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清远市中考一模物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东省清远市中考一模物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机密★启用前
2025年清远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
物理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
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
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
5
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
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
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
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
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
6
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比赛用的乒乓球直径约为
A.4m
B.4 dm
C.4cm
D.4mm
7
2.下列关于诗词中涉及到的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瀑布喷成虹一一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B.绿树阴浓夏日长一一“阴浓”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明镜可鉴形一镜子可以成像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
D.掬水月在手一一月在手中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3.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信息和材料,如题3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



题3图
A,图甲:石油是二次能源
物理模拟试题(一)第」页(共8页)
B.图乙: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发电
C.图丙:手机的集成电路主要是由超导体材料制成
D.图丁: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4.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小明将长度不同的吸管一端封闭粘在一起制作成了“排箫”
如题4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明演奏时发出的声音是吸管振动产生的
B.排箫的声音能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
C.排箫的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会更高
D.吸管长短不同,越短的音调越高
题4图
5.题5图是锂(L)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原子、电子、质子四个粒子,空间尺度最大
的是原子核
+3
B.锂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不带电的电子组成
C.锂原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所以锂原子不带电
D.锂原子失去电子后带负电
题5图
6.使用杠杆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下列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食品夹
B.核桃夹
C.园艺剪
D.羊角锤
7.如题7图甲所示是智能化数显式圆规,能直接显示出所画圆的半径大小。其内
部等效电路图如图乙所示,OEF为可旋转调节阻值的变阻器,当r增大时,即滑
片P向顺时针方向移动,反之,则向逆
时针方向移动。闭合开关,则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半径r减小时,电流表示数减小
B.半径r增大时,电压表示数增大
C.圆规的数显表盘对应电流表示数

题7图
D,半径r增大时,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减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电视画面播放航天员出仓活动,电视画面是通过
传回地面的,其传播
(选填“需要”“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m/s。
物理模拟试题(一)第2页(共8页)2025 年清远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
物理 参考答案
说明:这份试题质量不错,难度稍大,尤其是最后综合能力这道答题,个别空格难度极大,
一个空格才 1 分,却需要考生完成至少 5 步的计算,比做一道计算大题还要困难(例如第
22 题第(4)小题),但本卷总体上还比较平衡,前易后难,符合中考试题的特点,值得大
家测试使用,因此做出这份参考答案供大家选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A D D C A B
二、填空题(每空格 1 分,共 21 分)
8、 电磁波,不需要,3×108 9、 惯性,减少,相互作用力
10、 升华 ,降低 ,水蒸气液化 11、 10.0 (写 10 不给分),放大,投影仪
12、 低温, 气 ,增大 13、高度差,1:2,电流大小
14、 变亮, 0.4, 30
三、作图题(2 分+2 分+3 分=7 分)
15(1)画对一个给一个分,画错另一个不扣分 15(2)要画出虚线,不画的扣一分,光线
不对着焦点画过来的不给分。15(3)画成并联的不给分。
四、实验题(每空格 1 分,共 20 分)
16、(1)7.40 (2)37.8 (3)26.8,1.05,大 (解释:因为注射器的前端空隙的体积无
法测量到,但测质量时能测到,导致所测的质量的体积偏小了,故偏大)
(4)5546.7,400 (解:w=32/ 1600=0.02kW·h,
∴P=W/ t=0.02kW·h / (3/ 60)h =0.4KW=400W .)
17、(1)不属于 (2)深度 (3)相等 (4)a (5)盐水 (6)
( 解答:由于 h1 深度处橡皮膜相平,则此处上下面的上下方向的压强相等。则:
P 水=P 未知,即: ,就可以解出答案。 )
18、(1)见如图
(2)断路
(3)“50Ω 1.5A” ,4.2 ,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 解答 1、电阻器选择:由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可以算出电阻
R=U/I =0.7V/0.07A=10Ω。由于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电阻值控制不变,也
就是 10Ω不变,那么要实现这个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的数值,而电源电压大
约是 4.5V( 三节干电池,每节电压略低于 1.5V,也就是总电压要低于 4.5V ),
故电阻器的电压值大约是:
U 滑=4.5V-0.7V=3.8V,故其阻值大约是:R 滑=U 滑/I=3.8V/0.07A=54Ω,故应选
用“50Ω 1.5A”】
(备注:由于电源电压实际上小于 4.5V,所以上面算出的 54Ω实际上没有这么
大,实际阻值应为:(4.2V-0.7V)/0.07A =50Ω)
【解答 2、电源电压:根据上述 U 表=0.7V 时,I 表=0.07A,这时闭合开关时,应
还没有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P,故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应为最大,也即:R
滑=50Ω,而定值电阻 R=10Ω,故串联总电阻为:R 总=50Ω+10Ω=60Ω,故电源
电压:U 电源=I 表R 总=0.07A×60Ω=4.2V 】
(4)0.4 , 0.1
【解答 3、换用新电阻后电流怎么算:根据题意,现在是换用未使用过的一个电
阻,而在上面的实验过程中,用过了 10Ω电阻,第(4)小题一开始将 R换成
5Ω电阻,所以现在最后使用的电阻应为20Ω电阻。 根据使用5Ω电阻时电流是
0.4A,并且还有利用图乙中的某一组数据,因此算出 5Ω 电阻使用时它的两端
电压:U2=I2R2=0.4A×5Ω=2V。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电阻变换,但其两端电
压控制不变,所以换上 20Ω电阻后,其电压仍为 2V不变。所以此时电路上的电
流为:I3=U2/R3=2V/20Ω=0.1A。 】
五、计算题:
19、解:
(1)漂浮时,福建舰受到的浮力为:F 浮=G 排=m 排g=8×10
4×103kg×10N/kg=8×108N。
(2)静止时,舰载机对舰艇的压力:F=G 机=mg=30×10
3kg×10N/kg=3×105N;
对舰艇的压强为:P=F/S=3×105N/1.5m2=2×105N 。
(3)福建舰行驶速度;v=54km/h=15m/s,匀速行驶时阻力与牵引力平衡,则:
f=F 5 3 6牵引力=P/ v=2.1×10 ×10 W/ 15m / s=1.4×10 N。 答:略
20、解:
(1)以加热档工作时,电路上的电流为:I 加=P 加/ U=484W/ 220V =2.2A 。
(2)当 R1、R2 串联使用时,是保温档;只有 R1 工作时,是加热挡。则:
R1+R2=U2 / P 保=(220V)2 / 60.5W=800Ω;
而 R1=U2/ P 加=(220V)2/ 484W=100Ω;故 R2=800Ω 100Ω=700Ω。
(3)保温加热 10 分钟,产生的热量为:
Q=W=P 保t=60.5W×10×60s=3.63×10 4J。 答:略
六、综合能力题(每小题 6 分,每空格 1 分,共 18 分)
21、(1)上升较慢,较多 【理由:在本小题后就是解答】
(2)上升较快,热传递 【需要对表格的数据进行处理:后面减去前面,一个
一个的做,就看出问题,挺不容易的。见下面的图片】
(3)距离和光照强度相同是,黑色物体吸热性能优于白色物体。
(4)夏天穿白色衬衫(遮阳伞用白色材料制成)(温棚用黑色尼龙网覆盖,可
提高地温),其他合理均可。
22、(1)145 【解:72.5×10 3kg/ 500kg/ m 2=145】
(2)b
(3)5.5×10 4 ;制冷。【解:(8-2.5)×10 4=5.5×10 4 】
(4)3.6×10 4; 60 解答过程见如图:(小心看步骤,已经编号)
23、(1)电磁感应 (2)重力势,动
(3)600, 40%
【解答:重力做的功:W=Gh =250N×2.4m =600J;】
【 =W 电/ W=p t/ W=1W×4×60s / 600J =40%】
(4)7~25
【 ① 当 I=0 .3A时,是为最大电流,则 R1 阻值最小:
R1 最小=(3.6V 1.5V)/ 0.3A=7Ω】
②当电压表 U=3V时,R1 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此时 U0=3 .6V 3V=0.6V,
∴I=0 .6V/ 5Ω=0.12A,∴R1 最大=3V/ 0.12A=25Ω。
如有差错,请自己更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