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2 群落具有垂直、水平和时间结构课时概念解析 本课时的概念为“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特征,并可随时间而改变”,该概念的建构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证据的支持:1.群落分层形成垂直结构;2.群落水平方向上的种群配置形成水平结构。概念1 群落分层形成垂直结构(阅读教材P33~35,完成填空)1.陆生植物的生长型2.群落的垂直结构(1)概念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的____________现象。(2)表现(3)应用[辨正误](1)陆地群落的分层主要与植物对光的利用有关,其中树冠层对群落影响最大。( )(2)群落中动物的垂直结构主要与温度有关。( )(3)群落的分层现象是物种自然选择的结果。( )(4)竹林中的竹子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生活、学习和实践情境)森林植物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自上而下分别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森林动物也存在着明显的分层现象,树冠层栖息着鹰、黄鹂、杜鹃等;中层栖息着山雀、啄木鸟、莺等;草本层则生活着画眉、八色鸫等。(1)森林植物和森林动物的分层现象,体现了森林群落的哪一种空间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决定森林植物和森林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森林植物的成层结构,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森林植物的垂直分层对森林动物的垂直分层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例应用】例1 关于群落的垂直结构,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A.海洋中藻类的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密切相关C.竹林中的箭竹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D.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例2 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植物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化,分为植物器官在地上不同高度和地下不同深度的空间垂直配置。如图为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下列关于植物群落分层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有垂直分层现象B.分层现象都是通过植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C.地上分层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D.地下分层是植物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及养分的一种生态适应概念2 群落具有水平结构与时间结构(阅读教材P35~37,完成填空)1.群落水平方向上的种群配置形成水平结构2.群落的组成和外貌可随时间改变而形成时间结构[辨正误](1)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2)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在不同季节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改变。( )(3)野草丛比较矮小,只存在水平结构。( )(生活、学习和实践情境)研究人员对某湖泊水体群落的结构进行调查时发现,从岸边到深水区,依次生长着挺水植物(如菖蒲和莲等)、沉水植物(如茨藻和小眼子菜等),水中还有漂浮植物(如满江红、浮萍等)。其中部分植物在水体中的分布如下图所示。(1)图中菖蒲、莲、茨藻的分布体现了该水体群落具有哪种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体中的动物有生活在水面上的水黾、浅水区的仰泳蝽和深水区的蝎蝽等,这些动物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什么结构?决定这种结构特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春天水体中的菖蒲、莲等植物萌发生长,夏天达到繁茂,到秋冬时枝叶衰败,一片萧条,这说明群落具有哪一种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例应用】例3 下列关于群落的水平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光照、土壤湿度和盐渍化程度等环境条件都能影响生物的水平分布格局B.陆地群落的水平结构很少是均匀的C.不同的植物自下而上分别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D.植被在水平方向上往往表现出不均匀性分布例4 某温带落叶阔叶林群落中,以草本植物为例,春季草本植物由莲花、顶冰花、侧金盏花等组成,当它们生长旺盛、花朵盛开时,其他大多数夏季草本植物则刚开始生长。而当夏季草本植物争妍时,早春生长旺盛的草本植物已结束其营养生长,地上部分死亡,地下部分进入休眠状态。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草本植物组成一个群落B.因草本植物的根系不发达,所以其地下部分不存在垂直结构C.群落的组成和外貌会随着时间而改变D.群落外貌的变化与自然环境的时间节律变化无关感悟真题1.(2022·浙江1月选考,15)某海域甲、乙两种浮游动物昼夜分布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A.甲有趋光性,乙有避光性B.甲、乙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C.乙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甲、乙的沉浮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2.(2018·浙江4月选考,4)影响水生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温度 B.氧气的垂直分布C.光的穿透性 D.大气中颗粒物含量课时2 群落具有垂直、水平和时间结构概念1自主建构1.乔木 藤本 环境2.(1)分层 (2)高度 光 阳光 水分 光能利用率 食物 (3)多层次 多序列 立体养殖 太阳能辨正误(1)√(2)× 提示: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食物有关。(3)√(4)× 提示: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竹林中的竹子属于一个种群。合作探究(1)提示:垂直结构。(2)提示:光照;食物。(3)提示:缓解了植物之间争夺阳光、空间、水分和矿质营养的矛盾;扩大了植物利用环境的范围,提高了植物的光能利用率。(4)提示: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条件,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典例应用例1 C [竹林中的箭竹属于一个种群,而不是群落,没有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C错误。]例2 B [群落的垂直分层是各种群之间及种群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B错误。]概念2自主建构1.水平 镶嵌 扩散 内部环境2.时间辨正误(1)√(2)√(3)× 提示:野草丛也存在垂直结构。合作探究(1)提示:水平结构。(2)提示:垂直结构;食物。(3)提示:时间结构。典例应用例3 C [不同的植物自下而上分别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例4 C [一定时间内聚集在一定空间内的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称为群落,所有的草本植物不是一个群落,A错误;草本植物的地下部分也存在垂直结构,B错误;群落的组成和外貌会随时间改变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称为群落的时间结构,C正确;自然环境的时间节律变化会影响群落的组成和外貌,如鸟类的迁徙,D错误。]感悟真题1.D [甲、乙的分布在中午均有向下移动的趋势,午夜有向上移动的趋势,二者均有避光性,A不合理;甲分布在较浅层,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乙分布在较深层,主要食物不是浮游植物,B不合理;乙的分布体现了种群的分布特点,C不合理;群落的时间结构指群落的组成和外貌可随时间改变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甲、乙的沉浮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D合理。]2.D [水生群落也有分层现象,其层次性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性、温度、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共25张PPT)第二章 群落课时2 群落具有垂直、水平和时间结构课时概念解析本课时的概念为“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特征,并可随时间而改变”,该概念的建构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证据的支持:1.群落分层形成垂直结构;2.群落水平方向上的种群配置形成水平结构。目录 CONTENTS1.群落分层形成垂直结构2.群落具有水平结构与时间结构3.感悟真题自主建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课时概念图自主建构乔木(阅读教材P33~35,完成填空)1.陆生植物的生长型藤本环境2.群落的垂直结构(1)概念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的______现象。(2)表现分层高度光阳光水分光能利用率食物(3)应用多层次多序列立体养殖太阳能[辨正误](1)陆地群落的分层主要与植物对光的利用有关,其中树冠层对群落影响最大。( )(2)群落中动物的垂直结构主要与温度有关。( )提示: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食物有关。(3)群落的分层现象是物种自然选择的结果。( )(4)竹林中的竹子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提示: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竹林中的竹子属于一个种群。√×√×(生活、学习和实践情境)森林植物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自上而下分别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森林动物也存在着明显的分层现象,树冠层栖息着鹰、黄鹂、杜鹃等;中层栖息着山雀、啄木鸟、莺等;草本层则生活着画眉、八色鸫等。(1)森林植物和森林动物的分层现象,体现了森林群落的哪一种空间结构?提示:垂直结构。(2)决定森林植物和森林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提示:光照;食物。(3)森林植物的成层结构,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什么意义?提示:缓解了植物之间争夺阳光、空间、水分和矿质营养的矛盾;扩大了植物利用环境的范围,提高了植物的光能利用率。(4)森林植物的垂直分层对森林动物的垂直分层有何影响?提示: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条件,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典例应用】C例1 关于群落的垂直结构,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A.海洋中藻类的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密切相关C.竹林中的箭竹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D.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解析:竹林中的箭竹属于一个种群,而不是群落,没有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C错误。B例2 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植物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化,分为植物器官在地上不同高度和地下不同深度的空间垂直配置。如图为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下列关于植物群落分层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有垂直分层现象B.分层现象都是通过植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C.地上分层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D.地下分层是植物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及养分的一种生态适应解析:群落的垂直分层是各种群之间及种群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B错误。水平(阅读教材P35~37,完成填空)1.群落水平方向上的种群配置形成水平结构镶嵌扩散内部环境2.群落的组成和外貌可随时间改变而形成时间结构时间[辨正误](1)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2)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在不同季节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改变。( )(3)野草丛比较矮小,只存在水平结构。( )提示:野草丛也存在垂直结构。√√×(生活、学习和实践情境)研究人员对某湖泊水体群落的结构进行调查时发现,从岸边到深水区,依次生长着挺水植物(如菖蒲和莲等)、沉水植物(如茨藻和小眼子菜等),水中还有漂浮植物(如满江红、浮萍等)。其中部分植物在水体中的分布如下图所示。(1)图中菖蒲、莲、茨藻的分布体现了该水体群落具有哪种结构?提示:水平结构。(2)水体中的动物有生活在水面上的水黾、浅水区的仰泳蝽和深水区的蝎蝽等,这些动物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什么结构?决定这种结构特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示:垂直结构;食物。(3)春天水体中的菖蒲、莲等植物萌发生长,夏天达到繁茂,到秋冬时枝叶衰败,一片萧条,这说明群落具有哪一种结构?提示:时间结构。●研究人员在夏天对该湖泊水体不同深度的温度和氧含量进行测定,绘制了下图所示的曲线。请分析水体中随着水深增加,氧含量下降的原因。提示:随水深的增加,水体中植物越来越少,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减少;生活于水体下层的动物也消耗氧,使下层氧含量进一步减少。 ●群落的时间结构≠群落的季节性变化群落的时间结构描述的范围比群落的季节性变化要大一些,包括组成和外貌,从时间上来说不一定是以季节作单位。如果是以季节为单位来看,这样的外貌变化就是群落的季节性变化。 【典例应用】C例3 下列关于群落的水平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光照、土壤湿度和盐渍化程度等环境条件都能影响生物的水平分布格局B.陆地群落的水平结构很少是均匀的C.不同的植物自下而上分别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D.植被在水平方向上往往表现出不均匀性分布解析:不同的植物自下而上分别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C例4 某温带落叶阔叶林群落中,以草本植物为例,春季草本植物由莲花、顶冰花、侧金盏花等组成,当它们生长旺盛、花朵盛开时,其他大多数夏季草本植物则刚开始生长。而当夏季草本植物争妍时,早春生长旺盛的草本植物已结束其营养生长,地上部分死亡,地下部分进入休眠状态。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草本植物组成一个群落B.因草本植物的根系不发达,所以其地下部分不存在垂直结构C.群落的组成和外貌会随着时间而改变D.群落外貌的变化与自然环境的时间节律变化无关解析:一定时间内聚集在一定空间内的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称为群落,所有的草本植物不是一个群落,A错误;草本植物的地下部分也存在垂直结构,B错误;群落的组成和外貌会随时间改变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称为群落的时间结构,C正确;自然环境的时间节律变化会影响群落的组成和外貌,如鸟类的迁徙,D错误。D1.(2022·浙江1月选考,15)某海域甲、乙两种浮游动物昼夜分布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A.甲有趋光性,乙有避光性B.甲、乙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C.乙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甲、乙的沉浮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解析:甲、乙的分布在中午均有向下移动的趋势,午夜有向上移动的趋势,二者均有避光性,A不合理;甲分布在较浅层,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乙分布在较深层,主要食物不是浮游植物,B不合理;乙的分布体现了种群的分布特点,C不合理;群落的时间结构指群落的组成和外貌可随时间改变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甲、乙的沉浮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D合理。D2.(2018·浙江4月选考,4)影响水生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温度 B.氧气的垂直分布C.光的穿透性 D.大气中颗粒物含量解析:水生群落也有分层现象,其层次性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性、温度、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课时精练5 群落具有垂直、水平和时间结构(时间:30分钟分值:50分)选择题:第1~14题,每小题2.5分,共35分。【基础对点】题型1 群落的垂直结构1.下列现象能够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的是 ( )毛竹林中竹笋、一年生嫩竹和多年生老竹分布在竹林的不同高度上海拔4 000米的高山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分布不同的植物类群苔藓、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依次配置在森林的不同高度上从湖岸到湖心依次生长着芦苇、浮萍和金鱼藻等生物2.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温度、食物 温度、光照温度、温度 光照、食物3.下列关于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草原群落不具有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的层次性越明显,动物的数量越多在群落垂直结构的各层次上栖息的动物都不同植物在空间上的成层排列,扩大了植物利用环境的范围,提高了植物的光能利用率4.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进行间作套种5.研究人员调查了A、B、C三个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三个群落具有相同的物种组成A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调查群落中某一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三个群落的植物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题型2 群落的水平结构6.种子直接落在母株周围产生成簇的幼株,形成集群。这体现了群落的 ( )时间结构 水平结构垂直结构 分层现象7.内蒙古草原群落优势种针茅草的分布呈一丛一丛的斑块状,而整个草原的草本植物呈镶嵌性分布。下列关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植物种子的传播能力有差异群落垂直方向上光照有差异动物活动影响群落内部环境群落水平方向土壤湿度不同8.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树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表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主要树种对群落会产生重大影响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9.(2024·金华十校高二联考)为改善某湖泊周围的环境与功能,结合离岸距离对群落的结构进行研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区域 甲 乙 丙 丁 戊离岸距离 0~34 m 34~230 m 230~350 m 350~380 m 380 m以外芦苇主要生长在丙区域,其长势高低错落,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表中五个区域分布着不同的动植物种群,在空间上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丁区域分布着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在空间上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不同深度的水域中溶氧量不同,导致分布的植物种类不同题型3 群落的时间结构10.在草地中,蝶类白天活动,夜蛾类晚上活动。这种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 )营养结构 垂直结构水平结构 时间结构11.某温带草原在夏季是无垠绿土、胡马长嘶的情景,在其他季节该草原又会呈现另一番外貌。上述现象属于群落的 ( )季节性变化 生态位水平结构 昼夜变化12.(2024·A9协作体高二联考)群落的种类组成、物种的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等在时间上的分化或配置称为群落的时间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种组成极少,所处环境恶劣的群落不具备时间结构时间结构在群落的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上均可以体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是时间结构的一种体现决定时间结构的因素有外界环境条件、生物自身生理特点等13.(2024·慈溪高二期末)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我国西藏东南部,具有我国最完整的植被垂直分布类型。研究者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开展了红外相机监测调查工作,共记录到136个物种。分析部分物种的活动范围和季节性之后发现,植食动物(如鬛羚)和肉食动物(如云豹)的丰富度在旱季均显著高于雨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该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多于136个物种两类动物在旱季和雨季的活动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肉食动物在旱季活动频繁有利于其捕食植食动物植食动物旱季活动旺盛的原因是旱季有更多的食物【综合提升】14.(2024·精诚联盟高二联考)下图是某地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图,其中a、b、c分别代表高山、森林、海洋。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中a地区植物分布不同不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而是多个小的群落图中b地区不存在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图中c地区藻类植物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有利于对环境中O2的利用图中影响植物分布的关键因素:a、b、c区域都是光强度15.(15分)(2022·广东卷,20)荔枝是广东特色农产品,其产量和品质一直是果农关注的问题。荔枝园A采用常规管理,果农使用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等进行管理,林下几乎没有植被,荔枝产量高;荔枝园B与荔枝园A面积相近,但不进行人工管理,林下植被丰富,荔枝产量低。研究者调查了这两个荔枝园中的节肢动物种类、个体数量及其中害虫、天敌的比例,结果见下表。荔枝园 种类/种 个体数 量/头 害虫比 例/% 天敌比 例/%A 523 103 278 36.67 14.10B 568 104 118 40.86 20.40回答下列问题:(1)(2分)除了样方法,研究者还利用一些昆虫有 性,采用了灯光诱捕法进行取样。 (2)(4分)与荔枝园A相比,荔枝园B的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 ,可能的原因是林下丰富的植被为节肢动物提供了 , 有利于其生存。(3)(5分)与荔枝园B相比,荔枝园A的害虫和天敌的数量 ,根据其管理方式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分)使用除草剂清除荔枝园A的杂草是为了避免杂草竞争土壤养分,但形成了单层群落结构,使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降低。试根据群落结构及种间关系原理,设计一个生态荔枝园简单种植方案(要求:不用氮肥和除草剂、少用杀虫剂,具有复层群落结构),并简要说明设计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精练5 群落具有垂直、水平和时间结构1.C [毛竹林中竹笋、一年生嫩竹和多年生老竹属于同一种群,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海拔4 000米的高山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分布不同的植物类群,这种分布主要是由于海拔温度不同造成的,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 苔藓、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依次配置在森林的不同高度上,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正确;从湖岸到湖心依次生长着芦苇、浮萍和金鱼藻等生物,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D错误。]2.D [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需要的光照强度不同,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有关;植物为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空间,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食物有关,故选D。]3.D [草原群落和其他群落一样,具有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错误;群落的层次性越明显、分层越多,群落中的动物种类就越多,B错误;有些动物在群落中栖息在植物群落垂直结构的多个层次,C错误。]4.C [同一生物构成的种群无分层现象,只有群落才具有分层现象。]5.A [据图分析可知,三个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各不相同,因此它们的物种组成是不同的,A错误;根据不同群落的柱状图的高度之和可知,A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B正确;三个群落的植物都分了三层,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D正确。]6.B [群落中有的植物的种子直接落在母株周围形成集群,有的却随风散播得很远,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符合题意。]7.B [草原群落的垂直方向上光照差别不大,B符合题意。]8.A [群落的分层现象是反映在垂直方向的结构上;而林下不同生物种类的差别则是反映在水平方向的结构上。]9.D [芦苇构成的是种群,不是群落,因此其长势高低错落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A正确;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其主要表现特征是斑块状和镶嵌性,表中五个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在空间上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正确;丁区域分布着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正确;不同深度的水域中分布的植物种类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光强度不同,D错误。]10.D11.A [该温带草原在夏季和其他季节出现不同的外貌,是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属于群落的季节性变化。]12.A [物种组成极少,所处环境恶劣的群落同样具备时间结构,A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的种类组成、物种的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等会发生变化,群落的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时间结构在群落的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上均可以体现,B正确;“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指随着季节变化,群落的种类组成和植物的外貌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是时间结构的一种体现,C正确;外界环境条件、生物自身生理特点等均会影响群落的种类组成、物种的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等,因此决定时间结构的因素有外界环境条件、生物自身生理特点等,D正确。]13.D [研究者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开展了红外相机监测调查工作,共记录到136个物种,该地区还存在未记录到的物种,因此该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多于136个物种,A正确;题干信息中植食动物(如鬛羚)和肉食动物(如云豹)的丰富度在旱季均显著高于雨季,故两类动物在旱季和雨季的活动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即时间结构,B正确;旱季植物资源贫乏,植食动物活动旺盛,食肉动物以植食动物为食,其在旱季活动频繁有利于其捕食植食动物,C正确;旱季植物资源贫乏,植食动物为了觅食,其活动会相对旺盛,D错误。]14.A [图中a地区不同海拔植被分布属于不同的生物群落,属于植物的地带性分布,A正确;图中b地区存在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B错误;图中c地区藻类植物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有利于对环境中不同光质的利用,C错误;图中影响植物分布的关键因素:a区域是温度,b区域是光强度,c区域是不同光质的光,D错误。]15.(1)趋光 (2)高 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 (3)少 荔枝园A使用杀虫剂,降低了害虫数量,同时因食物来源少,导致害虫天敌数量也减少 (4)林下种植大豆等固氮作物,通过种间竞争关系可减少杂草的数量,同时为果树提供氮肥;通过种植良性杂草或牧草,繁育天敌来治虫,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解析 (1)可利用一些昆虫具有趋光性,采用灯光诱捕法进行取样调查。(2)由表可知,荔枝园B的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高,是因为丰富的林下植被为其提供更多的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3)由题表可知,荔枝园A的害虫和天敌的数量均低于荔枝园B,原因可能是荔枝园A使用杀虫剂,降低了害虫的数量,同时因食物来源少,导致害虫天敌数量也减少。(4)根据群落结构和种间关系原理,在荔枝林下种植大豆等固氮作物,可以为果树提供氮肥,并通过种间竞争关系减少杂草的数量,避免使用除草剂;同时通过种植良性杂草或牧草,繁育天敌来治虫,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共25张PPT)课时精练5群落具有垂直、水平和时间结构(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C题型1 群落的垂直结构1.下列现象能够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的是( )A.毛竹林中竹笋、一年生嫩竹和多年生老竹分布在竹林的不同高度上B.海拔4 000米的高山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分布不同的植物类群C.苔藓、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依次配置在森林的不同高度上D.从湖岸到湖心依次生长着芦苇、浮萍和金鱼藻等生物解析:毛竹林中竹笋、一年生嫩竹和多年生老竹属于同一种群,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海拔4 000米的高山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分布不同的植物类群,这种分布主要是由于海拔温度不同造成的,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苔藓、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依次配置在森林的不同高度上,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正确;从湖岸到湖心依次生长着芦苇、浮萍和金鱼藻等生物,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D错误。2.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C.温度、温度 D.光照、食物解析: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需要的光照强度不同,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有关;植物为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空间,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食物有关,故选D。D3.下列关于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原群落不具有群落的垂直结构B.群落的层次性越明显,动物的数量越多C.在群落垂直结构的各层次上栖息的动物都不同D.植物在空间上的成层排列,扩大了植物利用环境的范围,提高了植物的光能利用率解析:草原群落和其他群落一样,具有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错误;群落的层次性越明显、分层越多,群落中的动物种类就越多,B错误;有些动物在群落中栖息在植物群落垂直结构的多个层次,C错误。D4.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C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进行间作套种解析:同一生物构成的种群无分层现象,只有群落才具有分层现象。5.研究人员调查了A、B、C三个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三个群落具有相同的物种组成B.A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C.调查群落中某一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D.三个群落的植物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解析:据图分析可知,三个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各不相同,因此它们的物种组成是不同的,A错误;根据不同群落的柱状图的高度之和可知,A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B正确;三个群落的植物都分了三层,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D正确。题型2 群落的水平结构6.种子直接落在母株周围产生成簇的幼株,形成集群。这体现了群落的( )A.时间结构 B.水平结构 C.垂直结构 D.分层现象解析:群落中有的植物的种子直接落在母株周围形成集群,有的却随风散播得很远,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符合题意。B7.内蒙古草原群落优势种针茅草的分布呈一丛一丛的斑块状,而整个草原的草本植物呈镶嵌性分布。下列关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种子的传播能力有差异B.群落垂直方向上光照有差异C.动物活动影响群落内部环境D.群落水平方向土壤湿度不同解析:草原群落的垂直方向上光照差别不大,B符合题意。B8.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树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表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C.主要树种对群落会产生重大影响 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解析:群落的分层现象是反映在垂直方向的结构上;而林下不同生物种类的差别则是反映在水平方向的结构上。A9.(2024·金华十校高二联考)为改善某湖泊周围的环境与功能,结合离岸距离对群落的结构进行研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区域 甲 乙 丙 丁 戊离岸距离 0~34 m 34~230 m 230~350 m 350~380 m 380 m以外A.芦苇主要生长在丙区域,其长势高低错落,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表中五个区域分布着不同的动植物种群,在空间上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丁区域分布着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在空间上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不同深度的水域中溶氧量不同,导致分布的植物种类不同解析:芦苇构成的是种群,不是群落,因此其长势高低错落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A正确;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其主要表现特征是斑块状和镶嵌性,表中五个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在空间上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正确;丁区域分布着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正确;不同深度的水域中分布的植物种类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光强度不同,D错误。题型3 群落的时间结构10.在草地中,蝶类白天活动,夜蛾类晚上活动。这种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A.营养结构 B.垂直结构 C.水平结构 D.时间结构D11.某温带草原在夏季是无垠绿土、胡马长嘶的情景,在其他季节该草原又会呈现另一番外貌。上述现象属于群落的( )A.季节性变化 B.生态位 C.水平结构 D.昼夜变化解析:该温带草原在夏季和其他季节出现不同的外貌,是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属于群落的季节性变化。A12.(2024·A9协作体高二联考)群落的种类组成、物种的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等在时间上的分化或配置称为群落的时间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种组成极少,所处环境恶劣的群落不具备时间结构B.时间结构在群落的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上均可以体现C.“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是时间结构的一种体现D.决定时间结构的因素有外界环境条件、生物自身生理特点等A解析:物种组成极少,所处环境恶劣的群落同样具备时间结构,A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的种类组成、物种的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等会发生变化,群落的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时间结构在群落的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上均可以体现,B正确;“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指随着季节变化,群落的种类组成和植物的外貌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是时间结构的一种体现,C正确;外界环境条件、生物自身生理特点等均会影响群落的种类组成、物种的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等,因此决定时间结构的因素有外界环境条件、生物自身生理特点等,D正确。13.(2024·慈溪高二期末)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我国西藏东南部,具有我国最完整的植被垂直分布类型。研究者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开展了红外相机监测调查工作,共记录到136个物种。分析部分物种的活动范围和季节性之后发现,植食动物(如鬛羚)和肉食动物(如云豹)的丰富度在旱季均显著高于雨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多于136个物种B.两类动物在旱季和雨季的活动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C.肉食动物在旱季活动频繁有利于其捕食植食动物D.植食动物旱季活动旺盛的原因是旱季有更多的食物D解析:研究者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开展了红外相机监测调查工作,共记录到136个物种,该地区还存在未记录到的物种,因此该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多于136个物种,A正确;题干信息中植食动物(如鬛羚)和肉食动物(如云豹)的丰富度在旱季均显著高于雨季,故两类动物在旱季和雨季的活动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即时间结构,B正确;旱季植物资源贫乏,植食动物活动旺盛,食肉动物以植食动物为食,其在旱季活动频繁有利于其捕食植食动物,C正确;旱季植物资源贫乏,植食动物为了觅食,其活动会相对旺盛,D错误。14.(2024·精诚联盟高二联考)下图是某地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图,其中a、b、c分别代表高山、森林、海洋。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图中a地区植物分布不同不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而是多个小的群落B.图中b地区不存在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C.图中c地区藻类植物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有利于对环境中O2的利用D.图中影响植物分布的关键因素:a、b、c区域都是光强度解析:图中a地区不同海拔植被分布属于不同的生物群落,属于植物的地带性分布,A正确;图中b地区存在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B错误;图中c地区藻类植物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有利于对环境中不同光质的利用,C错误;图中影响植物分布的关键因素:a区域是温度,b区域是光强度,c区域是不同光质的光,D错误。A.图中a地区植物分布不同不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而是多个小的群落B.图中b地区不存在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C.图中c地区藻类植物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有利于对环境中O2的利用D.图中影响植物分布的关键因素:a、b、c区域都是光强度15.(2022·广东卷,20)荔枝是广东特色农产品,其产量和品质一直是果农关注的问题。荔枝园A采用常规管理,果农使用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等进行管理,林下几乎没有植被,荔枝产量高;荔枝园B与荔枝园A面积相近,但不进行人工管理,林下植被丰富,荔枝产量低。研究者调查了这两个荔枝园中的节肢动物种类、个体数量及其中害虫、天敌的比例,结果见下表。荔枝园 种类/种 个体数 量/头 害虫比 例/% 天敌比例/%A 523 103 278 36.67 14.10B 568 104 118 40.86 20.40回答下列问题:(1)除了样方法,研究者还利用一些昆虫有____性,采用了灯光诱捕法进行取样。(2)与荔枝园A相比,荔枝园B的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______,可能的原因是林下丰富的植被为节肢动物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其生存。(3)与荔枝园B相比,荔枝园A的害虫和天敌的数量________,根据其管理方式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趋光高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少荔枝园A使用杀虫剂,降低了害虫数量,同时因食物来源少,导致害虫天敌数量也减少(4)使用除草剂清除荔枝园A的杂草是为了避免杂草竞争土壤养分,但形成了单层群落结构,使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降低。试根据群落结构及种间关系原理,设计一个生态荔枝园简单种植方案(要求:不用氮肥和除草剂、少用杀虫剂,具有复层群落结构),并简要说明设计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林下种植大豆等固氮作物,通过种间竞争关系可减少杂草的数量,同时为果树提供氮肥;通过种植良性杂草或牧草,繁育天敌来治虫,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解析:(1)可利用一些昆虫具有趋光性,采用灯光诱捕法进行取样调查。(2)由表可知,荔枝园B的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高,是因为丰富的林下植被为其提供更多的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3)由题表可知,荔枝园A的害虫和天敌的数量均低于荔枝园B,原因可能是荔枝园A使用杀虫剂,降低了害虫的数量,同时因食物来源少,导致害虫天敌数量也减少。(4)根据群落结构和种间关系原理,在荔枝林下种植大豆等固氮作物,可以为果树提供氮肥,并通过种间竞争关系减少杂草的数量,避免使用除草剂;同时通过种植良性杂草或牧草,繁育天敌来治虫,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课时2 群落具有垂直、水平和时间结构.docx 课时2 群落具有垂直、水平和时间结构.pptx 课时精练5 群落具有垂直、水平和时间结构.docx 课时精练5 群落具有垂直、水平和时间结构.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