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件(共2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件(共2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1793年1月21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以“叛国罪”处死,时年39岁。
在法国庆祝革命200周年的庆典上,总统密特朗表示曾这样评价他:“路易十六真诚地爱着法国人民,把他处死是件悲剧,但也是不可避免的。”
路易十六为什么会被处死?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7-18世纪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本课结构
一、何谓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含义和进程
二、革命之因—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
三、革命之果—资本主义制度(代议制)的确立
四、革命扩展—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的扩展
五、制度评价—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和评价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2.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
法国大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封建制,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其实质就是以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
一、何谓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含义和进程
国家 手段(方式) 重要事件 重要文献 结果
英国
美国
法国
依据教材P52—53,梳理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
光荣革命留下的最深刻遗产是: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从此后,英国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和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特色。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640
革命爆发
内战获胜处死国王
1688
“光荣革命”
1689
《权利法案》
1701
《王位继承法》
共和国、军事独裁、王朝复辟
特点:
①曲折、反复,最终以双方妥协的和平政变
②《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来克星顿枪声
1776
《独立宣言》
1781
1783
打败英国军队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75
特点:
①民族独立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 (性质)
②《独立宣言》阐述人民主权,宣告独立
依据教材,梳理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以下内容
1789
攻占巴士底狱
1791
《人权宣言》
颁布宪法
1799
拿破仑建立军事独裁
1815
拿破仑帝国覆灭
内外反动势力联攻
国家 手段 重要文献 结果
法国
激烈革命与战争
《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
经过共和国-帝国反复
最终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特点:
①反复曲折、斗争猛烈、影响巨大
②《人权宣言》提出了人权、自由、保护私有制等原则
国家 起止时间 主要形式 重要文献 结果
英国
美国
法国
内战和
“光荣革命”
武装斗争
激烈革命与战争
《权利法案》
《王位继承法》
《独立宣言》《联邦宪法》
《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
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建立共和制国家
反复曲折,最后确立共和制
1640-1688
1775-1783
1789-1815
小结: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
革命前夕的英国、北美与法国
北美
英国对殖民地限制和剥削
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
经济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
英国
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
破坏“王在法下”传统
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法国
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
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致使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饱受教士和贵族压迫的第三等级
二、革命之因
议会VS专制王权
北美人民VS英国殖民者
资产阶级VS封建专制和等级制
为什么:革命之因
目的:为了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人们耐心忍受着苦难,以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一旦有人出主意消除苦难时,它就变得无法忍受了。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归纳总结: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1)经济上:
(2)阶级上:
(3)政治上:
(4)思想上: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
原有的封建专制制度或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启蒙思想的影响。
二、革命之因—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
意义: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条件。
资本主义 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 政治制度 (代议制)
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
政体形式
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英国为代表)国家元首是世袭的
(美国为代表)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政党制度
大多两党制或多党制
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
定期选举、轮流执政。体现分权制衡原则。
三、革命之果—资本主义制度(代议制)的确立
代议制:即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议会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
选民选举
君主
议会
内阁(首相)
上院
(贵族院)
下院
(平民院)
多数
组阁
负责
形式任命
任命 世袭
提请国王
解散议会
监督
国家元首
行政权



①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②国王“统而不治”,是国家元首、最高权力象征;
③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
④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君主立宪制——英国
拓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体现原则:
三权分立原则
联邦制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
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
总统任命联邦法官
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
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总统
(行政权)
国会
(立法权)
联邦法院
(司法权)
分权制衡
总统共和制——美国
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1、纵向







让国家内更多人成为『人』
1832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
1885年 成年男子普选权
1969年 全民普选权
1861年 内战爆发
1862年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宅地法》
1865年 内战结束
四、革命扩展——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的扩展
2、横向
国家 时间 方式 内容 结果
俄国 1861年
德国 1864—1871
意大利 1861—1871
日本 1868年
农奴制改革
战争
战争
明治维新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封建残余
建立君主立宪制,保留封建残余
建立君主立宪制
建立君主立宪制,保留封建残余
四、革命扩展——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的扩展
废除农奴、其他改革
武力统一德意志
革命和战争实现统一
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依据教材P55—56,梳理资本主义的扩展情况
19世纪资本主义在其他国家扩展的表现—殖民扩张
资本主义制度主要在欧美确立,亚非拉地区也被动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
——《世界历史 第二册 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第12页)
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
理论依据
建立方式
建立过程
政体类型
体现原则
启蒙思想(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分权学说和人民主权学说等)
革命、战争、改革
曲折、反复、艰难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法治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五、制度评价: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和评价
资本主义发展程度、
历史习俗传统、
国情不同
材料1:“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2:由于1832 年的改革,(英国)全国选民人数从1831 年的48.8 万人上升到1833年的80.8 万人,由占人口比例的约2% 增加到3.3%。
——王觉非主编《近代英国史》
材料3:杰克逊总统实行强迫印第安人西迁的政策……印第安人在西迁中约减少了1/3 的人口。美国的大陆扩张是建立在印第安人的坟场上。
——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
(1)巨大的历史进步,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
(2)对内:民主范围有限
(3)对外:殖民扩张
五、制度评价: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
2.评价资本主义制度
工厂里的童工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资本主义的扩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英国:
君主立宪制
美国:
总统共和制
美国南北战争
法国共和制的巩固
俄国农奴制改革
意大利的统一
德意志的统一
日本明治维新
17——18世纪
工场手工业时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本课小结
认识:依据本国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国情的需要,顺应时代潮流确立制度,
虽然是巨大的历史进步,但是需要不断完善以弥补制度的历史局限。
思想解放——社会变革(政治革命/改革 与 制度确立)——工业革命
1.1688年11月,威廉率军在英国登陆,詹姆士二世逃亡法国。在新召开的议会中,各政治力量经过讨价还价,确定由玛丽和威廉共同继承王位,作为条件,威廉签署了旨在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由此可见,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A.体现了政治斗争的妥协性
B.经历艰难与曲折的过程
C.彰显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
D.促进了议会政治的形成
A
及时训练
2、下表是英国近代有关选举权的改革。这表明英国
A.男女之间实现了权利平等 B.工业革命推动了民主化进程
C.人民主权原则被广泛认同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到了保障
B
3. 19世纪中期,爆发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意大利和德意志实现统一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等。这些重大事件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 奴隶制的废除
B.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C.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初步确立
D.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B
4、(2022·广东·高考真题)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包含一些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均不涉及的内容。例如关税,商业,铁路,邮政和电报等,关于个人权利却只字未提,这反映了德国
A.帝国结构的松散性 B.对外政策的扩张性
C.资本主义的保守性 D.君主制度的脆弱性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