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逢入京使新课导入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为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岑参的诗歌世界,去看看偶遇入京使的他,会有哪些不一样的感慨吧!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岑参及本诗的创作背景。2.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3.积累诗歌,细细揣摩并体会诗的妙处。作者简介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天宝八载(749)诗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海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报个平安。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知识链接边塞诗边塞诗 是唐代诗歌的重要流派,以描写边疆战争、军旅生活、塞外风光及戍边将士的豪情与悲苦为核心主题,兼具雄浑壮阔的艺术风格与深沉的家国情怀。边塞诗萌芽于先秦(如《诗经·小雅·采薇》),发展于汉乐府(如《战城南》),至唐代达到巅峰,成为独立诗歌流派。【艺术特色】意象宏大:常用“烽火”“黄沙”“孤城”“明月”“铁衣”等意象,营造苍凉雄浑的意境。语言豪迈:善用夸张、对比手法,如“一川碎石大如斗”(岑参)。情感张力:豪情与悲慨交织,如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知识链接边塞诗边塞诗的主题与情感:1. 壮怀激烈:歌颂将士英勇,抒发报国豪情。例: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 战争悲歌:揭露战争苦难,同情征人与百姓。例:李颀《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3. 思乡怀人: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例:李白《关山月》——“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4. 塞外奇景:描绘大漠、雪山、孤城等壮丽风光。例: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整体感知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逢入京使岑 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cén整体感知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路途遥远的样子【大意】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的泪沾湿双袖模糊面容。这里是沾湿的意思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整体感知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请求,烦劳【大意】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托你给我的家人报个平安。捎口信合作探究1、用简练的语句概括四句诗各写了什么内容。①离家之远:路漫漫②思乡之切:龙钟、泪不干③行色匆匆:马上相逢④捎个口信:传语报平安合作探究2、“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句写眼前实景,长路漫漫,烟尘蔽天。“龙钟”“泪不干”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而情不自禁流泪的神态,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念亲人眷恋故园之情,也为下文写捎口信回家“报平安”做铺垫。合作探究任务一:梳音晓义·牢记字词常识3、请赏析“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一句。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入京使者在马上匆匆相逢的情景,“逢”字点出了题目,口语化的语言,清新明快,又含有丰富的韵味:诗人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这两句诗文字朴素,平平道来,直赋其事,却自有一种感人力量,写出了人之常情,使读者产生共鸣。合作探究4、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不矛盾。“马上相逢”让诗人思乡之情奔涌而出,因而泪雨滂沱。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诗人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担心的复杂情感。合作探究合作探究6、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合作探究7、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和岑参《逢入京使》都写到故园”,试分析所蕴含情感的异同。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人情。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相同点:两首诗中的“故园”都是故乡、家乡的意思,都蕴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不同点:《春夜洛城闻笛》由己及人,想到此时听闻笛声的游子都会引发浓浓思乡之情;《逢入京使》则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拓展延伸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山房春事二首(其一)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边塞诗积累课堂检测1、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想怀亲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课堂检测2、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漫漫”巧用叠词,以离乡路程之远,表现诗人旅途奔波劳苦。B.“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用夸张的手法再现诗人泪眼滂沱的情态。C.“马上相逢无纸笔”中“逢”字,点题的同时交代与返京使者的不期而遇。D.本诗语言华丽巧妙,含蓄凝练地描写了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真实而感人。解析:D.“本诗语言华丽巧妙,含蓄凝练地描写了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真实而感人”表述错误。这首诗语言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D板书设计逢入京使望逢实景泪报实情思念家乡开阔豪迈谢谢聆听谢谢观赏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逢入京使》朗读.mp3 【视频】岑参简介.mp4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