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感受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文艺传统习俗传统文学传统建筑传统服饰传统中医药文化传统思想传统技艺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和特点?P49蓝字(1)作用/重要性: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②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2)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2.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和做法?P49蓝字(1)原因: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2)做法:①要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践行中华传统美德;②要用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2024 部编版 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一、政治认同:懂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对个人成长、民族复兴的重要价值和影响,在情感上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领略其蕴含的民族智慧,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坚定文化自信。二、责任意识:理解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知道个人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受其启迪和影响,学会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目标:要求:自主阅读教材内容P50-53,思考以下问题:时间 :2分钟感悟人生自主先学1.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492.中华文化的特色?P49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性?(why P50)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容?(what P51-53)温馨提示:1.在课本上写下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内容2.思考问题找出相关知识3.标上序号,圈画出关键字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笔记归纳★★想一想: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非遗传承的队伍?打铁花扎染剪纸“打铁花”不仅象征着富贵吉祥,更承载了农民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剪纸来自民间,一纸一剪刀,真实记录着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理想愿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地位和作用? P50正文+蓝字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②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③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知识总结中华文化的事故,从24节气开始……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凭借对星象和自然的观察摸索出的计时体系,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指导着人们的农事活动与日常生活。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事和日常生活:精准的农事时钟:例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芒种忙,麦上场”......饮食养生:例如春分吃香椿,香椿芽含阳气升发之力,契合春季疏肝理气需求......民俗仪式:例如清明踏青扫墓等健康调节:例如秋分艾灸足三里、“贴秋膘”等都江堰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建设者们尊重自然规律,巧妙地利用地形、地势和水流特点,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调控,既满足了人类的生产生活需求,又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古人是如何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的?古代有哪些遵循这一思想理念的例子?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华民族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有深刻的思考,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人们更多的是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义上理解“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天”理解为自然、自然规律;“人”,主要指人、人类社会。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致力于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与自然融为一体,即“与天地合其德”;另一方面,人还应致力于促进万物的发展和宇宙的和谐,即“赞天地之化育”。天人合一意思是天地与我共存,万物与我合为一体。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2024年全国粮食突破1.4万亿斤,2025要实现粮食连续丰收而努力。惊蛰时节春耕不歇,各地追逐春光,为田野“织彩绸”。当地气候环境条件不一样。为什么各地春耕行动不一样呢?选种:考虑土壤、气候、饮食习惯;翻耕: 坚持深耕细耙,创造生长条件;施肥用药:观察作物需求和土壤肥力,确定时间和用量生长管理:关注田间实况,做好浇水、除草等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有不同情况。按照实际情况分阶段正确处理,踏实付出,毫不懈怠。可否一劳永逸,坐等丰收呢?农业耕作必须从当地的实际条件出发,不盲目行事。四川:需提前整理水田,进行水稻育秧河南:重点是对冬小麦进行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等管理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实事求是”出自《汉书》,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这种精神为后世所推崇,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全新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 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945年,党的七大将“实事求是”写入党章,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习近平指出: “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意思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相关链接“ 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出自《汉书》,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这种精神为后世所推崇,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全新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945年,党的七大将“实事求是”写入党章,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习近平指出:“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结合生活,请你为提高农业工作效率献计献策“化身农业达人”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中华民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革故鼎新”:“革”有改变、革除之意;“故”代表旧的;“鼎”在古代有更新、变革的象征,常与建立新秩序相关;“新”就是新的事物。指去除旧的,建立新的。该成语常用于形容彻底改变旧的制度、观念、习俗等,以新的面貌和方式来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例如,在社会变革时期,往往需要革故鼎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指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进步。它强调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和变化,不能固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停滞不前。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意思 当事物发展到极限或困境时,必须通过变革来寻求新的出路,变革后事物才能通达,通达后才能长久发展 。强调当事物处于困境或发展到极限时,不应墨守成规(比喻固执地按老一套办,不求改进),而要主动寻求变革,通过变革来突破困境,找到新的发展路径,从而实现长久的发展。发现问题笔记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系辞下》。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时则变化,变化则通达,能通达,则能恒久。此句蕴含着我国古人可贵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启示我们事物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只有适时求变,才能长盛不衰,这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规律,只有遵循这个发展规律,社会才会发展国家才会进步。此句同样也包含实用主义的思想,即“变通”,告诉人们遇事不要钻牛角尖,而应该懂得通融、屈伸。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化身农业达人,关注农业政策发展”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三农问题?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中华民族主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一个国家有了充足的人口→使民众富裕起来→并进行教化“庶、富、教”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意思是治理国家有不变的法则,但最根本的是让人民获利。活学活用——连一连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坚持科技创新,科技赋能文化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之不如足践课堂小结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作用内涵①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③有助于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1.(2025·七年级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 。下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认识正确的有( )①是解读人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②为我们青少年走好人生路提供有益的启迪③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④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能够在传承中不断创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B课堂练习2.(2025·七年级下)“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下列古语与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说法蕴含的思想一致的是( )A.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B.道法自然,天人合一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千经万典,孝悌为先B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不相关,所以该选项不符合。讲的是人与人相处时要换位思考,与题意不符。强调的是在众多的经典和道理中,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重要的,与题意不符。3.(2025·七年级下)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等思想是一切发展和进步的拦路虎。对此,我们应该提倡的思想是( )A.道法自然、天人合一B.脚踏实地、实事求是C.革故鼎新、与时俱进D.惠民利民、安民富民C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题意不符合。并非针对破除守旧思想,与题意不符。重点在于关注人民的利益,让人民生活安定富裕,体现的是一种以民为本的思想,与题意不符。4.(2025·七年级下)2024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加强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建设,多做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工作,当好党的政策宣传者、群众利益维护者、社会和谐促进者。”这一讲话体现了我党坚持的思想是( )A.反腐倡廉,标本兼治B.惠民利民,安民富民C.求真务实,艰苦奋斗D.谦虚谨慎,戒骄戒躁B重点在于强调对腐败行为的治理,与题意不符合。侧重于工作作风方面,与题意不符。主要是对个人品德和行为态度的要求,与题意不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