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册导学案 4.2做自信的人课题 4.2做自信的人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学习 目标 坚定民族自信,做自信的中国人,为民族振兴而奋斗。 勇于探索,积极行动,在生活实践中提升自身道德素质。 学会做自信的人,客观认识自己。重点 如何做自信的人难点 青年自信与民族自信相结合课前案自主预习阅读《课本内容》,标划出重点段、核心句、关键词,落实在课本上。课堂案(一)基础知识点背诵过关填空(10 分钟)1.我们如何做自信的人?【重点】( 1 )找准定位,扬长避短 。我们可以在与他人的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客观认识自己、准确定位自己, 既要充 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也要认清自己的不足,避免盲目自信。(2 )专注当下,积极行动 。做自信的人,要明确目标,从当下开始,心无旁骛,全力以赴,不惧失败,为 自己鼓劲、喝彩。(3 )勇于探索,增强底气 。做自信的人,要有直面挑战的勇气,紧跟时代步伐,大胆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 新问题,积极探索,在解决问题中展现实力、提升能力。(4)我们要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坚定民族自信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做自信的中 国人。2. 自信体现在哪些方面?青春的自信,既体现在个人成长的努力之中,也体现在为民族振兴的奋斗之中。(二)(交流合作 →共享共长) 20 分钟组内交流,达到共识;【学习任务一】要求:1、全班同学报数分组, 每组 7-8 人,每个同学根据需要做 “糖弹 ” ,在 5 分钟内,对班内同学尽可能多地 赞美,把赞美之词写在纸上,做成 “糖弹 ”;2、5 分钟内内把 “糖弹 ”抛给想要赞美的人,直到手里的 “糖弹 ”全部送完为止,才能打开自己收到的 “糖 弹 ”;小组交流自己做的 “糖弹 ”,并把它读出来。小组讨论交流:1.被大家指出优点时有何感受?2.是否有一些优点是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是否加强了对自身优点、长处的认识? 3.指出别人的优点时你有何感受?【学习任务二】 探究与分享 1你从林巧稚的事例中获得哪些启发?有人说: “ 自信从来都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源自亲身经历,源自坚实、一步 一个脚印的实践。 ”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学习任务三】 探究与分享 2童第周如何展现中国人的自信?这给你什么启示?(三)归纳凝练 → 内化升华 10 分钟内化运用:1.清朝诗人袁枚的一首诗《苔》: “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表达了即使那如米粒一般微小的苔花,也要像牡丹一样自豪地绽放。下列古诗词与袁枚诗中表达的意思一致的是 ( )A.天生我材必有用 B.梅花香自苦寒来C.先天下之忧而忧 D.纸上得来终觉浅2.小洛参加学校的长跑比赛只获得三等奖,她感觉自己很失败,几天来心情都是灰蒙蒙的。同桌想画一幅 漫画鼓励她相信自己,你觉得最合适的是( )A. B.D.3.在青春之路上,你一定说过无数次 “我能行 ”。说 “我能行 ”,下列有助于 “我能行 ” 的是( )①找准定位,扬长避短②专注当下,积极行动③勇于探索,增强底气④在解决问题中避免盲目自信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4. “你不必和别人比较, 比你强或弱是人家的事情。若比, 只需和自己比,只要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有进 步,你就应该有信心。每天都有所收获,快乐自然就会溢满心中。 ”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们需要和自己的过去比较,看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有利于树立自信②我们要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接纳自己过去的不完美和现在的努力,并欣赏自己努力,做更好的自己③任何时候都不要和他人比,和他人比较肯定会不利于我们快乐成长④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5.小明在开学第一课上自我介绍: “我来自一个小山村,个子不高,长得也很勉强,但也有许多优点,我 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在新学期我会继续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小明这是()A. 充满自信、欣赏自己、积极悦纳自我的表现B. 虚荣的表现,不利于全面认识自己C. 是自卑的表现,处处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D. 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缺点,是自负的表现6.升入初中后,小丽发现身边的同学个个都长高了许多,而自己却又瘦又小,她觉得自己像一只 “丑小 鸭 ” ,于是整天闷闷不乐。对小丽的这种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应该接受现实,学会欣赏自己②生理上的特征不是自己能决定的,要学会以积极的心态接纳自己的形象③人生难免有不足,习惯了就好了④要学会欣赏自己独特的美,充满自信的学习和生活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课后案(一)布置作业:背默本节的核心观点和核心考点。(与在作业本上)(二)反思总结姓名 课前 课堂参与 课后 总分预习 提评 提评 提评 提评 提评 作业 检测10 分 10 分 40 分 10 分 30 分答案:题号 1 2 3 4 5 6答案 A B A D A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