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模块检测卷(二)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题共19小题,每小题2分,共3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中国政府的“四不原则”是针对( )转基因动物 设计试管婴儿生殖性克隆人 治疗性克隆2.在制作酸奶时,利用的生物是( )乳酸菌 酵母菌醋酸菌 青霉菌3.采用平板法培养微生物的过程中,使微生物均匀分布在培养基上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接种环 涂布器接种针 胶头滴管4.(2024·湖北卷,1)制醋、制饴、制酒是我国传统发酵技术。醋酸菌属于好氧型原核生物,常用于食用醋的发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食用醋的酸味主要来源于乙酸醋酸菌不适宜在无氧条件下生存醋酸菌含有催化乙醇氧化成乙酸的酶葡萄糖在醋酸菌中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内5.(2024·绍兴期末)酸笋是制作食品“螺蛳粉”的灵魂,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传统酸笋的制作流程与泡菜类似,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将采购的竹笋进行预处理时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灭菌处理发酵过程中的酸性环境会抑制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制作过程使用的盐水需经煮沸冷却,加入坛中没过蔬菜山泉水浸泡时适当加入上一批次的发酵液可加快发酵6.(2024·强基联盟高二联考)2023年3月,中国首块100%鸡细胞肉在杭州一家生物公司研制成功,这是一块完全不含植物支架的动物细胞培养肉产品。培养细胞取自杭州的一种本土鸡,培养肉经多种烹饪方式后的口感与传统鸡肉几乎无差别。下列关于该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培养需要无毒、无菌和合适配比的营养和气体条件培养的材料可取分化程度较高的肌肉干细胞,经消化分散后培养所需的成本低,且细胞肉的质量可控,很有发展前景(2024·舟山高二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完成7~8题。2023年春季,我国多地爆发甲型流感(甲流)。甲流是由甲流病毒H1N1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感染后常出现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接种甲流疫苗是预防甲流的有效方法。甲流病毒H1N1表面的血凝素抗原(HA)可识别宿主细胞的特定受体,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的抗HA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快速诊断甲流病毒的感染。7.下列关于机体对抗甲流病毒H1N1的叙述,正确的是( )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需要甲流病毒和细胞因子等信号的刺激初次感染甲流病毒后,浆细胞识别病毒并产生相应抗体清除血液中的病毒人体感染甲流病毒后没有出现发热症状,说明机体没有发生免疫反应注射甲流疫苗后,机体会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不会再感染甲流8.为制备抗HA的单克隆抗体,研究人员设计技术路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中小鼠多次注射HA后,从肝脏中获取B淋巴细胞经选择培养后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均能产生抗HA抗体用多孔细胞板培养时每孔至少含有1个细胞为获得纯度较高的抗HA抗体,扩大培养时一般不添加动物血清9.(2024·宁波高二期中)辣椒的辣椒素是食品调味料的重要成分之一,辣椒素可通过下图途径获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过程需对外植体进行灭菌以防止后续培养过程中杂菌污染,且有利于获得脱毒苗图中所示的愈伤组织是有固定形态的薄壁组织团块,具有旺盛分裂的能力若在细胞分离过程中使用盐酸进行解离,则植物细胞继续增殖前需再生细胞壁在脱分化过程中一般不需要光照,在再分化过程中光照可诱导植物形态建成10.(2024·湖北卷,5)波尔山羊享有“世界山羊之王”的美誉,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等优点。生产中常采用胚胎工程技术快速繁殖波尔山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选择遗传性状优良的健康波尔母山羊进行超数排卵处理胚胎移植前可采集滋养层细胞进行遗传学检测普通品质的健康杜泊母绵羊不适合作为受体生产中对提供精子的波尔公山羊无需筛选11.(2024·山水联盟联考)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一般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为防止体内癌细胞残留,会在术后进行化疗。某科研小组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并用小鼠的肝部肿瘤组织进行了实验探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细胞内参与DNA复制的酶至少包括解旋酶和DNA聚合酶两种实验中需将小鼠肝部肿瘤组织剪碎并用胃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以制成细胞悬液肿瘤细胞培养所需气体主要是O2和CO2,其中CO2可维持培养液的pH该实验可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对癌细胞进行观察、计数12.(2024·黑吉辽卷,6)迷迭香酸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进行工厂化生产时,先诱导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再进行细胞悬浮培养获得迷迭香酸,加入诱导剂茉莉酸甲酯可大幅提高产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迷迭香顶端幼嫩的茎段适合用作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时需加入NAA和脱落酸悬浮培养时需将愈伤组织打散成单个细胞或较小的细胞团茉莉酸甲酯改变了迷迭香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速率13.(2024·西城区高二期末)科研人员制备抗δ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与N蛋白的结合位点。将N蛋白第91~170位氨基酸(aa)分成3个片段(图a),检测该抗体与3个片段结合的情况,电泳结果如图b。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用N蛋白免疫小鼠即可获得单克隆抗体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时需加入动物血清第110~130位氨基酸之间存在结合位点对照组需添加无关抗原14.(2024·杭州高二期中)PCR技术是对体内DNA复制过程的模仿,在基因诊断等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机理模式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DNA上的相关区段,abcd分别为引物的两端。现利用该技术扩增片段②,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图中b、d端为5′端,a、c端为3′端设计相互容易发生互补配对的甲乙两种引物,可以提高扩增效率区段②中GC碱基对的比例大小会影响到退火过程,对变性和延伸影响不大若扩增得到m个含有区段②的DNA分子,需要消耗m-1个引物甲(2024·嘉兴高二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5~16题。不同个体之间可进行遗传物质的流动,称为水平基因转移(HGT)。HGT被认为是细菌耐药性传播的主要驱动因素。可移动遗传元件是耐药基因发生HGT的必要条件,如质粒、整合子等。整合子是一种可移动的 DNA片段,主要包括整合酶基因(int)和可变区。 可变区可以携带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耐药基因。耐药基因在位点att之间的可逆性捕获和剪切过程如下图。整合子若定位在细菌拟核 DNA,可将携带的耐药基因“纵向”传播给子代;若定位于质粒上,则可实现耐药基因跨物种的“横向”传播。15.从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分析, HGT属于(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数目变异16.下列关于耐药基因水平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经水平转移获得的耐药基因不能纵向传播整合酶兼具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功能不同整合子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种类和数量相同耐药基因水平转移仅发生在同种生物个体之间17.花椰菜(2n=18)种植时容易遭受病菌侵害形成病斑,紫罗兰(2n=14)具有一定的抗病性。科研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具有抗病性状的花椰菜新品种,如图1所示。通过蛋白质电泳技术分析了亲本亟待测植株中某些特异性蛋白,结果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图1培育杂种植株所用的技术体现了植物细胞全能性和细胞膜流动性原理图1过程①是在无菌水中进行,过程②是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图2中属于杂种植株的是4和5,1可能是花椰菜病菌悬浮液均匀喷施于杂种植株叶片上,一段时间后,测定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百分比,可筛选抗病性强的杂种植株18.(2024·黑吉辽卷,14)从小鼠胚胎中分离获取胚胎成纤维细胞进行贴壁培养,在传代后的不同时间点检测细胞数目,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传代培养时,培养皿需密封防止污染选取①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比②更合理直接用离心法收集细胞进行传代培养细胞增长进入平台期可能与细胞密度过大有关19.(2024·湖北卷,12)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恢复功能性胰岛B细胞总量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策略。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向患有糖尿病的小鼠注射胰高血糖素受体单克隆抗体(mAb),可以促进胰岛A细胞增殖,诱导少数胰岛A细胞向胰岛B细胞转化,促进功能性胰岛B细胞再生。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mAb的制备可能涉及细胞融合技术注射mAb可降低胰腺分泌胰高血糖素的量mAb和胰高血糖素均能与胰高血糖素受体特异性结合胰高血糖素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糖,升高血糖水平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2分)20.(12分)(2024·杭州高二期中)有研究报告称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中成功培育出膀胱,并顺利移植到患者体内。基于移植的膀胱由接受移植者的体内细胞培育而成,所以移植后的膀胱不会在患者体内发生排异现象,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上述过程所涉及的工程技术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分)与植物组织培养相比,上述过程中需要更严格的________环境条件,同时还需要通过________维持适宜的温度、pH和气体环境。(3)(6分)上述过程中剥离的组织细胞需要先用________处理制备成细胞悬液,再转入培养液中进行________培养。待细胞贴附生长至接触抑制后进行分瓶培养,这通常被称为________培养。21.(12分)(2024·嘉兴高二期中)野生黑芥(染色体数为2A)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而花椰菜(染色体数为2B)易感染黑腐病菌而患病,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抗黑腐病杂种黑芥—花椰菜植株,操作流程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获得原生质体时培养液需要保持较________(填“低”或“高”)的渗透压,使细胞处于微弱的________状态。过程①PE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分)经过①操作后,融合的原生质体只有重新形成________后,才可进行有丝分裂,筛选出融合的杂种细胞,多次分裂形成的小细胞团经过________形成愈伤组织,可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或________再生植株。(3)(5分)若要分析杂种植株的染色体变异类型,应剪取该植株根尖和双亲植株的根尖,制作临时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有丝分裂________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用上述方法培养的该杂种植株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____;用黑腐病菌感染杂种植株,筛选出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杂种黑芥—花椰菜植株。22.(14分)(2024·温州高二期末)调查显示,病毒性传染病严重危害山羊健康,且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情况较普遍。干扰素是对抗病毒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因此通过疫苗接种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同时,积极研究广谱、高效、安全的干扰素对山羊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其基本流程如下。(1)(4分)获取干扰素基因:从下列①~⑧项中选择合适选项填入空格处,使方案可行。①肝细胞的总RNA;②单核细胞的所有DNA;③引物;④RNA酶抑制剂;⑤逆转录酶;⑥dNTP;⑦TaqDNA聚合酶;⑧DNA连接酶设计方案:获取________作为模板,同时还需要的实验材料或试剂有________。(2)(5分)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将获得的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不含限制酶的识别序列)进行PCR,利用的引物序列如下:引物1:5′—CATGCCATGGCAGGCTGCCACCTGCCTCACATCCA—3′;引物2:5′—CGGTACCTTCAGTCCTTCCTCTGGATCT—3′。经大量扩增后,用限制酶NcoⅠ(5′—C↓CATGG—3′)对获得的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进行酶切,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上有________个黏性末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表达载体的质粒上,除了标记基因和多个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外,还需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2种即可)。质粒与目的基因用合适的限制酶处理后进行拼接。(3)(2分)大肠杆菌的转化和表达:将大肠杆菌放于低温、低浓度的________溶液中,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大肠杆菌与重组DNA分子混合,最后进行短暂的________处理,使外源DNA转入大肠杆菌,然后将重组菌在适宜条件下,诱导其表达干扰素,最后进行产物分离保存。(4)(3分)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检测:先将一种山羊的肾细胞接种于多孔板,培养至单层贴壁细胞,再将其随机均分为6组(A~F),其中C~F组加入不同浓度的干扰素,A~F组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________组加入病毒,其中以________组为阳性对照,每隔12小时观察细胞病变情况。结果是A组细胞大小形态正常,贴壁良好,B组细胞逐渐出现坏死脱落,C~F组的细胞不同程度的少量坏死脱落,而且________,由此可见,干扰素能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显著抑制病毒诱导的细胞病变。23.(12分)新冠病毒外壳中的S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S蛋白与人细胞膜上ACE2受体结合后入侵人体细胞,导致人体患肺炎。2021年12月8日,我国首个抗新冠病毒特效药——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特效药获得中国药监局的上市批准,这标志着中国拥有的首个全自主研发并证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抗体特效药正式问世。回答下列问题:(1)(4分)制备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时,为获得大量免疫过的小鼠B淋巴细胞,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诱导小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时,采用的诱导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种即可)。(2)(3分)经选择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还要进行________和抗体检测,经过多次筛选,才能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在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时,需通入95%空气+5%CO2的混合气体,其中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通常还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________。(3)(3分)医学上常用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S蛋白,该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如图:①为实现定量检测目的,固相抗体和S蛋白的结合部位应与酶标抗体和S蛋白的结合部位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②该检测方法中,酶标抗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分)抗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能准确诊断出某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诊断某人是否为新冠感染者,还可采用核酸检测。若某人已经确诊为新冠的重症患者,除注射抗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外,还可以注射已康复患者的________以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24.(12分)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在一些中高风险地区消毒剂的使用量大幅度增加。大量使用消毒剂造成的危害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为了研究消毒剂对土壤中细菌的影响,请你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与用具完善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结果并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与用具:消毒剂、无菌水、土壤、LB固体培养基、含消毒剂的LB固体培养基、37 ℃恒温培养箱等。(注:细菌培养36小时)(一)完善实验思路制备细菌悬液取部分土壤,喷施消毒剂。每天一次,连喷3天。10天后取普通土壤和消毒剂喷施后的土壤各1克,分别用无菌水制备成稀释度相同且适宜的两种土壤稀释液。(1)(2分)分组将上述土壤稀释液涂布到培养基中。具体分组情况如下:A组:普通土壤稀释液+LB固体培养基B组:普通土壤稀释液+含消毒剂的LB固体培养基C组:消毒剂喷施后的土壤稀释液+LB固体培养基D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分)接种每组涂布三个平板,每个平板中加入0.1 mL土壤稀释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预测实验结果(4)(2分)若喷施消毒剂后土壤中细菌数目恢复正常需要20天以上,请你预测上述实验结果并以柱形图表示。(注:菌落数最多的组在图中的菌落数目相对值为100)(三)分析与讨论(5)(2分)若培养皿中有的菌落重叠在一起影响计数,则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有缩短培养时间或者________。(6)(1分)B组与D组的菌落数目明显不同,说明使用消毒剂会导致土壤细菌中具有________的细菌所占的比例提高,使灭菌效果大大降低。(7)(1分)许多腐生的细菌作为________被消毒剂大量杀死,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稳态遭到破坏。模块检测卷(二)1.C [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C符合题意。]2.A [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A正确。]3.B4.D [食用醋的酸味主要来自醋酸,醋酸学名乙酸,A正确;醋酸菌是好氧型细菌,不适宜在无氧的条件下生存,B正确;在制醋时,缺失葡萄糖的情况下,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因此醋酸菌体内含有催化乙醇氧化成乙酸的酶,C正确;醋酸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因此没有线粒体,D错误。]5.A [竹笋中含有发酵的天然菌种,故不能对采购后的竹笋进行灭菌,否则会杀死发酵的天然菌种,A错误;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乳酸,乳酸呈酸性,酸性环境会抑制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B正确;制作过程使用的盐水要先煮沸灭菌后再冷却,加入坛中没过蔬菜,造成无氧环境,C正确;因为上一批次的发酵液中含有大量的发酵菌种,故适当加入上一批次的发酵液可加快发酵进程,D正确。]6.B [题述过程并未得到完整个体或各种细胞,故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其原理是细胞增殖,A错误;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无毒、无菌和合适配比的营养和气体条件,B正确;培养的材料应取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C错误;“细胞培养肉”制造过程中,肌肉细胞的培养需要借助合适的支架体系来防止细胞的接触抑制,成本较高,D错误。]7.A [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需要甲流病毒和细胞因子等信号的刺激,进而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A正确;浆细胞没有识别病毒的能力,B错误;人体感染甲流病毒后,机体发生了免疫反应,消灭了病毒,导致没有出现发热症状,并非没有发生免疫反应,C错误;注射甲流疫苗后,机体可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但并不是不会感染甲流,因甲流可发生变异等原因,有再次感染的可能性,D错误。]8.D [经过免疫的小鼠,一般从脾中获得B淋巴细胞,肝脏不是免疫器官,含有的B淋巴细胞较少,A错误;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抗体也能无限增殖,但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未必是抗HA抗体,需要再进行抗体检测,B错误;用多孔细胞板培养时,有的孔只有一个细胞,有的没有,有的有多个,最佳的是只含有一个细胞,C错误;动物血清中含有抗体,为了获得纯度高的抗体,一般不添加动物血清,D正确。]9.D [①过程需对外植体进行消毒以防止后续培养过程中杂菌污染,且有利于获得脱毒苗,A错误;愈伤组织是无组织结构、松散的薄壁细胞团,具有分裂分化能力,B错误;盐酸会杀死细胞,不能用盐酸分离细胞,C错误;在脱分化过程中一般不需要光照,利于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过程中光可诱导叶绿素的合成,可诱导植物形态建成,D正确。]10.D [选择遗传性状优良的健康波尔母山羊作为供体,进行超数排卵处理,A正确;胚胎移植前,采集部分滋养层细胞进行遗传学检测,B正确;作为受体的杜泊母山羊只需具备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即可,但山羊和绵羊是不同的物种,具有生殖隔离,不能将山羊的胚胎移植到绵羊子宫发育,即普通品质的健康杜泊母绵羊不适合作为受体,C正确;生产中需选择品质良好的波尔公山羊提供精子,D错误。]11.B [处理肝组织块获得到肝细胞悬液,应该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不能用胃蛋白酶,B错误。]12.B [迷迭香顶端幼嫩的茎段生长旺盛,分裂能力较强,适合用作外植体,A正确;诱导愈伤组织时需加入NAA和细胞分裂素,B错误;悬浮培养时需将愈伤组织打散成单个细胞或较小的细胞团,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使其可以进一步分裂,C正确;加入诱导剂茉莉酸甲酯可大幅提高产量,推测茉莉酸甲酯改变了迷迭香次生代谢产物(不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的合成速率,D正确。]13.A [用N蛋白免疫小鼠不可直接获得单克隆抗体,还需要进行筛选、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A错误;由于人们对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时需加入动物血清,B正确;分析图b可知,A、B对应的片段能与抗体结合,结合图a分析可知,第110~130位氨基酸之间存在结合位点,C正确;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严谨性,对照组需添加无关抗原,D正确。]14.D [DNA聚合酶只能以5′→3′方向聚合子代DNA链,根据题意abcd分别为引物的两端,现利用该技术扩增片段②,根据子链的延伸方向可知,模板上的a、d端为3′端,b、c端为5′端,A错误;两种引物之间不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以防止引物之间结合形成双链,以免影响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B错误;区段②中GC碱基对的比例越大,热稳定性越高,对变性和延伸都有影响,C错误;每扩增m个DNA分子需要m对引物(即m个甲和m个乙),除去模板DNA分子,需要消耗m-1个引物甲,D正确。]15.B [根据题意“不同个体之间可进行遗传物质的流动,称为水平基因转移(HGT)”,结合图示可知,水平基因转移(HGT)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16.B [根据题意,经水平转移获得的耐药基因若定位于细菌拟核DNA上,可以纵向传播,A错误; 根据图示,整合酶可以识别att,并将耐药基因插入或剪切,因此兼具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功能,B正确;整合子主要包括整合酶基因(int)和可变区。由于可变区可以携带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耐药基因,因此不同整合子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种类和数量不一定相同,C错误;根据题意,耐药基因若定位于质粒上,则可实现耐药基因跨物种的“横向”传播,即水平转移可以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个体之间,D错误。]17.B [图1过程中①是在较高渗透压溶液中进行,而不是在无菌水中,B错误。]18.B [传代培养时需要营造无菌、无毒以及95%空气+5%CO2的气体环境,而非密封,A错误;选取①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比②更合理,①的细胞核型更为稳定,B正确;对于贴壁生长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时,先需要用胰蛋白酶等处理,使之分散为单个细胞,然后再用离心法收集,C错误;细胞增长进入平台期可能与接触抑制有关,D错误。]19.B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涉及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mAb属于单克隆抗体,其制备可能涉及细胞融合技术,A正确;单克隆抗体(mAb),可以促进胰岛A细胞增殖;而胰岛A细胞可分泌胰高血糖素,可见注射mAb可提高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量,B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mAb是胰高血糖素受体单克隆抗体,可见Ab和胰高血糖素均能与胰高血糖素受体特异性结合,C正确;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糖,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D正确。]20.(1)动物细胞培养(2)无菌、无毒 二氧化碳培养箱(3)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原代 传代解析 (1)分析题意可知,上述过程从患者的膀胱上取下活细胞样本,将活细胞样本中胶原质剥下,将肌肉细胞和膀胱上皮细胞分别置于不同的培养皿中培养,所涉及的工程技术主要是动物细胞培养。(2)由于此后要进行移植,为避免对人体造成影响,与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相比,上述过程中需要更严格的无菌、无毒的环境,同时还需要通过二氧化碳培养箱维持适宜的温度、pH和气体环境。(3)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刚刚剥离的组织细胞需要先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制备成细胞悬液,再转入培养液中进行原代培养(分瓶之前的培养);待细胞贴壁生长至接触抑制后进行分瓶培养,通常被称为传代培养。21.(1)高 质壁分离 诱导原生质体融合(2)细胞壁 脱分化 器官发生途径(3)中 2A+2B 抗黑腐病解析 (1)获得原生质体时,培养液需要保持较高的渗透压,使细胞处于微弱的质壁分离状态。过程①PEG的作用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2)融合的原生质体只有重新形成新的细胞壁后,才表示完成体细胞杂交,杂种细胞才可进行有丝分裂,多次分裂形成的小细胞团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可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或器官发生途径再生植株。(3)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最好是观察分生组织有丝分裂中期的临时装片,此时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因此要分析杂种植株的染色体变异类型,应剪取该植株根尖和双亲植株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用上述方法培养的该杂种植株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2A+2B;用黑腐病菌感染杂种植株,筛选出具有抗黑腐病的杂种黑芥—花椰菜植株。22.(1)② ③⑥⑦(2)1 引物1上有该酶的酶切位点,但引物2上没有该酶的酶切位点/只有引物1上有该酶识别序列 复制起点、启动子、终止子等(3)氯化钙 热刺激(4)B~F B 干扰素浓度高的,病变程度低解析 (1)要获得干扰素基因,可以以单核细胞的所有DNA(②)为模板来合成,同时还需要引物、dNTP、TaqDNA聚合酶(③⑥⑦)等实验材料或试剂。(2)由于引物1上有该酶的酶切位点,但引物2上没有该酶的酶切位点,因此经大量扩增后,用限制酶NcoⅠ(5′—C↓CATGG—3′)对获得的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进行酶切,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上只有1个黏性末端;基因表达载体上除了标记基因和多个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外,还需要有启动子、复制起点、终止子等。(3)将大肠杆菌放于低温、低浓度的氯化钙溶液中,成为感受态细胞,便于从周围环境中吸收DNA分子;再将大肠杆菌与重组DNA分子混合,最后进行短暂的热刺激处理,使外源DNA转入大肠杆菌,然后将重组菌在适宜条件下,诱导其表达干扰素,最后进行产物分离保存,完成干扰素基因在大肠杆菌的转化和表达。(4)实验设计遵循对照原则,先将一种山羊的肾细胞接种于多孔板,培养至单层贴壁细胞,再将其随机均分为6组(A~F),其中C~F组加入不同浓度的干扰素,A~F组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B~F组加入病毒,由于B组没有加入干扰素,因此以B组为阳性对照,每隔12小时观察细胞病变情况。结果是A组细胞大小形态正常,贴壁良好,B组细胞逐渐出现坏死脱落,C~F组的细胞不同程度的少量坏死脱落,而且随着干扰素浓度增加,病变程度低,说明干扰素能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显著抑制病毒诱导的细胞病变。23.(1)多次注射S蛋白 聚乙二醇处理、电流刺激、病毒诱导等(2)克隆化培养 维持培养液的pH 抗生素(3)①不同 ②与待测抗原特异性结合;催化指示底物反应/通过测定产物量判断待测抗原量(4)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纯度高、特异性强,能准确识别抗原(新冠病毒)的细微差异并跟抗原(新冠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 血清解析 (1)分多次间隔给小鼠注射S蛋白,可以使小鼠体内产生足够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同时可以获得大量免疫过的小鼠B淋巴细胞;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因素:聚乙二醇处理、电流刺激、病毒诱导等。(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需要经过多次筛选,首先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专一抗体检测阳性,最终获得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可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或注射到小鼠的腹腔内进行增殖。CO2可以维持培养液的pH的稳定,故在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时,需通入95%空气+5%CO2的混合气体;使用培养基进行动物重组细胞培养时,为防止培养过程中杂菌污染,通常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3)①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均能与S蛋白结合,这是由于不同抗体与同一抗原(S蛋白)表面的不同部位结合。②该检测方法中,酶标抗体的作用是与待测抗原结合;酶催化检测底物反应,可通过测定酶反应产物量来判断待测抗原量。(4)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纯度高、特异性强,能准确识别抗原(新冠病毒)的细微差异并跟抗原(新冠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故抗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能准确诊断出某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新冠康复患者的血清中含有抗体,给新冠的重症患者注射已康复患者的血清以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24.(1)消毒剂喷施后的土壤稀释液+含消毒剂的LB固体培养基(2)(将培养皿倒置,)在37 ℃恒温箱中培养36小时,观察并记录每个培养皿中的菌落数(3)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4)(5)增大土壤稀释液的稀释倍数(6)抗消毒剂(耐消毒剂)(7)分解者解析 (1)根据设计实验的原则,分析题意可知,D组需要使用消毒剂喷施后的土壤稀释液+含消毒剂的LB固体培养基。(2)进行稀释涂布平板操作时,需要将培养皿倒置培养。分析题意可知,接种后的培养皿需要将培养皿倒置,在37 ℃恒温箱中培养36小时,观察并记录每个培养皿中的菌落数。(3)根据题意可知,记录完实验数据后,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4)由题意可知,喷施消毒剂后土壤中细菌数目恢复正常需要20天以上,因此A组中的菌落数最多。考虑到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B组土壤中的细菌初次接触消毒剂,大部分被杀死,因此菌落数最少,C组、D组中细菌因土壤的选择作用,抗消毒剂的细菌被选择出来,接种培养基后大量繁殖,因此数量要比B组多,而D组培养基中含有消毒剂,对细菌又进行了一次选择,导致数量比C组要少,因此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5)若培养皿中有的菌落重叠在一起,说明土壤中细菌浓度较高,可以增大土壤稀释液的稀释倍数,或者缩短培养时间,防止两个细菌因距离较近而形成一个菌落。(6)B组与D组的菌落数目明显不同,且D组大于B组,说明使用消毒剂会导致土壤细菌中对消毒剂有抗性的细菌(耐消毒剂的细菌)所占的比例提高。(7)土壤中的腐生细菌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分解者。(共66张PPT)模块检测卷(二)(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C一、单选题(本题共19小题,每小题2分,共3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中国政府的“四不原则”是针对( )A.转基因动物 B.设计试管婴儿C.生殖性克隆人 D.治疗性克隆解析: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C符合题意。2.在制作酸奶时,利用的生物是( )A.乳酸菌 B.酵母菌C.醋酸菌 D.青霉菌解析: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A正确。A3.采用平板法培养微生物的过程中,使微生物均匀分布在培养基上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A.接种环 B.涂布器C.接种针 D.胶头滴管B4.(2024·湖北卷,1)制醋、制饴、制酒是我国传统发酵技术。醋酸菌属于好氧型原核生物,常用于食用醋的发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食用醋的酸味主要来源于乙酸B.醋酸菌不适宜在无氧条件下生存C.醋酸菌含有催化乙醇氧化成乙酸的酶D.葡萄糖在醋酸菌中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内D解析:食用醋的酸味主要来自醋酸,醋酸学名乙酸,A正确;醋酸菌是好氧型细菌,不适宜在无氧的条件下生存,B正确;在制醋时,缺失葡萄糖的情况下,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因此醋酸菌体内含有催化乙醇氧化成乙酸的酶,C正确;醋酸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因此没有线粒体,D错误。5.(2024·绍兴期末)酸笋是制作食品“螺蛳粉”的灵魂,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传统酸笋的制作流程与泡菜类似,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将采购的竹笋进行预处理时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灭菌处理B.发酵过程中的酸性环境会抑制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C.制作过程使用的盐水需经煮沸冷却,加入坛中没过蔬菜D.山泉水浸泡时适当加入上一批次的发酵液可加快发酵解析:竹笋中含有发酵的天然菌种,故不能对采购后的竹笋进行灭菌,否则会杀死发酵的天然菌种,A错误;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乳酸,乳酸呈酸性,酸性环境会抑制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B正确;制作过程使用的盐水要先煮沸灭菌后再冷却,加入坛中没过蔬菜,造成无氧环境,C正确;因为上一批次的发酵液中含有大量的发酵菌种,故适当加入上一批次的发酵液可加快发酵进程,D正确。A.将采购的竹笋进行预处理时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灭菌处理B.发酵过程中的酸性环境会抑制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C.制作过程使用的盐水需经煮沸冷却,加入坛中没过蔬菜D.山泉水浸泡时适当加入上一批次的发酵液可加快发酵6.(2024·强基联盟高二联考)2023年3月,中国首块100%鸡细胞肉在杭州一家生物公司研制成功,这是一块完全不含植物支架的动物细胞培养肉产品。培养细胞取自杭州的一种本土鸡,培养肉经多种烹饪方式后的口感与传统鸡肉几乎无差别。下列关于该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B.培养需要无毒、无菌和合适配比的营养和气体条件C.培养的材料可取分化程度较高的肌肉干细胞,经消化分散后培养D.所需的成本低,且细胞肉的质量可控,很有发展前景B解析:题述过程并未得到完整个体或各种细胞,故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其原理是细胞增殖,A错误;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无毒、无菌和合适配比的营养和气体条件,B正确;培养的材料应取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C错误;“细胞培养肉”制造过程中,肌肉细胞的培养需要借助合适的支架体系来防止细胞的接触抑制,成本较高,D错误。(2024·舟山高二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完成7~8小题。2023年春季,我国多地爆发甲型流感(甲流)。甲流是由甲流病毒H1N1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感染后常出现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接种甲流疫苗是预防甲流的有效方法。甲流病毒H1N1表面的血凝素抗原(HA)可识别宿主细胞的特定受体,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的抗HA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快速诊断甲流病毒的感染。7.下列关于机体对抗甲流病毒H1N1的叙述,正确的是( )A.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需要甲流病毒和细胞因子等信号的刺激B.初次感染甲流病毒后,浆细胞识别病毒并产生相应抗体清除血液中的病毒C.人体感染甲流病毒后没有出现发热症状,说明机体没有发生免疫反应D.注射甲流疫苗后,机体会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不会再感染甲流A解析: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需要甲流病毒和细胞因子等信号的刺激,进而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A正确;浆细胞没有识别病毒的能力,B错误;人体感染甲流病毒后,机体发生了免疫反应,消灭了病毒,导致没有出现发热症状,并非没有发生免疫反应,C错误;注射甲流疫苗后,机体可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但并不是不会感染甲流,因甲流可发生变异等原因,有再次感染的可能性,D错误。8.为制备抗HA的单克隆抗体,研究人员设计技术路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A.图中小鼠多次注射HA后,从肝脏中获取B淋巴细胞B.经选择培养后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均能产生抗HA抗体C.用多孔细胞板培养时每孔至少含有1个细胞D.为获得纯度较高的抗HA抗体,扩大培养时一般不添加动物血清解析:经过免疫的小鼠,一般从脾中获得B淋巴细胞,肝脏不是免疫器官,含有的B淋巴细胞较少,A错误;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抗体也能无限增殖,但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未必是抗HA抗体,需要再进行抗体检测,B错误;用多孔细胞板培养时,有的孔只有一个细胞,有的没有,有的有多个,最佳的是只含有一个细胞,C错误;动物血清中含有抗体,为了获得纯度高的抗体,一般不添加动物血清,D正确。A.图中小鼠多次注射HA后,从肝脏中获取B淋巴细胞B.经选择培养后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均能产生抗HA抗体C.用多孔细胞板培养时每孔至少含有1个细胞D.为获得纯度较高的抗HA抗体,扩大培养时一般不添加动物血清9.(2024·宁波高二期中)辣椒的辣椒素是食品调味料的重要成分之一,辣椒素可通过下图途径获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A.①过程需对外植体进行灭菌以防止后续培养过程中杂菌污染,且有利于获得脱毒苗B.图中所示的愈伤组织是有固定形态的薄壁组织团块,具有旺盛分裂的能力C.若在细胞分离过程中使用盐酸进行解离,则植物细胞继续增殖前需再生细胞壁D.在脱分化过程中一般不需要光照,在再分化过程中光照可诱导植物形态建成解析:①过程需对外植体进行消毒以防止后续培养过程中杂菌污染,且有利于获得脱毒苗,A错误;愈伤组织是无组织结构、松散的薄壁细胞团,具有分裂分化能力,B错误;盐酸会杀死细胞,不能用盐酸分离细胞,C错误;在脱分化过程中一般不需要光照,利于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过程中光可诱导叶绿素的合成,可诱导植物形态建成,D正确。A.①过程需对外植体进行灭菌以防止后续培养过程中杂菌污染,且有利于获得脱毒苗B.图中所示的愈伤组织是有固定形态的薄壁组织团块,具有旺盛分裂的能力C.若在细胞分离过程中使用盐酸进行解离,则植物细胞继续增殖前需再生细胞壁D.在脱分化过程中一般不需要光照,在再分化过程中光照可诱导植物形态建成10.(2024·湖北卷,5)波尔山羊享有“世界山羊之王”的美誉,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等优点。生产中常采用胚胎工程技术快速繁殖波尔山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遗传性状优良的健康波尔母山羊进行超数排卵处理B.胚胎移植前可采集滋养层细胞进行遗传学检测C.普通品质的健康杜泊母绵羊不适合作为受体D.生产中对提供精子的波尔公山羊无需筛选D解析:选择遗传性状优良的健康波尔母山羊作为供体,进行超数排卵处理,A正确;胚胎移植前,采集部分滋养层细胞进行遗传学检测,B正确;作为受体的杜泊母山羊只需具备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即可,但山羊和绵羊是不同的物种,具有生殖隔离,不能将山羊的胚胎移植到绵羊子宫发育,即普通品质的健康杜泊母绵羊不适合作为受体,C正确;生产中需选择品质良好的波尔公山羊提供精子,D错误。11.(2024·山水联盟联考)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一般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为防止体内癌细胞残留,会在术后进行化疗。某科研小组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并用小鼠的肝部肿瘤组织进行了实验探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参与DNA复制的酶至少包括解旋酶和DNA聚合酶两种B.实验中需将小鼠肝部肿瘤组织剪碎并用胃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以制成细胞悬液C.肿瘤细胞培养所需气体主要是O2和CO2,其中CO2可维持培养液的pHD.该实验可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对癌细胞进行观察、计数B解析:处理肝组织块获得到肝细胞悬液,应该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不能用胃蛋白酶,B错误。12.(2024·黑吉辽卷,6)迷迭香酸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进行工厂化生产时,先诱导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再进行细胞悬浮培养获得迷迭香酸,加入诱导剂茉莉酸甲酯可大幅提高产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迷迭香顶端幼嫩的茎段适合用作外植体B.诱导愈伤组织时需加入NAA和脱落酸C.悬浮培养时需将愈伤组织打散成单个细胞或较小的细胞团D.茉莉酸甲酯改变了迷迭香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速率B解析:迷迭香顶端幼嫩的茎段生长旺盛,分裂能力较强,适合用作外植体,A正确;诱导愈伤组织时需加入NAA和细胞分裂素,B错误;悬浮培养时需将愈伤组织打散成单个细胞或较小的细胞团,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使其可以进一步分裂,C正确;加入诱导剂茉莉酸甲酯可大幅提高产量,推测茉莉酸甲酯改变了迷迭香次生代谢产物(不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的合成速率,D正确。13.(2024·西城区高二期末)科研人员制备抗δ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与N蛋白的结合位点。将N蛋白第91~170位氨基酸(aa)分成3个片段(图a),检测该抗体与3个片段结合的情况,电泳结果如图b。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用N蛋白免疫小鼠即可获得单克隆抗体B.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时需加入动物血清C.第110~130位氨基酸之间存在结合位点D.对照组需添加无关抗原解析:用N蛋白免疫小鼠不可直接获得单克隆抗体,还需要进行筛选、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A错误;由于人们对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时需加入动物血清,B正确;分析图b可知,A、B对应的片段能与抗体结合,结合图a分析可知,第110~130位氨基酸之间存在结合位点,C正确;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严谨性,对照组需添加无关抗原,D正确。A.用N蛋白免疫小鼠即可获得单克隆抗体B.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时需加入动物血清C.第110~130位氨基酸之间存在结合位点D.对照组需添加无关抗原14.(2024·杭州高二期中)PCR技术是对体内DNA复制过程的模仿,在基因诊断等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机理模式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DNA上的相关区段,abcd分别为引物的两端。现利用该技术扩增片段②,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DA.图中b、d端为5′端,a、c端为3′端B.设计相互容易发生互补配对的甲乙两种引物,可以提高扩增效率C.区段②中GC碱基对的比例大小会影响到退火过程,对变性和延伸影响不大D.若扩增得到m个含有区段②的DNA分子,需要消耗m-1个引物甲解析:DNA聚合酶只能以5′→3′方向聚合子代DNA链,根据题意abcd分别为引物的两端,现利用该技术扩增片段②,根据子链的延伸方向可知,模板上的a、d端为3′端,b、c端为5′端,A错误;两种引物之间不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以防止引物之间结合形成双链,以免影响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B错误;区段②中GC碱基对的比例越大,热稳定性越高,对变性和延伸都有影响,C错误;每扩增m个DNA分子需要m对引物(即m个甲和m个乙),除去模板DNA分子,需要消耗m-1个引物甲,D正确。A.图中b、d端为5′端,a、c端为3′端B.设计相互容易发生互补配对的甲乙两种引物,可以提高扩增效率C.区段②中GC碱基对的比例大小会影响到退火过程,对变性和延伸影响不大D.若扩增得到m个含有区段②的DNA分子,需要消耗m-1个引物甲(2024·嘉兴高二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5~16小题。不同个体之间可进行遗传物质的流动,称为水平基因转移(HGT)。HGT被认为是细菌耐药性传播的主要驱动因素。可移动遗传元件是耐药基因发生HGT的必要条件,如质粒、整合子等。整合子是一种可移动的 DNA片段,主要包括整合酶基因(int)和可变区。 可变区可以携带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耐药基因。耐药基因在位点att之间的可逆性捕获和剪切过程如下图。整合子若定位在细菌拟核 DNA,可将携带的耐药基因“纵向”传播给子代;若定位于质粒上,则可实现耐药基因跨物种的“横向”传播。15.从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分析, HGT属于(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解析:根据题意“不同个体之间可进行遗传物质的流动,称为水平基因转移(HGT)”,结合图示可知,水平基因转移(HGT)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B16.下列关于耐药基因水平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水平转移获得的耐药基因不能纵向传播B.整合酶兼具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功能C.不同整合子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种类和数量相同D.耐药基因水平转移仅发生在同种生物个体之间B解析:根据题意,经水平转移获得的耐药基因若定位于细菌拟核DNA上,可以纵向传播,A错误;根据图示,整合酶可以识别att,并将耐药基因插入或剪切,因此兼具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功能,B正确;整合子主要包括整合酶基因(int)和可变区。由于可变区可以携带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耐药基因,因此不同整合子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种类和数量不一定相同,C错误;根据题意,耐药基因若定位于质粒上,则可实现耐药基因跨物种的“横向”传播,即水平转移可以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个体之间,D错误。A.经水平转移获得的耐药基因不能纵向传播B.整合酶兼具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功能C.不同整合子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种类和数量相同D.耐药基因水平转移仅发生在同种生物个体之间17.花椰菜(2n=18)种植时容易遭受病菌侵害形成病斑,紫罗兰(2n=14)具有一定的抗病性。科研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具有抗病性状的花椰菜新品种,如图1所示。通过蛋白质电泳技术分析了亲本亟待测植株中某些特异性蛋白,结果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A.图1培育杂种植株所用的技术体现了植物细胞全能性和细胞膜流动性原理B.图1过程①是在无菌水中进行,过程②是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C.图2中属于杂种植株的是4和5,1可能是花椰菜D.病菌悬浮液均匀喷施于杂种植株叶片上,一段时间后,测定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百分比,可筛选抗病性强的杂种植株解析:图1过程中①是在较高渗透压溶液中进行,而不是在无菌水中,B错误。18.(2024·黑吉辽卷,14)从小鼠胚胎中分离获取胚胎成纤维细胞进行贴壁培养,在传代后的不同时间点检测细胞数目,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A.传代培养时,培养皿需密封防止污染B.选取①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比②更合理C.直接用离心法收集细胞进行传代培养D.细胞增长进入平台期可能与细胞密度过大有关解析:传代培养时需要营造无菌、无毒以及95%空气+5%CO2的气体环境,而非密封,A错误;选取①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比②更合理,①的细胞核型更为稳定,B正确;对于贴壁生长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时,先需要用胰蛋白酶等处理,使之分散为单个细胞,然后再用离心法收集,C错误;细胞增长进入平台期可能与接触抑制有关,D错误。A.传代培养时,培养皿需密封防止污染B.选取①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比②更合理C.直接用离心法收集细胞进行传代培养D.细胞增长进入平台期可能与细胞密度过大有关19.(2024·湖北卷,12)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恢复功能性胰岛B细胞总量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策略。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向患有糖尿病的小鼠注射胰高血糖素受体单克隆抗体(mAb),可以促进胰岛A细胞增殖,诱导少数胰岛A细胞向胰岛B细胞转化,促进功能性胰岛B细胞再生。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Ab的制备可能涉及细胞融合技术B.注射mAb可降低胰腺分泌胰高血糖素的量C.mAb和胰高血糖素均能与胰高血糖素受体特异性结合D.胰高血糖素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糖,升高血糖水平B解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涉及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mAb属于单克隆抗体,其制备可能涉及细胞融合技术,A正确;单克隆抗体(mAb),可以促进胰岛A细胞增殖;而胰岛A细胞可分泌胰高血糖素,可见注射mAb可提高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量,B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mAb是胰高血糖素受体单克隆抗体,可见Ab和胰高血糖素均能与胰高血糖素受体特异性结合,C正确;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糖,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2分)20.(12分)(2024·杭州高二期中)有研究报告称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中成功培育出膀胱,并顺利移植到患者体内。基于移植的膀胱由接受移植者的体内细胞培育而成,所以移植后的膀胱不会在患者体内发生排异现象,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过程所涉及的工程技术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植物组织培养相比,上述过程中需要更严格的____________环境条件,同时还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维持适宜的温度、pH和气体环境。(3)上述过程中剥离的组织细胞需要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制备成细胞悬液,再转入培养液中进行________培养。待细胞贴附生长至接触抑制后进行分瓶培养,这通常被称为________培养。动物细胞培养无菌、无毒二氧化碳培养箱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原代传代解析:(1)分析题意可知,上述过程从患者的膀胱上取下活细胞样本,将活细胞样本中胶原质剥下,将肌肉细胞和膀胱上皮细胞分别置于不同的培养皿中培养,所涉及的工程技术主要是动物细胞培养。(2)由于此后要进行移植,为避免对人体造成影响,与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相比,上述过程中需要更严格的无菌、无毒的环境,同时还需要通过二氧化碳培养箱维持适宜的温度、pH和气体环境。(3)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刚刚剥离的组织细胞需要先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制备成细胞悬液,再转入培养液中进行原代培养(分瓶之前的培养);待细胞贴壁生长至接触抑制后进行分瓶培养,通常被称为传代培养。21.(12分)(2024·嘉兴高二期中)野生黑芥(染色体数为2A)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而花椰菜(染色体数为2B)易感染黑腐病菌而患病,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抗黑腐病杂种黑芥—花椰菜植株,操作流程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获得原生质体时培养液需要保持较______(填“低”或“高”)的渗透压,使细胞处于微弱的________________状态。过程①PE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质壁分离诱导原生质体融合(2)经过①操作后,融合的原生质体只有重新形成________后,才可进行有丝分裂,筛选出融合的杂种细胞,多次分裂形成的小细胞团经过________形成愈伤组织,可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或______________再生植株。细胞壁脱分化器官发生途径(3)若要分析杂种植株的染色体变异类型,应剪取该植株根尖和双亲植株的根尖,制作临时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有丝分裂________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用上述方法培养的该杂种植株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用黑腐病菌感染杂种植株,筛选出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杂种黑芥—花椰菜植株。中2A+2B抗黑腐病解析:(1)获得原生质体时,培养液需要保持较高的渗透压,使细胞处于微弱的质壁分离状态。过程①PEG的作用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2)融合的原生质体只有重新形成新的细胞壁后,才表示完成体细胞杂交,杂种细胞才可进行有丝分裂,多次分裂形成的小细胞团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可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或器官发生途径再生植株。(3)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最好是观察分生组织有丝分裂中期的临时装片,此时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因此要分析杂种植株的染色体变异类型,应剪取该植株根尖和双亲植株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用上述方法培养的该杂种植株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2A+2B;用黑腐病菌感染杂种植株,筛选出具有抗黑腐病的杂种黑芥—花椰菜植株。22.(14分)(2024·温州高二期末)调查显示,病毒性传染病严重危害山羊健康,且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情况较普遍。干扰素是对抗病毒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因此通过疫苗接种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同时,积极研究广谱、高效、安全的干扰素对山羊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其基本流程如下。(1)获取干扰素基因:从下列①~⑧项中选择合适选项填入空格处,使方案可行。①肝细胞的总RNA;②单核细胞的所有DNA;③引物;④RNA酶抑制剂;⑤逆转录酶;⑥dNTP;⑦TaqDNA聚合酶;⑧DNA连接酶设计方案:获取________作为模板,同时还需要的实验材料或试剂有________。②③⑥⑦(2)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将获得的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不含限制酶的识别序列)进行PCR,利用的引物序列如下:引物1:5′—CATGCCATGGCAGGCTGCCACCTGCCTCACATCCA—3′;引物2:5′—CGGTACCTTCAGTCCTTCCTCTGGATCT—3′。经大量扩增后,用限制酶NcoⅠ(5′—C↓CATGG—3′)对获得的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进行酶切,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上有________个黏性末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引物1上有该酶的酶切位点,但引物2上没有该酶的酶切位点/只有引物1上有该酶识别序列作为表达载体的质粒上,除了标记基因和多个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外,还需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2种即可)。质粒与目的基因用合适的限制酶处理后进行拼接。(3)大肠杆菌的转化和表达:将大肠杆菌放于低温、低浓度的________溶液中,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大肠杆菌与重组DNA分子混合,最后进行短暂的________处理,使外源DNA转入大肠杆菌,然后将重组菌在适宜条件下,诱导其表达干扰素,最后进行产物分离保存。复制起点、启动子、终止子等氯化钙热刺激(4)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检测:先将一种山羊的肾细胞接种于多孔板,培养至单层贴壁细胞,再将其随机均分为6组(A~F),其中C~F组加入不同浓度的干扰素,A~F组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________组加入病毒,其中以________组为阳性对照,每隔12小时观察细胞病变情况。结果是A组细胞大小形态正常,贴壁良好,B组细胞逐渐出现坏死脱落,C~F组的细胞不同程度的少量坏死脱落,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干扰素能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显著抑制病毒诱导的细胞病变。B~FB干扰素浓度高的,病变程度低解析:(1)要获得干扰素基因,可以以单核细胞的所有DNA(②)为模板来合成,同时还需要引物、dNTP、TaqDNA聚合酶(③⑥⑦)等实验材料或试剂。(2)由于引物1上有该酶的酶切位点,但引物2上没有该酶的酶切位点,因此经大量扩增后,用限制酶NcoⅠ(5′—C↓CATGG—3′)对获得的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进行酶切,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上只有1个黏性末端;基因表达载体上除了标记基因和多个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外,还需要有启动子、复制起点、终止子等。(3)将大肠杆菌放于低温、低浓度的氯化钙溶液中,成为感受态细胞,便于从周围环境中吸收DNA分子;再将大肠杆菌与重组DNA分子混合,最后进行短暂的热刺激处理,使外源DNA转入大肠杆菌,然后将重组菌在适宜条件下,诱导其表达干扰素,最后进行产物分离保存,完成干扰素基因在大肠杆菌的转化和表达。(4)实验设计遵循对照原则,先将一种山羊的肾细胞接种于多孔板,培养至单层贴壁细胞,再将其随机均分为6组(A~F),其中C~F组加入不同浓度的干扰素,A~F组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B~F组加入病毒,由于B组没有加入干扰素,因此以B组为阳性对照,每隔12小时观察细胞病变情况。结果是A组细胞大小形态正常,贴壁良好,B组细胞逐渐出现坏死脱落,C~F组的细胞不同程度的少量坏死脱落,而且随着干扰素浓度增加,病变程度低,说明干扰素能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显著抑制病毒诱导的细胞病变。23.(12分)新冠病毒外壳中的S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S蛋白与人细胞膜上ACE2受体结合后入侵人体细胞,导致人体患肺炎。2021年12月8日,我国首个抗新冠病毒特效药——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特效药获得中国药监局的上市批准,这标志着中国拥有的首个全自主研发并证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抗体特效药正式问世。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时,为获得大量免疫过的小鼠B淋巴细胞,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诱导小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时,采用的诱导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种即可)。多次注射S蛋白聚乙二醇处理、电流刺激、病毒诱导等(2)经选择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还要进行____________和抗体检测,经过多次筛选,才能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在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时,需通入95%空气+5%CO2的混合气体,其中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通常还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克隆化培养维持培养液的pH抗生素(3)医学上常用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S蛋白,该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如图:①为实现定量检测目的,固相抗体和S蛋白的结合部位应与酶标抗体和S蛋白的结合部位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②该检测方法中,酶标抗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与待测抗原特异性结合;催化指示底物反应/通过测定产物量判断待测抗原量(4)抗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能准确诊断出某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诊断某人是否为新冠感染者,还可采用核酸检测。若某人已经确诊为新冠的重症患者,除注射抗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外,还可以注射已康复患者的________以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纯度高、特异性强,能准确识别抗原(新冠病毒)的细微差异并跟抗原(新冠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血清解析:(1)分多次间隔给小鼠注射S蛋白,可以使小鼠体内产生足够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同时可以获得大量免疫过的小鼠B淋巴细胞;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因素:聚乙二醇处理、电流刺激、病毒诱导等。(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需要经过多次筛选,首先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专一抗体检测阳性,最终获得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可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或注射到小鼠的腹腔内进行增殖。CO2可以维持培养液的pH的稳定,故在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时,需通入95%空气+5%CO2的混合气体;使用培养基进行动物重组细胞培养时,为防止培养过程中杂菌污染,通常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3)①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均能与S蛋白结合,这是由于不同抗体与同一抗原(S蛋白)表面的不同部位结合。②该检测方法中,酶标抗体的作用是与待测抗原结合;酶催化检测底物反应,可通过测定酶反应产物量来判断待测抗原量。(4)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纯度高、特异性强,能准确识别抗原(新冠病毒)的细微差异并跟抗原(新冠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故抗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能准确诊断出某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新冠康复患者的血清中含有抗体,给新冠的重症患者注射已康复患者的血清以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24.(12分)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在一些中高风险地区消毒剂的使用量大幅度增加。大量使用消毒剂造成的危害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为了研究消毒剂对土壤中细菌的影响,请你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与用具完善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结果并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与用具:消毒剂、无菌水、土壤、LB固体培养基、含消毒剂的LB固体培养基、37 ℃恒温培养箱等。(注:细菌培养36小时)(一)完善实验思路制备细菌悬液取部分土壤,喷施消毒剂。每天一次,连喷3天。10天后取普通土壤和消毒剂喷施后的土壤各1克,分别用无菌水制备成稀释度相同且适宜的两种土壤稀释液。(1)分组将上述土壤稀释液涂布到培养基中。具体分组情况如下:A组:普通土壤稀释液+LB固体培养基B组:普通土壤稀释液+含消毒剂的LB固体培养基C组:消毒剂喷施后的土壤稀释液+LB固体培养基D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接种每组涂布三个平板,每个平板中加入0.1 mL土壤稀释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毒剂喷施后的土壤稀释液+含消毒剂的LB固体培养基(将培养皿倒置,)在37 ℃恒温箱中培养36小时,观察并记录每个培养皿中的菌落数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二)预测实验结果(4)若喷施消毒剂后土壤中细菌数目恢复正常需要20天以上,请你预测上述实验结果并以柱形图表示。(注:菌落数最多的组在图中的菌落数目相对值为100)(三)分析与讨论(5)若培养皿中有的菌落重叠在一起影响计数,则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有缩短培养时间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B组与D组的菌落数目明显不同,说明使用消毒剂会导致土壤细菌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菌所占的比例提高,使灭菌效果大大降低。(7)许多腐生的细菌作为___________被消毒剂大量杀死,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稳态遭到破坏。增大土壤稀释液的稀释倍数抗消毒剂(耐消毒剂)分解者解析:(1)根据设计实验的原则,分析题意可知,D组需要使用消毒剂喷施后的土壤稀释液+含消毒剂的LB固体培养基。(2)进行稀释涂布平板操作时,需要将培养皿倒置培养。分析题意可知,接种后的培养皿需要将培养皿倒置,在37 ℃恒温箱中培养36小时,观察并记录每个培养皿中的菌落数。(3)根据题意可知,记录完实验数据后,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4)由题意可知,喷施消毒剂后土壤中细菌数目恢复正常需要20天以上,因此A组中的菌落数最多。考虑到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B组土壤中的细菌初次接触消毒剂,大部分被杀死,因此菌落数最少,C组、D组中细菌因土壤的选择作用,抗消毒剂的细菌被选择出来,接种培养基后大量繁殖,因此数量要比B组多,而D组培养基中含有消毒剂,对细菌又进行了一次选择,导致数量比C组要少,因此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5)若培养皿中有的菌落重叠在一起,说明土壤中细菌浓度较高,可以增大土壤稀释液的稀释倍数,或者缩短培养时间,防止两个细菌因距离较近而形成一个菌落。(6)B组与D组的菌落数目明显不同,且D组大于B组,说明使用消毒剂会导致土壤细菌中对消毒剂有抗性的细菌(耐消毒剂的细菌)所占的比例提高。(7)土壤中的腐生细菌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分解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模块检测卷(二).docx 模块检测卷(二).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