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运水比赛》教案【核心概念】技术、工程与社会工程设计与物化【学习内容与要求】12.1技术与工程创造了人造物,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②学会使用锤子、安全剪刀、放大镜等简单工具;12.3科学、技术、工程相互影响与促进④初步体验利用工具可以更好地进行观察与测量。学业要求:学会使用锤子、安全剪刀、放大镜等简单工具,能应用身边常见材料和简单工具制作简单的作品;能借助工具进行科学观察并进行交流。具有动手操作的兴趣。13.2工程的关键是设计②学会使用简单的草图,说出自己的思路。13.3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③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对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 简单的加工处理。学业要求:能利用具体形象思维进行设计,并用简单草图说出设计思路。具有实物制作的兴趣,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想法。【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水》单元的第2课“运水比赛”。本课通过利用上节课做的小水车,进行小水车运水比赛,思考如何比较运水量的多少,趣味性强,寓教于乐。本课学习活动主要包括五个部分:1.问题与猜想:课程开始先进行小水车运水比赛,赛后提出疑问,水运到不同容器中,怎样比较运水量的多少;2.探究与结论:把小水车运的水倒入相同的饮料瓶中,比比谁的饮料瓶中的水位最高,并讨论;3.反思与评价:说一说自己在比赛中的发现和收获;4.应用与迁移:“怎样只用一个空饮料瓶比较水的多少呢?”,利用测量纸带测量,拓展思路;5.阅读与新知:课外阅读拓展学习《流动的水》,知道水会流动,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对学习积极性高,对新学科和学习内容充满热情,渴望表现和得到认可。教师要给予充分鼓励与肯定,设置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在互动中提升积极性。在用小水车运水过程中可能会因学生手部精细动作发展不完善,导致水洒出。在实验开始前或者课前,同学们可以多练习几次,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提高运水效率。学生在完成运水实验后,还需要比较哪组运的多,由于装水的容器形状不同导致意见分歧,动脑思考解决办法。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目标:认识到水是一种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质。科学思维目标:积极参与实验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能利用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绘画、画图等 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探究实践目标:初步分清观点与事实,根据比较运水量问题提出假设,具有提供证据的意识。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和比较,比较运水量。知道简单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和简单工具动手完成简单的任务。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总结反思,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态度责任目标:科学技术为生活带来的便利,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能如实记录观察到的信息。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积极参与讨论和分工,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规范地利用小水车进行运水比赛,并学会用不同方法比较运水量。教学难点:在比较运水量的活动中,感受到水是可以流动的,水没有固定形状。【教学准备】教师:实验观察记录表、不同形状的容器、计时器、多个相同的空塑料瓶、杯子、漏斗、量杯、水槽等。学生:上节课做的小水车、直尺,铅笔,彩笔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问题与猜想 【PPT:1-2】 1.导入:今天我们利用上节课做的小水车,进行小水车运水比赛,比比哪组同学运水多。 运水比赛规则:使用自制小水车运水,3分钟运水最多者获胜。 注意:实验时,要保持实验桌的卫生,养成良好实验习惯。 【PPT:3-6】 2.引出问题:你能直接判断出哪个小组运的水最多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每组都认为自己组运的水最多,但是不能判断,因为我们每组的装水容器形状不一样。 问题:大家的容器形状都不一样,怎么比呢? 怎样比较不同形状容器中水的多少? 这里有一些相同的空饮料瓶,你有什么想法? 3.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将不同容器中的水,倒入大小、形状相同的饮料瓶中,就能比较了。 学生进行运水比赛 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如何比较比赛结果。 预设:因为装水的容器形状不同,导致不能比较出哪组运水量多。 预设:我们如果将运的水,倒入相同的容器中,就能比较了。 学生大胆猜想 通过用上节课制作的小水车进行运水比赛,比较比赛结果的方式开场,趣味性强,且承上启下。 比赛完成后,来比比谁运的水多。引出问题:比较不同形状容器中的运水量。探究与结论 【PPT:7-10】 1.引导学生思考: 我们在换容器的过程中 还要注意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小结:①给塑料瓶贴上标记,以防各小组的水混淆。 ②利用漏斗,倒水更方便更快。 2.组织学生动手实验:利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漏斗、塑料瓶,小组合作将小水车运的水倒入饮料瓶中,尽量不要洒出来哦!在塑料瓶上贴上自己小组的标签,把小水车运的水倒入空饮料瓶中。 提醒学生注意保持实验桌的卫生。 3.组织学生分享交流: 谁的饮料瓶中的水位最高,说说自己的想法。 4.引导学生推出结论结论:将水倒入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容器中,能比较出它们的多少。水位高的容器里的水量多,水位低的容器里水量少。 4.提问:说一说你还有什么发现? 5.小结:水的形状特征:无固定形状。 学生进行汇报分享,总结。 小组合作实验 学生分享交流 预设:水从水槽倒进瓶子里,就会变成瓶子的形状 通过实践操作,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实验中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会用实验验证猜想 通过追问,锻炼学生发现能力。反思与评价 【PPT:11-12】 1、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填表格:今天上课同学们回答问题积极,思考认真,我们进行了运水比赛,同时还进行了运水量的比较。说一说自己在比赛中的发现和收获,在正确选项前的方框里打“√” 2.这里有一个评价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表现在评价表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吧。 学生填写总结表 学生图色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让学生通过分享自己的收获,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应用与迁移 【ppt:13-16】 1.提问:同学们,利用几个相同的瓶子我们可以比较不同形状的容器的水量,如果我只有一个瓶子,怎样只用一个空饮料瓶比较水的多少呢? 2.组织学生做一个测量纸带,利用纸带测量并记录:将纸条对折3次,展开后沿折痕画线再标上数字,做成一个测量纸带。注意:纸带长度应大于瓶身高度。 3.组织学生利用测量纸带测一测每组的水量: 分别将每组的水倒入空饮料瓶,用测量纸带测量水的高度并记录。 比较记录的数据看看谁的水最多。 注意:读取刻度时,视线要与水面凹液面(或凸液面)的最低(或最高)处保持水平。 预设:测量冷热用的是温度计,测量体温用的是体温计,我们可以做一个测量工具来帮忙! 学生按照步骤制作测量纸带。 学生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实验 学生学会迁移所学知识。 学生在操作中融合数学知识 学生在实验中初步接触测量知识。 养成良好正确的读数习惯。阅读与新知 【ppt:17-18】 1.引导:出示图片,同学们观察这些不同地方的水,它们的形状一样吗?你能总结下水的特点和水的形状吗? 2.小结:水会流动,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3.布置课后作业:课后可以观察周围的水,了解水的资料。 预设:瀑布的水是从上往下流的,水是直的,流到下面又变成了圆的。 预设:河流的水是弯着流的 预设:水渠的水是直着流的,形状是直的。 通过观察不同地方的水,从真实情境中找到水的形状特点,水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板书】2运水比赛7 / 8(共18张PPT)第一单元 水第二课运水比赛运水比赛注意保持实验桌的卫生。小贴士我先来!运水比赛【比赛规则】 使用上节课自制小水车运水,3分钟运水最多的小组获胜。bǐ sài ɡuī zé问题与猜想我运的多,我的杯子中的水位最高。我运的多,我的盒子底部最大。高度不一样,粗细也不一样……你能直接判断出哪个小组运的水最多吗?说一说你的理由!怎样比较不同 形 状 容 器中 水的多少 装水容器的形状不一样。问题问题与猜想zěn yànɡ bǐ jiào bù tónɡ xínɡ zhuànɡ rónɡ qì zhōnɡ shuǐ de duō shǎo问题与猜想这里有一些相同的空饮料瓶,你有什么想法?问题与猜想猜想将不同容器中的水,倒入大小、形状相同的饮料瓶中,就能比较了。探究与结论想一想:我们在换 容器的过 程 中 还要注意什么?1.给塑料瓶贴士标记,以防各小组的水混淆。2.利用漏斗,倒水更方便更快。wǒ mén zài huàn rónɡ qì de ɡuò chénɡ zhōnɡ hái yào zhù yì shén me【小组合作】在塑料瓶上贴上自己小组的标签,把小水车运的水倒入空饮料瓶中。动手注意保持实验桌的卫生。小贴士将水倒入到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容器中,能比较出水的多少。水位高的容器里的水量多,水位低的容器里水量少。比一比:谁的饮料瓶中的水位最高,说说自己的想法。分享交流结论探究与结论水的形状特征: 。发现无固定形状说一说:你还有什么发现?水从水槽倒进瓶子里,就会变成瓶子的形状……说一说自己在比赛中的发现和收获,在正确选项前的方框里打“√”。反思与评价反思与评价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表现在评价表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吧。怎样只用一个空饮料瓶比较水的多少呢?应用与迁移测量冷热用的是温度计,测量体温利用的是体温计,我们可以做一个测量工具来帮忙!将纸条对折3次,展开后沿折痕画线再标上数字,做成一个测量纸带。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纸带长度应大于瓶身高度。小贴士做一做:做一个测量纸带,利用纸带测量并记录。应用与迁移如何记录数据呢?应用与迁移水的高度为:4水的高度为:5分别将每组的水倒入空饮料瓶,用测量纸带测量水的高度并记录。测一测比较记录的数据,看看谁的水最多。第1组4水会流动,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河流水渠瀑布泄洪阅读与新知流动的水下节课研究水的特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 运水比赛 教案.docx 1.2 运水比赛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