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九课第三框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课件+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九课第三框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课件+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学习目标
1.查询党的报告、国家领导人关于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的相关论述,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增强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
2.搜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事例,说明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培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的学科素养。
3.搜集增强文化自信的事例,说明文化自信的底气和内容,培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的学科素养。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框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1.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1)背景:各种各样的文化相互交织、 。
(2)必然要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 和中华民族的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
、 腐朽文化。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

相互激荡
坚决抵制
文化领导权
依法取缔
引领作用
文化主体性
凝魂聚力
建设文化强国
原因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 、
要求 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国家观、文化观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 、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民族观
向上向善
(2)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 。
3.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1)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
道德滋养
民族有希望
(2)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弘扬科学精神,普及 ,弘扬时代新风。
科学知识
4.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建立健全把 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
5.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要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 的中国形象,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社会效益
可信、可爱、可敬
1.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

(3)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
(4)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独立性
坚定文化自信
2.文化自信的底气
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 ,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
3.文化自信的要求
我们要学习贯彻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思考小测]经济发展、政治完善就等同于增强了文化自信吗
提示:经济、政治决定文化,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政治的发展不等同于文化的发展,还必须加强文化建设。
习近平文化思想
巨大成就
4.文化自信的内容
(1)全部中华优秀文化: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2)最根本的是:对 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革命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对此,某中学兴趣小组决定举行一次以“促进文化繁荣,坚定文化自信”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说明文化自信的原因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的文化面貌焕然一新,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继续一棒接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好成绩。
问题探究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们要建设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
答案: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材料聚焦】根据文化的重要性,结合课本知识即可回答。
任务二:分析文化繁荣的启示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文艺创作“高原”向“高峰”迈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大幅提升。目前,中国电视剧和图书年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电影产量高居世界第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应坚持同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汲取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推动我国文化发展。
任务三:知道要坚定文化自信
材料三 2024年1月17日,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舟七号货运飞船装载了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并为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送去龙年春节的“年货”。
中国航天人一次次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将中国印记留在星辰大海。如今,航天已成为我国一张享誉世界的“金色名片”,极大提升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2)运用教材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文化建设繁荣发展对建设文化强国的启示。
答案: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3)据此有人认为,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底气来自中国航天人取得的一系列科技成就。请运用教材相关知识予以评析。
答案:①中国航天人取得的一系列科技成就极大提升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该说法有一定道理。但认为“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底气来自中国航天人取得的一系列科技成就”,这一说法并不科学。②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还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的文化自信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紧密联系的。③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
(4)结合教材知识回答:我们应该如何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案:我们必须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依据就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的文化自信来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因此,题干的说法不科学。
一、全面把握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
1.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凝魂聚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3.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
核心突破
4.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5.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6.坚定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二、把握几对关系
1.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弘扬主旋律,才能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证多样化的正确方向和健康发展;
提倡多样化,才能使主旋律更有生命力,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2.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促进道德修养,加强道德修养能促进科学文化修养。但二者不能相互代替,也不能认为一种修养高必然导致另一种修养高。
3.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二者相辅相成。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丰富文化市场,增强文化竞争力。
三、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
1.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
2.推动文化创新,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加强文化交流互鉴,特别是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4.我们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我们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下列选项中,有助于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是(  )
①建立健全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 ②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落后文化 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④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典题示范
解析:实现文化强国目标,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①错误;我们要坚决抵制、依法取缔的是腐朽文化,对落后文化要加以改造或剔除,②错误;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均有助于实现文化强国目标,③④正确。
答案:D
(2024·广东)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征程。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开创了理论和实践创新,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为凝心聚力奋进新征程、加快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思想保障。处理好明体与达用之间的关系,要做到(  )
①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探索中华文明现代形态,以新的文化使命推动文化自信 ②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立足中华文化基本立场,以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 ③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实现文化理论创新和文化工作布局的统一 ④民族与世界的统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人类文明之新”彰显“中华文明之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针对训练
解析: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开创了理论和实践创新,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因此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探索中华文明现代形态,以新的文化使命推动文化自信,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实现文化理论创新和文化工作布局的统一,①③符合题意。应该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守中华文化立场,②错误。文化的个性彰显文化共性,因此应表达为“中华文明之新”彰显“人类文明之新”,④错误。
答案:B
课堂回眸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框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1.《感动中国》作为一个精神品牌栏目,已经连续举办了20多年,共向全国观众推出了200多位模范人物,弘扬了他们身上的善良、仁爱、勇敢、奉献等精神,受到了社会极大好评。打造该栏目是为了 (  )
①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发展文化产业 ②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③弘扬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传递正能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打造该栏目有利于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但不是发展文化产业,①不选;材料未涉及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问题,②与题意不符;③④正确。
答案:D
2.我们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先进的和落后的等。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对此,我们必须(  )
①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②发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坚持文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③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 ④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首先要通过教育予以改造,其次要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我们面对的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①③正确;应是坚持文化价值取向的一元化,②错误;对落后文化要改造或剔除,对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④错误。
答案:B
3.建设文化强国,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有利于(  )
①凝心聚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物质保障  ②凝魂聚气,培育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和公民品格 ③强基固本,提升我国文化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 ④弘扬主旋律,抵御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精神力量,不会提供物质保障;④错误,违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②③正确。
答案:C
4.历史遗迹是神秘莫测的。20世纪80年代的一次考古发现,让4 500年前先民创造的三星堆文化“一醒惊天下”。30多年后的今天,三星堆再次出土众多惊世奇珍。由此可见(  )
①考古可以让过去的历史得到重新的创造 ②历史的成就取决于考古挖掘的广度和深度 ③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考古发现有助于增强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自觉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考古不能创造历史,①错误;历史的成就与考古挖掘的广度和深度没有直接关系,②错误;考古发掘会使我们逐渐揭开我国古老文明的面纱,这说明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也说明考古发现有助于增强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自觉性,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D
5.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人民一直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文化领域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展现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念、胸襟、气魄,文化自信得到彰显,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人民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知识回答:为什么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答案: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国奠定了基础;建设文化强国反过来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
(2)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答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做到: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课时评价作业(二十五)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对应课时评价作业第59页)
[学考达标]
1.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  )
①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取向 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凝聚共识 ④在意识形态领域,国家放任发展才能百花齐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①错误;在意识形态领域,我国不可以采取放任的态度,必须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④错误;都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②③正确。
答案:C
2.文化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自信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坚定文化自信,政府应该(  )
①将文化发展放在首位 ②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③督促企业发展文化事业 ④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应将经济发展放在首位,①错误;坚定文化自信,政府应该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②正确;坚定文化自信,政府应该督促企业发展文化产业,③错误;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④正确。
答案:D
3.某丛书通过梳理及介绍中国道路、理论和制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总结出来,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真正讲好了中国故事。这(  )
①彰显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质 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③展示了我国高度的文化自信 ④表明文化影响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是指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题干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①不符合题意;该丛书真正讲好了中国故事,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也体现了文化自信,②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国家发展道路的影响,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C
4.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让人受益匪浅。百年党史里,有信仰和意志,有目标和方向,有勇气和力量,有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有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有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深入学习党史,有利于我们厘清历史脉络、认清历史真实、听清时代脉动,有利于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
答案: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开展党史教育,有利于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有利于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革命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有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能力提升]
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关系到每个公民的价值取向,应该从小抓起,从教育入手,而且要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
①公民就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②能够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的决定作用 ③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以抵御错误思想的影响 ④能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说法过于绝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意识范畴,不能对人起决定作用,②错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以抵御错误思想的影响,也能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D
6.文物出海巡展,是海外历史文化爱好者与三星堆这一古老文明最直接的沟通方式。近年来,三星堆遗址与同为古蜀文明的金沙遗址的部分文物在法国、日本、新加坡、美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举办文物实体巡回展览。文物出海巡展的价值在于(  )
①增强文化自信,传播和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 ②增进文化了解,拓宽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 ③展现文化成就,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我们应该传播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文物出海巡展的价值,并没有拓宽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②不符合题意;文物出海巡展是海外历史文化爱好者与古老文明最直接的沟通方式,能够展现文化成就,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同时通过文物的巡回展览可以讲好其所承载的中国故事,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③④正确。
答案:D
7.新中式将中国传统元素和现代时尚设计相融合,不仅在设计上融入盘扣、云肩等经典中式元素,而且在图案、颜色、面料等领域进行创新。新中式备受青睐是因为它(  )
①创造了崭新的国风文化,符合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有机融合,迎合了现代审美需求 ③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④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和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新中式是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了崭新的国风文化”说法不科学,①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有机融合,②不符合题意;新中式将中国传统元素和现代时尚设计相融合,在图案、颜色、面料等领域进行创新,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③符合题意;新中式在设计上融入盘扣、云肩等经典中式元素,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④符合题意。
答案:D
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神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给文化创新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我们就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文化自信不断彰显,中国不断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
答案:①从必要性和重要性看,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只有高度的文化自信,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中进行文化创新,实现文化的繁荣兴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②从可能性看,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经济、政治的进一步发展更是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9.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我国各地的文化文物单位依托馆藏资源开发各种文化创意,产品备受追捧。先有故宫博物院文创系列风靡全网,后有河南博物院、广东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分别推出“考古盲盒”。不断出圈的文创产品,折射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也反映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成为新时代突出的人文亮点和重要的经济支点。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增强文化自信的意义。
答案:①文创产品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感召力),能够激发文化自信。②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助于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③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成为重要的经济支点,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PAGE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