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1793年1月21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以“叛国罪”处死,时年39岁。在法国庆祝革命200周年的庆典上,总统密特朗表示曾这样评价他:“路易十六真诚地爱着法国人民,把他处死是件悲剧,但也是不可避免的。”路易十六为什么会被处死?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7-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本课结构一、何谓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含义和进程二、革命之因—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三、革命之果—资本主义制度(代议制)的确立四、革命扩展—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的扩展五、制度评价—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和评价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2.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法国大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封建制,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其实质就是以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一、何谓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含义和进程国家 手段(方式) 重要事件 重要文献 结果英国美国法国依据教材P52—53,梳理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光荣革命留下的最深刻遗产是: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从此后,英国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和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特色。——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1640革命爆发内战获胜处死国王1688“光荣革命”1689《权利法案》1701《王位继承法》共和国、军事独裁、王朝复辟特点:①曲折、反复,最终以双方妥协的和平政变②《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来克星顿枪声1776《独立宣言》17811783打败英国军队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75特点:①民族独立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 (性质)②《独立宣言》阐述人民主权,宣告独立依据教材,梳理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以下内容1789攻占巴士底狱1791《人权宣言》颁布宪法1799拿破仑建立军事独裁1815拿破仑帝国覆灭内外反动势力联攻国家 手段 重要文献 结果法国激烈革命与战争《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经过共和国-帝国反复最终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特点:①反复曲折、斗争猛烈、影响巨大②《人权宣言》提出了人权、自由、保护私有制等原则国家 起止时间 主要形式 重要文献 结果英国美国法国内战和“光荣革命”武装斗争激烈革命与战争《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独立宣言》《联邦宪法》《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建立共和制国家反复曲折,最后确立共和制1640-16881775-17831789-1815小结: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革命前夕的英国、北美与法国北美英国对殖民地限制和剥削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经济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英国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破坏“王在法下”传统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法国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致使各种社会矛盾激化饱受教士和贵族压迫的第三等级二、革命之因议会VS专制王权北美人民VS英国殖民者资产阶级VS封建专制和等级制为什么:革命之因目的:为了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人们耐心忍受着苦难,以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一旦有人出主意消除苦难时,它就变得无法忍受了。——(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归纳总结: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1)经济上:(2)阶级上:(3)政治上:(4)思想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原有的封建专制制度或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启蒙思想的影响。二、革命之因—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意义: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条件。资本主义 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 政治制度 (代议制)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政体形式君主立宪制共和制(英国为代表)国家元首是世袭的(美国为代表)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政党制度大多两党制或多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体现分权制衡原则。三、革命之果—资本主义制度(代议制)的确立代议制:即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议会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选民选举君主议会内阁(首相)上院(贵族院)下院(平民院)多数组阁负责形式任命任命 世袭提请国王解散议会监督国家元首行政权权法立①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融为一体的混合物。②国王“统而不治”,是国家元首、最高权力象征;③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④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君主立宪制——英国拓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体现原则:三权分立原则联邦制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总统任命联邦法官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总统(行政权)国会(立法权)联邦法院(司法权)分权制衡总统共和制——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1、纵向革命向深度扩展让国家内更多人成为『人』1832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1885年 成年男子普选权1969年 全民普选权1861年 内战爆发1862年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1865年 内战结束四、革命扩展——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的扩展2、横向国家 时间 方式 内容 结果俄国 1861年德国 1864—1871意大利 1861—1871日本 1868年农奴制改革战争战争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封建残余建立君主立宪制,保留封建残余建立君主立宪制建立君主立宪制,保留封建残余四、革命扩展——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的扩展废除农奴、其他改革武力统一德意志革命和战争实现统一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依据教材P55—56,梳理资本主义的扩展情况19世纪资本主义在其他国家扩展的表现—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制度主要在欧美确立,亚非拉地区也被动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世界历史 第二册 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第12页)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理论依据建立方式建立过程政体类型体现原则启蒙思想(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分权学说和人民主权学说等)革命、战争、改革曲折、反复、艰难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法治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民主原则五、制度评价: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和评价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历史习俗传统、国情不同材料1:“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2:由于1832 年的改革,(英国)全国选民人数从1831 年的48.8 万人上升到1833年的80.8 万人,由占人口比例的约2% 增加到3.3%。——王觉非主编《近代英国史》材料3:杰克逊总统实行强迫印第安人西迁的政策……印第安人在西迁中约减少了1/3 的人口。美国的大陆扩张是建立在印第安人的坟场上。——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1)巨大的历史进步,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2)对内:民主范围有限(3)对外:殖民扩张五、制度评价: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2.评价资本主义制度工厂里的童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的扩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共和制美国南北战争法国共和制的巩固俄国农奴制改革意大利的统一德意志的统一日本明治维新17——18世纪工场手工业时期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本课小结认识:依据本国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国情的需要,顺应时代潮流确立制度,虽然是巨大的历史进步,但是需要不断完善以弥补制度的历史局限。思想解放——社会变革(政治革命/改革 与 制度确立)——工业革命1.1688年11月,威廉率军在英国登陆,詹姆士二世逃亡法国。在新召开的议会中,各政治力量经过讨价还价,确定由玛丽和威廉共同继承王位,作为条件,威廉签署了旨在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由此可见,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A.体现了政治斗争的妥协性B.经历艰难与曲折的过程C.彰显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D.促进了议会政治的形成A及时训练2、下表是英国近代有关选举权的改革。这表明英国A.男女之间实现了权利平等 B.工业革命推动了民主化进程C.人民主权原则被广泛认同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到了保障B3. 19世纪中期,爆发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意大利和德意志实现统一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等。这些重大事件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 奴隶制的废除B.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C.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初步确立D.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B4、(2022·广东·高考真题)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包含一些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均不涉及的内容。例如关税,商业,铁路,邮政和电报等,关于个人权利却只字未提,这反映了德国A.帝国结构的松散性 B.对外政策的扩张性C.资本主义的保守性 D.君主制度的脆弱性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