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程标准】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概况及特点,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一战前两次大战之间二战后19141914兴起高涨进一步发展民族民主革命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帝国主义民族独立国家解放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政治民主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 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革命。一、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一战后)英国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加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觉醒,使民族问题从欧洲反对民族压迫的国内问题变为各被压迫民族、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从帝国主义压迫下解放出来的国际问题,即民族殖民地问题。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史研究》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宗主国忙于互相厮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它们的民族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世界史·现代史编》一战加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强征殖民地人民充当炮灰或从事劳役,大大加重亚洲人民的经济负担,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史研究》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一战和十月革命加速了亚非拉的民族觉醒。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激化一战期间亚非拉各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国家 内容中国 1920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有陈独秀、李达等,陈独秀为书记朝鲜 1920年,朝鲜劳动共济会作为第一个革命的工会组织在汉城成立越南 胡志明于1925年创立青年革命同志会,组织共产团印尼 1920年5月,印尼共产党成立后,加强对工农革命运动的领导下表反映了一战后亚洲国家革命出现的新气象,这主要得益于A.世界大战的直接影响 B.十月革命的示范效应C.五四运动胜利的刺激 D.亚洲国家的经济腾飞一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得到深入发展的原因是( )A.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 B.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巩固练习BA1900年7月,第一次泛非会议举行,提出“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的口号,形成泛非主义思想。从1919年到1927年,泛非大会召开了4次。20世纪20年代,欧洲先后出现了“非洲进步联盟”“非洲裔学生联盟”“西非学生联盟”等组织。这反映出( )①非洲人民积极要求实现民族独立和自治②民主、自由等成为欧洲国家的普遍诉求③一战进一步激发非洲民族民主意识觉醒④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推动这一觉醒的根本因素是( )A.亚洲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亚洲各国遭到帝国主义的侵略C.各国资产阶级政党的发展壮大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巩固练习CA二、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中国共产党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越南抗击法国的斗争印度尼西亚反对荷兰的民族大起义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英、法占领的斗争阿富汗人民的抗英斗争印度人民在甘地和国大党的领导下,发起多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朝鲜反抗日本的“三一运动”特点:①涉及范围广②领导阶级多:资产阶级政党共产党民族主义政党③斗争手段多:暴力、和平④斗争目标一致: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要求二、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1.印尼反对荷兰殖民统治事件 领导者 方式/政策 结果民族大起义 (1926-1927)民族独立运动印尼共产党(1920年成立)印尼民族党(1927年成立)武装起义不合作政策争取民族独立被残酷镇压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领导权印尼国情:殖民当局力量强大,无产阶级力量弱小。二、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2.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加盲目,报复的本质只是增加了邪恶,因剑得到的必将因剑失去。即使最不易的统治,也必须依赖被统治者的合作而继续。 ——甘地思想:爱与道义行动:合法、和平采用合法的、和平的手段争取自由和平等的权利,实现民族自治和民族独立(目标)即不接受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等,不到英国人的政府、机关任职,不替英国人打仗、征税,维持治安,甚至必要时抗税。原因:①印度经济发展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与英国相比经济军事实力悬殊;②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妥协性;③宗教、民族因素;④以往民族起义遭失败。二、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2.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一阶段 (1920-1922) 背景措施第二阶段 (1930-1934) 要求措施结果第三阶段 (1940-1942) 措施结果阿姆利则惨案放弃……降低地税、废除食盐专卖、取消盐税、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手纺车运动”“食盐进军”引发印度各地的抗税斗争,迫使当局答应了部分要求“退出印度”行动殖民当局逮捕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运动陷入低谷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英国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1950年印度建国,尼赫鲁成为首位总理。甘地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间公正,他一生中曾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极右分子刺杀身亡,时年79岁。圣雄甘地印度总督欧文说:“不管我们如何谴责不合作运动,但假如我们低估了今天印度的民族意识,我们会产生严重的错误。一味采用高压,不会解决问题。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哲学深刻地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那些争取和平改革的国际运动。例如美国黑人争取民权的运动、印度尼西亚苏加诺的以不合作来争取民族独立等。第61届联大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0月2日,即甘地的诞辰,定为“国际非暴力日”。二、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评价: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殖民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进步性:①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②促进了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③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英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印度民族经济的发展;④创立了一条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局限性:①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民群众的反英斗争;②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③抵制西方先进物质文明,不利于印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939年9月3日,英国对德宣战,印度总督林利斯戈侯爵在同一天宣布印度参战,此举引发了甘地和国大党领袖们的坚决反对,甘地由此( )A.发起“土布运动” B.发动要求英国“退出印度”行动C.进行“食盐进军” D.起草国大党新党章,争取实现自治在1920年的萨提亚格拉哈运动中,甘地呼吁印度人拒绝合作,并抵制英国的商品、学校和政府机构。人们开始穿着印度手织的衣物,抵制英国的纺织品,示威游行和抵制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蔓延。这表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加速了印度经济的转型C.体现了反封建的意识 D.开启印度的现代化之路巩固练习BA甘地于1930年1月宣读的《独立誓词》这样写道:“我们认为,争取独立自由的最有效方法不是暴力。我们准备收回同英国的合作诚意,采取文明的抵抗,包括不纳税在内。”据此判断,甘地把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原则具体化为( )A.“退出印度” B.“文明抵抗”C.“食盐进军” D.“以暴制暴”印度尼西亚惠荣宫(妈祖庙)始建于1887年,1897年刻立于宫中的《惠荣宫序兼乐捐碑》上,有“乐捐者中有荷兰人缎媚临和棉尝远,共捐800盾”的记载。该记载表明当时( )A.殖民当局推行愚民政策 B.亚洲已被列强瓜分完毕C.印尼族群结构发生巨变 D.国际文化在碰撞中交融巩固练习BD三、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埃及华夫脱抗英运动摩洛哥反抗西、 法的斗争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国家 代表人物 斗争方式 过程及结果埃及摩洛哥埃塞俄比亚扎格鲁尔(华夫脱党)克里姆(酋长)塞拉西一世(皇帝)武装起义游击战争和平、暴力手段相结合①迫使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但保留特权②1922.3.君主立宪国家(非洲第一个)③1923年颁布第一部宪法④12年的护宪运动,未获完全成功① 1923年建立里夫共和国② 1926年被西、法殖民军扼杀①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②1936年,意大利兼并埃塞俄比亚③1941年,恢复了国家的独立属于局部反法西斯斗争①领导阶级多样②群众基础广泛③带有反法西斯侵略的性质④体现了国际援助与合作特 点名称 领导力量 斗争方式 成果埃及华夫脱运动 华夫脱党 游行、示威、街垒战等 英国承认埃及主权摩洛哥里夫人民起义 酋长 武装起义 建立共和国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皇帝 游击战争 恢复民族独立下表梳理了20世纪上半叶民族解放运动的部分史实,对表格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①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②展现了非洲人民的抗争精神③领导力量及斗争方式具有多样性 ④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巩固练习A1918年冬,埃及资产阶级民族运动领袖扎格鲁尔等人组织了“华夫脱党”,并向英国殖民当局提出英军撤离埃及、准许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200万民众在“委托书”上签字。这表明( )A.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任重道远B.埃及人民渴望实现当家作主C.埃及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D.英国君主立宪制得到了完善1918年,欧洲停战协定一签字,扎格鲁尔即率领代表团前往英国总督官邸,他“代表埃及人民”向英国高级专员正式要求废除保护国条约,承认埃及的完全独立。这( )A.迫使英国承认埃及的完全独立B.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C.反映了埃及民族民主意识觉醒D.是对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回应巩固练习BC1900年在伦敦召开的第一次泛非会议讨论了全世界黑人的境遇问题,提出“非洲人的非洲”,形成了泛非主义思想。泛非运动在一战后日益活跃,二战后发展成为非洲的群众性政治运动。据此可知,泛非运动( )A.推动了民族民主意识的传播B.摧毁了世界殖民主义体系C.维护了非洲各国的独立完整D.超越了社会意识形态差异埃及的扎格鲁尔和印度的甘地两个历史人物可以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战败国对国际秩序的不满 B.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C.一战后的殖民地解放斗争 D.民族矛盾不可调和巩固练习AC四、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阿根廷:共产党领导反外国资本斗争智利: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上台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独立战争后的拉丁美洲,在经济上保留并发展了半封建的大地产制,政治上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这种政权的表现形式就是“考迪罗主义”,即军事独裁统治制度。拉丁美洲各国的“考迪罗”为了巩固政权和地位,都极力寻求国外势力对自己的支持,投靠外国势力,实际上成了半殖民地性质的附属国。拉美各国独立后,欧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特别是英、美、 法、德等国的竞相角逐、巧取豪夺,使这个地区成为半殖民地似的附庸,经济发展受到沉重打击。欧美帝国主义国家还通过挑起战争、索取赔款,掠夺拉美人民的大量财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输出,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料和廉价的劳动力,修筑铁路、开办工厂、经营采矿,剥削拉美人民。国内:①经济上保留封建大土地所有制②政治上军事独裁统治国外:遭到欧美帝国主义侵略四、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 目标概况结果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背景性质内容意义1926年,桑地诺以玻利瓦尔为“精神之父”,以“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为目标。高举象征“自由或死亡”的红黑双色战旗,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1917年墨西哥宪法颁布后,墨西哥进步势力为维护宪法作出了不懈努力。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①对内推行土地改革,改组国民革命党,发展教育,限制教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②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在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过程中,政府没收本国和外国人拥有的大地产,分配给农民。同时设立国家农贷银行帮助农民,并鼓励和扶持农民组织合作农场。这一做法( )A.说明卡德纳斯代表了农民阶级利益B.有助于取得农民阶级对政权的支持C.体现了墨西哥走社会主义道路趋向D.必然会进一步激化社会已有的矛盾“由于他的努力,委内瑞拉、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玻利维亚五个拉美国家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获得独立。由于他在使南美从西班牙的统治下获得解放所起的作用,人们常称他为‘南美的解放者’。”材料中的“他”是A.玻利瓦尔 B.圣马丁 C.桑地诺 D.卡德纳斯巩固练习BA1804年海地摆脱法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统治获得独立,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这些历史事件反映了A.亚洲的觉醒 B.各国工人运动走向联合C.非洲的抗争 D.拉丁美洲民族独立斗争1915年,在美国占领军“监督”下选举出的海地总统,被迫与美国签订条约。条约规定:美国对海地的海关及财政实行监督;在美国官员领导下设置地方警察;海地政府应放弃将本国领土租让给其他国家的权利等。1918年,海地人民在比拉提领导下发动反美起义。这说明A.美军赶走西班牙殖民者帮助海地独立B.美国加大投资以促进海地经济发展C.比拉提领导的起义具有民族独立性质D.海地由此加入到社会主义阵营之中巩固练习DC1917年墨西哥宪法规定:“国家领土范围内土地与水流之所有权本属国家……国家在任何时候皆有权对私产加以限制……应采取必要措施以分散大地产;发展小土地持有制……。”这些规定( )A.受到苏俄社会主义公有制探索的影响B.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民主革命成果C.体现了农民阶级反帝反封建斗争完全胜利D.杜绝了外国资本主义对墨西哥的经济侵略918年后,阿根廷、巴西、智利等拉美国家先后成立了共产党。1934—1935年,巴西工人运动活跃,参加罢工的人数高达150万人,大多由巴西共产党领导。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拉美国家间联合斗争的事实 B.拉美独立与十月革命的关系C.社会主义运动对拉美的影响 D.巴西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背景巩固练习BC小结斗争方式领导力量革命目的革命性质以墨西哥为代表的民主改革方式以中国为代表的武装斗争方式以印度为代表的非暴力不合作方式以埃及为代表的和平与暴力相结合的方式等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中国)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埃及、印度)由爱国封建贵族、酋长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摩洛哥)亚洲和非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主要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拉丁美洲主要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巩固革命成果亚非拉几乎都具有反帝性质中国同时具有反封建性质埃塞俄比亚具有反法西斯性质特点:地区的广泛性斗争的多样性领导的层次性发展的不平衡时间的持续性任务目标明确影响深远亚非拉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社会文化复杂,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民族民主运动因而呈现出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特点。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印度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国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埃及采用街垒战等方式,墨西哥依据宪法进行改革。这反映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是( )A.均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B.由资产阶级政党领导C.形式多样,但均基于国情 D.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1919年3月,印度因抗议“罗拉特法”而举行总罢工;5月,中国发生五四运动;6月,埃及的开罗、亚历山大等地发生了反英暴动;7月,土耳其的凯末尔提出民族自决。这些事件的共同意义在于( )A.动摇殖民体系的秩序 B.标志亚非民族意识的觉醒C.终结欧美列强的侵略 D.导致殖民主义体系的崩溃巩固练习CA下表是某同学对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进行的梳理,其体现出该时期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是①范围广,遍及亚非拉 ②领导阶级多元 ③斗争方式多样 ④都取得了胜利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巩固练习A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亚洲,继辛亥革命后中国又出现五四爱国运动、印度继孟买工人罢工后又出现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非洲,埃及爱国军官领导军民抵抗英军;在拉丁美洲,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这些运动( )A.摧毁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B.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瓦解了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D.呈现出斗争手段多样化的特点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工人和农民纷纷响应;1920年,朝鲜劳动共济会作为第一个革命的工会组织在汉城成立;20世纪二三十年代,阿根廷工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上述民族革命运动反映了( )A.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B.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C.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 D.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巩固练习DA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反帝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旧式斗争,而亚洲和拉丁美洲则进入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阶段。说明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A.中心在非洲 B.斗争有阶段性C.发展不平衡 D.斗争对象不一致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围绕某一主题,搜集了以下图片资料。据此判断,这一主题应是( )A.拉美独立运动走向成熟 B.亚非拉民族意识的觉醒C.国际工人运动开始兴起 D.亚非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巩固练习CB1914 1917 1918 1920 1922 1923 1924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1926 1927 1930 1933 1934 1935年 年 年 年 年 年十月革命1940 1941 1942年 年 年中国国共第一次合作桑地诺反美统治印尼共立党成立印度反英斗争第二阶段印度反英斗争第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埃及宣布独立美军撤出尼加拉瓜印尼民族党成立,印尼共产党第一次反荷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埃塞俄比亚恢复国家独立摩洛哥里夫共和国成立埃及颁布第一部宪法印度反英斗争第一阶段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亚洲非洲拉美时空观念20世纪20-40年代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冲击着20世纪上半期的国际秩序。苏加诺扎格鲁尔桑地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