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习作: 形形色色的人 课件+音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习作: 形形色色的人 课件+音频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形形色色的人
形形色色的人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__________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人,其中定有奇人轶事等待着你去发现、去书写。
用上你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让你的妙笔生花,文章成功入选,便能在校报上大放异彩。
更有超诱人奖励来袭:荣获 “校园小作家” 荣誉证书。
快来挖掘身边人那些独特的人吧,通过你的文字熠熠生辉,期待你的投稿!
投稿方式:XX学校公众号
截止日期:2025年5月20日
人物长廊
猜猜他是谁
提示1:每次上课回答问题,手举得比火箭发射还快;
提示2:回答问题声音大得就像小喇叭;
提示3:要是没被老师叫到,就像霜打的茄子 —— 蔫啦,不停地唉声叹气。
抢答小能手
猜猜他是谁
提示1:课间休息的时候,总爱给大家讲笑话
提示2:一张嘴就像开了个欢乐制造机,逗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肚子都疼了。
笑话大王
独特= 细节 + 趣味
这些特点都藏在哪些有趣的人身上?想一想并和同桌说一说。
人物特点词云
明确写作要求
形形色色的人
独有的特点
特殊本领
独特性格
做事风格特别
和同桌说一说你要写的人有怎样的特点,有什么有趣的故事。
写法回顾
想一想本单元作家笔下的人物分别用了什么方法来展现其特点。
动作描写
外貌描写
典型事例
动作描写
典型事例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嘎子
祥子
严监生
刷子李
事例1:
他读完一本故事书,能把所有的细节都记住。
事例2:
他记住了我昨天说过的一句话。
事例3:
他能记住我的生日。
事例4:
那幅地图他只看了一遍,就能一点儿不差地画下来。
叔叔记忆力超群
习作对象
叔叔
人物特点
记忆力超群
一般人

典型事例
事例1、4
选材指导
什么是典型事例
事例1:
他吃饭很慢,总是班级最后一个交餐盘的。
事例3:
外出春游实践活动,全班都坐在车上等他,因为他又迟到了,班级无法发车。
事例2:
他写字很慢,在我们小组,他是最后一个交本的。
事例4:
他收拾书包慢,放学最后一个离开班级。
慢吞吞的同桌
典型事例
×
×
×
考考你
根据 人物特点,下面的事例,哪个更适合写进作文里?
事例3:
忘我工作
的爸爸
事例1:
爸爸工作投入,吃饭时,连续叫他,他听不到。
爸爸脑子里只有工作,忙起来什么都记不得,我提醒他几次了,他还是忘了我的生日。
事例2:
爸爸出差前几天,连续加班,要走的前一天晚上,工作到天亮,一夜没休息,早饭也没吃,就收拾行李去机场了。
典型事例
×
典型事例
考考你
根据 人物特点,下面的事例,哪个更适合写进作文里?
四人小组内说一说你用哪些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紧扣特点,把人和典型事例结合起来表现人物特点
写作构思
一个特点一件事
“务实且敬业”:馄饨汪选用、处理食材十分讲究
“绝活儿不少”:馄饨汪从甩碗到盛馄 饨,动作一气呵成
“强迫症”表哥费力挤出最后一滴牙膏
“强迫症”表哥看到沙发垫乱了,整理沙发垫
洗车手法熟练:王玄手清洗车子和油箱
天渐渐暗下来“煎饼叔”把灯点亮了
天完全黑了小摊前挤满了晚托下课的同学,忙碌的“煎饼叔”开心地笑了
一个特点多件事
多个特点一件事
多个特点多件事
四散点,一聚焦
写法指导
简单列举几个能体现人物特点的时刻或事例
详细地描写其中一个事例,把它写得生动具体。
片段描写: 幽默的同学
上课的时候,老师讲了个严肃的知识,他突然冒出一句搞笑的话,逗得全班哄堂大笑;课间休息,他模仿老师走路和说话的样子,惟妙惟肖;写作文的时候,他用了好多有趣的比喻,把大家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和同学一起出去玩,他总能想出各种好玩的点子,让大家一路欢声笑语。
课堂上,老师正认真地讲解数学题,气氛有点沉闷。突然,他像弹簧一样从座位上弹起来,大声说:“老师,这道题是不是就像孙悟空在如来佛祖的手掌心里翻跟头,怎么都翻不出去呀!” 他那夸张的表情,再加上独特的比喻,一下子打破了沉闷的气氛,同学们先是一愣,紧接着哄堂大笑,有的笑得前仰后合,有的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连一向严肃的老师也忍不住嘴角上扬。这样聚焦一个点详细描写,是不是让这个 “幽默的同学” 一下子就活灵活现啦?
四散点
一聚焦
把镜头锁定在一个关键场景或者人物的关键表现上,用各种描写手法把它写得细致入微,让读者能特别清晰地感受到人物的特点。
“一聚焦”的写法
想一想可以聚焦哪些细节表现跳绳李跳绳厉害
跳绳厉害
动作
场面
其它选手
观众的反应
你瞧,一场扣人心弦的跳绳比赛正在操场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只见“跳绳李”微微弯腰,双手斜向下伸,稍稍向两边张开,紧紧地握住跳绳的把手,双腿微微弯曲,做好了比赛的准备。只听体育老师的一声清脆哨响,“跳绳李”立刻甩动起手中的绳子,双腿像装了马达似的快速交替抬起,手脚配合得天衣无缝,绳子在他的双脚间风驰电掣般飞速转动着,发出“嗖嗖”的响声。
旁观的同学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紧紧盯着“跳绳李”,想要帮忙数数,却只能看到一道银光闪烁,根本看不清绳子的踪影。“跳绳李”潇洒地甩动着绳子,双腿犹如踏上了风火轮一般,有条不紊地抬起落下。一旁的选手跳得时快时慢,时不时还会卡绳。观众眼睛盯着跳绳李,随着跳绳数量的增多,嘴巴都不由自主地张大了;有的激动得站起身,握紧拳头大声加油:“跳绳李,加油!加油!” 还有人赶忙掏出手机记录,嘴里念叨:“太厉害了,这速度肯定破纪录!”
动作描写
观众的反应
其他选手的表现
学以致用
请用“四散点,一聚焦”的写法,先列举几个生活中体现“急性子”的日常片段,再聚焦一个典型场景,结合动作、语言等描写,展现人物特点。
我妈妈是个不折不扣的急性子,什么事都火急火燎的。每天清晨,她就像个上了发条的闹钟,六点半准时在我房间里 “爆炸”:“快点起床!袜子怎么还扔在床头?牛奶都要凉啦!” 说话时,她的手也没闲着,叠被子像在和被子打架,“唰唰” 几下就把床铺拍得整整齐齐。去超市买东西更有意思,只要前面的人掏钱慢了两秒,她就会踮着脚往前探,手指在购物车把手上敲个不停,嘴里还嘟囔着:“哎呀,快点呀,后面还有好多人呢!” 就连吃饭时,她的筷子都像装了小马达,夹菜速度快得我眼睛都跟不上,还总催我:“别慢吞吞的,没看见碗里的饭都要凉了吗?”
四散点
示例
最逗的还得数那次赶地铁。那天我起晚了,妈妈拽着我的书包带就往外跑,嘴里不停地喊:“快!快!要赶不上地铁啦!” 她的马尾辫在脑后甩来甩去,高跟鞋踩在地上 “哒哒哒” 像在敲鼓。到了地铁站,安检的时候前面的叔叔翻包找身份证,妈妈急得直搓手,差点把我手里的水杯抢过来先过安检。好不容易过了闸机,远远看见地铁门正在 “滴滴滴” 闪灯,她突然把我手一拉,像一阵风似的冲了过去。最后一秒钟,她居然用手扒住了即将关闭的车门,把我拽进车厢的瞬间,后背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可她还喘着气念叨:“叫你昨天晚上磨磨蹭蹭不早睡,下次再这样……” 周围的叔叔阿姨都看着我们笑,妈妈却理直气壮地说:“笑什么呀,赶时间可不是什么坏事!” 你看,我的急性子妈妈是不是既可爱又让人有点无奈呢?
一聚焦
开头:交代这个人的“鲜明特点”是什么。
中间:1.用“四散点”简单描写人物鲜明特点。
2.通过一件事“细节聚焦”其鲜明特点。
结尾:表达你对这个人鲜明特点的感受。
写作框架
1.技艺+姓氏:《粽子杨》《打铁李》《魔方张》《剪刀周》
2.性格+人物:《暴躁老妈》《爱笑的同桌》《急性子姥姥》
3.点出人物绰号:《移动“晴雨表”》《人形核弹》《班里的瘦竹竿》
“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确实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能使文章文采倍增,令人过目难忘。
巧妙拟题
1.特色好开头
【点明特点】
①这吝啬强,是我们班出了名的“葛朗台”。他肩膀宽,身板大,看起来是个大方人,可和他相处后你会发现,他原来是个小气人,他的文具样样齐全,可就是不肯借给别人。
②“万岁,万岁!”听,这就是我的球迷老爸,平时不苟言笑,但一看球赛就激动不已。
日积月累
动作描写:
老人左手扶腰,右手提着一支笔长有半个我那么高、笔杆有油桶盖儿那么粗的毛笔,悠然摆来,悠然摆去。他的身旁放着一个小水桶,老人不时用毛笔头蘸蘸水,待笔头成了一个尖尖儿,便又专心致志地挥舞着毛笔,在地上写起字来。他动作潇洒,笔走龙蛇,右手一抬,长袖一挥,提笔、顿笔、收笔一气呵成。(“扶”“提”“摆”“蘸”“抬”“挥”,一连串的动作,把老人写书法的样子写活了)
瞧,小张又在施展他的“武功”——灌篮了。只见小张在球场上左突右攻,很轻松地抢到了篮球。他身手敏捷,像一只小猴子似的,不一会儿就把球运到了篮筐下。小张不慌不忙地瞄准篮筐,摆好姿势,轻轻一跃,用力一抛,篮球就像一只乖巧的小猫蹦进了篮筐。(身手敏捷的小张像一只小猴子,恰当的比喻把小张打篮球时的样子写得十分有趣)
神态描写:
①看,老人的眼睛紧紧地盯着画纸,视线如锥子一般扎在画纸上,右手在右下角画上一根弯曲的树干,下粗上细。(把视线比作锥子,比喻得真巧,把老人的专注劲儿写出来了)
②他皱起眉头,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摆出一副与全世界为敌的样子,轻蔑地“哼”了一声,那神情仿佛在说:“就知道你们不怀好意,别想借我的纸。”(皱眉、瞪眼加哼了一声,还附上心理描写,把人物吝啬的样子写活了)
③可不知为何,童童脸上的笑容突然消失了,他两只手垂下去握成拳头,脸上的肉一颤一颤的,眼珠子一动也不动,眼神凶狠,眉毛挤成了两小团。(脸上的肉“一颤一颤的”,“眼神凶狠”,眉毛还“挤成了两小团”,神态刻画得细致又精彩)
侧面描写:
①路过的游人无不驻足,人们沿着墙根小心翼翼地移过去,生怕不小心破坏了这幅作品。老人们伸着头,捋(lǚ)着胡子细细地研究着,不时发出啧啧赞叹。小孩子们左看看,右看看,两只小手在半空中比画着,仿佛也想写出这样令人拍案叫绝的一手好字。(老人捋胡子研究,小孩比画,形形色色的游人都被这好字吸引,写游人驻足观赏的情状,其实是从侧面写书法之美啊!)
②随着发令枪的一声巨响,一道红色的虚影冲了出去,似一支瞄准靶心的飞箭,一支有神力的箭。后头的箭矢飘飘悠悠、慢慢吞吞,仔细一看——四五个人被“神箭”远远甩在了后头。(把落后的选手比作飘飘悠悠的箭矢,侧面衬托出了“神箭”选手的速度之快,确实有神力!)
绝妙好结尾:
【特点概括】
这就是我的爸爸,一个平时没事就睡,有重要的事情可以不睡,但是会把觉攒起来一起睡的“睡觉大王”。
【抒发情感】
①卡片雷对制作卡片的热爱已经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这种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真是令我敬佩!
②现在我知道了,妈妈“变魔术”的背后,离不开这样一位“后勤部长”的支持。多亏了她,我们才能在疫情防控期间每天吃上新鲜的果蔬,下次去取菜时,我一定要好好谢谢她。
肠粉李
市中心医院的门口有一个卖肠粉的小摊,老板姓李。
一天,爸爸带了一份肠粉给我尝鲜。我从不吃肠粉,马上拒绝,可爸爸一劝再劝,我瞟了一眼那盘肠粉:白嫩的肠粉皮上淋着褐色的酱汁,撒着星星点点翠绿的葱花,看上去很是诱人。顿时,我有了一点儿食欲,到底吃不吃呢 犹豫之际,鲜肉与鸡蛋的香气,带着酱汁味钻入了我的鼻孔。我食欲大增,夹了一块肠粉,咬下一口。啊,滑溜溜的肠粉皮一层又一层,薄薄的,嫩嫩的,在嘴里滑动;肉末多肥少瘦,却一点儿也不油腻;青菜多汁又新鲜,脆生生的十分爽口;鲜嫩的鸡蛋夹在肠粉皮里,与软糯的肠粉皮融为一体,十分鲜美。蘸一点儿酱汁,更是有滋有味。夹起一块,送进嘴里,细细咀嚼……这几个动作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不一会儿,一大盘肠粉就被我吃完了,连酱汁、葱花都不剩。(对比鲜明:“我”一开始毫不犹豫地拒绝吃肠粉,品尝过后,“我”将肠粉吃得连酱汁、葱花都不剩,在“不吃”与“吃”的鲜明对比中,“肠粉李”做的肠粉的美味可见一斑)
佳作赏析
这肠粉究竟出自何方神圣之手 我决定一探究竟。第二天一大早,我挤进围得密密层层的人群,对小摊老板说:“麻烦给我一份肉蛋肠。”老板头也不抬,一边给另外一位顾客打包,一边回答:“好嘞!”我退到一边,细细打量起老板。他中等身材,穿着简朴而干净,戴着塑料手套和一次性口罩,我没法看全他的长相。只见他一只手抽出一个长方形蒸盘放在台子上,另一只手舀起一勺有点儿黏稠的米浆倒在盘子中间,接着双手托起盘子左右摇晃,前后倾斜,使米浆均匀地铺满整个盘子,动作流畅得好像在跳舞。他“舞动”的样子很有韵味,像打太极拳一般,外界的喧闹似乎与他无关。(动作描写:“抽出”“舀起”“托起”,小作者用一连串动词,准确地写出了“肠粉李”做肠粉的动作,展现出了其做肠粉动作的娴熟)周围匆匆的脚步声仿佛成了为他伴奏的鼓点,让他很有神仙腾云驾雾之风范,十分潇洒。只过了几秒钟,米浆已铺得平平整整。他麻利地将两勺肉末铺在米浆上,又放了一个鸡蛋,撒了一些青菜,再迅速用一个小铁勺将肉、蛋、菜摊匀。然后他把这一
盘肠粉推进蒸屉,并利用等待肠粉蒸熟的时间给前一个顾客打包结账。一分钟后,他将蒸盘抽出来,把已经蒸熟的肠粉用小铲子一铲,“哒哒哒”切成小段,再往塑料餐盒里一倒,淋上一勺酱汁,撒上一把葱花。(连用数词:“一铲”“一倒”“一勺”“一把”,“一”字在句子里接连出现,既展现了“肠粉李”动作的连贯利落,读起来又富有节奏感,这样的写法值得借鉴哟)“小姑娘,做好了!”老板边说边给肠粉封盖打包,“拿好了!”
我接过肠粉,看了一眼手表,才一分半钟。端着热乎乎的肠粉,我先是发怔,马上,敬佩之心油然而生。味道好,速度快,难怪“肠粉李”的生意这么好!
老板的手仍在忙碌地“舞动”着,让我感到天旋地转。面前的“肠粉李”仿佛不再是一个普通的肠粉师傅,而是一个扭转乾坤的神仙了。
我们家有一个小“魔丸”
你看这个小“魔丸”,长得就像一颗肉丸子,圆滚滚的。他的眼睛大大的,水灵灵的,睫毛弯弯的,脸蛋肉嘟嘟的,皮肤白白的,嘴巴粉嫩粉嫩的,像颗小樱桃。当你难过的时候,他会递上纸巾安慰你,多像一个“小天使”啊!
我想你一定很疑惑,这么可爱的小天使,我怎么会称之为小“魔丸”呢 还请听我慢慢道来。
出生时,小“魔丸”的哭声特别大。他还不会说话时,哭声、喊声就像打雷一样,震耳欲聋。后来等到他会走路了,跟别的小朋友打闹的时候,每次他一吼叫,小朋友就会被吓哭了,难道他有狮吼功 除了“狮吼功”,这家伙的其他“武艺”也十分高超呢!他常常“以武会友”,无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都难逃“魔爪”。
(语言独具风格:小“魔丸”不仅会“狮吼功”,还“武艺高超”,常常“以武会友”,这样的语言可真幽默。像小作者这样,把大家熟悉的内容用独具风格的语言写出来,效果很好。)
佳作赏析
其中,大他五岁的二姐就是他平时的陪练。只见小“魔丸”光着脚丫,赤裸着上身,一边追赶二姐,一边用“狮吼功”喊着:“把玩具还给我!”肉嘟嘟的脚丫踩在地板上,发出“咚咚咚”的声音,头发也都跑得飞起来了。不多时,他追上了二姐,握紧拳头,摆出奥特曼打怪兽的姿势,猛扑到二姐身上,左一拳,右一掌,一边出招式一边大叫着:“超级布迷!”(描写细致:“握紧拳头”“猛扑”“左一拳”“右一掌”,小作者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把小“魔丸”“以武会友”的样子写得真细致)二姐招架不住,把玩具一扔,“逃命”去了。
我也不能幸免,我这几张《“魔丸”降世》的草稿纸就被他“大卸八块”,上面还有不少他的口水。
这个小“魔丸”可不只是窝里横,在其他小朋友面前也横行霸道。一次,妈妈带我们去朋友家玩,他和一个比他大四岁的哥哥一起玩。
起初两个人还很安静,不一会儿,我们就听见了那个小哥哥的哭喊声。我们过去一看,只见小“魔丸”左手抓着小哥哥手上的积木,右手拿着一个玩具,打在了小哥哥的手臂上。后来,经过大人们苦苦“劝架”后,“抢玩具风波”才终于平息了下来。你们说,他是不是“小霸王”
此外,小“魔丸”的“骗术”也很了得,他有一个“独家骗术”——“看看摸摸玩玩”。要是他想要你手上的玩具,他会先甜甜地说“可以看看吗”,再说“可以摸摸吗”,最后说“可以玩玩吗”。然后,玩具就到他手上了,并且很难再要回来。这个步步为营的“骗术”难道不高明吗 (反问突出:一个“难道”,道尽了小“魔丸”骗术的高明,突出了小“魔丸”之“魔”,反问句用得真好!)
在小“魔丸”的地盘上,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可千万别惹他!
跳绳李
在我们班,有一位对跳绳情有独钟的同学,他就是声名远扬的“跳绳李”。
这位“跳绳李”身材娇小,皮肤黝黑,就像一块乌漆嘛黑的木炭。可千万别小瞧他,当他现身操场,拿起跳绳的那一刻,瞬间就变得精神焕发,犹如一匹被注入了无穷活力的黑马,让同学们都钦佩不已!
你瞧,一场扣人心弦的跳绳比赛正在操场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只见“跳绳李”微微弯腰,双手斜向下伸,稍稍向两边张开,紧紧地握住跳绳的把手,双腿微微弯曲,做好了比赛的准备。只听体育老师的一声清脆哨响,“跳绳李”立刻甩动起手中的绳子,双腿像装了马达似的快速交替抬起,手脚配合得天衣无缝,绳子在他的双脚间风驰电掣般飞速转动着,发出“嗖嗖”的响声。
佳作赏析
旁观的同学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紧紧盯着“跳绳李”,想要帮忙数数,却只能看到一道银光闪烁,根本看不清绳子的踪影。“跳绳李”潇洒地甩动着绳子,双腿犹如踏上了风火轮一般,有条不紊地抬起落下。一旁的选手跳得时快时慢,时不时还会卡绳。观众们眼睛盯着跳绳李,随着跳绳数量的增多,嘴巴都不由自主地张大了;有的激动得站起身,握紧拳头大声加油:“跳绳李,加油!加油!” 还有人赶忙掏出手机记录,嘴里念叨:“太厉害了,这速度肯定破纪录!”比赛结束,他一分钟居然跳了 278 下,足足比其他选手多了一百下。
“跳绳李”满脸兴奋地张开双臂,如同飞鸟展翅一般,向着自己的班级狂奔而去,与同学们尽情地拥抱在一起。一旁观赛的同学们纷纷欢呼雀跃,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这就是我们班的“跳绳李”!跳绳比赛精彩纷呈,有“跳绳李”的参与更是增色不少!
唐僧老妈
我的妈妈,简直就是唐僧附体,每天都在我这个“齐天大圣”的耳畔嘀咕那些“经文”。
周日,我潇洒地完成了作业,然后横卧于床,手持一本书,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然而,书页的翻动声渐渐变得乏味,我的思绪开始飘向那五彩斑斓的电视屏幕。我如同探险家寻找宝藏一般,在床头柜的丛林中发现了那珍贵的遥控器。我熟练地点亮了电视的屏幕,那些生动有趣的节目立刻让我沉醉其中。“啪”的一声,电视屏幕突然一片漆黑,仿佛夜空中的一颗星突然消失。原来是妈妈这位“电源管理员”拔掉了电视机的插头。她站在床边,双手合十,脸上带着一副“我就是要念叨你”的表情,开启了她的“经文”诵读:“电视有啥好看的,都是一些泡沫剧情,有啥养分可言?再说,老盯着电视对眼睛也不好。看电视还不如出去溜达溜达……”天哪,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我立马从床上跃起,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逃离了现场。
佳作赏析
我在外面疯狂地玩耍,直到心满意足才回家。不幸的是,我刚踏进家门,就被“唐僧”妈妈的火眼金睛逮个正着。她双手叉腰,嘴巴微微上翘,准备开始新一轮的“经文”诵读:“玩了这么久才回来,你也该自觉点了。别总是想着玩,学习也要放在心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你长大了就知道我说得没错了,但那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别把我的话当成耳边风……”妈妈的嘴巴就像打开了的水龙头,源源不断地涌出“智慧之水”。
“唐僧”妈妈的“经文”多种多样:字迹潦草?不行,重写!天气转凉?该穿秋裤了!放学后别瞎逛,早点回家!虽然她的念叨让人头疼,但说实话,她的“紧箍咒”确实挺管用。
这不,考试前夕,“唐僧”妈妈又开始施展她的“魔法”:“注意书写,先答容易的!”“审题要认真!想清楚再写!”“检查仔细点,别
粗心大意!”在她的唠叨声中,我像逃犯一样冲出了家门。试卷发下来一看,哎呀妈呀,这也太简单了吧!我正准备下笔如有神,突然想起了妈妈的叮嘱。于是深吸一口气,定下心来认真审题、作答。答完卷子后,我得意洋洋地环顾四周,发现其他同学还在冥思苦想呢。这时我又想起了妈妈的“仔细检查”的告诫,赶紧坐直身子,认真地检查起来。结果!还真发现了几个粗心的错误,赶紧改正过来。成绩揭晓的那一刻,我捧着那闪闪发光的100分欣喜若狂!这其中也有妈妈的一份功劳啊!
有时候我们会忽略妈妈的关怀和爱护,却对陌生人的一点小恩小惠感激不尽。想到这些,我又觉得这个“唐僧”妈妈其实也挺可爱的!唉,真是一个让我又爱又恨的“唐僧”妈妈呀!/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五下第五单元 《形形色色的人》学习单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一、课前预习。
我准备写的人物
他/她的特点大搜查 □ □ □ □
围绕所选特点列出典型事例
人物特点记录卡
二、课堂练习
仿照示例,尝试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写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的鲜明特点。
示例:
你瞧,一场扣人心弦的跳绳比赛正在操场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只见“跳绳李”微微弯腰,双手斜向下伸,稍稍向两边张开,紧紧地握住跳绳的把手,双腿微微弯曲,做好了比赛的准备。只听体育老师的一声清脆哨响,“跳绳李”立刻甩动起手中的绳子,双腿像装了马达似的快速交替抬起,手脚配合得天衣无缝,绳子在他的双脚间风驰电掣般飞速转动着,发出“嗖嗖”的响声。
旁观的同学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紧紧盯着“跳绳李”,想要帮忙数数,却只能看到一道银光闪烁,根本看不清绳子的踪影。“跳绳李”潇洒地甩动着绳子,双腿犹如踏上了风火轮一般,有条不紊地抬起落下。一旁的选手跳得时快时慢,时不时还会卡绳。观众们眼睛盯着跳绳李,随着跳绳数量的增多,嘴巴都不由自主地张大了;有的激动得站起身,握紧拳头大声加油:“跳绳李,加油!加油!” 还有人赶忙掏出手机记录,嘴里念叨:“太厉害了,这速度肯定破纪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五下第五单元 《形形色色的人》习作课逐字稿
【教学目标】
通过典型事例和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特点,掌握 “确定特点 — 选择事例 — 细化描写” 的写作思路。
【教学重难点】
在习作中引导学生借助生动鲜活的具体事例,学习课文中运用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描写等细节描写突出人物鲜明特点的方法,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满脸笑容,兴奋地)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特大好消息!咱们学校公众号正在举办 “人物长廊” 征稿大赛。要是你的文章够精彩,成功入选,就能在校报上闪亮登场,还能拿到 “校园小作家” 的荣誉证书,还有一套超酷的文具大礼包哦!这可是个大家大显身手的好机会。这节课,咱们就一起变身 “奇人发现者” 和 “故事创作家”,把身边那些超级有意思的人写成超棒的故事去投稿!
二、小游戏:猜猜他是谁
师:在正式开启创作之旅前,咱们先来玩个超好玩的游戏 ——“猜猜他是谁”。老师给大家透露点神秘线索,看看谁的小脑袋转得最快,能第一个猜出老师说的是谁!听好啦,这位同学呀,每次上课回答问题,那手举得比火箭发射还快,声音大得就像小喇叭,要是没被老师叫到,就像霜打的茄子 —— 蔫啦,不停地唉声叹气。你们猜猜,这是哪位 “抢答小能手”?
生猜
师:这么快就被你们猜中啦!小李就是咱们班当之无愧的 “抢答小能手”。那老师再考考你们,这位同学课间休息的时候,总爱给大家讲笑话,一张嘴就像开了个欢乐制造机,逗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肚子都疼了。这回猜猜是谁?
生猜
师:没错!小王就是咱们班的 “笑话大王”。看来大家对同学们的特点都了如指掌呀,这找 “奇人” 的本事已经很厉害啦!
三、人物特点词云展示
师:(打开一体机,展示根据预习单生成的词云)同学们,课前大家都填写了身边人物的特点预习单,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超酷炫的词云。这里面的每一个词,可都是大家发现的 “宝藏特点”!(手指着词云)看,“幽默”“古灵精怪”“急性子” 都在上面呢。这一个个词就像一把把神奇的钥匙,能帮我们打开那些 “奇人” 的故事大门。大家看着词云,回忆一下,在生活中,这些特点都藏在哪些有趣的人身上呢?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同桌说一说。(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巡视倾听)
四、明确写作要求
师:同学们,游戏玩得差不多啦,咱们得好好研究研究这次征稿的要求。“身边形形色色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抓住人物独有的特点来写了。什么是人物独有的特点?
是那些有特殊本领、独特性格,或者做事风格特别不一样的人。大家想想,刚刚词云里的这些特点,哪些会是某个人独有的特点,值得我们去描写?
生 :“幽默” 的人他随时随地都能讲出特别搞笑的笑话,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可称为奇人幽默大王。
生:“急性子” 的人,要是做什么事都风风火火,走路带风,那也值得写。
师:现在,大家心里有没有确定要写的特点鲜明的人呢?想好了就赶紧和前后桌分享分享,互相出出主意,看看这个人物特点够不够鲜明,能不能写出特别有趣的故事来。(学生分组热烈讨论,教师巡视倾听,适时参与讨论并给予指导)
五、写法回顾
1.想一想本单元作家笔下的人物分别有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方法来展现其特点。
嘎子:动作描写,通过对他动作的刻画,生动展现出嘎子机灵、活泼的特点。
祥子:外貌描写,展现了他的质朴、壮实。
严监生:典型事例结合动作描写,把严监生吝啬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刷子李:作家通过典型事例,既有正面描写他刷墙时的高超技艺,又有侧面描写周围人对他的反应,从不同角度突出了刷子李技艺高超的特点。
六、选材指导
什么是典型事例呢?假如我们要写叔叔记忆力超群,选取哪些事例更适合?事例 1 、4都突出了叔叔记忆力超群。这些事例和一般人比起来,能更鲜明地展现出叔叔的特点,这就是典型事例,我们写作文时就应该选这两个典型事例。
现在来考考大家啦!我们要写 “慢吞吞的同桌”。选哪个事例更合适。事例 1、2、4 确实体现了他慢,但比较普通。事例 3 外出春游全班都等他,因为他迟到了,这个事例影响到了集体活动,更能凸显他慢吞吞的特点,更有代表性,是典型事例。
再看这次要写 “忘我工作的爸爸” 。事例 1 爸爸工作投入,吃饭时连续叫都听不到,能体现他工作时专注,顾不上吃饭。事例 2 爸爸出差前连续加班,走前一晚工作到天亮,没休息没吃饭就去机场,这更夸张地展现了他为工作不顾一切,是典型事例。事例 3 爸爸忙起来忘了你的生日,虽然也体现忙,但重点在忘事,和工作投入的关联性没那么强,不太能突出忘我工作这个特点。
咱们写作文的时候,就得像这样去挑选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
四人小组内说一说你用哪些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呢?
七、写作构思
明白了怎样选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了,下面我们就要考虑怎样紧扣人物特点,把人和事例结合起来表现人物特点了。
我们可以通过一件事表现人物的一个特点,比如写洗车手法熟练,就举王玄手清洗车子和油箱这个例子,一件事就能把洗车熟练的特点凸显出来。
当然也可以抓住人物的一个特点通过多件事来表现 ,像写有 “强迫症” 的表哥,可以通过多件事从不同角度展现表哥 “强迫症” 如费力挤出最后一滴牙膏,还有看到沙发垫乱了去整理。
如果你要写的人物有多个特点,你可以通过一件事来表现,如要写靠街边的“煎饼叔”为顾客着想,热情两个特点,可以通过描写一个特定的时间里发生的事来表现。如:天渐暗他把灯点亮,表现他为顾客着想;天全黑小摊前挤满晚托下课同学时,他热情地照顾每一位到来的同学,体现出他热情。这一件事就展现出他多个特点。
当然,你也可以展现通过多件事人物展现人物的多个特点,如我要写“馄饨汪” 选用、处理食材讲究,体现他的务实且敬业;从甩碗到盛馄饨动作一气呵成,体现绝活不少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去构思,更丰满、更立体地展现人物的特点。
八、写法指导
1.认识“四散点一聚焦” 写法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个超厉害的写作绝招 ——“四散点一聚焦”。这可是写出好作文的秘密武器哦!什么是 “四散点一聚焦” 呢?简单来说,就是先简单列举四个能体现人物特点的时刻或事例,这就是 “四散点”;然后从这四个点里选一个,详细地描写,把它写得生动具体,这就是 “一聚焦”。
比如说写一个 “幽默的同学”。
“四散点” 可以这样写:上课的时候,老师讲了一个严肃的知识,他突然冒出一句搞笑的话,逗得全班哄堂大笑;课间休息,他模仿老师走路和说话的样子,惟妙惟肖;写作文的时候,他用了好多有趣的比喻,把大家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和同学一起出去玩,他总能想出各种好玩的点子,让大家一路欢声笑语。
这里面的每一个点都能体现他的幽默。
那 “一聚焦” 呢,我们就选 “上课讲笑话” 这个点来详细写。可以这样写:
瞧,课堂上,老师正认真地讲解数学题,气氛有点沉闷。突然,他像弹簧一样从座位上弹起来,大声说:“老师,这道题是不是就像孙悟空在如来佛祖的手掌心里翻跟头,怎么都翻不出去呀!” 他那夸张的表情,再加上独特的比喻,一下子打破了沉闷的气氛,同学们先是一愣,紧接着哄堂大笑,有的笑得前仰后合,有的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连一向严肃的老师也忍不住嘴角上扬。
这样聚焦一个点详细描写,是不是让这个 “幽默的同学” 一下子就活灵活现啦?
2.重点讲“一聚焦”的写法
就以 “跳绳李” 参加比赛为例。
你瞧,一场扣人心弦的跳绳比赛正在操场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只见“跳绳李”微微弯腰,双手斜向下伸,稍稍向两边张开,紧紧地握住跳绳的把手,双腿微微弯曲,做好了比赛的准备。只听体育老师的一声清脆哨响,“跳绳李”立刻甩动起手中的绳子,双腿像装了马达似的快速交替抬起,手脚配合得天衣无缝,绳子在他的双脚间风驰电掣般飞速转动着,发出“嗖嗖”的响声。
旁观的同学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紧紧盯着“跳绳李”,想要帮忙数数,却只能看到一道银光闪烁,根本看不清绳子的踪影。“跳绳李”潇洒地甩动着绳子,双腿犹如踏上了风火轮一般,有条不紊地抬起落下。一旁的选手跳得时快时慢,时不时还会卡绳。观众眼睛盯着跳绳李,随着跳绳数量的增多,嘴巴都不由自主地张大了;有的激动得站起身,握紧拳头大声加油:“跳绳李,加油!加油!” 还有人赶忙掏出手机记录,嘴里念叨:“太厉害了,这速度肯定破纪录!”
你看,我们抓住 “跳绳李” 比赛这一关键场景,通过正面描写他的动作再搭配侧面观众的反应,其他选手和他的对比,“一聚焦” 就鲜活起来了,“跳绳李” 跳绳技艺高超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3.学以致用
请用“四散点,一聚焦”的写法,先列举几个生活中体现‘急性子’的日常片段,再聚焦一个典型场景(如赶时间、排队、等人等),结合动作、语言等描写,展现人物特点。
此环节可让AI 生成多版本细节片段:
教师在一体机上输入 “急性子妈妈催上学”,AI 实时生成 2-3 个不同风格的细节片段(如侧重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供学生写作参考。
例:
语言版:妈妈嗓门儿像炸开的鞭炮:“再不走就赶不上校车啦!袜子穿反了都不知道,快点快点!”
动作版:她三步并作两步冲过来,拽起我的书包往肩上一甩,手指不停地戳着手表表盘,脚尖在地板上敲出急促的鼓点。
学生完成练笔后,教师选取典型习作拍照投屏,AI 即时标注可优化的细节(如 “此处可增加神态描写”“动作动词重复,建议替换”),并生成修改建议。
九、写作框架
学会了习作中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我们来看一下整篇习作怎样安排结构。开头,可以直接交代清楚人物的 “鲜明特点”。中间先用 “四散点” 简单勾勒人物特点,再通过一件事 “细节聚焦”。这就像把镜头拉近,对准一个具体场景细细拍。结尾,可以表达你对这个人特点的感受。这样结尾既总结感受,又让文章有深度,更完整。
十、巧妙拟题
“题好一半文”,一个精彩的题目能产生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让文章文采倍增,令人过目难忘。下面咱们来看看三种巧妙的拟题方法:
第一种,技艺 + 姓氏。比如《粽子杨》,一听就知道这是一位做粽子技艺高超的杨师傅;《打铁李》,则是擅长打铁的李师傅。这种拟题方式直接点明人物的特长技艺,简洁又清晰,让读者对人物的 “拿手好戏” 一目了然。
第二种,性格 + 人物。像《暴躁老妈》,光看题目就能感受到妈妈脾气急躁的性格;《爱笑的同桌》,立刻让我们联想到同桌那总是挂着微笑、开朗的模样;《急性子姥姥》,则突出了姥姥做事风风火火、不拖泥带水的性格特点。这类题目能让读者迅速抓住人物的性格标签,为文章内容定下基调。
第三种,点出人物绰号。《移动 “晴雨表”》,仿佛在说这个人的情绪变化丰富,就像晴雨表一样直观;《人形核弹》,可能暗示这个人脾气火暴,或者影响力极大;《班里的瘦竹竿》,从绰号就能想象到这位同学身形瘦瘦高高的样子。绰号本身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能极大地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让他们迫不及待想了解绰号背后的故事。
这三种拟题方法各有妙处,希望大家在写作时灵活运用,为自己的文章拟出亮眼的题目,让读者眼前一亮!
十一、日积月累
欣赏精彩的开头、结尾、中间的细节描写语段。
十二、佳作赏析。
十三、写作实践
师:同学们,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就拿起你们的笔,运用 “四散点一聚焦” 的方法,把心中的那位个性鲜明的人物写下来吧!
(学生开始写作,教师在教室里巡视,观察学生写作情况,适时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
十四、展示与评价
老师先随机抽几位同学来读一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之后从 “够不够奇”“有没有用‘四散点一聚焦’的方法”“细节描写好不好” 这几个方面来评价,看看他的文章能不能在校报征稿中脱颖而出。谁先来试试?(随机挑选学生朗读作文)
十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咱们一起经历了一场超有趣的 “奇人挖掘与创作之旅”。大家不仅找到了身边的 “奇人”,还学会了 “四散点一聚焦” 这个厉害的写作方法。虽然现在咱们的作文可能还有一些小缺点,但没关系,课后大家再好好修改,把这些 “奇人轶事” 打磨得更加精彩,然后勇敢地投稿。老师相信,咱们班肯定会诞生好多 “校园小作家”!这堂课就到这里,下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