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梅县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一、单选题(1-12题每题2分,13-16题每题4分,共40分)1. 在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孟德尔使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进行杂交之前,需要在开花前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B. 性状分离指同种性状的亲本的子代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性状的现象C. F1进行测交,子代表型的数量比为178:181,这属于演绎阶段D. 豌豆中并非所有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2. 利用下图所示的小桶和小球可模拟生物有性生殖中基因的遗传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四个小桶中的小球数量需要相同,以控制无关变量B. 每次取出的小球不需要再放回原小桶C. 从Ⅰ和Ⅱ中抓取小球组合一起,模拟了等位基因分离和受精过程D. 从Ⅱ和Ⅲ中抓取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了基因自由组合和受精过程3. 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也有细胞周期B.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C. 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D. 精(卵)原细胞只可进行减数分裂4. 下图是玉米(2N=20)的一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图,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的细胞中有40条染色体B. 图戊中,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C. 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的有图丙和图己D. 图乙中,2个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5. 水稻的非糯性(D)和糯性(d)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变橙红色。利用水稻作为材料证明分离定律,选择纯种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得F1,F1自交得F2,任取一株F2中的水稻花粉加碘液染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理论上(不考虑致死等特殊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全为蓝黑色 B. 全为橙红色C. 蓝黑色:橙红色=1:1 D. 蓝黑色:橙红色=3:16. 下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过程可以发生互换B. b过程没有染色单体C. c过程为着丝粒分裂导致D. 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7. 下图为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生活史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过程④中体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 过程②存在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分化等过程C. 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D. 过程①和②保证了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8. 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某种牛体表上的斑点颜色为从性遗传,各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D Dd dd雌性 褐色 红色 红色雄性 褐色 褐色 红色A. 斑点颜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 褐色母牛产下的红色小牛必为雌性C. 红色公牛的子代中雄性可能为红色或褐色D. 若亲本均为红色,则子代雌雄个体全部表现为红色9. 将基因型为Aa玉米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除隐性性状的个体,并分成甲、乙两组,甲组自交,乙组自由传粉。甲、乙组的植株上基因型为aa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A. 1/9、1/6 B. 3/8、1/9C. 1/6、5/12 D. 1/6、1/910. 小鼠的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一对黄色短尾小鼠经多次交配产生的F1中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6:3:2:1.实验发现,某些基因型的个体会在胚胎期死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型为YY的胚胎致死B. 亲本黄色短尾小鼠的基因型均为YyDdC. F1小鼠的基因型共有5种D. F1中黄色长尾小鼠自由交配,子代中黄色长尾小鼠占2/311. 萨顿依据“减数分裂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载体”的假说。下列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的是( )A.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B. 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且配子中都只含有成对中的一个/条C. 受精卵中基因和染色体一样,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的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12. 利用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做杂交实验,其中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现用黄色圆粒腕豆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对其子代性状的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中所用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 B. 子代中重组类型所占的比例为1/4C. 子代中自交能稳定遗传的占1/4 D. 子代中绿色皱粒豌豆占1/413. 某植物花色的深浅有五种层次,分别为深红、红、中红、浅红、白色。其花色深浅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基因A和基因B可以使色素增加,二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基因a和基因b与色素形成无关。现有深红和白色的两株植株杂交,产生的F1全为中红花,F1自交得到F2,F2中各花色植株数量比为深红:红:中红:浅红:白色=1:4:6:4: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控制该植物花色深浅的基因不遵循孟德尔定律B. 对F1进行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1:1:1:1C. F2中,中红花的基因型有3种,比例可以为4:1:1D. 开红花的植株自交子代不可能出现深红花14. 一个基因存在多种等位基因的形式,称为复等位基因。进行有性生殖的某二倍体植物的性别是由3个复等位基因:,、决定的,其中对,为显性,对为显性。基因决定雄性,a 基因决定雌雄同株,基因决定雌性。若没有基因突变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并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 自然条件下,该植物的基因型最多有5种C. 纯合二倍体雄性植株可通过杂交的方法获得D. 若子代中1/4是雌株,则母本一定是雌株15. 自然界中存在一类称为“单向异交不亲和”的玉米,该性状由G/g控制,其中G决定单向异交不亲和。该性状的遗传机制是“含有G的卵细胞不能与含g的花粉结合受精,其余配子间结合方式均正常”。玉米籽粒颜色紫色和黄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用A/a表示,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研究人员选择纯种单向异交不亲和紫粒品系与纯种正常黄粒品系进行杂交,F1均为紫粒,F1自交获得F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亲本中紫粒品系作为父本,黄粒品系作为母本B. F1产生的可接受g花粉的卵细胞的比例为1:1C. F2中会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4:2:2:1D. F2单向异交不亲和黄粒中纯合子所占比例1/2二、非选择题(共60分)16. 已知豌豆有圆粒与皱粒(A,a表示),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B、b表示)两对相对性状,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将两纯合亲本杂交,F1全为黄色圆粒,将F1自交,F2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我们常用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它的优点是________(填两点),要实现豌豆的人工异花传粉,操作步骤包括________四步(用文字加箭头表示)。(2)以上实验中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3)在F2中,黄色圆粒中的杂合子占________。(4)在F2中取一绿色圆粒,要鉴定其是否为纯合子,最简单的方法是:可将其________,观察并统计子代性状表现;若子代________,则为杂合子。17. 如图为动物体生殖发育以及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图解(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过程包括连续的两次分裂,分别为________。(2)图①—④中能发生在A过程的有________,能发生在D、E过程的有________。(3)在图②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______。(4)图④所示的细胞名称为________。(5)①②③④中,有同源染色体的有__________。18. 某作物的F1自交形成自交胚的过程如下图1中途径1(以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改造F1的相关基因,获得N植株,该植株在形成配子时,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其卵细胞不能受精,直接发育成克隆胚,过程如图1中途径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与途径2相比,途径1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体的特殊行为有____(答2点)。(2)途径2形成精子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最多为_______条。(3)理论上,途径2产生的克隆胚与N植株核DNA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4)研究发现受精卵首次细胞分裂时,它是以“双纺锤体”的形式进行分裂的,每一套亲代染色体各有一个对应的纺锤体。而“双纺锤体”在形成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分裂产生异常子细胞,如图2所示。试比较图2中编号为①②③的三个核的异同,比较结果正确的是A. ①与②DNA含量相同B. ①与②携带遗传信息相同C. ①与③携带遗传信息不同D. ①与③都含有同源染色体19. 水稻抗病与感病、高秆与矮秆是两对自由组合的相对性状,假设用R、r和T、t分别表示控制抗病与感病、高秆与矮秆的基因。下表是三种不同的杂交组合及各种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组合序号 亲本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抗病高秆 抗病矮秆 感病高秆 感病矮秆一 抗病高秆×抗病高秆 9 3 3 1二 感病矮秆×抗病高秆 1 1 1 1三 感病高秆×感病高秆 0 0 3 1(1)从上述杂交组合________可直接判断出两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是显性性状。(2)组合三子代中感病高秆的基因型是________。(3)用组合一可培育出抗病且抗倒伏的水稻新品种,但子代矮秆抗病水稻中能稳定遗传的只占________,所以还需对子代矮秆抗病水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4)属于测交的是组合__________。20. 新疆紫草是一种中药材,其花为两性花。新疆紫草抗病和感病是一对由遗传因子(B/b)控制的相对性状。研究人员用抗病紫草进行下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新疆紫草的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为隐性性状。(2)实验中自交后代抗病紫草∶感病紫草为2∶1,对此现象的解释,研究人员做出了两个假设:假设一:遗传因子组成BB致死。若该假设成立,抗病紫草的遗传因子组成有_____________种;F1中感病紫草与抗病紫草进行正反交实验得F2,F2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F2中抗病紫草自交得F3,F3中感病紫草的比例为____________,请用遗传图解演示该自交过程_____________。假设二:亲本紫草产生的雌配子正常,但带有遗传因子B的花粉(雄配子)有一半致死。为对此假设进行验证,设计了两组实验:①F1的抗病紫草(♀)×感病紫草(♂);②F1的抗病紫草(♂)×感病紫草(♀)。若①中子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________,②中子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__________,则证明假设正确。广东梅县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一、单选题(1-12题每题2分,13-16题每题4分,共40分)【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D【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B【15题答案】【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60分)【16题答案】【答案】(1) ①. 自然状态自花闭花传粉,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子代数量多(两点即可) ②. 去雄→套袋→传粉→套袋(2)AABB×aabb或AAbb×aaBB(3)8/9 (4) ①. 让该个体自交(自花传粉) ②. 出现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1)【17题答案】【答案】(1)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2) ①. ②④ ②. ①③(3)1:2:2 (4)第一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5)①②③【18题答案】【答案】(1)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处,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答2点即可)(2)8 (3)100% (或1) (4)C【19题答案】【答案】(1) ①. 一 ②. 抗病、高秆(2)rrTt、rrTT(3) ①. 1/3 ②. 连续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4)二【20题答案】【答案】(1)感病 (2) ①. 1 ②. Bb∶bb=1∶1 ③. 1/3 ④. ⑤. 抗病紫草∶感病紫草=5∶3 ⑥. 抗病紫草∶感病紫草=5∶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