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2025中考道法(新考向)四月模拟卷(一)(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初中生小海平时喜欢制作古诗文书签,并放到对应的笔记区域。下列四个书签最适合放入这一页的是(A)笔记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努力,需要立志。◆……A.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B.淡泊明志,宁静致远C.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老师,扎根特教讲台30多年,自创唇舌操、触摸法和情境教学法,教听障孩子学习开口说话,所教的80多名残障孩子中有20多名考上了大学。若要对这一事迹进行报道,最合适的标题是(B)A.律己宽人,构建和谐社会 B.坚守初心,用爱呵护成长C.行己有耻,彰显高尚品质 D.见利思义,守望精神家园3.对图1寓意理解正确的是(B)图1A.只要有自信,就能取得成功B.自信的人勇于尝试,不断激发潜能与活力C.自强让我们充满激情D.自信是所有人都具备的心理品质4.在“美好集体给我力量”的主题班会上,小雷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生病期间,大家帮忙辅导功课的每一个感动瞬间。这份感动来源于(C)A.美好集体可以发展个性 B.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C.美好集体充满关怀与友爱 D.美好集体是目标一致的5.男子天某获取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后,利用聊天软件向他人有偿提供公民信息查询。2024年8月15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天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罚金100万元。材料表明(B)①违法必须承担责任 ②公民依法行使权利③行政机关严格执法 ④法治维护社会正义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6.以下是两则新闻报道的内容摘录:新闻一 2024年8月26日,爱心人士小吕在杭州某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近3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将被送往香港,输进一名血液病患者体内。新闻二 2024年8月,江苏两名辅警下班途中,发现了躺在草丛中晕倒的老人,危急时刻,他们伸出援手,紧急救助,最终老人化险为夷。以下最能反映两则新闻共同主题的是(C)A.品味情感 健康成长 B.维护秩序 遵守规则C.关爱他人 守护生命 D.增强韧性 发掘力量7.全国人大代表杨某华通过广泛走访调研,倾听群众心声,在2024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偏远地区教育平衡发展的建议。这说明(C)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③人大代表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④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人民对人大代表负责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8.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联合发布的智库报告《为了人民幸福生活——当代中国人权观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指出,中国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逐级进阶,并开启共同富裕的高阶目标,正致力于让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由此可见(A)A.我国切实保障人民幸福生活这一最大人权B.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权理想已变成现实C.法律是保障人权最根本最有效最有力的武器D.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9.自由快乐之人,必是敬畏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人,多是严以自律之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B)①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②自由自在是人们向往的生活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④遵守法律才能享受真正的自由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0.图2《网络问政》的做法有利于(A)图2①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②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③保障公民的审议权和表决权④杜绝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1.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这是因为建党精神(D)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是评判是非的主要标准③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④激励中华儿女不懈奋斗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指出,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努力在福建全域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此举(B)A.是践行“一国两制”的生动实践和最好注解B.有利于促进两岸之间的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C.使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对和平统一完全认同D.能防止民族分裂,保护国家的领土、领海主权13.中企在非洲多国建立农业合作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厂,让收成变成收入;中资企业搭建的移动支付平台为非洲多国数千万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数字支付服务;中国电商平台让许多非洲民众足不出户就能将特色商品销往世界各地。从中我们感受到(A)①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去” ②中非合作助力非洲发展③以邻为壑的现象已消失 ④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4.ChatGPT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写剧本、编音乐、写代码……麦肯锡预测到2045年,将有50%的工作被AI接管。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职业挑战,下列认识正确的是(D)①社会分工逐渐细化,传统职业将全部被新兴职业取代②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到新知识③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做好职业准备和职业规划④职业选择越来越丰富,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挑战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2分)15.【用心学习 完善自我】 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寒假,全国各地中小学校纷纷给同学们布置了特色寒假作业: 寒假体能打卡——“小脚丫丈量大中国”活动,活动以运动的形式解锁中国“拼图”,每张地图对应不同的体能打卡任务,如跳绳100个、跑步1 000米等。 时政新闻评论——收听、收看“学习强国”平台时政新闻,发表评论观点。 我当发明家——录制小实验、小手工等科技创新小视频。(1)小利同学认为,初中阶段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完成这样的寒假作业就是浪费时间。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6分)不同意。理由:①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书本内容,参加体育锻炼、实践活动等都是学习,生活点点滴滴无处不学习。②特色寒假作业可以丰富我们的假期生活,增长见识,增进家庭和谐,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国家和世界,培养实践能力。③所以,完成这样的寒假作业对我们也是有帮助的,也是学习的内容。(2)请你为初中学生设计一份特色寒假作业,并简述设计意图。(4分)(示例)作业:为父母长辈做一道菜,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设计意图:用行动表达孝心,孝敬长辈,关爱家人。(开放性试题,内容合理即可)16.【和睦邻里 共享未来】(1)假如你是社区调解员,请分别对楼上和楼下住户进行劝解。(6分)①楼上住户,您已侵犯了他人的(休息)权利。公民行使权利是有界限的,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以及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建议您尽快调整装修时间,不要影响他人。②楼下住户,您将垃圾扔在他人门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公民权利受到损害时,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现在您的权利受到损害,可以通过和解、调解或诉讼等方式来解决。(2)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我们有困难的时候,邻居们常常伸出援助之手,请你拟写两条邻里和睦相处的宣传语。(4分)(示例)①邻里之间,和睦共处,温馨和谐,共创美好家园。②邻里和睦,和谐共处,美好生活从我做起。17.【责任担当 建设中国】九年级某班时政理论学习小组围绕“创新”“生态”“文化”收集资料,并办了一期板报进行宣传,下表是板报内容:A B C新质生产力 2024年3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全国生态日 2024年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主题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自信之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1)【时政解读】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从A、B、C三个材料中任选一个进行解读。(6分)(示例一)A: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③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④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示例二)B:①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时代图景。(示例三)C: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2)【提出建议】请针对所选内容,就如何更好弘扬或推进此方面发展提出你的建议。(6分)(示例一)A:①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④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格局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示例二)B: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③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示例三)C: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②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2025中考道法(新考向)四月模拟卷(一)(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初中生小海平时喜欢制作古诗文书签,并放到对应的笔记区域。下列四个书签最适合放入这一页的是(A)笔记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努力,需要立志。◆……A.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B.淡泊明志,宁静致远C.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老师,扎根特教讲台30多年,自创唇舌操、触摸法和情境教学法,教听障孩子学习开口说话,所教的80多名残障孩子中有20多名考上了大学。若要对这一事迹进行报道,最合适的标题是(B)A.律己宽人,构建和谐社会 B.坚守初心,用爱呵护成长C.行己有耻,彰显高尚品质 D.见利思义,守望精神家园3.对图1寓意理解正确的是(B)图1A.只要有自信,就能取得成功B.自信的人勇于尝试,不断激发潜能与活力C.自强让我们充满激情D.自信是所有人都具备的心理品质4.在“美好集体给我力量”的主题班会上,小雷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生病期间,大家帮忙辅导功课的每一个感动瞬间。这份感动来源于(C)A.美好集体可以发展个性 B.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C.美好集体充满关怀与友爱 D.美好集体是目标一致的5.男子天某获取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后,利用聊天软件向他人有偿提供公民信息查询。2024年8月15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天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罚金100万元。材料表明(B)①违法必须承担责任 ②公民依法行使权利③行政机关严格执法 ④法治维护社会正义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6.以下是两则新闻报道的内容摘录:新闻一 2024年8月26日,爱心人士小吕在杭州某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近3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将被送往香港,输进一名血液病患者体内。新闻二 2024年8月,江苏两名辅警下班途中,发现了躺在草丛中晕倒的老人,危急时刻,他们伸出援手,紧急救助,最终老人化险为夷。以下最能反映两则新闻共同主题的是(C)A.品味情感 健康成长 B.维护秩序 遵守规则C.关爱他人 守护生命 D.增强韧性 发掘力量7.全国人大代表杨某华通过广泛走访调研,倾听群众心声,在2024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偏远地区教育平衡发展的建议。这说明(C)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③人大代表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④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人民对人大代表负责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8.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联合发布的智库报告《为了人民幸福生活——当代中国人权观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指出,中国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逐级进阶,并开启共同富裕的高阶目标,正致力于让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由此可见(A)A.我国切实保障人民幸福生活这一最大人权B.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权理想已变成现实C.法律是保障人权最根本最有效最有力的武器D.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9.自由快乐之人,必是敬畏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人,多是严以自律之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B)①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②自由自在是人们向往的生活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④遵守法律才能享受真正的自由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0.图2《网络问政》的做法有利于(A)图2①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②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③保障公民的审议权和表决权④杜绝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1.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这是因为建党精神(D)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是评判是非的主要标准③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④激励中华儿女不懈奋斗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指出,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努力在福建全域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此举(B)A.是践行“一国两制”的生动实践和最好注解B.有利于促进两岸之间的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C.使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对和平统一完全认同D.能防止民族分裂,保护国家的领土、领海主权13.中企在非洲多国建立农业合作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厂,让收成变成收入;中资企业搭建的移动支付平台为非洲多国数千万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数字支付服务;中国电商平台让许多非洲民众足不出户就能将特色商品销往世界各地。从中我们感受到(A)①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去” ②中非合作助力非洲发展③以邻为壑的现象已消失 ④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4.ChatGPT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写剧本、编音乐、写代码……麦肯锡预测到2045年,将有50%的工作被AI接管。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职业挑战,下列认识正确的是(D)①社会分工逐渐细化,传统职业将全部被新兴职业取代②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到新知识③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做好职业准备和职业规划④职业选择越来越丰富,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挑战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2分)15.【用心学习 完善自我】 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寒假,全国各地中小学校纷纷给同学们布置了特色寒假作业: 寒假体能打卡——“小脚丫丈量大中国”活动,活动以运动的形式解锁中国“拼图”,每张地图对应不同的体能打卡任务,如跳绳100个、跑步1 000米等。 时政新闻评论——收听、收看“学习强国”平台时政新闻,发表评论观点。 我当发明家——录制小实验、小手工等科技创新小视频。(1)小利同学认为,初中阶段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完成这样的寒假作业就是浪费时间。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6分)不同意。理由:①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书本内容,参加体育锻炼、实践活动等都是学习,生活点点滴滴无处不学习。②特色寒假作业可以丰富我们的假期生活,增长见识,增进家庭和谐,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国家和世界,培养实践能力。③所以,完成这样的寒假作业对我们也是有帮助的,也是学习的内容。(2)请你为初中学生设计一份特色寒假作业,并简述设计意图。(4分)(示例)作业:为父母长辈做一道菜,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设计意图:用行动表达孝心,孝敬长辈,关爱家人。(开放性试题,内容合理即可)16.【和睦邻里 共享未来】(1)假如你是社区调解员,请分别对楼上和楼下住户进行劝解。(6分)①楼上住户,您已侵犯了他人的(休息)权利。公民行使权利是有界限的,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以及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建议您尽快调整装修时间,不要影响他人。②楼下住户,您将垃圾扔在他人门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公民权利受到损害时,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现在您的权利受到损害,可以通过和解、调解或诉讼等方式来解决。(2)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我们有困难的时候,邻居们常常伸出援助之手,请你拟写两条邻里和睦相处的宣传语。(4分)(示例)①邻里之间,和睦共处,温馨和谐,共创美好家园。②邻里和睦,和谐共处,美好生活从我做起。17.【责任担当 建设中国】九年级某班时政理论学习小组围绕“创新”“生态”“文化”收集资料,并办了一期板报进行宣传,下表是板报内容:A B C新质生产力 2024年3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全国生态日 2024年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主题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自信之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1)【时政解读】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从A、B、C三个材料中任选一个进行解读。(6分)(示例一)A: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③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④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示例二)B:①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时代图景。(示例三)C: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2)【提出建议】请针对所选内容,就如何更好弘扬或推进此方面发展提出你的建议。(6分)(示例一)A:①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④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格局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示例二)B: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③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示例三)C: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②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中考道法模拟考试讲解课件统编版2025年中考道法模拟押题卷(新考向+题型突破+热点专题)(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2025中考道法(新考向)四月模拟卷01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初中生小海平时喜欢制作古诗文书签,并放到对应的笔记区域。下列四个书签最适合放入这一页的是( )A.功崇惟志,业广惟勤B.淡泊明志,宁静致远C.木秀于林,风必摧之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笔记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努力,需要立志。◆……A2.“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老师,扎根特教讲台30多年,自创唇舌操、触摸法和情境教学法,教听障孩子学习开口说话,所教的80多名残障孩子中有20多名考上了大学。若要对这一事迹进行报道,最合适的标题是( )A.律己宽人,构建和谐社会 B.坚守初心,用爱呵护成长C.行己有耻,彰显高尚品质 D.见利思义,守望精神家园B3.对图1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A.只要有自信,就能取得成功B.自信的人勇于尝试,不断激发潜能与活力C.自强让我们充满激情D.自信是所有人都具备的心理品质图1B4.在“美好集体给我力量”的主题班会上,小雷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生病期间,大家帮忙辅导功课的每一个感动瞬间。这份感动来源于( )A.美好集体可以发展个性 B.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C.美好集体充满关怀与友爱 D.美好集体是目标一致的C5.男子天某获取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后,利用聊天软件向他人有偿提供公民信息查询。2024年8月15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天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罚金100万元。材料表明( )①违法必须承担责任 ②公民依法行使权利③行政机关严格执法 ④法治维护社会正义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B6.以下是两则新闻报道的内容摘录:新闻一 2024年8月26日,爱心人士小吕在杭州某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近3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将被送往香港,输进一名血液病患者体内。新闻二 2024年8月,江苏两名辅警下班途中,发现了躺在草丛中晕倒的老人,危急时刻,他们伸出援手,紧急救助,最终老人化险为夷。以下最能反映两则新闻共同主题的是( )A.品味情感 健康成长 B.维护秩序 遵守规则C.关爱他人 守护生命 D.增强韧性 发掘力量C7.全国人大代表杨某华通过广泛走访调研,倾听群众心声,在2024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偏远地区教育平衡发展的建议。这说明(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③人大代表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④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人民对人大代表负责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C8.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联合发布的智库报告《为了人民幸福生活——当代中国人权观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指出,中国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逐级进阶,并开启共同富裕的高阶目标,正致力于让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由此可见( )A.我国切实保障人民幸福生活这一最大人权B.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权理想已变成现实C.法律是保障人权最根本最有效最有力的武器D.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A9.自由快乐之人,必是敬畏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人,多是严以自律之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②自由自在是人们向往的生活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④遵守法律才能享受真正的自由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B10.图2《网络问政》的做法有利于( ) ①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②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③保障公民的审议权和表决权④杜绝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图2A11.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这是因为建党精神(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是评判是非的主要标准③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④激励中华儿女不懈奋斗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D1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指出,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努力在福建全域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此举( )A.是践行“一国两制”的生动实践和最好注解B.有利于促进两岸之间的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C.使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对和平统一完全认同D.能防止民族分裂,保护国家的领土、领海主权B13.中企在非洲多国建立农业合作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厂,让收成变成收入;中资企业搭建的移动支付平台为非洲多国数千万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数字支付服务;中国电商平台让许多非洲民众足不出户就能将特色商品销往世界各地。从中我们感受到( )①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去” ②中非合作助力非洲发展③以邻为壑的现象已消失 ④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A14.ChatGPT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写剧本、编音乐、写代码……麦肯锡预测到2045年,将有50%的工作被AI接管。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职业挑战,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分工逐渐细化,传统职业将全部被新兴职业取代②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到新知识③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做好职业准备和职业规划④职业选择越来越丰富,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挑战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D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2分)15.【用心学习 完善自我】 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寒假,全国各地中小学校纷纷给同学们布置了特色寒假作业: 寒假体能打卡——“小脚丫丈量大中国”活动,活动以运动的形式解锁中国“拼图”,每张地图对应不同的体能打卡任务,如跳绳100个、跑步1 000米等。 时政新闻评论——收听、收看“学习强国”平台时政新闻,发表评论观点。 我当发明家——录制小实验、小手工等科技创新小视频。(1)小利同学认为,初中阶段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完成这样的寒假作业就是浪费时间。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6分)不同意。理由:①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书本内容,参加体育锻炼、实践活动等都是学习,生活点点滴滴无处不学习。②特色寒假作业可以丰富我们的假期生活,增长见识,增进家庭和谐,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国家和世界,培养实践能力。③所以,完成这样的寒假作业对我们也是有帮助的,也是学习的内容。(2)请你为初中学生设计一份特色寒假作业,并简述设计意图。(4分)(示例)作业:为父母长辈做一道菜,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设计意图:用行动表达孝心,孝敬长辈,关爱家人。(开放性试题,内容合理即可)16.【和睦邻里 共享未来】(1)假如你是社区调解员,请分别对楼上和楼下住户进行劝解。(6分)①楼上住户,您已侵犯了他人的(休息)权利。公民行使权利是有界限的,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以及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建议您尽快调整装修时间,不要影响他人。②楼下住户,您将垃圾扔在他人门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公民权利受到损害时,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现在您的权利受到损害,可以通过和解、调解或诉讼等方式来解决。(2)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我们有困难的时候,邻居们常常伸出援助之手,请你拟写两条邻里和睦相处的宣传语。(4分)(示例)①邻里之间,和睦共处,温馨和谐,共创美好家园。②邻里和睦,和谐共处,美好生活从我做起。17.【责任担当 建设中国】九年级某班时政理论学习小组围绕“创新”“生态”“文化”收集资料,并办了一期板报进行宣传,下表是板报内容:A B C新质生产力 2024年3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全国生态日 2024年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主题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自信之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1)【时政解读】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从A、B、C三个材料中任选一个进行解读。(6分)(示例一)A: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③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④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示例二)B:①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时代图景。(示例三)C: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2)【提出建议】请针对所选内容,就如何更好弘扬或推进此方面发展提出你的建议。(6分)(示例一)A:①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④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格局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示例二)B: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③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示例三)C: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②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中考道法(新考向)四月模拟卷01.pptx 2025中考道法(新考向)四月模拟卷01(原卷版).docx 2025中考道法(新考向)四月模拟卷01(解答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