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课件(共41张PPT+内嵌视频1个)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6.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课件(共41张PPT+内嵌视频1个)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第2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北师大版.七下.人体的营养
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与分析,描述消化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生命观念
01
02
03
04
通过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说明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探究实践
通过观察分析与模型建构,分析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概述总结不同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
V
开动脑筋
每天我们都会吃进各种食物以保证我们获取充足的营养。
有些人吃的很多却不胖,而还有些人吃的并不比别人多却很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01
02
03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食物的消化
营养物质的吸收
口腔

食管

小肠
大肠
肛门
唾液腺
肝脏
胃腺
胰腺
肠腺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 = 消化道+消化腺
消化道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
(大部分含有消化酶)
口腔

食管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道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道
食物经过的通道,开始于口终止于肛门
胃:消化道中最膨大的器官
小肠:消化道中最长的器官,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盲肠
阑尾
大肠
小肠

功能
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
消化腺的组成和功能
唾液腺

分泌唾液
(含有淀粉酶)
初步消化淀粉
唾液腺
腮腺
舌下腺
颌下腺
消化腺的组成和功能
胃腺

胃壁中有消化腺——胃腺
胃腺分泌消化液——胃液,胃液中有盐酸和蛋白酶,初步分解蛋白质
胃液分泌过少——消化不良
胃液分泌过多——胃酸、胃痛
胃腺
消化腺的组成和功能
肝脏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
肝脏分泌的胆汁暂时贮存在胆囊中,并通过胆管把胆汁送入小肠;
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消化腺的组成和功能
胰腺
肠腺


胰腺分泌胰液
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
肠腺分泌肠液,
含有消化糖类、
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肠腺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腺 消化液 所含消化酶 流入的部位
唾液腺
胃腺
肠腺
胰腺
肝脏
口腔

小肠
小肠
小肠
唾液
胃液
胆汁
肠液
胰液
唾液淀粉酶
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不含消化酶
胃蛋白酶
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根据所学内容,小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口腔

食管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道: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肝脏
胰腺
肠腺
(唾液)
唾液
淀粉酶
(胃液)
胃蛋白酶
(胆汁)
(胰液)
(肠液)
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无消化酶
人体消化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容纳、磨碎、搅拌、运输)
(分泌消化液,促进消化)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都到哪里了?
它们在体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二、食物的消化
复杂大分子物质
消化
吸收
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血液
什么是消化?
进入消化道的食物为什么要先消化?
消化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二、食物的消化
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就是消化。
不能吸收的营养物质
可吸收的营养物质
消化
消化酶
食物为什么要先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呢?
淀粉和葡萄糖溶液透过卵壳膜的差异
1.淀粉和葡萄糖这两种物质,哪种能透过卵壳膜(透析袋)?
葡萄糖
不能,因为淀粉的分子较大不能透过细胞膜直接被细胞吸收。
2.细胞膜具有和卵壳膜相似的功能,你推测食物中的淀粉能不能直接被细胞吸收呢?
讨论:
二、食物的消化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蛋白质、糖类、脂肪
水、无机盐、维生素
纤维素
须消化后被吸收
无需消化即可直接吸收
不能被消化
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是怎样的呢?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取一块馒头慢慢咀嚼会有甜味
现象
馒头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淀粉没有甜味
解释
馒头在口腔内经过细细咀嚼,其中的淀粉成分是否发生变化呢?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馒头在口腔内经过细细咀嚼,其中的淀粉成分发生了变化。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如何检验淀粉的成分是否发生变化呢?
原理
淀粉(没有甜味)
麦芽糖(有甜味)
分解

变蓝

不变蓝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馒头在消化的过程中既有牙齿和舌的作用,又包含唾液的作用。
提示
口腔温度与实验条件有什么必然联系吗?如何选择实验的温度条件?
提示
无咀嚼、舌搅拌、唾液
牙齿咀嚼、无搅拌、唾液
牙齿咀嚼、舌搅拌、无唾液
3.制定计划
牙齿咀嚼、舌搅拌、唾液
对照组:
实验组:
合作思考
1.用什么来模拟牙齿和舌的作用?
2.实验所需温度为多少?检验的试剂是什么?为什么选择此温度和试剂?


馒头块+唾液(不搅拌)
馒头碎屑+清水(搅拌)
馒头碎屑+唾液(搅拌)
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入37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试管中颜色的变化。

合作思考
甲管内颜色没有变蓝
乙管内颜色变蓝色
丙管内颜色稍微变蓝
通过搅拌、加唾液,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通过搅拌、加清水(无酶),馒头中的淀粉基本没有分解
未切碎、无搅拌、加唾液,馒头中的淀粉没有充分分解
现象
分析
结论
淀粉
口腔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馒头在口腔中经过细细咀嚼后,淀粉成分发生了变化,
这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
分析思考
牙齿能切碎和磨碎食物,舌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唾液能使淀粉开始发生变化。
牙齿的切碎与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使淀粉发生变化。
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口腔中有唾液淀粉酶,能使部分淀粉充分转变成麦芽糖。
配合牙齿咀嚼
搅拌,将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
将食物切断、磨碎
牙齿
舌头
唾液流入口腔
唾液腺导管的开口
物理性消化
(大小、形状改变)
化学性消化
(成分改变)
淀 粉
唾液淀粉酶
口腔
麦芽糖
第一站 :口腔
口腔中的食物通过吞咽,进入食管,通过食管的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
第二站:咽、食管
咽和食管无消化功能
食物经过口腔之后,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
第三站:胃
胃蛋白酶

多肽
蛋白质
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暂时贮存并消化部分食物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②胃壁上有胃腺
分泌胃液,内含胃蛋白酶
初步消化蛋白质为多肽
①胃壁上有发达的平滑肌
肌肉收缩、蠕动,揉碎食物
第四站:小肠
肝 脏
胰 腺
胆 囊
十二指肠
小 肠
思考:小肠中含有哪些消化液?分别起什么作用?
第四站:小肠
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
小肠内壁上有肠腺,能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等多种物质。
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胆汁乳化脂肪,促进脂肪分解为脂肪微粒。
在大肠中,将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和水混合成粪便,经肛门排出。
小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部分水、无机盐等推入大肠。
第五站:大肠、肛门
大肠和肛门无消化功能
蛋白质
淀 粉
脂 肪
脂肪酸、甘油
唾液
口腔
麦芽糖
肠液、胰液
小肠
葡萄糖
胃液

多肽
肠液、胰液
小肠
氨基酸
胆汁
小肠
脂肪微粒
肠液、胰液
小肠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开始消化的部位分别为口腔、胃和小肠。
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
下图曲线分别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
未被消化营养物质的百分比
口腔
大肠
食管
小肠

淀粉
脂肪
1. 图中____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2. 淀粉、脂肪、蛋白质各在消化道什么地方开始被消化?
3. D中含有______、______ 、______等
消化液。
淀粉(口腔)、蛋白质(胃)、脂肪(小肠)
胆汁
胰液
肠液
小试牛刀
Y
蛋白质
0
50
100
A
B
C
D
E
X
Y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通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则称为吸收。
消化道哪些部位能够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呢?
观看实验视频,描述小肠内表面的结构特点,思考这些结构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有什么关系?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1.长:小肠很长,5~6米;
2.大:有皱襞、绒毛(内表面积大);
3.薄: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1.大肠长1.5米;
2.只有皱襞,没有绒毛。
胰液
胆汁

小肠
大肠
剩余的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
少量的水、无机盐、酒精
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消化道各部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消化系统
实验探究
消化和吸收
食物的消化
营养物质的吸收
消化道
消化腺
淀粉和葡萄糖通过半透膜的差异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
课堂小结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复习巩固
1. 一位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下列哪项是它的旅行路线( )
A. 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肛门
B. 口腔→胃→食管→小肠→大肠→肛门
C. 口腔→大肠→胃→食管→小肠→肛门
D. 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D
2.下列结构与小肠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 小肠内壁上的皱襞和小肠绒毛 B. 小肠内的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
C. 有大量的小肠绒毛且壁薄 D.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3.糖类、蛋白质、脂肪起始消化的器官是( )
A. 胃、小肠、大肠 B. 口腔、胃、小肠
C. 口腔、胃、肝脏 D. 口腔、小肠、大肠
复习巩固
B
B
资料分析
姗姗小朋友吃西瓜时,不小心将一粒西瓜籽咽了下去。这粒西瓜籽在姗姗的消化道内,经历了一天的历险记。它先遇到像轧钢机似的上、下尖硬的怪物,差点儿将它压的粉身碎骨;刚躲过一劫,又遇到“酸雨”;后来它钻进了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它在这里走了很久,身边的许多物质都神秘地消失了;走出迷宫,它又差点儿钻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不知怎地,它与一些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最后,它们在姗姗上厕所时,一起离开了姗姗。请你帮这粒西瓜籽分析一下:
(1)它在哪里遇到像轧钢机似的怪物?
(2)它在哪里遇到“酸雨”?
(3)它在什么地方与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
(4)又长又窄的“迷宫”是什么部位?为什么许多物质在这里会神秘地消失?
口腔

大肠
小肠,被消化和吸收了
牙齿位于口腔中,儿童时有乳牙20颗,成人时有恒牙28~32颗,可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
牙齿与人体健康有重要关系。食物消化始于牙齿对食物的处理。牙齿对食物的切断、撕裂、磨碎等作用,可减轻胃与肠在消化过程中的负担。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也会由于一些因素而受损。口腔内生活的细菌能将残留食物中的糖类物质转化为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对牙齿有腐蚀作用而形成龋齿,俗称“虫牙”。龋齿患者在食用过冷、过热食物时,会感到牙齿疼痛。
小资料:牙齿与口腔卫生
这节课
你学会了什么?
开动脑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