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课件(共27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课件(共27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春晚非遗开场,李子柒登陆蛇年春晚
感受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艺
传统习俗
传统文学
传统建筑
传统服饰
传统中医药文化
传统思想
传统技艺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核心思想理念的理解认知;
教学难点 从促进社会发展角度对思想理念的认识、理解。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增强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增强文化底蕴,打好文化底色。
健全人格: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和民本思想,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责任意识:
践行中华民族思想,感悟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特点、及传承要求。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性。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49-53内容,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
想一想: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非遗传承的队伍?
打铁花
扎染
剪纸
“打铁花”不仅象征着富贵吉祥,更承载了农民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
剪纸来自民间,一纸一剪刀,真实记录着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理想愿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探究与分享:以下诗词对中国人有什么影响?
启示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的认知也不同。它培养了中国人全面、多元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激励着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细节,不轻视小恶,也不忽略小善,从点滴做起培养良好品德 。
影响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②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截至目前,中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动画电影《哪吒2》的全球票房收入已达到156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第五。《哪吒2》以其独特的中国文化大步迈向世界舞台,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体会到细腻深刻的亲情、患难与共的友情和尽职尽责的师徒情。
电影《哪吒2》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思想理念,助力我们理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还为人生提供启示。哪吒不服“魔丸”宿命,高喊“我命由我不由天”,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于抗争的精神,这与古代无数仁人志士突破困境、追求理想的事迹一脉相承,激励我们在人生路上直面挫折,不向命运低头。亲情层面,李靖夫妇对哪吒无私的爱,哪吒最终理解父母的苦心,是传统“孝道”与家庭观念的现代演绎,提醒我们珍视家人,用心经营家庭关系。影片对善恶的刻画也极具内涵,没有绝对的善与恶,哪吒魔丸出身却心怀正义,敖丙灵珠转世却被命运裹挟,体现“阴阳相生、善恶相依”的辩证思想,教导我们以全面、辩证的眼光看待世界和他人,避免片面和极端。
思考:电影《哪吒2》的思想理念传递给我们什么信息?
③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培育和形成的思想理念,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哪吒2》——中国里程碑意义动画电影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地位和作用?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②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③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培育和形成的思想理念,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中华文化的事故,从24节气开始……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凭借对星象和自然的观察摸索出的计时体系,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指导着人们的农事活动与日常生活。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用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事和日常生活:
精准的农事时钟:例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芒种忙,麦上场”......
饮食养生:例如春分吃香椿,香椿芽含阳气升发之力,契合春季疏肝理气需求......
民俗仪式:例如清明踏青扫墓等
健康调节:例如秋分艾灸足三里、“贴秋膘”等
都江堰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建设者们尊重自然规律,巧妙地利用地形、地势和水流特点,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调控,既满足了人类的生产生活需求,又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古人是如何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的?
古代有哪些遵循这一思想理念的例子?
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华民族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有深刻的思考,
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人们更多的是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义上理解“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天”理解为自然、自然规律;“人”,主要指人、人类社会。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致力于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与自然融为一体,即“与天地合其德”;另一方面,人还应致力于促进万物的发展和宇宙的和谐,即“赞天地之化育”。
天人合一
意思是天地与我共存,万物与我合为一体。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2024年全国粮食突破1.4万亿斤,2025要实现粮食连续丰收而努力。
惊蛰时节春耕不歇,各地追逐春光,为田野“织彩绸”。
当地气候环境条件不一样。
为什么各地春耕行动不一样呢?
选种:考虑土壤、气候、饮食习惯;
翻耕: 坚持深耕细耙,创造生长条件;
施肥用药:观察作物需求和土壤肥力,
确定时间和用量
生长管理:关注田间实况,做好浇水、
除草等
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有不同情况。
按照实际情况分阶段正确处理,踏实付出,毫不懈怠。
可否一劳永逸,坐等丰收呢?
农业耕作必须从当地的实际条件出发,不盲目行事。
四川:需提前整理水田,进行水稻育秧
河南:重点是对冬小麦进行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等管理
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
“实事求是”出自《汉书》,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这种精神为后世所推崇,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
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全新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 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1945年,党的七大将“实事求是”写入党章,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习近平指出: “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意思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当前,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青少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要走在创新创造前列,具备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
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
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中华民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
“革故鼎新”:“革”有改变、革除之意;“故”代表旧的;“鼎”在古代有更新、变革的象征,常与建立新秩序相关;“新”就是新的事物。指去除旧的,建立新的。该成语常用于形容彻底改变旧的制度、观念、习俗等,以新的面貌和方式来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例如,在社会变革时期,往往需要革故鼎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与时俱进”:指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进步。它强调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和变化,不能固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停滞不前。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意思 当事物发展到极限或困境时,必须通过变革来寻求新的出路,变革后事物才能通达,通达后才能长久发展 。
强调当事物处于困境或发展到极限时,不应墨守成规(比喻固执地按老一套办,不求改进),而要主动寻求变革,通过变革来突破困境,找到新的发展路径,从而实现长久的发展。
2月23日,中央一号文件宣布2025年惠农系列政策,关乎农民的钱袋子、粮囤子,还有未来的生活走向
1月23日,《2025年四川省30件民生
实事实施方案》印发。 涵盖就业创业、教育助学、医疗卫生、养老育幼、扶弱济困、城乡宜居、交通出行、文体惠民、除险保安9大领域,共计30件项目。
3月20日,颁布2025年中央财政到人到户农业补贴政策,实现强农惠农富农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中华民族主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一个国家有了充足的人口→使民众富裕起来→并进行教化
“庶、富、教”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意思是治理国家有不变的法则,但最根本的是让人民获利。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活学活用——连一连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坚持科技创新,科技赋能文化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之不如足践
课堂小结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作用
内涵
①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③有助于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1.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以下观点中不符合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理念的是( )
A.万丈高楼平地起
B.赵括纸上谈兵
C.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D.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
B
2.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体现的思想观念是( )
A.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B.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C.乐善好施、宽以待人 D.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D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 )
①思维方式②时间观念③学习成绩④行为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C
4.七年级(1)班的板报上展示了下面的内容,它们体现的思想是(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A.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B.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C.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D.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A
5.下列做法属于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是( )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排放有污染的废水废物
③设立二十四节气 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