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要求:自主阅读教材内容P50-53,思考以下问题: 时间 :2分钟 感悟人生 自主先学 1.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49 2.中华文化的特色?P49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性?(why P50)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容?(what P51-53) 温馨提示: 1.在课本上写下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内容 2.思考问题找出相关知识 3.标上序号,圈画出关键字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 笔记归纳 ★ ★ 01 PART ONE 核心思想理念 的重要性 观看视频,思考: 1.从视频中你感受到了哪些中华文化? 2.从视频中,你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些魅力?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 建筑;剪纸、绘画、音乐、中医等文学艺术;诗词歌赋等文化典籍;美食、服饰、传统节日等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3.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中你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重要性? 探究与分享 【笔记】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形成、重要性、重要内容、做法?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 形成: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重要性: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b.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重要内容: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传统美德; 做法:①要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②用它来滋养精神世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重要性 思考:根据图片,这些传统节日背后有哪些传统习俗呢? 春节:拜年、放鞭炮、吃年夜饭、贴春联、给压岁钱 元宵节: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想一想:为什么一谈到某个特定的传统节日,脑海中就会浮现与该节日相对应的习俗呢?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有拜年、放鞭炮、吃年夜饭、贴春联、给压岁钱等习俗。 元宵节有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等习俗。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重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是解读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中华文化典籍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 的重要密码。 回家过年 2025年春运,是指被称为“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迁移”、承载着亿万中华儿女浓浓的乡情和亲情的“回家过年”传统习俗,使中国在2025年农历春节前后出现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的现象,也是一年中铁路、航运、公路客货流量最集中、人员流动最频繁的时期?。2025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90.2亿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7.1%。春运出行人数创下历史新高,出行保障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②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 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小结笔记 2.为什么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P49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②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02 PART TWO 核心思想理念 的内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保护环境” “十年禁渔” “斧斤以时入山林” “美丽中国建设” “永续发展” “并不意味着消极被动地屈从于自然,也不意味着为所欲为,而是适度合理的范围内开发自然、造福人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发展之路。” 如今的我们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不是消极被动地屈从于自然,也不是为所欲为,而是适度合理的范围内开发自然、造福人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发展之路。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本义是大道以自己本来的样子为法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们更多的是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义上理解“道法自然”。 “天”理解为自然、自然规律;“人”,主要指人、人类社会。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致力于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与自然融为一体,即“与天地合其德”;另一方面,人还应致力于促进万物的发展和宇宙的和谐,即“赞天地之化育”。 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李白 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习近平 名言警句: 笔记:3.核心思想理念的内涵 探究与分享 司马光从小聪明好学,尤其偏爱历史。在编写《资治通鉴》这部巨著时,他表现出极高的勤奋和严谨态度。他不仅夜以继日地工作,还担心自己因睡眠过多而耽误工作,特地制作了一个圆木枕头(即“警枕”),以便在稍微移动时就能醒来继续工作。 思考:如何理解“脚踏实地”这一词语? 点拨:“脚踏实地”这一成语常用来比喻办事或做学问踏踏实实,实事求是,不浮夸。 司马光这种脚踏实地 、刻苦钻研的精神,深受人们赞扬。据宋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卷十八记载,邵伯温的父亲邵雍曾称赞司马光:“君实,脚踏实地人也!”这一评价准确地概括了司马光的治学态度和为人品质。 笔记2:核心思想理念的内涵 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 (回应:做人做事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当前,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青少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要走在创新创造前列,具备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 笔记2:核心思想理念的内涵 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中华民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 (回应:如何看待变化和发展) 新闻直通车:你知道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践行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措施吗? 1.教育: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2.住房: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 3.养老: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4.就业:加大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鼓励企业扩岗。 5.消费补贴: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延续购置税减免政策…… 笔记2:核心思想理念的内涵 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中华民族主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回应:国与民之间的关系)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 活学活用——连一连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课堂小结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作用 内涵 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有助于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1.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研究,春节庆祝活动始于商朝时期,其起源与古代农耕文化密切相关。如今,春节庆祝活动与形式日益新颖有趣,已成为国人心中的最重磅的节日。这表明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 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海纳百川,世界最优 ③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④独一无二,包罗万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课堂训练】 【课堂训练】 2.下列行为中,最能体现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是( ) A. 小明在制定学习计划时,不考虑自己的实际学习能力,盲目照搬学霸的学习安排,期望短时间内成绩大幅提升。 B. 某企业在研发新产品时,不进行市场调研,仅凭主观想象决定产品功能和样式,就投入大量资金生产。 C.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D. 小李在找工作时,只看重高薪和大公司,对自身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置之不理,频繁投递不适合自己的岗位。 C 【课堂训练】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上述名句蕴含的思想理念( ) ①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③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物质力量 ④可以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D 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魅力无穷,不仅体现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上,更在于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关键在于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要将那些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充满永恒魅力的文化精髓,以及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广泛传播并继承发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