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课件(共3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课件(共3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汉字
皮影戏
象棋
中药
太极
戏曲
刺绣
瓷器
火锅
熊猫
“文化中国行”
感受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艺
传统习俗
传统文学
传统建筑
传统服饰
传统中医药文化
传统思想
传统技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笔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形成、重要性、重要内容、做法?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
形成: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重要性: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b.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重要内容: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传统美德;
做法:①要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②用它来滋养精神世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2024 部编版 新教材(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教学重点 核心思想理念的理解认知;
教学难点 从促进社会发展角度对思想理念的认识、理解。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增强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增强文化底蕴,打好文化底色。
健全人格: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和民本思想,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责任意识:
践行中华民族思想,感悟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要求:自主阅读教材内容P50-53,思考以下问题:
时间 :2分钟
感悟人生
自主先学
1.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49
2.中华文化的特色?P49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性?(why P50)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容?(what P51-53)
温馨提示:
1.在课本上写下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内容
2.思考问题找出相关知识
3.标上序号,圈画出关键字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笔记归纳


探究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价值
◎以下诗词中蕴含着什么思想理念?说明了什么?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燮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司马迁《史记》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
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探究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价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
◎以下诗词对中国人有什么影响?
启示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的认知也不同。它培养了中国人全面、多元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让中国人明白福祸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面对顺境不骄,逆境不馁,以平和、辩证的心态看待人生起伏 。
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影响着中国人在面对权势和利益诱惑时,保持正直和独立人格,坚守内心的原则底线 。

激励着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细节,不轻视小恶,也不忽略小善,从点滴做起培养良好品德 。
影响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②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探究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价值:
2023年7月8日上映的电影《长安三万里》带领观众穿越回唐朝,影片以李白和高适的友情为主线,展现了唐代诗人们的才华与抱负,也让我们感受盛唐文化思想理念丰富多元:
它饱含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诗人们追逐梦想求仕报国;呈现出包容并蓄的开放姿态,接纳多元文化与人才;还体现崇文尚艺的文化氛围,文人以诗会友、抒情言志;更洋溢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众人在时代沉浮里,心系国家命运,展现出对家国的热爱与担当 。
这让千年后的我们深受启迪。
思考:盛唐文化的思想理念传递给我们什么信息?
穿越千年回望盛唐文化的思想理念
③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培育和形成的思想理念,有助于我们理解、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地位和作用? P50正文+蓝字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②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③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知识总结
名言欣赏
学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建了文化长廊,展示了以下名句。谈谈你对这些名句的理解。
苟 日 新,日 日 新,又 日 新。
——《礼记》
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蕴含着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司马迁《史记》
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也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学习知识这件事还必须亲自实践,要学会在实践中学习。蕴含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蕴含着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江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都江堰水利工程遵循因地制宜,自流灌溉原则,经过历代水利人的不断完善,它形成了三大主体工程:分水工程“鱼嘴”、泄洪排沙工程“飞沙堰”和引水工程“宝瓶口”。这三大工程有机组合,辅以百丈堤、金刚堤、人字堤,共同完成了自动分水、排沙、泄洪、控制引水的任务。
鱼嘴的江水分流成就了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水源;飞沙堰承担了“双保险”的功能,即在鱼嘴的下游设置了一座矮堰,它的作用是泄洪、排沙和控制水量;宝瓶口位于内江入口,就像是约束江水的瓶颈,它的作用犹如一个“节制闸”,控制水的流量,在引水进入成都平原的时候也保护下游的安全。
都江堰的建成,做到了“枯水期有水可用,丰水期防止灾害”。从此困扰千年的水患得以解决,岷江水成为了润泽成都平原的“生命之源”,都江堰为如今的繁华热闹的成都贡献了千年的智慧力量。
都江堰的生态智慧
思考:都江堰的生态智慧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都江堰的设计遵循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都江堰四大传统堰工技术具有经济、环保、简便、循环利用等优点;都江堰的岁修制度,也是“道法自然、因势利导”理念的体现;都江堰的建设和运行,是‘道法自然’最完善的实践和体现,这是一种人与自然相处的最高级智慧。”
都江堰的建设体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P51-53★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本义是大道以自己本来的样子为法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们更多的是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义上理解“道法自然”。
“天”理解为自然、自然规律;“人”,主要指人、人类社会。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致力于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与自然融为一体,即“与天地合其德”;另一方面,人还应致力于促进万物的发展和宇宙的和谐,即“赞天地之化育”。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内涵: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如今的我们又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不是消极被动地屈从于自然,也不是为所欲为,而是适度合理的范围内开发自然、造福人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发展之路。
思考:如何理解李冰父子亲力亲为修建都江堰的行为?
李冰父子的行为体现了踏踏实实,实事求是的思想理念
为了治水,李冰可以说是尽心尽力的去做每一件事,亲自考查,亲自监督,亲自测量,亲自施工。李冰将自己的大好年华全都献给了都江堰。他儿子李二郎受父亲的影响,也将都江堰的修建视为己任。李冰父子二人都为都江堰的修建奉献了自己的大好年华。
李冰,战国时期秦昭王时期的人。被昭王任命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的时候就发现洪水和干旱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人民。于是,如何治理水,成了李冰这个新太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李冰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那他的蜀郡太守之位也坐不久。李冰需要治理的是岷江水,于是李冰亲自到岷江的发源处考查水情,从而决定如何治水。
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
“实事求是”出自《汉书》,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这种精神为后世所推崇,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
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全新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 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1945年,党的七大将“实事求是”写入党章,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习近平指出: “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意思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实事求是”出自《汉书》,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这种精神为后世 所推崇,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全新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 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945 年,党的七大将“实事求是”写入党章,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习近平指出: “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
24节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古人通过观察太阳运行、气候变化和物候现象,逐渐总结出节气的规律。从《夏小正》到《淮南子》,对节气都有着相关记载。节气不仅是时间节点,还与节日、习俗、饮食、养生等息息相关,如今,24节气体系不断完善。通过卫星观测和数据分析,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气候变化,为农业生产提供更科学的指导,现代天文学和气象学的发展,使人们对节气的理解更加科学和精确。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节气文化以新的形式传播。例如,通过短视频、社交媒体等平台,节气知识得以更广泛地普及。
思考:24节气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中国人的哪些思想理念?
奥运会开幕式24节气倒计时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中华民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
改革开放
商鞅变法
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相关链接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系辞下》。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时则变化,变化则通达,能通达,则能恒久。此句蕴含着我国古人可贵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启示我们事物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只有适时求变,才能长盛不衰,这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规律,只有遵循这个发展规律,社会才会发展国家才会进步。此句同样也包含实用主义的思想,即“变通”,告诉人们遇事不要钻牛角尖,而应该懂得通融、屈伸。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P53探究与分享:“庶、富、教”所反映的民本理念
谈谈你对孔子“庶、富、教”思想的理解。
庶 :即增加人口;富 :即发展经济,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问题;教 :即教育。
孔子的“庶、富、教”思想 是孔子提出的一种治国理念,旨在通过增加人口、发展经济和教育来达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庶、富、教”思想表明,充足的人口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繁荣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物质保障,在实现前两者的基础上应加强文化教育、推动文化繁荣,为社会和谐与国家强大提供精神力量。
“庶、富、教”的思想理念对于我们这个拥有巨大人口规模的国家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中华民族主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一个国家有了充足的人口→使民众富裕起来→并进行教化
“庶、富、教”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意思是治理国家有不变的法则,但最根本的是让人民获利。
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
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
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笔记】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P51-5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思想理念 回应的问题 主张 古语示例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
国与民之间的关系
如何看待变化和发展
做人做事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
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民富足的生活。
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做人做事都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着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
格物致知
板书设计
历久弥新
的思想理念
地位
和作用
★内涵
①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③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课堂练习
1.有人建议依托孟母教子的故事,设立中华母亲节,具体时间可选定在孟子诞辰日(农历四月初二)。这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①具有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特点
②是世界上璀璨夺目的最优秀的文化
③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
④为民族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D
课堂练习
2.在已知的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尤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穿越时空,延续至今。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③独具特色的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部
④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课堂练习
3.天人合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理念。下列古语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有( )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④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课堂练习
4.经过几代林场人的艰苦奋斗,塞罕坝从60多年前的“沙地荒原”变成如今的“林海绿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联合国环保领域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塞罕坝从“沙地荒原”到“林海绿洲”的巨变( )
①为世界各国改善环境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②说明人类应该避免对自然进行开发和利用
③体现了我国自然资源丰富
④说明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