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政治3月月考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 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力求唤醒民众救亡图存,从思想启蒙逐渐转向革命行动,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面貌为之一新。这段历史被称为“觉醒年代”,这里的“觉醒”指的是( )①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并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②中国先进分子积极探索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③中国先进分子领导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④中国先进分子领导人民彻底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 1921年,中共一大的胜利闭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下列选项能支撑材料中观点的是( )①1921年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②中国人民谋求解放斗争有了主心骨③党的成立为新的革命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④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3. 从石库门到红船,从秋收起义到三湾改编,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顽强斗争,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②党的成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制度基础③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4.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指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①是划时代的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②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从此中国人民迎来了当家作主③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深刻影响了世界发展进程④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5. 对于中国的改革,有人如此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就“梅花扑鼻香”;改革开放的过程“大胆去尝试”;改革开放的现状“黄金无足色”;改革开放的未来“仍需傲霜雪”。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①梅花扑鼻香——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发展方向②大胆去尝试——要破除僵化教条的思想观念,推进改革创新③黄金无足色——要看到改革带来的巨大成就,同时不能忽视亟需正视的问题④仍需傲霜雪——要绕过深刻转型中积累的问题,寻求改革的捷径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6.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①坚持解放思想的工作方法②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③进一步确立自身执政地位④对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警醒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7.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发生6.2级地震,面对突发的灾难,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到灾情最严重、抢险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解决灾区群众最急、最难、最愁、最盼的事,切实保障了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体现了( )①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利益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③基层党组织切实维护人民利益,扩大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④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共产党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8. 面对发展中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我们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此举( )①是党科学执政的具体表现②体现了党执政基本方式③有利于党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④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② D. ③④9. 2023年6月,浙江省纪委机关、省委组织部联合出台了《浙江省深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办法》,对容错纠错的具体情形、适用范围、操作程序、责任落实等加以明确,激励党员干部想干事、敢干事、善干事、干成事。深化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有利于( )①鼓励担当作为,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发挥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作用②通过容错纠错,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③杜绝把容错当“挡箭牌”、搞纪法“松绑”,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④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营造风清气正、奋发进取的政治生态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0. 某校高三年级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我应该是什么样的青年?”为主题,在班级开展一次演讲活动。下列可能成为你演讲内容的是( )①不忘初心使命、立党执政为民的有为青年②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的爱国青年③练就过碗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的德才青年④培养时代新人、放飞青春梦想的追梦青年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1. 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所作的重大部署。开展主题教育( )①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②旨在加强教育整顿以统一思想,更好指导实践③能够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组织保证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 长期以来,在党内道一声“同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深刻指明了党内同志之间的交往原则。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 )①基于我党的共同理想信念,是我们党的政治规矩和纪律要求②要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为统领③有利于端正党纪政风,形成风清气正、担当作为的政治生态④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党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领导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13.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接与交融,是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风范的当代体现。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优秀传统文化 治国理政智慧①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②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③ 君子检身,常若有过 党员干部要自我革命④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4.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讲话中强调,要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强调三个“不变”旨在( )①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进民生福祉②牢记初心使命,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③巩固执政地位,完善党的基本执政方式④加强组织建设,确立党的领导核心地位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5. 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①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②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③有利于确立和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④要把建立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作为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16. 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所作的重大部署。开展主题教育( )①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②旨在加强教育整顿以统一思想,更好指导实践③能够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组织保证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17.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新征程,也意味着新情况、新问题、新风险、新挑战。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会越来越多,新时代,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更需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运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J县是少数民族自治县,由于地处偏远、自然资源贫乏,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该县县委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走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的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立足“生态特点、民族特色和后发特征”的基本县情,构建了“JN600”生态农业体系与民族风情旅游;党员干部发挥中坚作用,带头组建扶贫小分队,扶贫开发方式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让群众鼓了腰包、美了生活,增强了幸福感。原先的贫困县走出了一条民族地区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全面小康之路。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有关知识,分析J县做到顺利脱贫的原因。19.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政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十八大以来,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规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中央有关部门、群团组织、省(区、市)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全国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共制定法律43件、修改法律50件、作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决定43件,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国防等各个领域,合乎国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要求领导干部重点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党章、党的组织、领导法规,学习宪法,刑法和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与履职密切相关的其他法律等国家法律。有人认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中国共产党只要坚持依法执政,就能实现党的执政使命。请结合材料,运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湖北J村党委顺时而动,应势而为,通过“党建强村、产业兴村、民主治村、文化活村、生态美村”,带领村民闯出一条致富路、幸福路。该村党委大力加强党建,组织党员进网格、到车间、联群众、亮身份。坚持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广泛征求意见,听取民意,请专家论证,确保科学决策。通过优惠政策招商安商,盘活集体资产,实现了技改、转型、扩规的“一举三得”,为该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2年,该村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0多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近6000万元。坚持经济发展的成果向群众倾斜,每年向村民发放“11补贴1补偿”红利1000多万元,村民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积极做强村级文化阵地,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带领群众走绿色发展路,改善人居环境,打造诗情画意的现代新型村庄。经过多年努力,该村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文明村”,并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宜居村庄”“湖北省生态村”等称号,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极大增强。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简述该村党委在“带领村民闯出一条致富路、幸福路”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高一政治3月月考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A【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C【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A【15题答案】【答案】A【16题答案】【答案】C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开始改革开放,开创了走向民富国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④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并乘势而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⑤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18题答案】【答案】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该县县委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走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因地制宜发展相关产业,取长补短,走上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致胜的法宝。J县立足“生态特点、民族特色和后发特征”的基本县情,构建了“JN600”生态农业体系与民族风情旅游,走出了一条民族地区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全面小康之路。③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J县党员干部带头组建扶贫小分队,扶贫开发方式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带领人民脱贫致富。④中国共产党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J县带领村民顺利脱贫,增收致富,美了生活,增强了幸福感。【19题答案】【答案】①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②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有机统一的,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中国共产党需要顺应时代要求,探索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为人民执政,在立法过程中征求各方面意见做到了依靠人民执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中国共产党要实现执政使命,还需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20题答案】【答案】该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乡村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民主决策,形成乡村发展的强大合力。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村民物质生活水平,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做到发展成果由村民共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