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第8章 人体的能量供应 章末复习课件 (共31张PPT) 北师大版(2024) 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单元 第8章 人体的能量供应 章末复习课件 (共31张PPT) 北师大版(2024) 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4单元 第8章
人体的
能量供应
章末复习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复习目标
1.深度理解人体能量供应的原理,精准阐述食物中能量的释放过程,熟知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能量转化的关联。
2.全面掌握呼吸系统在能量供应中的关键作用,清晰描述呼吸作用的实质与意义。
食物中
能量的释放
食物中贮存着能量:
不同食物由于成分不同,含有能量不同
细胞通过呼吸
作用释放能量
呼吸作用的概念
呼吸作用的实质
呼吸作用的意义
食物中的供能物质
糖类
主要能源物质,如米饭、面包富含糖类
蛋白质
构建和修复身体,肉类、豆类含大量蛋白质
脂肪
储能物质,食用油、肥肉富含脂肪
食物 种类 每克所含能量(kJ)
糖类 17
蛋白质 23
脂肪 38
食物的能量(kJ)= 水温升高值×水质量×4.187
食物质量×1000
(食物的热价)
脂肪的热价最高,这意味着相同质量的情况下,脂肪能够为人体提供更多的能量;而糖类的热价相对较低,但它却是人体生命活动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蛋白质的热价处于中间位置 ,它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修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在必要时为人体提供能量。
探究不同食物贮存能量的差异
木条燃烧时,其中贮存的能量主要通过热、光等形式释放,释放的热量可以进行测定。氧气能够助燃,空气流通有助于木条充分燃烧,使能量充分释放。
本活动中可以通过测定各种食品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探究不同食物贮存能量的差异。
第一步就是制作简易的能量测定仪
同样,食物在燃烧时也会释放热。不同食物贮存的能量有多有少,所以燃烧的时候释放的热量也就不同。
制作能量测定仪
1.装置的材料选择应注意什么问题
2.从功能上来说,制作装置需要注意什么
3.图中哪个装置更合适?为什么?
保温、通气
非易燃物、稳固
第一种比较合适,因为锥形瓶外面有一层保温结构,不易散失热量,所计算的数值较准确,而且燃烧样品的地方开口较小,也不易散失热量。
装置一
装置二
二是不待样品完全燃烧,测定样品燃烧前后的质量差,计算燃烧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值。
减少能量散失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的关键,释放能量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①是测定一定质量的样品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值;②是不待样品完全燃烧,测定样品燃烧前后的质量差,计算燃烧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值。 可以参照教材表8-1表格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探究不同食物贮存能量的差异
检测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
(1)取四个瓶子标号为A、B、C、D
(2)打开A、B两瓶的瓶盖,置于空气中3min
(3)取C、D两瓶,通过玻璃管向瓶内呼气
检测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
1.将燃着的蜡烛分别放入A和C瓶中,记录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
现象:燃烧的蜡烛放入C瓶中更快地熄灭。
结论:人呼出气体和空气相比,氧气含量少。
A
C
检测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
2.分别向B和D瓶中倒入50mL澄清的石灰水,比较两瓶中液体的浑浊程度。
现象:D瓶中石灰水出现浑浊。
结论:人呼出气体和空气相比,二氧化碳含量多。
B
D
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人体的每个细胞都能够利用氧气将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伴有能量的释放。
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就是呼吸作用。




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概念
公式
实质
意义
有机物(如葡萄糖)+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线粒体、酶
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恒定,一部分用于推动各种生命活动
比较项目 燃烧 呼吸作用
相同点
不同点
比较燃烧与呼吸作用
比较项目 燃烧 呼吸作用
相同点 氧化作用 氧化作用
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产物一般都是二氧化碳和水
需要氧气 一般需要氧气
一个步骤完成 一连串的化学反应过程
不同点 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 只在细胞内进行
不需要酶的参与 需要多种酶的催化
反应迅速、剧烈 反应缓慢缓和
储存的能量瞬间释放 储存的能量逐步释放
能量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 能量以热和高能化合物的形式释放
习题演练
1.某小组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食物名称 质量(g) 水的体积(mL) 水温升高值(℃)
花生仁 2 50 30
核桃仁 2 50 35
大米 2 50 20
A. 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不同食物中储存的能量相同吗”
B. 为了减少误差,实验操作中可多称取一些食物
C. 实验中水温升高值越大,说明该食物含有的能量越少
D.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大米含有的能量最多
A
习题解析
A 选项,从实验设计可知探究的就是不同食物储存能量是否相同,该说法正确;
B 选项,多称取食物不能减少误差,应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少误差,B 错误;
C 选项,水温升高值越大,说明食物释放能量越多,含有的能量越多,C 错误;
D 选项,由表中数据可知核桃仁使水温升高最多,含能量最多,D 错误。
习题演练
2.在探究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中,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
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水蒸气
B
答案:B。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表明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B 正确;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 错误;氮气和水蒸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D 错误。
3.在“双减”课后延时服务活动中,七年级(2)班的生物兴趣小组对食物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他们选取花生仁、核桃仁作为实验材料,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实验数据如下表:
材料类型 食物量/g 水量/mL 燃烧前水温/℃ 燃烧后水温/℃
花生仁 0.5 40 20 36.5
核桃仁 0.5 ? 20 39.0
(1)表中的“?”应该是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为了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以进行______实验,并对实验数据___________。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等质量花生仁中的含有的能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核桃仁。
(4)通过实验分析可知,实验测得食物所含的能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要使实验数据尽可能接近实际值,该兴趣小组可以采取的改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习题演练
40
控制单一变量
重复
取平均值
小于
小于
对实验装置进行保温处理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
复习目标
1.概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分析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征,提升结构功能观。
2.概述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并解释呼吸作用和气体交换的原理。
3.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气管
支气管

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呼吸道
呼吸系统组成
呼吸道和
肺组成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的组成
呼吸道
的作用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肺:主要器官,气体交换场所
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畅通
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使气体温暖、湿润和清洁
适于气体交换
的结构特点

构造
肺泡
数量多,表面积大
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肺泡外缠弹性纤维
肺泡外缠丰富的毛细血管
呼吸运动模型
胸骨、肋骨运动模型示意图
膈肌运动模型示意图
(膈肌的运动会引起胸廓和肺体积的变化)
(胸骨、肋骨的运动会引起胸廓容积的变化)
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呼吸运动 过程 肋间肌状态 膈肌状态 胸廓变化 肺变化 肺内气压 变化 气体流动
方向
吸气 收缩 收缩 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增大 扩张 下降,小于外界气压 外界空气经呼吸道入肺
呼气 舒张 舒张 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减小 回缩 上升,大于外界气压 肺内气体经呼吸道排出
气体交换过程
交换部位 交换原理 交换过程 结果
肺泡与血液 气体扩散(气体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 肺泡内氧气浓度高于血液,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高于肺泡,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血液与组织细胞 气体扩散 血液中氧气浓度高于组织细胞,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浓度高于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血液 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肺动脉
肺静脉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气体 运输载体
氧气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二氧化碳 主要通过血浆运输
外界空气
呼吸道


肺部的毛细血管




组织的毛细血管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肺与外界的
气体交换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液
中的运输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呼吸运动
产生气压差
扩散
作用
扩散作用
呼吸道疾病及注意事项
疾病名称 病因 症状 预防及注意事项
哮喘 支气管感染 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 避免接触过敏原,预防呼吸道感染
肺炎 细菌、病毒等感染 发热、咳嗽、咳痰等 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
图一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二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其中A、B表示不同的血管,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图三为某同学制作的模拟人体膈肌运动与呼吸关系的简易模型。据图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肋间肌应处于______状态,膈肌应处于______状态,如图三中的______图所示。
(4)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1.图一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二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其中A、B表示不同的血管,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图三为某同学制作的模拟人体膈肌运动与呼吸关系的简易模型。据图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习题演练
(1)图一中,[ ]___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_____是呼吸道与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哮喘是[ ]_________感染或者过敏引起的一种疾病,患病时通道变窄,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2)在寒冷的冬季,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气管
鼻黏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
图一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二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其中A、B表示不同的血管,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图三为某同学制作的模拟人体膈肌运动与呼吸关系的简易模型。据图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肋间肌应处于______状态,膈肌应处于______状态,如图三中的______图所示。
(4)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1.图一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二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其中A、B表示不同的血管,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图三为某同学制作的模拟人体膈肌运动与呼吸关系的简易模型。据图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习题演练
(3)图二中,血管A和血管B中的血液相比较,含氧量高的是血管_____。外界气体按照图中b方向进入肺泡时,肺内的气体压力_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肋间肌应处于_____状态,膈肌应处于______状态,如图三中的____图所示。
(4)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B
小于
收缩
收缩

肺泡数量很多,气体交换效率高。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薄,利于气体交换。
习题演练
B
2.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与胸廓及肺的变化密切相关。如图一表示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图三表示肺泡与外界及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A→B→C段表示呼气,呼气过程中图二膈顶的位置由①→②
B.图一C→D段表示肺内气压逐渐减小,此时人体处于吸气状态
C.图三中气体Ⅰ和气体Ⅱ的进出,通过细胞的呼吸作用来实现
D.图三中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后,④中流出的是静脉血
习题演练
3.打嗝是因为某些因素导致膈肌不由自主地痉挛,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声响,如图是胸廓和膈肌的位置示意图,①为膈肌的正常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打嗝时膈肌的位置是③
B.打嗝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C.呼气时,膈肌的位置与②相同
D.打嗝时,空气迅速通过口、咽、食管进入肺
B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