在居室内起火时,由于居室是相对封闭的环境,室内的可燃物燃烧会消耗大量的氧气,若此时打开门窗,则会起到补充氧气的作用,会使火越烧越旺。学以致用:应用燃烧条件解释现象2.“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加热时纸张不会燃烧。学以致用:应用燃烧条件解释现象学以致用:应用燃烧条件解释现象2.“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加热时纸张不会燃烧。纸中盛放汤料、水等物质,水蒸发时能吸收燃烧产生的热量,使纸表面温度无法达到纸的着火点。知识小结可燃物 + 氧气 生成物 能量温度控制变量达到着火点利用条件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引火视频.mp4 燃烧和灭火.pptx 白磷燃烧1.mp4 白磷燃烧2.mp4 纸锅烧水.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