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禁止生物武器目录010203许多病原微生物危害人类健康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威胁与伤害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学习目标】1.说明生物武器的种类和特点2.举例说明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伤害3.认同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扩散的立场积极思维1. 电影镜头首先聚焦在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传染病研究所上校军医山姆接到上司的指示,与同事一起前往非洲扎伊尔考察一种奇怪的病毒。与此同时,一名美国青年在发病村庄附近的树林中捕捉到一只小白脸猴,并将其带回美国。2. 剧情越来越紧张:山姆采集到的病毒与1967 年发现的病毒极为相似。而后者曾经被军 方 用 来 制 造 生 物 武 器。那只小白脸猴在美国被放生后,一种神秘的疾病很快在一个城镇蔓延,军方发现后准备投放空气燃烧弹将该城镇和病毒一起毁灭。3. 电影结尾:山姆等人为阻止军方罪行而逃脱围堵,找到了那只猴子,并研制出新的疫苗,及时拯救了疫区城镇的民众。电影《恐怖地带》剧照影片中病毒的原型是埃博拉病毒。以生物武器为题材的小说和影视还有很多,这说明了什么?许多病原微生物危害人类健康01许多病原微生物危害人类健康病原微生物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伤害,使用由病原微生物制造出的生物武器则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1.几种病原微生物炭疽杆菌肉毒杆菌鼠疫杆菌埃博拉病毒许多病原微生物危害人类健康2.几种致病微生物的危害与防治微生物名称 危害 控制炭疽杆菌 能引起炭疽病,可致患者死亡 疫苗和抗生素可防治肉毒杆菌 产生的毒素毒性强,能导致中毒者死亡 抗毒素有时能阻止病情发展鼠疫杆菌 引发鼠疫(黑死病),致死率很高 疫苗和抗生素可防治埃博拉病毒 极易传染,致死率很高 疫苗处于研制推广阶段许多病原微生物危害人类健康3.病原微生物的特点:具有强大的感染性和致病力4.实例肉毒杆菌分泌的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极强的毒素之一,它会破坏人的神经系统、麻痹肌肉等埃博拉病毒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致感染者死亡肉毒素应用最广泛的是在微整形领域,可以阻断神经对肌肉的营养作用,而使肌肉逐渐萎缩,从而达到使肌肉体积变小的目的。因此产生了很多产品,比如瘦脸针、瘦肩针、瘦腿针等等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威胁与伤害02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威胁与伤害1.生物武器:指利用包括病毒、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细菌、真菌等危害极大的致病微生物或毒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制作成的具有杀伤性、破坏动植物生长的各种武器和器材的总称。2.危害性:将生物武器直接或间接地(如通过食物、生活用品)投放使用,会造成军队、平民、牲畜和农作物大规模患病乃至死亡。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威胁与伤害3.生物武器的特点(1) 致病能力强:如传染性大生物战剂多为烈性传染性致病微生物,少量使用即可使人患病。(2) 污染面积大且危害时间长:如直接喷洒的生物气溶胶,可随风飘到较远的地区,杀伤范围可达数百至数千平方公里。(3) 成本低、使用方法简单且难以防治:投放带菌的昆虫、动物还易与当地原有种类相混,不易发现。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威胁与伤害3.生物武器的特点(4) 有一定的潜伏期:如天花病毒进入人体后,要经过7~16天的潜伏期方能发病,属于长潜伏期生物战剂。(5) 受影响因素复杂:有限性生物武器易受气象、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烈日、雨雪、大风均能影响生物武器作用的发挥。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威胁与伤害4.历史上使用生物武器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队曾以炭疽杆菌毒杀英国和法国军队进口的载重马和驴,致使大量牲畜死亡。这是近代战争中使用生物武器(当时称为细菌武器)的典型证据之一。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以感染人及一些食草动物,死亡率可达50%以上。炭疽杆菌在不利的生长环境下可形成芽孢,具备极强的抵抗力和生存力。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威胁与伤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华日军组建了从事细菌战的731部队和100部队,他们拿活人做细菌实验,进行活体解剖,来分析细菌武器的实验结果。在我国领土上修建了几十座细菌武器工厂,大量培养鼠疫、霍乱、伤寒和炭疽等一系列致命的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在我国造成传染病大流行。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威胁与伤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本细菌战战犯的帮助下,美国得到了细菌武器。1950年12月至1951年1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打击下,美军从“三八线”南撤。在此过程中,他们散布了大量天花病毒,使约3500人患上天花,约350人死亡。天花病毒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威胁与伤害1952年初,美军又在志愿军控制区投下了细菌弹,散布了大量苍蝇、跳蚤等昆虫。经我国军事医学专家鉴定,这些昆虫带有可引起鼠疫、霍乱、伤寒、痢疾、脑膜炎和回归热等疾病的10多种致病菌。随后,美军又将细菌战扩大到我国东北的抚顺、安东、凤城、宽甸和临江等地。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威胁与伤害5.应对生物武器伤害的防护措施一旦发现生物武器使用迹象,要立即积极采取防护措施(1)做好个人防护和集体防护接到防护指令后,立即戴上防护口罩,扎紧裤脚和袖口,上衣塞入裤腰,颈部围上毛巾,以减少感染的可能性。利用个人消毒用品擦拭暴露的皮肤;利用战斗间隙,销毁服装、武器和车辆上的相关微生物及其毒素;服用预防药物,补充接种疫苗,并接受医学观察。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威胁与伤害(2)对污染区要及时标志和隔离发动广大军民对工事、住 房、仓库和交通要道 ,进行消毒 、杀虫和灭鼠。对生物战剂采用烈火烧煮或浸喷药液等方法彻底清除。(3)加强疫区管理一旦发现鼠疫、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人,要尽快封锁疫区,组织好检疫工作。传染病人原则上应就地隔离治疗,不作远距离转送,减少病疫传播。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03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1.生物武器的特点(好战分子对研究生物武器热衷的原因)①制造和使用生物武器比制造和使用化学武器更为便捷,一般只要采用一定的微生物培养技术,就能将少量致病菌种置于有关的设备中进行大规模培养②生物武器不像常规武器那样需要保存在庞大的军械仓库里,只要冷藏少量菌种即可③可以在短时间内培育出大量致病微生物,并制造出足够多的生物武器。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2.生物武器的发展(1)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危害性更大的生物武器成为可能。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这些微生物可能被制造成容易储存、便于携带、毒性更强的生物武器。例如: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疾病,可用青霉素等药物加以治疗。如果在炭疽杆菌中转入一种控制内酰胺酶合成的基因,这种新型的炭疽杆菌就能通过该酶降解青霉素而成为抗青霉素的菌种。这种转基因炭疽杆菌被用作生物武器之后造成的危害就更大。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2)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确认了不同种族的基因组成的特异性,也为生物武器的研制创造了新的条件。例如:现已发现不同种族人群对 HIV 的易感性有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的遗传机制一旦被确定,就有可能被用于研制针对某一种族人群的生物武器。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3.我国态度:我国一直奉行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不取得除和平用途外的微生物制剂、毒素及其武器的原则。4.相关公约①1925年,相关国家签署了《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②1975年正式实施了联合国《禁止细菌(生物)及毒素武器的发展、生产及储存以及销毁这类武器的公约》随堂小测禁止生物武器致病微生物的危害与控制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生物武器的危害病原微生物不取得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随堂小测1.生物武器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包括致病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真菌和毒素六大类。根据它们的类型,预测以下哪项不是生物武器的杀伤特点( )A.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 B.污染面积大C.有一定的潜伏期 D.传播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解析:生物武器的生存、繁殖、死亡易受环境条件(如温 度)的影响,还受地形、风向等多种条件影响,D错误。D随堂小测2.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界本来存在的、具有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B.是致病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性物质的总称C.可以直接或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D.一但使用,将对军队和平民造成大规模杀伤解析:生物武器是致病微生物、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的总称,不一定是自然界本来存 在的,A错误。A随堂小测3.嵌合病毒是一种基因工程重组病毒,在制备技术上并不存在太大问题,但作为重组病毒,在安全性上还有一定的风险,在自然条件下,病毒之间自发产生重组,可能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新型病毒,它比母体株毒力更强,对生物体更具有威胁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嵌合病毒的性状可由受体病毒和供体病毒的遗传物质共同控制B.若将嵌合病毒制成生物武器,则可能具有人类难以预防的特点C.若将嵌合病毒制成生物武器,则可能具有感染特定人群的特点D.人体对入侵人体的嵌合病毒,可能无法识别,致使其危害极大解析:由于嵌合病毒是一种基因工程重组病毒,所以嵌合病毒的遗传物质含有受体病毒和供体病毒的遗传物质,因此其性状可由受体病毒和供体病毒的遗传物质共同控制,A项正确;嵌合病毒可能携带一些受害国家的科研人员不太了解的抗原,进而难以预防,B项正确;若将嵌合病毒制成生物武器,则可能具有感染特定人群的特点,C项正确;嵌合病毒对人体而言,依然属于抗原,可以识别,D项错误。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