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必背知识清单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有机物: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物:水、无机盐2.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营养物质 (供能) 主要作用 营养物质 (非供能) 主要作用蛋白质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水 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糖类 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 维生素 含量少,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脂肪 作为备用能源物质,在体内储存 无机盐 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3.无机盐、维生素缺乏症无机盐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维生素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含钙的无机盐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A 夜盲症含磷的无机盐 厌食、贫血、肌无力 维生素B1 神经炎、脚气病含铁的无机盐 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C 坏血病含碘的无机盐 地方性甲状腺肿 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含锌的无机盐 生长发育不良,味觉障碍4.“第七类营养素”是纤维素。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初步消化淀粉。咽: 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消化道与呼吸道在这交汇)。食管: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消化道 胃: 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小肠:通过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肛门:粪便由此排出。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初步消化淀粉。胃腺:分泌胃液, 可初步消化蛋白质。消化腺 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2.消化的概念: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可以被吸收的物质的过程。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能够直接通过细胞膜被细胞吸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有机物,必须先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才能被细胞吸收。3.消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食物的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物理性消化);二是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化学性消化)。4.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营养物质 开始消化部位 完全消化部位 参与的消化液 最终产物淀 粉 口腔 小 肠 唾液、肠液、胰液 葡萄糖蛋白质 胃 小 肠 胃液、肠液、胰液 氨基酸脂 肪 小 肠 小 肠 胆汁、肠液、胰液 甘油和脂肪酸5.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在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下被消化为麦芽糖。淀粉遇碘液变蓝,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口腔中的温度大约是37℃,所以实验应在37℃下进行。6.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吸收少量水和酒精。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以及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7.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中的消化液有三种:胆汁、肠液、胰液。小肠适应吸收功能的结构特征有:(1)长,一般为5~6米;(2)大,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增大了小肠的吸收面积;(3)薄,小肠绒毛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1.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2.合理营养应做到:(1)每天均衡的吃“平衡膳食宝塔”中的五类食物。(2)每日三餐,按时进餐。3.食品安全:(1)食品安全问题,我国以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管理。(2)食品安全应贯穿于生产、运输、加工、储存、烹饪等全过程。如:发芽的马铃薯、有毒的蘑菇、变坏的饭菜等有毒变质食品不能吃;蔬菜水果洗干净再吃;使用公筷公勺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