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沈阳二中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4月阶段测试高二(26届)生物试题审校人:高二生物组命题人:高二生物组说明:1.考试时长75分钟,满分100分2.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I卷(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乳酸菌发酵在畜牧养殖中应用广泛,饲料行业因为乳酸菌的诸多优点开发出了乳酸菌添加剂用于青贮饲料发酵。关于乳酸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泡菜坛中的所有乳酸菌构成一个种群B.泡菜制作过程中,泡菜坛偶尔会发出“咕噜“的声音是因为乳酸菌发酵过程中产生了C02C.培养乳酸菌的培养基只需要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D.在青贮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可以提高饲料的品质,使饲料保鲜,动物食用后还能提高免疫力2.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利用培养基为画布、金黄色莆萄球菌绘用制花蕊细菌为颜料可以创作艺术图形。下图是利用3↓37C培养72h种微生物在同一培养基上作画的流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铜绿假单胞菌绘制粘质沙雷氏菌绘制A,推测3种菌生长所需pH值、氧气条件基荷花的茎和叶荷花主花的花尖本相同28C培养6B.作画用的培养基及接种工具均需要采用干粘质沙雷氏菌绘制主花花指区域,热灭菌第二朵、第三朵荷花花尖、螭艇C.作画的培养基必须用选择培养基,否则无28C培养5h法显现颜色粘质沙雷氏菌绘制第二朵、第三朵D.分次接种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单菌落,防止荷花花区域菌落重叠28C培养3h成品3.科研人员发现某个敞口被真菌M污染的培养皿中出现了大部分细菌能正常生长,唯独真菌M附近没有细菌生长的现象。科研人员认为这可能是真菌M产生了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为验证该猜想,科研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滤除微生物获得滤液大肠杆菌(甲组)真菌M-①②金黄色葡萄球菌(乙组)乳酸菌(丙组)平板a培养基b浸有滤液的圆形滤纸片A.过程①使用了平板划线法接种真菌M,该过程中接种环至少要灼烧4次B.若甲、乙和丙组的滤纸片周围都出现了抑菌圈,则说明上述猜想正确C.过程②应取平板a中的单菌落置于培养基b中,其主要目的是选择培养D.真菌M在培养基b中培养时,培养基中应加入琼脂试卷第1页,共8页4.啤酒发酵流程一般都包含发芽、焙烤、碾磨、糖化、蒸煮、发酵、消毒、终止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焙烤过程通过加热杀死种子的胚细胞,从而使淀粉酶失活B.酵母菌繁殖及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都在主发酵阶段完成C.发酵的温度和发酵的时间随啤酒品种和口味的要求不同而有所差异D.蒸煮过程中高温使淀粉酶失活,可以终止淀粉酶的进一步作用,并对糖浆灭菌5.土壤中有丰富的微生物,若要利用其中某种微生物,则需要进行菌种的分离和纯化,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1mL1mL1mL1mL1mLA.若要筛选分解尿素[CO(NH2)2]的细菌,则尿素可以作为该菌的氮源5g士样9mL无菌水B.理论上每毫升菌液中2号试管的2圈4巴活菌数是4号试管的100倍45mL0.1mL无菌水C.4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113个菌落金活菌数约为1.1×109个106个菌落宠D.该种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111个菌落莎菌的实际数目少6,普通小麦和偃麦草染色体数不同。山融3号是我国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的耐盐碱小麦品种,下图是其培育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常采用普通小麦去壁电融合法或PEG融合法小麦原生质体、原生B.原生质体发育为①的过耐盐偃麦草偃麦草原生质体质体程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去壁C.甲、乙培养基除钠盐浓度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同D.可通过观察染色体数目从山融3号,选择含0.6%钠盐愈伤组织培养基甲的培养基乙①②中筛选出山融3号7.甘草是中医使用最多的药材之一,其提取物中的黄酮具有抗衰老、抗炎等作用。有同学提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黄酮的两条技术路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黄酮路径①+芽、根②,脱毒苗、提取高产→外植体→B<甘草路径三果胶酶悬浮振③、细胞悬检测荡培养浮培养黄酮与继代A.B代表愈伤组织,两条技术路径均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获得愈伤组织的过程应保持在无菌、无毒和5%CO,环境条件下C.①②③的培养基中含有植物激素和多种无机盐,还需要添加蔗糖等能源物质D.路径二添加果胶酶的目的是获得原生质体,使用纤维素酶也可以达成该目的试卷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