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东北地区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 生物信息卷园编审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1.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PXV) 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MPXV是一种含双链DNA 的包膜病毒,MPXV 吸附受体细胞,经包膜与受体细胞膜融合后进入细胞。有关该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MPXV 与大肠杆菌内的核酸的组成单位种类不同B.MPXV 与受体细胞可通过膜表面的糖被进行信息交流C. 利 用PCR 扩增细胞中DNA或 mRNA,可用于检测MPXV是否侵染该细胞D.将 MPXV 加入培养液中扩大培养,经提纯、灭活等处理,可制备MPXV 的疫苗2. 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g5 有较强的抗胃癌活性,能够诱导胃癌细胞发生S 期阻滞并抑制其转移,其 作用机制是抑制Notch1蛋白基因的表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提高Notchl 蛋白基因甲基化水平是治疗胃癌的一种思路B.经人参皂苷Rg5 处理后胃癌细胞的代谢活动整体会减弱C. 与 正 常 细 胞 相 比 , 胃 癌 细 胞 表 面 糖 蛋 白 减 少 , 细 胞 内 染 色 质 收 缩D. 与正常细胞相比,胃癌细胞的端粒可能不会随细胞分裂而缩短3.动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中位于着丝粒两侧的盘状特化结构,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在细胞分裂的 后 期 , 纺 锤 丝 的 收 缩 可 以 牵 引 染 色 体 移 向 细 胞 两 极 , 如 果 染 色 体 上 动 粒 缺 失 , 纺 锤 丝 便 不 能 附 着 在 染色体上,将导致该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正常细胞的每条染色体存在2个动粒,某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中B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只存在一个动粒,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及其他染 色体分离异常行为)(缺乏一个动拉的染色体) (正常染色体)A.动粒的化学组成成分和染色体不同(9.Graves病的致病机理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 图中动粒缺失不会显著干扰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该细胞减数分裂会产生基因型为aBb 的配子D.动粒缺失可能会导致机体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4. 研究发现DNA的一条链是“半不连续复制”的。复制时,以若干小段的RNA为引物,先在DNA模 板链上合成一些短的片段(被称为冈崎片段),通过酶去除RNA 引物后再用对应的脱氧核糖核苷 酸替换,最后将冈崎片段连接成与母链等长的新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在能量的驱动下,解旋酶解开DNA双螺旋的两条链作为复制的模板B. 在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新合成的两条子链均沿3'→5'的方向延伸C. 有丝分裂后期,复制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分开后被拉向细胞的 两极D. 冈 崎 片 段 上 的 引 物 被 切 除 和 替 换 后 , 在DNA 连 接 酶 作 用 下 连 成 长 链 生物信息卷 第 1 页 ( 共 8 页 )5.普通小麦的单倍体含有三个染色体组,有21条染色体。杂交小麦是一种人工培育的植物,由不同的小麦品种或物种交配而产生。比如为了改良小麦品种,育种工作者将黑麦(2N=14) 与普通小麦 杂交,再将F, 幼苗进行低温处理、筛选可获得可育的杂交小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普通小麦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2条B.杂交小麦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28个四分体C. 杂交小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含16个染色体组D. 普通小麦与黑麦不是同一物种,两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6.三叶虫是寒武纪演化动物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员之一,研究人员曾在山东发现了五个三叶虫的消 化系统化石,时代均属寒武纪苗岭世。这些新标本保存较好,多数属种保存了头部消化系统,为了 解三叶虫消化系统尤其是头部消化系统的结构提供了新信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结构等特征B.三叶虫消化系统的化石的发现能为研究三叶虫的进化历程提供直接的证据C. 比 较DNA分子和相关蛋白质分子的差异可揭示不同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D. 比较解剖学发现三叶虫和软体动物形态差别大,说明它们没有共同的祖先7.某游客在攀登云南玉龙雪山时出现呼吸困难、发热、肌肉酸痛、排尿量减少等高原反应症状。检查 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大量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肺组织间隙中出现大量蛋白质将导致肺部水肿 B. 肌肉酸痛是因为乳酸积累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 C. 肾上腺素及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会导致机体产热量增加 D.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使尿量增加 8.如图为动物经历压力或创伤时体内发生的部分生理反应,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A.CRH 为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靶细胞主要是垂体细胞和蓝斑核内 神经元 B. 皮质醇与下丘脑和垂体细胞的受体结合,促进相关激素的分泌 -下丘脑←—压力/创伤 CRH、 ◆垂体 蓝雌核内神经元 (去甲肾上踪素肾上腺朗质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ACiH 肾上腺皮质 皮质醇C. 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在调节血糖过程中相抗衡,为应激反应做准备(辅助性T细胞()B细胞物质九抗体浆细胞O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甲状腺细胞{功能亢进Cme病)D.图中的去甲肾上腺素也可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A.物 质a 是促甲状腺激素,作为第一个信号激活B 细胞B.辅助性T 细胞分泌出特定分子,作为第二个信号激活 B 细胞C. 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攻击甲状腺细胞使其死亡而引发 Graves病D.低碘饮食有助于缓解 Graves病患者的症状10. 教 材 变 式 群落的结构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 山 冻 原 。 针 阔 混 交 林 中 的 乔 木 层 有 红 松 、 红 皮 云 杉 、 白 桦 等 多 种 植 物 , 在 林 冠 层 生 活 着 小 杜 鹃 、 大 杜 鹃 、 黑 枕 黄 鹂 等 鸟 类 。 下 列 叙 述 正 确 的 是生物信息卷 第 2 页 ( 共 8 页 )生 物A.高山冻原的群落最终会演替到乔木阶段B.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C. 小杜鹃、大杜鹃、黑枕黄鹂都生活在林冠层,说明它们的生态位相同D. 影响白桦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有温度、光照、水分等11. 我国南方某地利用稻田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以植物为食的害虫和杂草,为水 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一般可使水稻增产14%~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稻田中养殖的鱼属于第二和第三营养级B.鱼的粪便提供了有机肥,水稻可以利用有机肥中的物质和能量C. 通过合理布设生物种类实现结构与功能的协调,主要体现了自生原理D. 稻田养鱼可以减少鱼产品生产所需的水域面积,降低人类生态足迹12. 日本决定将福岛核污水排海。核污水中含有很多放射性元素,将会随着洋流污染全球的海洋、海 洋生物以及人类自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核 污 水 排 海 会 导 致 生 物 多 样 性 增 加 B. 核污水排海会造成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C.核污水的放射性可能会使人体细胞的核酸变性 D.放射性元素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不断聚集13. 创新考法/植物组织培养某团队以台湾榕茎段为材料获得生根组培苗,通过设置不同移栽基质开展驯化研究。实验结果如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组别 基质 成活率/% 生长情况1 河沙 100 +++Ⅱ 河沙:黄壤土=1:1 95 +++Ⅲ 河沙:蛭石:珍珠岩=1:1:1 97.78 ++++IV 腐叶土:河沙:黄壤土:珍珠岩=1:1:1:1 94.44 +++++注:+++表示好,++++表示更好,+++++表示最好。A.选取的茎段最好带有生长旺盛的叶片B.对茎段消毒可将其置于50%的酒精中浸泡1分钟C.第Ⅲ组成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蛭石能提供营养物质D.第IV组生长情况最好的原因可能是腐叶被分解能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14. 长春花乳汁中含多种生物碱,其中长春碱被提炼出来,可作为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等癌症的化学 治疗药物。如图是科研人员通过杂交 一 杂交瘤细胞技术生产能同时识别癌胚抗原和长春碱的双特 异性单克隆抗体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单克隆杂交启细胞提取双特异性HAT培③养基多孔指养板单克陛抗体骨髓瘤细胞单克屋杂交一杂交瘤细胞注射长春破⑤注射癌既抗原B淋巴细胞)A.图中①注射癌胚抗原的目的是刺激小鼠产生相应的B 淋巴细胞B.图中②选用的骨髓瘤细胞不能在HAT 培养基上生长C. 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图中②特有的诱导融合的方法是聚乙二醇融合法生物信息卷 第3页(共8页)生物D.与直接使用长春碱相比,将长春碱与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结合后给药,对人体的副作用更小15. 研究人员制备了膀胱生物反应器,用其获得人体特殊功能蛋白S, 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S基因载体重组表达载体②受精卵早期胚胎④代孕母体→转基因动物尿液S维性动物插子维性动物子)A.步骤①需要在S 基因编码区上游添加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B.步骤②需要在高Ca — 高pH 条件下将S 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精卵C.步骤④可选择发育良好的囊胚,且代孕母体一般需要同期发情处理D. 与乳腺生物反应器不同的是膀胱生物反应器会受到转基因动物的性别和年龄的限制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细胞外教体通道蛋白②①ATP③T)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6. 创 新 情 境A TP的运输细胞中生命活动绝大多数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ATP 直接提供的,ATP 是细胞的能量“货币”。研究发现,ATP 还 可 以 传 导 信 号 和 作 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其转运到细胞外的方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TP 通过途径①转运到细胞外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但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B.ATP 通过途径②转运到细胞外时会发生载体蛋白构象的改变C.若 ATP 作为神经递质,需要通过途径③转运到细胞外,既消耗能量也需 要载体D.ATP 的能量主要贮存在腺苷及其相邻磷酸之间的特殊化学键中17. 研究人员在苹果植株开花后用各种不同溶液喷洒苹果花序,研究GA (赤霉素)和BA(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对苹果植株果实发育的影响是否具有协同 作用,结果如图所示(CK 为对照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 的是A.对照组的处理可以是开花后对苹果花序喷洒等量的蒸 馏水B.GA 和 BA 均能促进果实发育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开花后周数)C.GA 对苹果细胞分裂的促进作用大于BAD.对照组果实发育与各实验组基本同步,原因是种子能产生多种激素促进苹果植株果实发育18.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 CO 排 放 总量,实现相对“零排放”),我国科研人员采取了“碳减排”“碳捕集”“碳封存”和“碳利用”等多 种措施。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元素流动模型,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化学反应过程。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A. 图中生态系统的基石是A,B 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具有重要 作用B. 促进⑧,减少④,有助于达成“碳中和”C. 图中碳元素在⑤和⑦过程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动D. 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等都是达成“碳减排”的重要措施生物信息卷 第4页(共8页)19. 图甲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Ⅱ,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图乙为该家族中部分个体的 相关基因用某种限制酶处理并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得到的实验结果,图中条带表示检出的特 定长度的片段,数字表示碱基对的数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I,I 口,Ⅲ,Ⅲ,四11.5kb6.5kb5.0kb)甲 乙A. 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男性总是只含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可确定致病基因只位于X 染色体上B. 该病隐性致病基因长度为11.5kb, 源于碱基替换,男性患者的母亲一定也是该病患者 C.Ⅲ, 患病的原因可能是Ⅱ 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D.Ⅲ 的相关基因进行酶切之后产生的电泳条带与Ⅲ,不一定相同20.L- 天冬酰胺酶由细菌和真菌合成,可分解天冬酰胺释放出氨,然后与奈斯勒试剂反应呈棕色。为筛选 获得L- 天冬酰胺酶高产菌株,某研究小组用含有牛肉膏、蛋白胨、水、NaCl、奈斯勒试剂等成分的培养基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菌落A) (棕色图—棕色图—) (一菌落B-菌落C)A.该培养基中含有凝固剂,接种时采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B. 获得高产L- 天冬酰胺酶纯培养物的关键是在富含天冬酰胺的环 境中取样C. 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其中的氮源只有牛肉膏D. 应选择菌落C 作为高产L- 天冬酰胺酶菌株进行大量培养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 (10分)1937年,植物学家希尔发现,向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有H 0 无 CO ) 中加入铁盐或其他 氧化剂,在光照下这些叶绿体可以释放氧气,这就是著名的希尔反应。图1表示叶绿体中某种生 物膜的部分结构及光反应过程的简化示意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HNADP'+H"ADP+PATP光PSI光NADPH器F前2H 0OirHHH'HHH注:c-表示电子,PSI、PSⅡ表示光系统。)图1(1)图1所示膜结构为_ ,暗反应发生在_ (填"A"或"B") 侧基质中。(2)据图1分析,希尔反应体系中需要加人铁盐等氧化剂,原因是_(3)农作物栽培过程中遇到35℃及以上高温并伴有强光的天气,会出现减产。①为研究亚高温、高光强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将番茄植株在适宜温度、适宜光照条件 下(CK) 和亚高温、高光强条件下(HH) 各培养5天后,测定相关数据如表。生物信息卷 第5页(共8页)组别 温度 光照强度 (μmol ·m ·s ) 净光合速率 (μmol ·m ·s ) 气孔导度 (mmol ·m ·s ) 叶肉胞间CO 浓度 (ppm) Rubisco酶活性 (U ·mL )CK 25℃ 500 12.1 114.2 308 189HH 35℃ 1000 1.8 31.2 448 61相较于CK 组 , 可能是HH 组暗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试从 CO 来 源和去向角度分析 HH组叶肉胞间CO 浓度相对较高的原因:②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亚高温、高光强条件下,过剩的光能可使D1 蛋白(图1中PSⅡ 的重要组成 部分)被破坏,而植物可以通过降解被破坏的D1蛋白并重新合成D1蛋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PS Ⅱ的结构,以适应亚高温、高光强逆境。研究者用番茄植株对D1 蛋白与植物应对亚高温、高光强 逆境的关系进行了如下探究,结果如图2所示(Pn 表示净光合速率)。1组:适宜温度、适宜光照 条件下(CK) 培养番茄植株;2组:亚高温、高光强条件下(HH) 培养番茄植株;3组:适量的SM (SM 可抑制 D1蛋白的合成)处理番茄植株并在亚高温、高光强条件下(HH) 培养。请在图2中 画出2组的曲线趋势图(用一表示)。图2(1680) (46032A630))22. (11分)现以套种大球盖菇不同年限(0年、1年、2年、3年)的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对毛竹林下套 种大球盖菇对土壤小动物的影响进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0年 1年 2年 3年0年 11年 0.821 12年 0.757 0.823 13年 0.724 0.829 0.745 1(1)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通常采用_ 法,统计数据时需要记录土壤小动 物 的 o(2)土填动物群落相似性采用相似性指数表示、表中数据即表示相应的相似性指数。据表分析 两种年限的毛竹林群落最为相似。土壤中动物的生存和繁衍需要适宜的温度,大球盖 菇种植过程中,若稻草、稻壳等被大量引人毛竹林地,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和密度增加的原因是 (答出两条)。(3)某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图中字母为不同物种)。该食物网中,B 与 D 的种间关 系是 。若不考虑未被利用的能量,第二营养级最主要的能量去向是o生物信息卷生物(\5-HT转运载体GSERT)单驶氧化酶(MAO)) (5-羟吲哚乙酸(随尿液排出)) (s-HT。)2 3 . ( 1 2 分 ) 抑 郁 症 是 一 种 常 见 的 精 神 障 碍 类 疾 病 , 临 床 表 现 为 情 绪 低 落、悲观、认知功能迟缓等症状。经研究发现,突触间隙中单胺类 神 经 递 质 5 - 羟 色 胺 ( 5 -HT) 的 含 量 下 降 会 导 致 抑 郁 症 。 如 图 为 5-HT 相 关 运 输 、 代 谢 过 程 。 单 胺 氧 化 酶 抑 制 剂(MAOI) 和 选 择 性 5-HT 再 摄 取 抑 制 剂(SSRI) 通 过 影 响 单 胺 类 神 经 递 质 的 浓 度 达 到 抗抑郁的作用 。 回答下列问题 :(1)5-HT 是 一 种 兴 奋 性 神 经 递 质 , 释 放 到 突 触 间 隙 的 方 式是 , 与 受 体 相 结 合 使 突 触 后 神 经 元 兴 奋 , 其 膜 内 的 电 位 变 化为 ; 部 分 5 -HT 发 挥 作 用 后 可 通 过 前 膜上 协助 回 收 。( 2 ) 单 胺 氧 化 酶 是 单 胺 类 神 经 递 质 的 降 解 酶 。MAOI 是目前 一 种常用的抗抑郁药,据图分析,该 药 物 改 善 抑 郁 症 状 的 原 理是(3)SSRI 的 作 用 原 理 是 减 少 5 -HT 的 回 收 。 某 人 患 抑 郁 症 , 使 用SSRI 进 行 治 疗 , 但 效 果 不 明 显 , 经 检 测 发 现 其 突 触 间 隙 5 -HT 的含量并不低,试分析其出现抑郁症的原因是o( 4 ) 研 究 者 展 开 了 人 参 有 效 成 分 人 参 皂 苷(Rg) 能 否 抗 抑 郁 的 研 究 , 采 用 慢 性 温 和 不 可 预 见 性 刺 激(CUMS) 的 方 法 建 立 大 鼠 抑 郁 症 模 型 , 将 氟 西 汀 ( 一 种 抗 抑 郁 药 物 ) 和Rg 分 别 溶 于 双 蒸 水 制 成 溶液进行灌胃 , 用强迫游泳的行为学方法来检测大鼠的抑郁行为学变化 。 结果如表(动物在水中 的 不 动 时 间 可 评 价 抑 郁 程 度 ) :组别 处理 动物在水中的不动时间(秒)1 不用CUMS处理 82±152 CUMS 123±113 CUMS+氟西汀10mg/kg 92±284 CUMS+Rg 10mg/kg 63±29根 据 实 验 结 果 推 测 在 已 有 氟 西 汀 的 情 况 下 ,Rg 有 没 有 作 为 抗 抑 郁 中 药 的 研 究 前 景 (填“有"或“没有”),并说明理由:2 4 . ( 1 2 分 ) 杨 梅 的 性 别 决 定 为ZW 型 , 其 花 色 性 状 由 基 因A/a 、B/b 共同控制,其中基因 B/b 位 于Z 染 色 体 上 。 在 纯 合 浅 红 花 植 株 中 发 现 一 株 果 味 鲜 甜 ( 基 因R) 雌 株M 。 果 味 的 鲜 甜 对 非 鲜 甜 为 显 性。为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表,其中,乙实验的亲代浅红雄株为纯合子。杂交组合 P F,9 9甲 深红 深红 深红(48株)、浅红(80株) 深红(96株)、浅红(32株)乙 M 浅红 全为浅红非鲜甜 全为深红鲜甜请 回 答 :( 1 ) 控 制 花 色 性 状 的 基 因 的 遗 传 遵 循 基 因 的 定律,推断依据是( 2 ) 甲 组 亲 本 雌 株 的 基 因 型 是 , 取 甲 组F 所 有 浅 红 植 株 相 互 自 由 杂 交 ,F 雌 株 表 型 为 , 比 例 为 o生物信息卷 第7页(共8页)生物(3)据乙组推测,控制果味鲜甜的基因R 在 (填“常”或"Z") 染 色 体 上 , 用r 表 示 控 制 果 味非鲜甜的基因,欲进 一 步验证,可选择表型为 、 基 因 型 为 的 植 株 与 乙 组F 深 红 植 株 进 行 测 交 , 请 用 遗 传 图 解 表 示 该 过 程 ( 要 求 只 书 写 产 生 雌 株 的 过 程 ) 。2 5 . ( 1 0 分 ) 为 了 将 某 纳 米 抗 体 和 增 强 型 绿 色 荧 光 蛋 白 基 因 融 合 表 达 , 运 用 重 组 酶 技 术 构 建 质 粒 , 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拟构建的基因结构EGFPPI片段启动厚AmpAPCR产物片段与线性载体混合转化390 bpAnB/F -FF2片段PCR引物及目的产物片段F2-R线性质粒载体重组酶注:EGFP表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AnB/表示纳米抗体基因;Amp 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表示PCR引物;相同填充方柜表示同源序列。基因重组克隆流程720bp)图 1(1)分别进行PCR 扩 增F1 片 段 与 F2 片 段 时 , 配 制 的 两 个 反 应 体 系 中 不 同 的 有 0(2)有关基因序列如图2,引物F2-F、F1-R 序 列 可 能 为 _EGFP基因序列:S'ATGGTOAGCAAGGGC……CACGACCTGTACAAG3'AnB/基因序列.5℃ATGTCCAGCTGCAG………CCAAAACCACAACCA3°图 2A.5'ATGGTG……CAACCA3' B.5'TGGTTG……CACCAT3'C.5'GACGAG……CTGCAG3' D.5'CTGCAG……CTCGTC3'(3)将PCR 产 物 片 段 与 线 性 质 粒 载 体 混 合 后 , 在 重 组 酶 作 用 下 可 形 成 环 化 质 粒 , 直 接 用 于 转 化 细 菌。这 一 过程与传统重组质粒构建过程相比,无需使用的酶主要有( 4 ) 转 化 后 的 大 肠 杆 菌 需 采 用 含 有 抗 生 素 的 培 养 基 筛 选 , 下 列 叙 述 错 误 的 有A. 稀 释 涂 布 平 板 需 控 制 每 个 平 板 3 0 ~ 3 0 0 个 菌 落B. 抗 性 平 板 上 未 长 出 菌 落 的 原 因 一 般 是 培 养 基 温 度 太 高C. 抗 性 平 板 上 常 常 会 出 现 大 量 杂 菌 形 成 的 菌 落 印 竺 些 四D. 抗 性 平 板 上 长 出 的 单 菌 落 无 需 进 一 步 划 线 纯 化 20c8=(500-)( 5 ) 为 了 验 证 平 板 上 菌 落 中 的 质 粒 是 否 符 合 设 计 , 用 不 同 菌 落 的 质 粒 为 模 板 , 1000 --(用 引 物Fl-F和F2-R进 行 了PCR扩增,质粒Pl~P4的扩增产物 电泳结果如250-图3。根据图中结果判断,可以舍弃的质粒有50-)图 3生物信息卷 第 8 页 ( 共 8 页 )20 25年东北地区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 生物信息卷 答题卡姓 名 准考证号缺考标记(考生禁止填涂)口条形码区填 涂 样 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留品冒 注 意 事 项 1答题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 2选择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星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 工整、清晰。 3.按照题号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题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 作答无效。 4答题卡不得折叠、污染、穿孔、撕破等。选择题1 AB]CD] 6ACCD 11 AB]CD] 16ABCD 2 ABCD 7A CD 12AIBCD 17ABCD 3A CD 8 AJ CD 13A CD] 18ABCD 4ABCD] 9A CD 14A CD 19ACBCLD 5ABCD 10A CD 15AB]CD] 20AB CD非选择题21. (10分) (1) (2) (3)①(1组23组035时间(天)43)22. (11分) (1)_严禁超出矩形边框作答(2)_ — (3)23. (12分) (1) (2) (3) (4)24. (12分) (1) (2) (3)25. (10分) (1) (2) (3) (4) (5)严禁超出矩形边框作答(非选择题(第21-25题,共55分)21.(10分))2025 年东北地区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 生物信息卷(--)参 考 答 案 及 评 分 标 准 —选择题(第1-15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随2分,共30分;第16-20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2 0 答 案 D c c B c D B D D D B A D c c B A B D A B C A C D B C(评分细则)(21.(1)第一空写“叶绿体”不给分)(1) 类囊体薄膜……………………………………………………………(1分)答案及解析A…………………………………………………………………………… ( 1 分 )((2)反应体系中没有CO ,不能进行暗反应,不能产生NADP°,加入的铁盐等氯化剂可代替NADP"接受光反应阶段产生的电子………………………(2分)(3)①高温使Rabisco酶活性降低…………………………………………(2分)单位时间内,HH组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及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的CO 之和与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固定的CO,的差值更大………………………(2分)②………………………(2分))高分关错(2)只答出“反应体系中没有 CO "可给1分(3) 第一空答"气孔导度"不给分22. (11分)(22.(2)第一空其他答案不给分高分关铺第二空答出“增加了土壤有机物合量”给1分,答出“提高了土壤温度”给1分(3)第一空答不全不给分)(1) 取样器取样……………………………………………………………( 1 分 ) 种类和数量 …………………………………………………………………( 2 分 )(2)1 年 和 3 年………………………………………………………………( 2 分 ) 增加了土壤有机物含量,为更多的土壤动物提供食物;提高了土壤温度,有利 于土壤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 2 分 )(3) 捕食和竞争……………………………………………………………( 2 分 ) 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放失 …………………………………………( 2 分 )(23.(1)第二空答“外负内正"或“外正内负”不给分第三空答“SERT”也给分高分关键(2)答出"MAOI能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给1分,答出“增加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给1分(3)答“特异性受体受损”或“缺乏特异性受体"也给分)23. (12分)(1) 胞吐 …………………………………………………………………… ( 1 分 ) 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 2 分 ) 5- HT转运载体……………………………………………………………( 2 分 )(2) MAOI能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减少5-HT 的降解,增加突触间隙中5-HT 的含量,提高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达到抗抑郁作用 ……………… ( 2 分 )(3) 突触后膜上5-HT的受体无法识别5-HT ……………………………( 2 分 )(4)有………………………………………………………………………( 1 分 )4 组与3组比较说明人参皂苷比氟西汀抗抑郁效果更好………………( 2 分 )24. (12分)(24.(1)第二空其他答案不给分)(1) 自由组合 ……………………………………………………………… ( 1 分 ) 根据甲组,亲本表型为深红,子代表型及比例为深红:浅红=9:7,为9:3: 3:1 的变式 ……………………………………………………………… ( 2 分 )(2) AnZ"W ………………………………………………………………… ( 1 分 ) 深红和浅红 ……………………………………………………………… ( 1 分 ) 3:7 ………………………………………………………………………( 1 分 )(高分关键(3)第四空遗传图解中写出亲代的表型及基因型给1分,写出对应配子给1分,写出F 的基因型、表型及比例给1分)(3)Z …………………………………………………………………………( 1 分 ) 浅红非鲜甜雌性 …………………………………………………………( 1 分 ) anZ"W ……………………………………………………………………( 1 分 )P 深红鲜甜雄株 x 浅红非鲜甜雎株(25.(1)答出“模板”或“片段FI、片段F2”给I分,答出“引物”给1分(3)答出1点给1分(4)少选给1分,错选不给分) (比例112(3分)25.(10分)(1)模板、引物(2分)(2)CD(2分))(3) 限制酶和 DNA 连接膺 ………………………………………………( 2 分 )(4) ABC………………………………………………………………………( 2 分 )(5) P3、P4 ……………………………………………………………………( 2 分 )拆 招 式 超 详 解1. D【 热考点]病毒 【深度解析】MPXV 内的核酸是DNA. 组成单位是股氧放糖核 苷酸,而大肠杆苗内的核酸是DNA和 RNA.组成单位是脱氧 杭糖核苷酸和旅糖放苷酸,A 正确:细胞展的糖被具有识别 功能 .MPXV 与受体细胞可通过麒表而的糖波进行信息交 流 .B 正确:被侵染的细胞中含有MPXV 的 DNA 和 mRXA. 没有被侵染的细胞不含有,所以利用PCR 扩增细胞中 DNA 或mRNA.可用于检测该细胞是否被MPXV 侵染 .C 正确: MPXV 无细跑结构、不能独立增殖.只能在受体细胞中增殖。 不能在培养液中直接培养。 D 错 误 。 2.C 【热情境】高症治疗的相关研究 N 思 路 分 榀 根据题干信息可作流程图如下: 【深度解析]提高Notchl蛋白基因甲基化水平能抑制该基因 的表达,根据思路分析,Noichl蛋白基因的表达被抑制可使 胃癌细胞发生S 期用滞,提高Noichl 蛋白甲基化水平是治疗 胃癌的一种思路,A 正确:RgS 可使胃高细跑发生S 期阻海。 因此经Rp5 处理后,胃腐细胞的代谢活动整体会减弱,B 正 确:细电高变后细胞具表面店蛋白减少,细胞问的黏着性降 低.而代谢水平比正常细胞高,因此细胞内的染色质并不会 收缩.C 错误;端粒缩短意味着细跑逐渐衰老,而癌细胞能不 断增殖分裂,因此胃癌细胞的端粒可能不会随细胞分裂而缩 短 .D 正确。 易 行 示 屈白胞代谢水平比正常归胞高,妇胞周期持 族时间短;录老阳胞具有染色质收馆和端粒变短等特点。 3.C【 热情说】细胞分裂 【深良解析】动粒的化学木质是蛋白质,染色体主要是由 DNA和蛋白质组成,因此动粒的化学组成成分和染色体不 同 .A 正确:结合题干信息,B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只存在一 个动粒.由题图分析可知,动粒缺失一个不会显著干扰同源 染色体的分离,但会影响B 基因所在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休 的分离,B 正确:该精原细胞基因型为AnBb,减数分裂前的 问期 DNA 复制后,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进行,但在减数第二 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后,其中一条含B 基因的染色体随 机移向细胞一极,可能产生异常配子的基因型为ABB、A 或 者 aBB、a进而可能会导致机体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不考. 虑染色体互换及其他染色体分离异常行为,不会产生基因型 为aBb的配子,C错误,D正确。 4.B【 热考点】DNA 复制 【题因解读】 (3用旋方向田罗用旋自闪的片段sS国) 【深度解析]在 DNA 复制过程中,解旋酶解开 DNA 双螺旋的 两条链作为复制的模板,这一过程需要能量驱动.A 正确: DNA 聚合酶只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因此 xuO 新合成的子链都是沿S'-3 '的方向延仲.B 错误;复制产生的 两个子代DNA分子位于一条染色体上,有丝分裂后期,姐珠 染色单体分开,因此两个子代 DNA分子也会分开并披拉向 细胞的两段C. 正确:冈峭片段是指在DNA 模板链上合成的 一些短的片段.冈崎片段上的引物被切除和替换后,需要将 DNA 片段进行连接,需要 DNA 连接酶的作用,D 正确。 5.C 【热考点]杂交小麦的培育 (思分胡根据题干信息,杂交小麦的获得过程如图:言通小麦AABBcCDDEEFFG.C+ABCDEFcS55B△△△ cOD口D00o EoooF000 c低冯处理I111IIAA5.55555BB杂交小麦△△△△△△Cc口o00口口DD←00000oEEo0000oFF000000CC其中不网的形状和宇母代表非同源染色休,1!II115.55555△△△A△o00000o00000o00o00a00000低温处理可使染色体故目加倍_56条染色体S个染色体组lil555△0△O00o00o0000a、不可商风表配子I11F AX) 【深度解析】普通小麦单倍体有21条染色体.所以普通小麦 正常体细跑染色体数目为42条,A 正确:杂交小凌是由风麦 (2N=14) 与普通小发杂交,再低温处理、筛选获得的可育的 杂交小麦,报据思路分析可知杂交小麦的染色体数目为56 条.且不存在无同源染色体的染色体,因此在减数分裂时可 形成28个四分体.B 正确:杂交小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染色体数目不变,仍为56条,染色体组为8个.C 错误;自然 状态下,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产生的后代细胞中含有4个染 色体组,包含普通小麦的三个染色体组和风麦的一个染色体 组,故减数分裂时会发生联会亲乱导致不育,表明普通小麦 和属麦存在生殖隔离 .D 正 确 。 6.D【 热考点]生物进化的证据 【深度解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利 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态、 结构、行为等特征,A 正 确;三叶虫消化系统的化石的发现能 为研究三叶虫的进化历程提供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B 正确:不同生物的 DNA 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亲缘关 系感近,则DNA序列和蛋白质中氨居酸序列相似度越高.C 正确;虽然三叶虫和软体动物在形态上差别很大,但有的结 构和功能相似,这说明它们可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来 的 ,D 错 误 。例有所得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化石证据、比较解剖 学证据、肠胎学证据、归胞水平的证据、分子水平的证据。7 .B【 热慵境】高原反应【深度解析】肺组织间隙中出现大量蛋白质将使组织液的出 透压增大,最终将导致肺部水肿A. 正确:肌肉酸痛的原因是 乳酸积累刺激神经导致酸痛,但由于血浆中存在圾冲物质, 因此当乳酸积累时,血浆 pH 并不会显著下降,B 错误;肾上 腺素及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能促进新陈代谢,进而增加产热 屉,C正 确:肾小管和集合管能够对水进行重吸收,用药物抑 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使尿量增加,D 正确。高 分 要 诀 体内水过多一细胞外液渗造压降低→下丘脑 |渗造压感受器受到刺淑一垂体释放坑利尿激素减少→牙小 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 → 尿量增加,8.D 【热考点]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深度解析】C RH 是促肾上服皮质敢索释放敌素,A 错误;皮质醇的分泌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当其在机体内含量过高时 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说明下丘脑和垂体细跑有皮质 醇受体.皮质醇与下丘脑和垂体细胞的受体结合,抑制相关 激素的分泌,B 错误;根据题图可知,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 家都是在蓝班核内神经元的调节下产生,因此在调节血糖过 程中可能相协同,为应激反应做准备,C 错误:根据题图可 知,去甲肾上腺素可以由蓝斑核内神经元分泌,因此也可作 为神经递质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D 正确。(刚有所得机体内存在下丘脑一金体一犯腺体轴,甲状腺、性腺和骨上腺皮质都有对应的调节轴来调节,存在试调节轴的激素,既存在分级调节机制,也存在反馈调节机制。)9.D【 热考点】自身免疫焖【题图解读】体液免疫中,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 一 些病原体 可以和 B 细胞接触,这为激活 B 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而 铺助性T 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 B 细胞结合,这 为敢活B 细胞提供了第二个信号。(第二个信号轴助性T细单OA——第一个宿号家细胞凸抗体促甲状部治系受体功能亢进甲状腺细GG网)答案及解析【深度解析】题图中产生的抗休可以和促甲状腺激索受体结合,说明抗原为促甲状腺激索受体,面物质a 为激活 B 细胞 . 的第一个信号.即为抗原.因此物质n 应为促甲状邪敌家受 体 ,A 错误:根据题图解读可知,B 错误:由题图可知,浆细跑分泌的抗体攻击甲状酿细胞会使其功能亢进.并分泌过多的 甲状腺激素从而引发 Graves病 ,C 错误:碘是甲状票敌素的 合成原料之一,低确饮食可以降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缓 解 Gmves病患者的症状,D正确。10.D【 热考点]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深度解析]高山冻原的肝落因为气候、土壤等条件,最终不 会演替到乔木阶段.A 错误;从山脆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混 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 .环境逐渐变恶劣,物种丰 富度应连渐下降.B 错误;生态位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 位和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 其他物种的关系等,虽然题述几种生物都生活在林冠层,但 其他方面存在差异,因此生态位不完全相同,C 错误:温度、 光照、水分等因素属于非生物因素.会影响白择种群数量、D 正 确 。教 材 深 把 本题为RJ 牧材选必2第29百“群落的结构”概金检洲第1题的变式,题干与原题基本一致,但由考查生 物之间的关系、群落的命直姑构、单个物种的生态位转为考 查辟落的溃替、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不同物种生与位的差 异、种群数量的影响因素。11.B【 热考点】生态工程的实例【深度解析】由题意可知,鱼会吃屑田中以植物为食的害虫, 此时鱼属于第三营养级,鱼也会吃杂革,此时鱼属于第二营 养级,A 正确;水丽不能直接吸收有机物,不能利用有机肥 中的能量,B 错误:由生物组分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o我河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就是系流的自生, 薄质自生原理, 需要在生态工程中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即通过 合理布设生物种类实现结构与功能的协调.主要体现了自 生原理,C 正确:生态足迹又称为生态占用.指在现有技术 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 一个城市、 一个国家或 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 积,稻田养鱼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资源,从而降低人类生态足迹 ,D 正 确 。励 有 所 得 鱼异使中的有机物可以植微生物分解成无机 物供植物代用。12.A 【热考点】全球性的生态环塘问题【深度解析】核污水人海会污染海洋环境.使水生生物的生 存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指数下降,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 失 ,A错误;由于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技污水将会影 响全球的水资源安全.B 正确:技污水的放射性可能会损伤 钱酸,使人体细胞的栈酸变性.进而导致生物性状受影响.C 正确;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留某种元素或雄以降解的 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称作生物 富集.放射性物质最终会沿着食物链莲渐在生物体内张集。最终积累在食物链顶端 .D 正 确 ,快 解 植污水入海会破坏生高环境,使生物多样性下降, 内含的放射性元素也会对生南系统造成伤害。13.D【 热考点】植物组织培养【深度解析】由于要获得生根组培苗,要防止植物过度的蒸 腾作用,因此选取的茎段最好不要带有生长旺盛的叶片,A 错误;对茎段进行消毒,先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30s,再立即用无菌水清洗2-3次,之后用质量分数为5% 左右的次氯酸钠溶液处理30 min,最后再立即用无菌水清 洗2- 3次,B 错误;采用蛭石作为段培基质进行炼苗的原因 是蛭石比较松软,持水性也较好,有利于幼苗的生根和叶片 的生长,故成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不是蛭石能提供营养物 质,C 错误;第IV组生长情况最好的原因可能是腐叶中含有 有机物,其被分解以后能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D正确。到有所得各体 积分 数酒 精溶 液的 用途 50% 在脂肪的检测和观察实验中用以洗去浮色70% 消毒杀死土壤小动物95% 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配制解离液在低温请导染色体加信实验中用以配制解离液在低温诊导染色休加倍实验中用以洗去卡诺氏液预冷后用以析出DNA100% 捉取光合色素考 法 解 读 植物组织培养相关知识的考查在生物试题中 常借助流程图进行,或直接考查相关实险。本题以组培苗 移我成活平和生长情况为情境,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选材、 消毒方法以及考生对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14.C 【热考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B 忠 提 综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癌肠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然后获取 已经免疲的B 淋巴细胞。请导免疫的B 淋巴细胞和骨乱瘤 加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两选出杂交瘤加胞;再把单克隆 杂交瘤细胞与从注射长春碱的小鼠中获得的免疫的B 淋巴 细胞杂交,筛选得到单克隆杂交一杂交瘤细胞,再培养填细 胞,最终生产出能同时识别癌胚抗原和长春碳(一种抗癌药 物)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深度解析】杂交瘤细胞需要将B 淋巴细胞和骨储瘤细胞进 行融合,因此题图中①注射癌胚抗原的目的是刺激小鼠产 生相应的B 淋巴细胞,A 正确:在HAT培养基上只有杂交 瘤细胞能存活,故骨髓瘤细胞不能在HAT 培养基上生长,B 正确: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电融合法)、化学 法(聚乙二醇融合法)、生物法(灭活病毒诱导法),与植物 体细胞杂交相比,题图中②特有的诱导融合的方法是灭活 病毒诱导法,C 错误;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能将抗癌药物定 向带到癌细胞所在位置,杀死癌细胞,对人体的副作用更 小,D 正确。(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15.C【 热考点】膀胱生物反应器的制备 【题图解读】(搞子子受精卵国早期胚哈①早期胚胎的培养胚胎移植S基因数体①重组表达载体②代孕母体锈基因动物-尿液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深度解析]步骤①需要在S 基因编码区上游导人膀胱上皮 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的启动子,如果构建的是乳腺生 物反应器,则需要添加乳腺中特异表达的基因的启动子,A 错误:步骤②是将重组表达载体导人受精卵,常采用显微注 射的方法将目的基因导人,高Cn°- 高 pH 是诱导原生质体 融合的方法,B错误;步骤④为胚胎移植,可选择发育良好的 囊胚,代孕母体需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这样可以为移人的胚 胎提供适宜的生理环境,C 正确;乳腺生物反应器要求性别 是雌性、年龄适宜,膀胱生物反应器没有这些要求,D 错误。16.B【 热考点]ATP的运输【题图解读】【深度解析】ATP通过途径①转运到细胞外是不需要与通道 蛋白结合的,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A 错 误 ;ATP通过 途径②转运到细胞外时需要与载体蛋白结合,会发生载体 蛋白构象的改变,B 正确;若ATP 作为神经递质,需要通过 途径③胞吐转运到细胞外,该方式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 载体,C 错误;ATP的能量主要贮存在相邻磷酸基团之间的 特殊化学键中,D错误。高分要误自由扩散——氧和二氧化碳以及甘油、乙醇、苯等脂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不需转运蛋白和能量)魑鹞协助扩散——水、葡曹糖进入红 蛰儒 细胞(固转运蛋白,不需能量)主动运输—需载体蛋白和能量跑吞、胞吐——需能量,不需转运蛋白转运蛋白包括通道蛋白和我体蛋白,协助扩数可以是通过通道蛋白或者载体妥白运输,主动运输一定通过载休蛋白运榆,而什助通道蛋白运榆的物质的运榆方式一定属于协助扩数。巴情境解读本题以图像为载体,考查学生对ATP 达榆过程的理解,而非其作为细胞内能量“货币”的功能,要求考生掌握ATP 的结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种经递质的运输特 点,有助于提升考生的图像分析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17.ABD【 热考点]植物激素相关实验【题图解读】据题图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喷洒激素的种类以 及开花后的周数,因变量是果实的体积,由题图可知,无论是赤霉索还是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处理,在开花1周后,苹果 果实体积都比对照组(CK) 的大,说明GAu 和 BA都具有促 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且二者一起作用时促进效果更明显,即 说明二者对苹果植株果实发育的影响有协同作用。【深度解析】与各实验组相比,对照组的操作是苹果植株开 花后用等量蒸馏水喷洒苹果花序,A 正确;由题图解读可 知,B 正确;根据实验结果无法比较GA 和 BA 对苹果细 胞分裂的促进作用的大小,C 错误;对照组果实发育与各实 验组基本同步,原因是种子能产生多种激素促进苹果植株 果实发育,D正确。18.ABC【 热考点】物质循环【题图解读】【深度解析】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消费者的存在可以 促进物质循环,根据题图解读.A 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A 正确:“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抵消 CO 排放总量,实现相对“零排放”,促进光合作用等,减少 化石燃料的燃烧有助于达成“碳中和”,B 正确;由题图解读 可知,⑤为捕食过程,⑦为分解作用,碳元素在⑤和⑦过程 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动,C 正确;植树造林是“碳捕集”的 重要措施,D 错误。19.ACD【 热考点】遗传系谱图和电泳图【深度解析】根据思路分析可知该病为伴X 染色体隐性进 传病,A正确:由题图甲、乙信息可知Ⅲ:为男性患者,故该 病隐性致病基因长度为11.5 kb, 与正常基因的长度[6.5+ 5.0=11.5(kb)] 相同,因此该隐性致病基因产生的原因是 发生了碱基的替换, 一般情况下,男性患者的基因型为 X'Y, 致病基因只能来源于母亲,因此男性患者母亲是该病 致病基因拥带者或患者,B 错误;根据题干信息,Ⅱ,不携带 该病的致病基因(基因型为X x ), 因此Ⅲ,(X'Y) 患病的 原因可能是Ⅱ,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C 正 确;根据思路分析可知,Ⅲ:的基因型为X x , 而Ⅲ,基因答 案 及 解 析型 为X X* 或 X x*, 故二者关于A、a基因的电泳条带不一 定相同,D正确。20.BC【 热考点]高产菌株筛选【深度解析】从接种结果来看,出现了单菌落和棕色圈,可知 该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含有凝固剂(琼脂),接种时采用的 是稀释涂布平板法,A正确;要获得高产 L- 天冬酰胺酶纯 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B 错误;培养基中加入了奈 斯勒试剂,若微生物能产生L- 天冬酰胺酶则菌落周围会出 现棕色圈,因此该培养基从功能来看属于鉴别培养基,其中 充当氮源的成分是牛肉膏和蛋白胨,C 错误;L- 天冬酰胺酶 可分解天冬酰胺释放出氨,然后与奈斯勒试剂反应呈棕色, 菌落A 周围无棕色圈,菌落B 和菌落C 周围棕色圈的直径 相同,但菌落C 的菌落直径更小,因此菌落C 产 生L- 天冬 酰胺酶的效率更高,应选择菌落C 作为高产L- 天冬酰胺酶 菌株进行大量培养,D正确。快 解 微生物纯培养的关键是防止杂茵污染,鉴别培养 时接种方法多为稀释涂布平板法。21.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1)类震体薄膜(1分) A(1 分 )(2)反应体系中没有 CO , 不能进行暗反应,不能产生 NADP*,加入的铁盐等氧化剂可代替NADP*接受光反应阶 段产生的电子(3)①高温使 Rubisco酶活性降低 单位时间内,HH 组细 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 及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的CO, 之和与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固定的CO 的差值更大 ②【热考点】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思路分析组别 温度 光阳强度 md ·m s) 净光合速率 (umol-m sb 气孔导度 (mmol-m s5 叶肉胞 间CO 浓度 (ppm) Rubisco 釂活性 lu-mLCK 25℃ 500 12.1 114.2 308 189HH 35℃ 1000 1.8↓ 31.21 4481 614气孔导度影响植物吸收CO,,Rubisco酶参与暗反应,HH组气孔导度降低,但胞问CO 浓度却升高,说明细胞利用的CO 较少,Rubisco酶活性降低,说明暗反应较弱。适宜条件,净 光合迷宰铰高亚高温、高光强条件下, 强光破坏了DI蛋白,并 且抑制了DI蛋白的合成,导致净光合遗串较低若亚高温、高光强条件下,不抑制 DI 蛋白的合成,虽然强光 破坏了DI 蛋白,但是植物仍可以重新合成,因此净光合速 率不会降低太多。【深度解析】(1)题图1所示膜结构能发生水的光解,故为 类囊体薄膜;暗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需要 NADPH和 ATP参与,结合题图可知,该场所应在题图1中 的 A 侧 。(2)希尔反应体系中没有CO , 不能进行暗反应,不能产生 NADP",结合题图1可知,加人的铁盐等氧化剂可代替 NADP"接受光反应阶段产生的电子,故希尔反应体系中需 要加入铁盐等氧化剂。(3)①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与 CK 组相比,HH 组净光合速 率、气孔导度、Rubisco酶活性都下降,但胞间CO 浓度却上 升,据此可知亚高温、高光强条件下净光合速串下降的主要 原因是高温使 Rubisco酶活性下降;HH 组叶肉胞间CO 浓 度相对较高的原因是细胞利用的CO 较少,即单位时间内, HH组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 及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的 CO 之和与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固定的CO 的差值更大。②由题表分析可知,2组应该介于1组和3组之间,曲线见 答案。22. (除标注外,每空2 分,共 11 分 )(1)取样器取样(1 分) 种类和数量(2) 1 年和3 年 增加了土壤有机物含量,为更多的土填动 物提供食物;提高了土填温度,有利于土填动物的生存和繁衍(3)捕食和竞争 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热考点】生态系统相关的调查、能量流动(数据最大,相似性最-高,对应的年限为1年和3年)【题表解读】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采用相似性指数表示,如 表即为不同年限对应的相似性情况:0年 1年 2年 3年0年 11年 0.8212年 0.757 0.8P33年 0.724 0.829 0.745 1(D860B(5980)二46020第二、三一营养级一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C(680))【深度解析】(1)土壤中部分小动物活动能力较强,身体较 小,故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一般采用取样器取 样法进行采集调查,统计数据时需要记录土壤小动物的种 类和数应。(2)根据愿表解读可知,1年和3年两种年限的相似性指数 最大,说明1年和3年两种年限的毛竹林群落最为相似。 毛竹林地引人稻草、稻壳等增加了土壤有机物含量,能为更 多的土壤动物提供食物,同时提高了土壤温度,有利于土壤 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故能增加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和密度。(3)该食物网中,B 和 D 都捕食A, 说 明B 和 D 之间具有竞 争关系,而D 又可以捕食 B.说 明B 和 D 之间具有捕食关系,因此B 与 D 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第二背养级能 最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 量、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若不考虑未被 利用的能量,第二营养级最主要的能量去向是通过呼吸作 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23.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 1 ) 胞 吐 ( 1 分 ) 由 负 电 位 变 为 正 电 位 5 -HT 转运载体(SERT)(2)MAOI1 能抑制单胺氧化南活性,减少5-BT 的降解,增加 突触间隙中5-HT 的含量,提高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达到抗抑郁作用(3)突能后膜上5-HT 的受体无法识别5 -HT (或特异性受 体受损或缺乏特异性受体)(4)有(1分)4组与3组比较说明人参皂苷比氮西汀抗抑郁效果更好【热考点】药物对兴奋传递的影响思 路 分 析 根据题图可以得出,5-HT 通过胞吐进入突触 间隙,并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作用结束后, 5-HT 会被突般前膜5-HT 转 运 载 体(SERT) 回收,或在突 触间隙被单胺氧化酶催化最终形成5-羟吲哚乙酸随尿液 排出。由题意可知,突触间隙中5-HT 含量下降会导致抑郁症,因此抗抑郁药可通过增加突触问腺中5-HT 浓度来 堆解,即减少5-HT 的再回收和分解。与I组相比抑郁症大鼠 在水中的不动时间较长组别 处理 动物在水中的不动时间(秒)1 不用CUMS处理 82±152 CUMS 123±113 CUMS+氟西汀10mg/kg 92±284 CUMS+Rg 10mg/kg 63±29(和其他组相比,Rg组的数据最小,抗抑郁效果最好)筑西汀为抗抑郁药,与 2组相比,能够很大程度 级常抑郁症状【深度解析】(1)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到 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5-HT 作为兴奋性神 经递质,可使突触后膜对Na'通透性增加,形成动作电位,静 息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所以, 此时膜内的电位变化为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据题图可 知,部分5-HT 发挥作用后可通过前膜上5-HT 转 运 载 体 (SERT) 协助回收。(2)根据题干可知,突触间隙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 (5-HT) 的含量下降会导致抑郁症.MAOI 能抑制单胺氧化 酶活性,减少5-HT 的降解,增加突触间隙中5-HT 的含量, 提高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达到抗抑郁作用。(3)神经递质5-HT要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 才能完成信号的传递。经检测发现患者突触间隙5-HT 的 含量并不低,则其出现抑郁症的原因可能是突触后膜上 5-HT 的受体无法识别5-HT(或特异性受体受损或缺乏特 异性受体),使信号无法完成传递。(4)分析实验结果可知,4组与2、3组相比,大鼠不动时间 明显缩短,说明人参皂苷可抗抑郁,且比氟西汀抗抑郁效果 还要好,故Rg 有作为抗抑郁中药的研究前景。24. (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2分)(1)自由组合 根据甲组,亲本表型为深红,子代表型及比 例为深红:浅红=9:7,为9:3:3:1的变式(2分)(2)AaZ°W 深 红 和 浅 红 3 : 7(3)Z 浅红非鲜甜维性 anZ"WP 深红鲜甜雄株 x 浅红非年甜唯株F 深红鲜甜雌株:浅红鲜甜唯抹 浅红非鲜甜雄珠比例 1 1 2( 3 分 )【热考点】遗传实验分析思路分标深红 ·浅红=9:7,说明亲本应为双杂 合子,并且可知同时具有A和B基因 的植株表现为深红,其余为浅红杂交 组合 P F 9 d d甲 AnZW 深红 深红 AaZZ 深红48株)、 浅红(80株) 深红(96株)、 浅红(32株)乙 z AAZ"z 浅红 全为浅红非 鲜甜AnZ"W AaZ*Z 全为深红鲜甜关于深红、浅红这对相对性状,亲代均为浅红纯合植株, 子代雄株均为深红(A_zz)、 唯株均为浅红,故亲代植 株基因型分别为anZ"W(M 植株)、AAZz。 又因为M 植 株表现为果味鲜甜,基因型为mmZ"w, 故B基因与R基因 连销遗传将甲组各代基因型表示如下:(让F,所有浅红个体相互自由交配:)P:9 深红 x d深红AnZ"W AaZZ(σtm222Z) (°4AZWAZwmzw)R,N:AlB/k:Z°Z:ZZ:Z"W:Z"w 1:1:1:1(anZW)取F,所有浅红个体:A ZW anZZanZ°W aaZZanZWF 深红:(AzZW 占 品 × - 0浅红早占去(雌掬)-0-20 因此F 中深红:浅红=3:7【深度解析】(1)根据甲组杂交实验可知,亲本表型都为深红, 子代表型及比例为深红:浅红=(48+96):(80+32)=9:7,为 9:3:3:1的变式,说明控制花色性状的基因的遗传遵循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思路分析,甲组亲本雌株的基因型是AnZ"W. 雄株 的基因型是AnZ"z 。 甲 组F 所有浅红植株的基因型及比 例为anZ"W:anZ*w:AaZ*W:AAZ*w:anz'z:mZ"z*=1:1:2:1:1:1,由思路分析可知,F, 雌株表型及比例为 深红:浅红=3:7。答案及解析(3)根据乙组杂交实验可知,F, 中雌株全为浅红非鲜甜,而 雄株全为深红鲜甜,即果味鲜甜性状与性别相关联,说明控 制果味鲜甜的基因 R 在 Z 染色体上。欲进一步验证,可利 用测交实验,测交是乙组F 深红植株与隐性纯合植株进行 交配,即选择表型为浅红非鲜甜、基因型为 anZ"W 的雌株 与乙组F 深红鲜甜雄株(基因型为AaZ"z") 进行测交,遗 传图解见答案。26 . (每空2分,共10分)(1)模板(片段 FI、片 段F2)、引物(2)CD(3)限制酶和 DNA 连 接 酶(4)ABC(5)P3 、P4【热考点】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思 路 分 析据题图1可知,引物F2-F 用于扩增F2 片 段 ,引物 Fl-R 用于扩增F1 片段,因此引物 F2-F 含 有ECFP 基因右侧部分碱基序列,引物 Fl-R 含 有AnBI 基因左饲部 分序列。【深度解析】(1) PCR 反应体系需要引物、酶、脱氧核苷酸、 模板和缓冲液(一般缓冲液中要添加Mg") 等。分别进行 PCR 扩 增FI 片段与F2 片段时,配制的两个反应体系中不 同的有模板(片段F1、片 段F2)、引物。(2)根据思路分析,并结合图2中两基因序列可知,碱基序 列 5'ATGGTG…-CAACCA3' 、5'TGGTTG……CACCAT3 '在 EGFP 基因序列左侧、AnBI 基因序列右倡部分,不能达到扩 增的目的,A、B不符合题意;而碱基序列5'GACGAG……CTGCAG3'、5'CTGCAG……CTCCTC3 '在 EGFP 基因右侧部 分 AnBI 基因左侧部分,能达到扩增的目的,C、D 符 合 题意。(3)传统重组质粒构建需要使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限制 酶)切割质粒使其具有与目的基因相同的黏性末端,之后再 用 DNA 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质粒连接成重组质粒。将 PCR产物片段与线性质粒载体混合后,由于 PCR 产 物 片 段 和线性质粒载体具有同源序列,可通过重组酶形成环化质 粒,不需要使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限制酶)和 DNA 连 接酶。(4)转化后的大肠杆菌需采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筛选,用 稀释涂布平板法筛选时,菌落数可以低于30.A 错误;培养 基冷却后才能接种,抗性平板上未长出菌落、 一般不是培养 基温度太高所致,B 错误;转化后的大肠杆菌需采用含有抗 生素的培养基筛选, 一般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才能发 展为菌落,故不会出现大量杂菌形成的菌落,C 锆误;稀释 涂布平板和平板划线法均为分离纯化细菌的方法,用稀释 涂布平板法在抗性平板上长出的单菌落无需进一步划线纯 化 .D 正确。(5)EGFP 长度为720 bp,AnBI 长度为390 bp, 二者的总大 小为720 bp+390 bp=1100 bp,用引物 F1-F 和 F2-R 进 行 了PCR 扩增,其大小应接近两基因之和,根据图中结果判 断,可以舍弃的质粒有 P3 、P4。5.普通小麦的单倍体含有三个染色体组,有21条染色体。杂交小表是一种人工培育的植物,由不同2025年东北地区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的小麦品种或物种交配而产生。比如为了改良小表品种,有种工作者将照麦(2W=14)与普通小麦生物信息卷杂交,再将F,幼苗进行低温处理、筛选可获得可育的杂交小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普通小麦正常体细跑染色体数目为42条园笫市B.杂交小麦在诚数分裂时可形成28个四分体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C,杂交小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含16个染色体组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D,普通小麦与黑表不是同一物种,两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1.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PXV)引起的一种人畜共忠传染病。MPXV是一种含双链DNA的包膜病毒,6.三叶虫是寒武纪演化动物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员之一,研究人员曾在山东发现了五个三叶虫的消MPXV吸附受体细胞,经包膜与受体细胞膜融合后进人细胞。有关该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化系统化石,时代均凤寒武纪苗岭世。这些新标本保存较好,多数凤种保存了头部消化系统,为了A.MPXV与大肠杆菌内的核酸的组成单位种类不同解三叶虫消化系统尤其是头部消化系统的结构提供了新信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结构等特征B.MPXV与受体细胞可通过膜表面的糖被进行信息交流B.三叶虫消化系统的化石的发现能为研究三叶虫的进化历程提供直接的证据C,利用PCR扩增细胞中DNA或mRNA,可用于检测MPXV是否侵染该细胞C.比较DNA分子和相关蛋白质分子的差异可揭示不同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D.将MPXV加入培养液中扩大培养,经提纯、灭活等处理,可制备MPXV的疫苗D.比较解剖学发现三叶虫和软体动物形态差别大,说明它们没有共同的祖先2.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g5有较强的抗胃瘤活性,能够诱导月癌细胞发生$期阻滞并抑制其转移,其7.某游客在攀登云南玉龙雪山时出现呼吸困雅、发热、肌肉酸痛、排尿量诚少等高原反应症状。检查作用机制是抑制Notch1蛋白基因的表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发现其脚部出现感染,肺组织向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大量蛋白质、红细胞等戒分。下列相关叙述A.提高Notch!蛋白基因甲基化水平是治疗胃癌的一种思路错误的是B.经人参皂苷Rg5处理后胃癌细胞的代谢活动整体会诚弱长A.肺组织间隙中出现大量蛋白质将导致肺部水肿C,与正常细胞相比,胃癌细胞表面糖蛋白诚少,细胞内染色质收缩B.肌肉酸痛是因为乳酸积累导致血浆pH显苦下降D.与正常细胞相比,胃癌细胞的端粒可能不会随细胞分裂而缩短C.肾上腺素及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会导致机体产热量增加3.动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中位于者丝粒两侧的盘状特化结构,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在细胞分裂的D.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使尿量增加后调,纺锤丝的收缩可以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如果染色体上动粒缺失,纺锤丝便不能附若在8.如图为动物经历压力或创伤时体内发生的部分生理反应,相关叙述:下丘脑一压力侧伤染色体上,将导致该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正常细胞的每条染色体存在2个动粒,某基因型正确的是CRH~为AaBb的梢原细胞中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只存在一个动粒,A.CRH为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靶细胞主要是垂体细胞和蓝斑核内+亚体艺远旅内经元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及其他染ACIH去甲肾上杂素神经元所上盛支质肾上深盟质色体分离异常行为)B.皮质醇与下丘脑和垂体细胞的受体结合,促进相关激素的分泌皮面丽去甲骨上限素、骨上保茶A.动粒的化学组成成分和染色体不同C.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在调节血糖过程中相抗衡,为应激反应做准备B.图中动粒缺失不会显著干扰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正常染色休缺王一个动拉的喷色体D.图中的去甲肾上腺素也可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C.该细胞诚数分裂会产生基因型为Bb的配子9.Graves病的致病机理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动粒缺失可能会导致机体发生染色体数日变异A.物质a是促甲状腺激素,作为第一个信号激活B细胞4.研究发现DNA的一条链是“半不连续复捌"的。复制时,以若干小段的RNA为引物,先在DNA模B.辅助性T细胞分泌出特定分子,作为第二个信号激活B物所马抗林板链上合成一些短的片段(被称为冈崎片段),通过酶去除RNA引物后再用对应的脱氧核糖核苷细胞浆钮的促甲状除世常妥体酸替换,最后将冈崎片段连接成与母链等长的新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攻击甲状腺细胞使其死亡而引发A.在能量的驱动下,解旋酶解开DNA双螺旋的两条链作为复制的模板Graves病甲状廊组袍Q+幼能充进D.低碘饮食有助于毁解Graves病忠若的症状Cm网B.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新合成的两条子链均沿3'+5的方向延伸工C.有丝分裂后期,复制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分开后被拉向细胞的心.教材变式群落的结构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两极山冻原。针阁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红松、红皮云杉、白桦等多种植物,在林冠层生活若小社鹃、大D.冈崎片段上的引物被切除和替换后,在DNA连接酶作用下连成长链杜鹃、黑枕黄鹂等鸟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生物怕息卷第1页(共8页)生物佶愿卷第2页{共8页)生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吉林省白城市2025年东北地区高考名师联席命制(3月) 生物信息卷(含答题卡、答案).docx 吉林省白城市2025年东北地区高考名师联席命制(3月) 生物信息卷(含答题卡、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