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3 染色体畸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 课时学习目标 本课时的概念为“染色体畸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该概念的建构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证据的支持。(1)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发生的变化。(2)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包括个别染色体的增减和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3)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改变都有可能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概念1 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阅读教材P99~100,完成填空)1.染色体畸变的概念与类型2.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辨正误](1)染色体倒位和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2)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属于易位。( )(3)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而基因突变一般不能。( )(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下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据此分析:(1)图①和图②的变异分别发生在哪种染色体之间?属于哪类变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②和图③相比,二者对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的影响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①②③中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哪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能确定图④中的变异具体属于哪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吗?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例应用】例1 下列图示中属于染色体易位的是( )染色体易位与交叉互换的比较例2 (2024·环大罗山协作体高一联考)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个体表型的改变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区别提醒 关于“缺失或增加”:①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或重复(增加),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②DNA分子上基因中若干碱基对的缺失、插入(增加),属于基因突变。概念2 染色体数目变异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阅读教材P101~102,完成填空)1.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概念、类型和结果2.几个相关概念(1)染色体组一般将二倍体生物的 中的全部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其中包含了该种生物的一整套遗传物质。这组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由于其携有能控制该生物 的全部遗传信息,它们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正常的 。(2)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微思考]“三体”就是“三倍体”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辨正误](1)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2)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造成的。( )(3)生物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一定是一个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科学实验与探究情境)下图甲表示某细胞染色体组成,图乙表示某细胞处于G1期时的基因组成: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甲生物细胞内有几个染色体组?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生物细胞内有几个染色体组?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某生物的体细胞含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则该生物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单倍体是不是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如何区分单倍体和多倍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组数目判断的三种方法【典例应用】例3 某雄果蝇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果蝇为二倍体B.该果蝇是三体C.该果蝇发生了基因突变D.该果蝇发生了染色体畸变例4 (2024·慈溪高一期末)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内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一定是一个染色体组C.人的一个染色体组内含24条染色体D.单倍体的体细胞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概念3 染色体变异可应用于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阅读教材P102~105,完成填空)1.单倍体育种2.多倍体育种3.变异的类型[辨正误](1)与杂交育种相比,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 )(2)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理是抑制细胞分裂时着丝粒的分裂。( )(3)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都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生活、学习和实践情境)如图表示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据图分析:(1)过程③是哪种处理?其原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程④是哪种处理?处理后符合要求的植株占的比例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二倍体的单倍体高度不育,因此,花药离体培养之后进行秋水仙素处理时,处理的是单倍体幼苗,不是萌发的种子。2.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典例应用】例5 单倍体育种的一般流程是杂交获得F1,将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成幼苗后再进行加倍处理,获得可育植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育种时可先用秋水仙素将花粉加倍,再组培染色体加倍的细胞B.该育种过程中,F1产生花粉的过程中一定有非等位基因的重组C.育种时通常选择特定花粉进行培养、加倍,以获得目标二倍体D.多倍体育种是为了获得多倍体,单倍体育种是为了获得单倍体例6 (2024·宁波九校高一联考)利用普通小麦(6n=42,AABBDD)与其近缘属簇毛麦(2n=24,VV)进行如图所示的育种实验,其中A、B、D、V分别代表一个染色体组。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普通小麦为多倍体,品系3为单倍体B.技术Ⅱ表示花药离体培养,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C.技术Ⅰ可以采用某药物处理,品系2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D.品系1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感悟真题1.(2022·浙江7月学考,5)通常把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称为多倍体。多倍体植物往往表现为植株高大、营养物质含量高、抗逆性强等特点。将二倍体甜菜培育成含糖量高的三倍体甜菜的育种方法属于(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C.多倍体育种 D.诱变育种2.(2021·浙江1月学考,4)某条染色体经处理后,其结构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这种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属于( )A.缺失 B.重复C.倒位 D.易位3.(2020·浙江7月学考,17)用宽叶(D)不抗病(t)烟草与窄叶(d)抗病(T)烟草培育宽叶抗病烟草新品种的方法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是自交B.过程②是花药离体培养C.过程③是人工授粉D.过程④常使用秋水仙素处理4.(2019·浙江6月学考,10)同一玉米棒上存在多种颜色玉米粒的现象称为“斑驳”。科学家在研究“斑驳”的成因时,发现某些染色体片段可以在非同源染色体间跳跃。这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 )A.缺失 B.重复C.倒位 D.易位课时3 染色体畸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概念1自主建构1.数目 结构 显微镜 数目 结构2.错误连接 结构 相同 180°颠倒 非同源染色体 数目 排列顺序 不利辨正误(1)× 提示:染色体倒位和易位也会对个体性状产生影响。(2)× 提示: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属于易位,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不属于易位。(3)√合作探究(1)提示:图①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属于基因重组;图②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2)提示:图②是易位,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图③是基因突变,只改变基因的结构,不改变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3)提示: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②。(4)提示:不能。若染色体3正常,染色体4则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若染色体4正常,染色体3则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典例应用例1 D [由图可知,A属于缺失,B属于重复,C属于倒位,D属于易位。]例2 C [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或过程,一般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的变异,A错误;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个体表型的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也观察不到,B、D错误。]概念2自主建构1.染色体数目 染色体组 个别染色体2.(1)一个配子 生长发育 生命活动 (2)受精 本物种配子 体细胞 超过两个微思考提示:“三体”≠“三倍体”。二倍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成对存在,若某染色体有3条,这样的个体称为三体,如某个体体细胞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则该个体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且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三倍体。辨正误(1)× 提示:四倍体植物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2)√(3)× 提示:四倍体的配子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合作探究(1)提示:4个。细胞内同一种形态的染色体有4条。(2)提示:4个。在乙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了4次。(3)提示:4个。(4)提示:单倍体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如四倍体的单倍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区分单倍体和多倍体时,看发育的起点,如果生物体是由生殖细胞——卵细胞或花粉直接发育而成的,不论细胞内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如果生物体是由受精卵或合子发育形成的,生物体细胞内有几个染色体组就称为几倍体。典例应用例3 C [该果蝇含有2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A正确;该果蝇Ⅳ号染色体多了一条,是三体,B正确;该果蝇发生了染色体畸变,多了一条染色体,C错误,D正确。]例4 A [一般将二倍体生物的一个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它们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各不相同,因此,一个染色体组内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A正确;配子中存在体细胞一半的染色体组,不一定是一个,如四倍体的配子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错误;人的体细胞中含46条染色体,人的一个染色体组中有23条染色体,C错误;由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而来,其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称为单倍体,因此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一定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如四倍体产生的配子形成的单倍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错误。]概念3自主建构1.可育纯合子 染色体畸变 育种年限 显隐性 杂交 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2.物理 化学 染色体畸变 种子3.环境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生物进化辨正误(1)√(2)× 提示:秋水仙素能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抑制着丝粒分裂。(3)× 提示:在强烈的物理、化学因素影响下会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等可遗传的变异。合作探究(1)提示:过程③是花药离体培养过程。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提示:过程④是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处理后符合要求的植株ddTT占的比例为1/4。典例应用例5 B [单倍体育种用秋水仙素处理的是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幼苗,不能处理花粉,A错误;育种过程中,F1产生花粉的过程中发生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则一定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重组,B正确;单倍体育种是先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接着用秋水仙素等进行人工诱导获得纯合的植株,再进行人工选择获得目标植株,C错误;多倍体育种是为了获得多倍体,单倍体育种是为了获得纯合子,而非单倍体,D错误。]例6 B [普通小麦6n=42,为六倍体,属于多倍体,品系3由普通小麦的配子发育而来,属于单倍体,A正确;技术Ⅱ表示花药离体培养,体现了生殖细胞(花粉)的全能性,B错误;品系1(ABDV)染色体数为33,通过技术Ⅰ处理得到品系2(染色体数为49、55等),由此可推测技术Ⅰ可能采用秋水仙素处理,但染色体数目少于66条,说明品系2发生染色体丢失,即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C正确;A、B、D、V分别代表一个染色体组,品系1(ABDV)的叶肉细胞为体细胞,其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D正确。]感悟真题1.C [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畸变;方法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优点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故将二倍体甜菜培育成含糖量高的三倍体甜菜的育种方法属于多倍体育种。]2.C [由图可知,染色体的片段发生了断裂和颠倒180°拼接,因此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3.D4.D [由题意可知,玉米某些染色体片段可以在非同源染色体间跳跃,该种情况符合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共46张PPT)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 课时3染色体畸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课时学习目标本课时的概念为“染色体畸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该概念的建构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证据的支持。(1)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发生的变化。(2)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包括个别染色体的增减和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3)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改变都有可能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目录 CONTENTS1.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2.染色体数目变异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4.感悟真题自主建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自主建构3.染色体变异可应用于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合作探究课时概念图自主建构数目(阅读教材P99~100,完成填空)1.染色体畸变的概念与类型结构显微镜数目结构2.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错误连接结构相同180°颠倒非同源染色体数目排列顺序不利×[辨正误](1)染色体倒位和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提示:染色体倒位和易位也会对个体性状产生影响。(2)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属于易位。( )提示: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属于易位,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不属于易位。(3)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而基因突变一般不能。( )×√(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下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据此分析:(1)图①和图②的变异分别发生在哪种染色体之间?属于哪类变异?提示:图①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属于基因重组;图②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2)图②和图③相比,二者对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的影响有什么不同?提示:图②是易位,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图③是基因突变,只改变基因的结构,不改变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3)图①②③中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哪种?提示: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②。(4)能确定图④中的变异具体属于哪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吗?并说明理由。提示:不能。若染色体3正常,染色体4则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若染色体4正常,染色体3则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D【典例应用】例1 下列图示中属于染色体易位的是( )解析:由图可知,A属于缺失,B属于重复,C属于倒位,D属于易位。染色体易位与交叉互换的比较C例2 (2024·环大罗山协作体高一联考)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个体表型的改变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解析: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或过程,一般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的变异,A错误;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个体表型的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也观察不到,B、D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区别提醒 关于“缺失或增加”:①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或重复(增加),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②DNA分子上基因中若干碱基对的缺失、插入(增加),属于基因突变。染色体数目(阅读教材P101~102,完成填空)1.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概念、类型和结果染色体组个别染色体2.几个相关概念(1)染色体组一般将二倍体生物的 中的全部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其中包含了该种生物的一整套遗传物质。这组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由于其携有能控制该生物 的全部遗传信息,它们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正常的 。一个配子生长发育生命活动(2)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受精本物种配子体细胞超过两个[微思考]“三体”就是“三倍体”吗?提示:“三体”≠“三倍体”。二倍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成对存在,若某染色体有3条,这样的个体称为三体,如某个体体细胞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则该个体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且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三倍体。×[辨正误](1)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提示:四倍体植物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2)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造成的。( )(3)生物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一定是一个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提示:四倍体的配子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科学实验与探究情境)下图甲表示某细胞染色体组成,图乙表示某细胞处于G1期时的基因组成: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甲生物细胞内有几个染色体组?判断依据是什么?提示:4个。细胞内同一种形态的染色体有4条。(2)乙生物细胞内有几个染色体组?判断依据是什么?提示:4个。在乙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了4次。(3)若某生物的体细胞含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则该生物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提示:4个。(4)单倍体是不是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如何区分单倍体和多倍体?提示:单倍体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如四倍体的单倍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区分单倍体和多倍体时,看发育的起点,如果生物体是由生殖细胞——卵细胞或花粉直接发育而成的,不论细胞内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如果生物体是由受精卵或合子发育形成的,生物体细胞内有几个染色体组就称为几倍体。染色体组数目判断的三种方法C【典例应用】例3 某雄果蝇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果蝇为二倍体B.该果蝇是三体C.该果蝇发生了基因突变D.该果蝇发生了染色体畸变解析:该果蝇含有2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A正确;该果蝇Ⅳ号染色体多了一条,是三体,B正确;该果蝇发生了染色体畸变,多了一条染色体,C错误,D正确。A例4 (2024·慈溪高一期末)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内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一定是一个染色体组C.人的一个染色体组内含24条染色体D.单倍体的体细胞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解析:一般将二倍体生物的一个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它们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各不相同,因此,一个染色体组内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A正确;配子中存在体细胞一半的染色体组,不一定是一个,如四倍体的配子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错误;人的体细胞中含46条染色体,人的一个染色体组中有23条染色体,C错误;由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而来,其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称为单倍体,因此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一定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如四倍体产生的配子形成的单倍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错误。可育纯合子(阅读教材P102~105,完成填空)1.单倍体育种染色体畸变育种年限显隐性杂交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2.多倍体育种物理化学染色体畸变种子3.变异的类型环境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生物进化√[辨正误](1)与杂交育种相比,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 )(2)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理是抑制细胞分裂时着丝粒的分裂。( )提示:秋水仙素能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抑制着丝粒分裂。(3)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都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提示:在强烈的物理、化学因素影响下会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等可遗传的变异。××(生活、学习和实践情境)如图表示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据图分析:(1)过程③是哪种处理?其原理是什么?提示:过程③是花药离体培养过程。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过程④是哪种处理?处理后符合要求的植株占的比例是多少?提示:过程④是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处理后符合要求的植株ddTT占的比例为1/4。●(生活、学习和实践情境)1957年,我国科学家通过染色体加倍技术培育出了无籽西瓜。科学家在西瓜幼苗上滴加秋水仙素,使西瓜幼苗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4n=44)。西瓜幼苗开花后接受普通西瓜(2n=22)植株的花粉,收获的种子(3n=33)种植后,用普通西瓜的花粉刺激,便可结出无籽西瓜(3n=33)。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三倍体无籽西瓜培育过程中,使用秋水仙素为什么能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提示:秋水仙素能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因此染色体虽已复制,但不能分离,最终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2)在三倍体无籽西瓜培育过程中,第一年需要将二倍体植株的花粉传到四倍体植株的雌花上,目的是什么?提示:使四倍体母本在杂交后能结出三倍体的种子。(3)在三倍体无籽西瓜培育过程中,第二年需要将二倍体植株的花粉传到三倍体植株的雌花上,目的是什么?提示:刺激三倍体植株的子房发育成无籽西瓜。(4)三倍体西瓜为什么会出现无籽的性状?提示:三倍体西瓜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紊乱,几乎不能产生正常可育的配子。1.二倍体的单倍体高度不育,因此,花药离体培养之后进行秋水仙素处理时,处理的是单倍体幼苗,不是萌发的种子。2.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育种方法的选择B【典例应用】例5 单倍体育种的一般流程是杂交获得F1,将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成幼苗后再进行加倍处理,获得可育植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育种时可先用秋水仙素将花粉加倍,再组培染色体加倍的细胞B.该育种过程中,F1产生花粉的过程中一定有非等位基因的重组C.育种时通常选择特定花粉进行培养、加倍,以获得目标二倍体D.多倍体育种是为了获得多倍体,单倍体育种是为了获得单倍体解析:单倍体育种用秋水仙素处理的是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幼苗,不能处理花粉,A错误;育种过程中,F1产生花粉的过程中发生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则一定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重组,B正确;单倍体育种是先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接着用秋水仙素等进行人工诱导获得纯合的植株,再进行人工选择获得目标植株,C错误;多倍体育种是为了获得多倍体,单倍体育种是为了获得纯合子,而非单倍体,D错误。B例6 (2024·宁波九校高一联考)利用普通小麦(6n=42,AABBDD)与其近缘属簇毛麦(2n=24,VV)进行如图所示的育种实验,其中A、B、D、V分别代表一个染色体组。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普通小麦为多倍体,品系3为单倍体B.技术Ⅱ表示花药离体培养,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C.技术Ⅰ可以采用某药物处理,品系2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D.品系1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解析:普通小麦6n=42,为六倍体,属于多倍体,品系3由普通小麦的配子发育而来,属于单倍体,A正确;技术Ⅱ表示花药离体培养,体现了生殖细胞(花粉)的全能性,B错误;品系1(ABDV)染色体数为33,通过技术Ⅰ处理得到品系2(染色体数为49、55等),由此可推测技术Ⅰ可能采用秋水仙素处理,但染色体数目少于66条,说明品系2发生染色体丢失,即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C正确;A、B、D、V分别代表一个染色体组,品系1(ABDV)的叶肉细胞为体细胞,其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D正确。A.普通小麦为多倍体,品系3为单倍体B.技术Ⅱ表示花药离体培养,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C.技术Ⅰ可以采用某药物处理,品系2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D.品系1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C1.(2022·浙江7月学考,5)通常把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称为多倍体。多倍体植物往往表现为植株高大、营养物质含量高、抗逆性强等特点。将二倍体甜菜培育成含糖量高的三倍体甜菜的育种方法属于(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多倍体育种 D.诱变育种解析: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畸变;方法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优点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故将二倍体甜菜培育成含糖量高的三倍体甜菜的育种方法属于多倍体育种。C2.(2021·浙江1月学考,4)某条染色体经处理后,其结构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这种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属于( )A.缺失 B.重复 C.倒位 D.易位解析:由图可知,染色体的片段发生了断裂和颠倒180°拼接,因此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D3.(2020·浙江7月学考,17)用宽叶(D)不抗病(t)烟草与窄叶(d)抗病(T)烟草培育宽叶抗病烟草新品种的方法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是自交B.过程②是花药离体培养C.过程③是人工授粉D.过程④常使用秋水仙素处理D4.(2019·浙江6月学考,10)同一玉米棒上存在多种颜色玉米粒的现象称为“斑驳”。科学家在研究“斑驳”的成因时,发现某些染色体片段可以在非同源染色体间跳跃。这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 )A.缺失 B.重复C.倒位 D.易位解析:由题意可知,玉米某些染色体片段可以在非同源染色体间跳跃,该种情况符合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课时精练16 染色体畸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时间:30分钟分值:50分)选择题:第1~14题,每小题2.5分,共35分。答案P192【对点强化】题型1 染色体结构变异1.(2023·慈溪高一期末)人类的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该变异的类型是( )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数目变异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2.(2024·温州学考模拟)科学家利用辐射的方法,诱发家蚕常染色体上带有卵色基因的片段易位到W染色体上,使蚕卵在尚未孵化时就能被区分出雌雄。该方法利用的变异原理是(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数目变异3.某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染色体片段发生了颠倒染色体发生了断裂和重新组合该变异是由染色单体分离异常所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出现了重复和缺失4.下列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染色体结构的改变,都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有利的用光学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到染色体结构变异5.如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题型2 染色体数目变异6.普通小麦是六倍体,有42条染色体,科学家们用小麦的花药进行组织培养培育出的幼苗是( )三倍体、21条染色体单倍体、21条染色体三倍体、三个染色体组单倍体、一个染色体组7.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某个体的性染色体是XXY,该个体是三倍体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都属于整倍体8.如图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如果图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则含有4个染色体组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其代表的生物是三倍体如果图c代表的生物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是二倍体如果图d代表的生物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则该生物是单倍体题型3 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9.(2024·嘉兴高一期末检测)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是将二倍体西瓜处理成四倍体,再将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进行杂交,从而得到三倍体西瓜。三倍体西瓜的胚珠不能发育成种子,故为无籽西瓜。无籽西瓜的育种方法属于(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10.(2024·金华高一期中)用杂合子(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捷的方法是( )种植→F1→选不分离者→纯合子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11.下列关于三倍体无籽西瓜培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秋水仙素可抑制分裂间期纺锤丝的形成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用二倍体花粉为三倍体植株传粉的目的是获得三倍体的种子三倍体植株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三倍体植株上结的三倍体西瓜无籽,该无籽性状为可遗传变异12.(2024·杭嘉湖金高一联考)野生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下图为某科研小组以某种多年生的二倍体野生猕猴桃(2n=58)为实验材料(种子胚基因型aa),培育抗虫猕猴桃无籽新品种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②过程只能采用杂交育种③的受精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⑤过程表示外源基因导入,产生了三倍体⑥过程可以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获得四倍体【综合提升】13.在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一个细胞中染色体配对出现下列甲图所示的“环”状结构,另一个细胞中染色体配对出现下列乙图所示的“环”状结构,且相应细胞中都只有一对染色体出现这样的异常配对情况,关于下列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甲图出现的原因是染色体①出现了染色体片段的重复乙图所示的变异类型是交叉互换导致的基因重组甲、乙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均有一半含有异常染色体图示两种变异均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的变化14.决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下列有关玉米染色体特殊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异常9号染色体的产生称为基因重组异常的9号染色体可为C和Wx的基因重组提供细胞学标记图2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不能发生联会图2中的亲本杂交,F1出现无色蜡质个体,说明亲代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15.(15分)现有两个水稻品种,一个纯种水稻的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水稻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下图所示的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水稻新品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______(填“Ⅰ”或“Ⅱ”),依据的变异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方法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分)图中①和④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3)(5分)(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分)(五)过程产生的矮秆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子占____________________。(5)(2分)如将方法Ⅰ中获得的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时精练16 染色体畸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1.A [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确。]2.C3.B [两条非同源染色体的片段发生了互换,没有发生颠倒,A错误;题图中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断裂,片段交换位置后重接,属于易位,B正确;染色单体分离异常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不是染色体结构变异,C错误;该变异仅有基因的位置改变,没有染色体片段的增减,所以遗传物质没有出现重复和缺失,D错误。]4.C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A正确;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不论是哪一种类型,都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并且大多数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有害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B正确,C错误。]5.B [个体甲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可能会影响表型,A错误;个体乙发生的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B正确;含缺失染色体的配子一般是不可育的,故个体甲自交后代一般不会发生性状分离,C错误;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但发生倒位,可能导致表型异常,D错误。]6.B [花药中的花粉是经过减数分裂发育而成的,其培育出的幼苗比普通小麦的染色体数减少了一半,含有三个染色体组,而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称为单倍体。]7.C [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可能含有一个或多个染色体组,B正确;某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Y,可能是该个体的细胞内个别染色体增加所致,这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的非整倍体变异,C错误。]8.B [如果题图b表示体细胞,其代表的生物若是由体细胞发育而来的,则是三倍体;若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则是单倍体,B错误。]9.C10.A [最简捷的方法是杂交育种,即种植(DdEe)→F1→选双隐性植株(不分离者)→纯合子(ddee),A符合题意。]11.D [秋水仙素可抑制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用二倍体花粉为三倍体植株传粉的目的是刺激子房发育为果实,B错误;三倍体植株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但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C错误;三倍体植株上结的三倍体西瓜无籽,这属于多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畸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因此该无籽性状为可遗传变异,D正确。]12.D [②过程,由Aa得到AA也可以通过单倍体育种,A错误;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而不发生在受精过程,B错误;⑤过程为杂交育种,不是外源基因导入,C错误。]13.C [甲图出现的原因是染色体①出现了染色体片段的重复,或者染色体②出现了染色体片段的缺失,A错误;乙图所示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B错误;倒位没有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只是改变了基因的排列顺序,D错误。]14.B [9号染色体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属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可根据9号染色体一端染色体结节和另一端8号染色体的片段,判断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因此异常的9号染色体可为C和Wx的基因重组提供细胞学标记,B正确;图2中的母本的2条9号染色体有相同的片段,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可发生联会,C错误;图2中的亲本杂交,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双亲都能产生cwx的配子,说明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可能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或发生了基因突变,D错误。]15.(1)Ⅰ 染色体畸变 基因重组(2)DT ddTT(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4) (5)DDtt∶Ddtt∶ddtt=1∶2∶1解析 图中(一)过程属于杂交,作用是把矮秆和抗病基因组合到一个植株上。图中(二)过程F1种下后,产生4种配子(DT、Dt、dT、dt)。根据图中可知,①的基因型是DT,②的基因型是dT。图中(三)是培养单倍体的过程,一般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图中(四)是诱导染色体加倍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经诱导后长成的植物体一定是纯合子,仔细分析图,可得出图中的③④⑤对应的基因型是DDtt、ddTT和ddtt。图中沿着(一)、(二)、(三)、(四)途径进行的育种方法属于单倍体育种,沿着(一)、(五)、(六)途径进行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图中(五)过程是指F1自交的过程,其后代中的矮秆抗锈病的类型,表型虽符合要求,但其中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只有,还有是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共28张PPT)课时精练16染色体畸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时间:30分钟 分值:50分)A题型1 染色体结构变异1.(2023·慈溪高一期末)人类的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该变异的类型是( )A.染色体结构变异 B.染色体数目变异C.基因重组 D.基因突变解析: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确。对点强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类题1213类题14152.(2024·温州学考模拟)科学家利用辐射的方法,诱发家蚕常染色体上带有卵色基因的片段易位到W染色体上,使蚕卵在尚未孵化时就能被区分出雌雄。该方法利用的变异原理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C对点强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类题1213类题14153.某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A.染色体片段发生了颠倒B.染色体发生了断裂和重新组合C.该变异是由染色单体分离异常所致D.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出现了重复和缺失解析:两条非同源染色体的片段发生了互换,没有发生颠倒,A错误;题图中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断裂,片段交换位置后重接,属于易位,B正确;染色单体分离异常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不是染色体结构变异,C错误;该变异仅有基因的位置改变,没有染色体片段的增减,所以遗传物质没有出现重复和缺失,D错误。对点强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类题1213类题14154.下列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都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有利的D.用光学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到染色体结构变异解析: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A正确;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不论是哪一种类型,都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并且大多数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有害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B正确,C错误。C对点强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类题1213类题14155.如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对点强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类题1213类题1415解析:个体甲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可能会影响表型,A错误;个体乙发生的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B正确;含缺失染色体的配子一般是不可育的,故个体甲自交后代一般不会发生性状分离,C错误;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但发生倒位,可能导致表型异常,D错误。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对点强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类题1213类题1415题型2 染色体数目变异6.普通小麦是六倍体,有42条染色体,科学家们用小麦的花药进行组织培养培育出的幼苗是( )A.三倍体、21条染色体 B.单倍体、21条染色体C.三倍体、三个染色体组 D.单倍体、一个染色体组解析:花药中的花粉是经过减数分裂发育而成的,其培育出的幼苗比普通小麦的染色体数减少了一半,含有三个染色体组,而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称为单倍体。B对点强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类题1213类题14157.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C.某个体的性染色体是XXY,该个体是三倍体D.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都属于整倍体解析: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可能含有一个或多个染色体组,B正确;某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Y,可能是该个体的细胞内个别染色体增加所致,这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的非整倍体变异,C错误。C对点强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类题1213类题14158.如图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A.如果图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则含有4个染色体组B.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其代表的生物是三倍体C.如果图c代表的生物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是二倍体D.如果图d代表的生物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则该生物是单倍体解析:如果题图b表示体细胞,其代表的生物若是由体细胞发育而来的,则是三倍体;若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则是单倍体,B错误。对点强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类题1213类题1415题型3 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9.(2024·嘉兴高一期末检测)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是将二倍体西瓜处理成四倍体,再将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进行杂交,从而得到三倍体西瓜。三倍体西瓜的胚珠不能发育成种子,故为无籽西瓜。无籽西瓜的育种方法属于( )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C.多倍体育种 D.单倍体育种C对点强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类题1213类题141510.(2024·金华高一期中)用杂合子(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捷的方法是( )A.种植→F1→选不分离者→纯合子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解析:最简捷的方法是杂交育种,即种植(DdEe)→F1→选双隐性植株(不分离者)→纯合子(ddee),A符合题意。A对点强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类题1213类题141511.下列关于三倍体无籽西瓜培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可抑制分裂间期纺锤丝的形成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用二倍体花粉为三倍体植株传粉的目的是获得三倍体的种子C.三倍体植株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D.三倍体植株上结的三倍体西瓜无籽,该无籽性状为可遗传变异解析:秋水仙素可抑制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用二倍体花粉为三倍体植株传粉的目的是刺激子房发育为果实,B错误;三倍体植株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但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C错误;三倍体植株上结的三倍体西瓜无籽,这属于多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畸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因此该无籽性状为可遗传变异,D正确。D对点强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类题1213类题1415●如图甲、乙表示小麦的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小麦新品种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A.①②过程操作简便,但培育周期长,原理是基因重组B.④的变异仅发生于有丝分裂,该育种方式的优点之一是可得到更多优良变异类型C.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可以得到单倍体幼苗D.⑥过程与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过程中需要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对点强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类题1213类题1415解析:①②为杂交育种,操作简便,但培育周期长,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④为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如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B错误;③为花药离体培养,可以得到单倍体幼苗,C正确;①⑦为多倍体育种,①③⑥为单倍体育种,⑥过程与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过程中需要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正确。A.①②过程操作简便,但培育周期长,原理是基因重组B.④的变异仅发生于有丝分裂,该育种方式的优点之一是可得到更多优良变异类型C.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可以得到单倍体幼苗D.⑥过程与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过程中需要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对点强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类题1213类题141512.(2024·杭嘉湖金高一联考)野生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下图为某科研小组以某种多年生的二倍体野生猕猴桃(2n=58)为实验材料(种子胚基因型aa),培育抗虫猕猴桃无籽新品种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A.②过程只能采用杂交育种B.③的受精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C.⑤过程表示外源基因导入,产生了三倍体D.⑥过程可以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获得四倍体对点强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类题1213类题1415解析:②过程,由Aa得到AA也可以通过单倍体育种,A错误;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而不发生在受精过程,B错误;⑤过程为杂交育种,不是外源基因导入,C错误。A.②过程只能采用杂交育种B.③的受精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C.⑤过程表示外源基因导入,产生了三倍体D.⑥过程可以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获得四倍体对点强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类题1213类题141513.在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一个细胞中染色体配对出现下列甲图所示的“环”状结构,另一个细胞中染色体配对出现下列乙图所示的“环”状结构,且相应细胞中都只有一对染色体出现这样的异常配对情况,关于下列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C综合提升0102030405060708091011类题1213类题1415A.甲图出现的原因是染色体①出现了染色体片段的重复B.乙图所示的变异类型是交叉互换导致的基因重组C.甲、乙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均有一半含有异常染色体D.图示两种变异均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的变化解析:甲图出现的原因是染色体①出现了染色体片段的重复,或者染色体②出现了染色体片段的缺失,A错误;乙图所示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B错误;倒位没有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只是改变了基因的排列顺序,D错误。综合提升0102030405060708091011类题1213类题1415A.甲图出现的原因是染色体①出现了染色体片段的重复B.乙图所示的变异类型是交叉互换导致的基因重组C.甲、乙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均有一半含有异常染色体D.图示两种变异均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的变化●在栽培二倍体水稻(2N)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有一种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5号染色体,称为5号单体植株。利用5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杂交亲本 实验结果5号单体(雌)×正常二倍体(雄) 子代中5号单体占25%,正常二倍体占75%5号单体(雄)×正常二倍体(雌) 子代中5号单体占4%,正常二倍体占96%A.5号单体植株可以由花粉粒直接发育而来B.5号单体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染色体数目变异的雌配子育性较高D.产生该单体的原因可能是其亲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综合提升0102030405060708091011类题1213类题1415解析:单体植株只是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5号染色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仍属于二倍体,A错误;该单体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是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化,B正确;在杂交亲本5号单体(雄)×正常二倍体(雌)的后代中,子代中单体占4%,在5号单体(雌)×正常二倍体(雄)的后代中,子代中单体占25%,说明(N-1)型配子的雌配子育性较高,C正确;产生该单体的原因可能是其亲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形成的,D正确。综合提升0102030405060708091011类题1213类题141514.决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下列有关玉米染色体特殊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BA.异常9号染色体的产生称为基因重组B.异常的9号染色体可为C和Wx的基因重组提供细胞学标记C.图2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不能发生联会D.图2中的亲本杂交,F1出现无色蜡质个体,说明亲代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综合提升0102030405060708091011类题1213类题1415解析:9号染色体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属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可根据9号染色体一端染色体结节和另一端8号染色体的片段,判断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因此异常的9号染色体可为C和Wx的基因重组提供细胞学标记,B正确;图2中的母本的2条9号染色体有相同的片段,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可发生联会,C错误;图2中的亲本杂交,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双亲都能产生cwx的配子,说明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可能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或发生了基因突变,D错误。A.异常9号染色体的产生称为基因重组B.异常的9号染色体可为C和Wx的基因重组提供细胞学标记C.图2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不能发生联会D.图2中的亲本杂交,F1出现无色蜡质个体,说明亲代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综合提升0102030405060708091011类题1213类题141515.现有两个水稻品种,一个纯种水稻的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水稻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下图所示的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水稻新品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_____(填“Ⅰ”或“Ⅱ”),依据的变异原理是______________;另一种方法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__。Ⅰ染色体畸变基因重组综合提升0102030405060708091011类题1213类题1415(2)图中①和④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3)(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_________。DTddTT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综合提升0102030405060708091011类题1213类题1415(4)(五)过程产生的矮秆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子占_______。(5)如将方法Ⅰ中获得的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Dtt∶Ddtt∶ddtt=1∶2∶1综合提升0102030405060708091011类题1213类题1415综合提升0102030405060708091011类题1213类题141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课时3 染色体畸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docx 课时3 染色体畸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pptx 课时精练16 染色体畸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docx 课时精练16 染色体畸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