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课件(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课件(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01
02
03
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
设计试管婴儿和治疗性克隆
生殖性克隆人面临诸多问题
【学习目标】
简述克隆人、设计试管婴儿等技术在应用中可能和已经带来的问题
分析说明我国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原因
积极思维
世界首例试管婴儿路易丝于1978年7月诞生在英国。截至2015年,全世界已有超过500万例试管婴儿诞生。但人们对试管婴儿技术的探索并不止于此。英国科学家因试管婴儿技术获得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世界首例试管婴儿路易丝的父母是一对不孕夫妇,在尝试试管婴儿技术之前,他们9年的孕育过程均以失败告终。但是,在路易丝诞生之初也曾引发伦理争议,有媒体用“潘多拉魔盒已被打开”等字眼来形容她的出生。更有人担心“试管婴儿”的出生会破坏伦理关系等。路易丝成年后结婚并在28岁时通过自然受孕的方式成功产下一名男孩。
试管婴儿一般过程示意图
思考:根据试管婴儿技术一般过程示意图,尝试推理该技术可能产生的伦理问题
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
01
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
细胞核移植
早期胚胎
卵裂
胚胎移植
C母绵羊子宫
多莉羊
妊娠分娩
重组细胞
C代孕母羊
卵细胞
A母绵羊
细胞质
去核
B母绵羊
乳腺细胞
细胞核
取核
“多莉”是世界上第一例经体细胞核移植出生的动物。这一巨大进展证明了分化了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1.生殖性克隆:通过克隆技术产生独立生存的新个体
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
2.治疗性克隆
(1)概念: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用它们来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优点:
可能解决器官移植过程中的免疫排斥反应,完成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的治疗
为可供移植的细胞、组织和器官来源不足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
(3)治疗性克隆的一般过程
①把患者体细胞的细胞核转移到去核卵母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使重组细胞在体外发育成早期胚胎(如囊胚)
②从早期胚胎内分离出胚胎干细胞,诱导获得的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所需的特定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或血细胞)和特定的组织或器官
③用健康的细胞、组织或器官替代患者因缺血、炎症等死亡的细胞、组织或需要移植的器官
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
3.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的比较
比较项目 生殖性克隆 治疗性克隆
根本目的 以产生新个体为目标的克隆,即产生一个独立生存的个体 不以得到克隆的个体为目的
相同点 都应用了动物细胞工程技术、克隆技术等
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
3.生殖性克隆涉及动物细胞培养、体细胞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而治疗性克隆不涉及胚胎移植,它是利用克隆技术获得细胞、组织或器官,用于治疗性移植
4.治疗性克隆可以解决临床上供体不足和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等问题
注意
2.生殖性克隆人依据的原理是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1.生殖性克隆人的生殖方式是无性生殖,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设计试管婴儿和治疗性克隆
02
设计试管婴儿和治疗性克隆
1.实例
2012年6月29日,我国首例设计试管婴儿在广东省中山医院诞生。女婴的父母均为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携带者,女婴的姐姐确诊为重度地中海贫血症患者,通过设计试管婴儿技术诞生的该女婴却很健康。健康的妹妹可为患病的姐姐提供造血干细胞。
2.设计试管婴儿的过程:将一对夫妻的精子、卵子进行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培养。待胚胎培养到一定阶段,再进行遗传学分析(如基因检测),将无基因缺陷的胚胎植入女性子宫中,使其继续发育为胎儿。
设计试管婴儿和治疗性克隆
3.与治疗性克隆的关系:借助设计试管婴儿技术,患遗传病的夫妻有望生育出健康的后代,同时,需要相应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也能得到治疗。可见,设计试管婴儿的诞生是运用治疗性克隆技术的实例。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可以在体内和体外简单、低成本地对基因进行敲除、插入等,这样就可以有目的地改造特定基因。2015年,“设计完美婴儿”一词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我们是否可以设计出长大后脸蛋漂亮、身高标准、智力超群的“完美婴儿”呢?
设计试管婴儿和治疗性克隆
第1代试管婴儿技术:通过常规的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直到临床妊娠分娩。此技术主要适用于因女方因素引起的不孕症患者。
第2代试管婴儿技术:通过显微人工受精技术, 帮助精子通过透明带或穿过卵细胞膜, 直至临床妊娠分娩主要适用于男方因素引起的不孕症患者, 也适用于上述女方因素引起的不孕。
第3代试管婴儿技术——设计试管婴儿:指胚胎着床前进行遗传学诊断。剔除带有疾病遗传物质的胚胎。通过此技术可以提高出生试管婴儿的质量。
设计试管婴儿和治疗性克隆
比较“设计试管婴儿”和“试管婴儿”
项目 设计试管婴儿 试管婴儿
联系 二者都是体外受精,体外进行早期胚胎发育, 再进行胚胎移植,生殖方式都为有性生殖 技术 手段 胚胎移植前需要进行遗传学诊断 不需要进行遗传学诊断
应用 用于白血病、贫血病等疾病的治疗等 解决不孕不育问题
设计试管婴儿和治疗性克隆
你支持“设计试管婴儿”吗?
合乎伦理:
(1)设计试管婴儿是为了救人,是救治患者的最好最快捷的办法之一
(2)提供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对试管婴儿造成损伤
(3)脐带血乃试管婴儿的“身外之物”
不合乎伦理:
(1) 把试管婴儿当作人体零配件工厂,是对生命的不尊敬
(2) 早期生命也有活下去的权利,抛弃或杀死多余胚胎,无异于“谋杀”
(3) 有人会滥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而设计婴儿性别等
生殖性克隆人面临诸多问题
03
生殖性克隆人面临诸多问题
2005 年,第 59 届联合国大会批准了联合国大会法律委员会通过的《联合国关于人的克隆的宣言》。宣言要求各国考虑禁止违背人类尊严的一切形式的人的克隆。中国、英国、比利时、法国、印度等赞成治疗性克隆的国家对此投了反对票。
1.我国的态度
①在严格监管下进行的治疗性克隆研究,不仅不会损害人类尊严,反而会对挽救人的生命和增进人体健康发挥积极影响。
②对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
生殖性克隆人面临诸多问题
2.生殖性克隆人面临的诸多问题
(1)生殖性克隆人的技术尚未完全成熟
①克隆动物的成功率还很低:为培育克隆羊多莉,科学家尝试了 277 次体细胞核移植实验
②多莉羊的早逝再次引发人们对克隆动物技术安全性的担忧:
2003 年 2 月,科学家发现多莉羊患上了进行性肺病,这是绵羊的不治之症。而此前科学家还发现多莉羊已患有关节炎,这是一种老年绵羊才会患的疾病。绵羊的寿命一般为 12 年左右,而多莉羊只活了6 年。
生殖性克隆人面临诸多问题
3.生殖性克隆人面临伦理等问题
(1)生殖性克隆人面临众多伦理问题:破坏传统家庭的稳定性
(2)生殖性克隆人面临很多道德问题:损害个人的尊严,破坏
个人的独特性
(3)生殖性克隆人也面临不少社会问题:扰乱社会的正常活动和秩序,会使由两性生育形成的血缘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面临问题
(4)生殖性克隆人同时也面临着法律问题:生殖性克隆人会产生如亲子关系、血缘关系、监护人和遗产继承问题
课堂小结
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
设计试管婴儿和治疗性克隆
生殖性克隆人面临诸多问题
法律问题
道德问题
社会问题
伦理问题
随堂小测
1.下列属于从伦理角度反对生殖性克隆人的观点的是( )
A.克隆技术尚不成熟,进行生殖性克隆人实验很可能孕育出有严重生理缺陷的孩子
B.可以通过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查等方法弥补克隆技术的不足
C.生殖性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
D.不能迁就于人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可以改变的
解析:生殖性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是从伦理角度反对生殖性克隆人的观点,C符合题意。
C
随堂小测
2.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修复了人类早期胚胎中与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的MYBPC3基因的突变,且定向非常准确,在脱靶问题上表现良好.这项研究在攻克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人类遗传病的若干技术问题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伦理方面的争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用该技术编辑少量的细胞可对某些遗传病进行治疗
B.使用该技术修复的细胞可以用于心脏治疗性克隆
C.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
D.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成熟,可以设计“完美婴儿”,促进人类进步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技术定向非常精确,在脱靶问题上表现良好,故编辑少量的细胞可对某些遗传病进行治疗, A正确;该技术能帮助修复人类早期胚胎中与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的MYBPC3基因的突变,使用该技术修复的细胞可以用于心脏治疗性克隆,B正确;该技术目前尚可能存在脱靶现象等,有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潜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C正确;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设计试管婴儿,以期得到“完美婴儿”,已经涉及新生命的诞生,会造成生物技术安全与伦理问题,D错误。
D
随堂小测
3.一对夫妇都是O型血,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却生下一个A型血的孩子。经检测,该丈夫被确诊为“异源嵌合体”,孩子是正常的。“异源嵌合体”是两个或多个受精卵在发育早期融合形成的个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将1个囊胚的内细胞团与另1个囊胚的滋养层交换重组,构建“异源嵌合体”
B.培育“试管婴儿”的过程中,运用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技术
C.这对夫妇所生的“试管婴儿”的肌细胞和肝细胞的基因组成应相同
D.与“试管婴儿”不同,“试管婴儿”存在更多的伦理争议
解析:“异源嵌合体”是两个或多个受精卵在发育早期融合形成的个体,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将1个囊胚的内细胞团与另1个囊胚的滋养层交换重组,不能构建“异源嵌合体”,A错误。“试管婴儿”技术的操作流程是:将发育成熟的卵细胞和获能的精子置于试管内使其受精,并培养成早期胚胎,再将早期胚胎植入母体内发育成胎儿,孕育成熟后产出,培育“试管婴儿”的过程中,运用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技术,B正确。这对夫妇所生的“试管婴儿”不是“异源嵌合体”,其肌细胞和肝细胞来自同一个受精卵,两种细胞的基因组成应相同,C正确。“试管婴儿”涉及对个体特性的选择,存在更多的伦理争议,D正确。
A
随堂小测
4.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一名19岁的姑娘患了白血病,需要进行骨髓移植。然而,她亲人的骨髓配型并不适合她,在骨髓库中也找不到合适配型的骨髓。她的父母通过“设计试管婴儿”生下了一个配型适合她的婴儿。在婴儿出生2个月后,医生就抽取婴儿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她,她得救了。下图是培育“试管婴儿”的主要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不同的是需在③时进行遗传学诊断
B.若该婴儿能健康成长,她的造血干细胞也可能会挽救其他白血病患者
C.“试管婴儿”与“设计试管婴儿”技术的实施均需要遵守国家相关规定
D.“设计试管婴儿”的技术不属于“治疗性克隆”,但也需要关注伦理问题
解析:“设计试管婴儿”需在②胚胎移植前进行遗传学诊断,A错误;若该婴儿能健康成长,其若能和其他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则其造血干细胞也可能会挽救其他白血病患者,B正确;“试管婴儿”与“设计试管婴儿”技术的实施均需要遵守国家相关规定,C正确;“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一样,也是利用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方法培育新生命,均属于有性生殖,“设计试管婴儿”的技术不属于“治疗性克隆”,但也需要关注伦理问题,D正确。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