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春夜洛城闻笛新课导入大家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一个寂静的夜晚,突然听到一首熟悉的旋律,刹那间,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各种情绪涌上心头。在古代,笛声常常能引发人们丰富的情感。想象一下,在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身在异乡的你,忽然听到悠扬的笛声,那会是怎样的感受呢?今天,让我们跟随唐代大诗人李白,走进他在洛阳城的那个春夜,一同聆听那触动心灵的笛声。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2.了解绝句在句式、用韵方面特点,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3.能够根据意象鉴赏诗歌,知人论世,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诗构思奇特、情感强烈、想象丰富,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风格飘逸豪放。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写作背景《春夜洛城闻笛》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或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因作此诗。整体感知春夜洛城闻笛李 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sànzhé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整体感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笛子的美称【大意】灯火渐熄的夜晚,谁家传出幽怨的玉笛声,乐曲伴随着春风飘满整个洛城。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整体感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大意】这样的夜晚听到《折杨柳》的曲调,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深情!指故乡,家乡。诗歌解读合作探究1.自由诵读全诗,思考:(1).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2).写出了意象的什么特点?(3).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笛声、春风、折柳笛声清远而悠扬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感情合作探究2.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中“暗”和“飞”的表达效果。“暗”有断续、隐约之意,写出吹笛人是毫不经意地吹,却在不经意间打动了许多人;“飞”字使声音形象化,写笛声暗送,好像是特意飞来勾起游子的愁绪的,引发诗人的思乡之情。合作探究3.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散”与“满”字的妙处。“散”本意是均匀、遍布的意思,用在这里说笛声散入春风,即笛声随着春风传扬于洛阳城的各个角落,为后面“满落城”做铺垫,表达了诗人思乡之心切。“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笛声乘着春风散落全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写洛城春夜之静谧,笛之悠扬,衬托出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和思乡之情。合作探究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的“折柳”寓意是什么?“折柳”,即《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折柳”二字一语双关,既指曲名《折扬柳》,也暗指诗人的客愁乡思,为全诗点睛之笔。古人送别亲友时,折柳相赠,暗示留恋、留念的意思。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由听到的“折柳”的曲调引起的。文章主旨这首诗写诗人在客居洛阳城的一个夜晚,听到抒发离别之情的笛声,引起了思乡之情。课堂检测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春夜洛城闻笛》中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课堂检测5.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夜洛城闻笛”,表明诗人因闻笛声而感发。 题中”洛城”表明诗人的故乡不是洛阳,“春夜”点明季节。B.第三句说在曲中听到了”折柳”,这个”折柳”代表了送别的场景,能唤起听者一连串的记忆,为下句做铺垫。C.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诗中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D.“何人不起故园情”,好像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激起思乡之情的,不正是诗人自己吗?此句以反问出现,正反映了这种怀乡感情的强烈。【解析】诗歌第三句中的“折柳”是《折杨柳》笛曲,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不是送别。故选B。B板书设计《折杨柳》春夜洛城闻笛借景玉笛声抒情故园情谢谢聆听谢谢观赏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春夜洛城闻笛》朗读.mp3 《春夜洛城闻笛》解读——都是笛声惹的祸.mp4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