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明确概念的方法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明确概念的方法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2明确概念的方法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明确概念的方法,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
【教材分析】
第四课第二框题承接第一框题内容,在了解概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强调任何概念都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准确表达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要把握明确概念的方法,学会用定义和划分的方式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遵循正确的逻辑规则。
【教学目标】
1.明确下定义和划分的含义。
2.下定义的方法。
3.定义的逻辑结构,下定义的规则。
4.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划分的规则。
【核心素养】
1.科学精神:知道定义的含义、结构和方法、规则,正确认识划分的含义,明确划分规则。2.公共参与:遵循规则,正确运用概念,发扬科学精神,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定义的含义、目的、构成和方法,下一个正确定义的要求;划分的含义、方法、构成,作出正确划分的要求。
【教学难点】下一个正确定义的要求;作出正确划分的要求。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现代的年轻人在玩一种很新的社交:可以没对象,但不能没有“搭子”。
你有自己的“搭子”吗?你能准确把握“搭子”社交的概念吗
新课讲授:出示课题和目录——明确概念的方法
总议题:你能准确把握“搭子”社交的概念吗
议题1:“搭子社交”的内涵如何定义
议题2:“搭子社交”的外延如何划分
第一幕:明确内涵的方法
议题一:“搭子社交”的内涵如何定义
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搭子社交》
议学问题: 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试着给“搭子社交”下个定义,如何避免定义过程中的错误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判断下面给“搭子社交”下的定义
要想准确下定义交关系我们就必须把握认识对象的本质属性,这就需要我们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
议学小结:
概念的含义
定义:
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2、定义的结构与方法
构成结构:被定义项 定义联项 定义项
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种差+属概念
①这里属概念是指被定义项的属概念;
②种差: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被定义项”与其他同属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
③“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用定义联项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
议学情境二: 假设以下语句都是定义。
◆商品是劳动产品。
◆商品是用人民币交换的劳动产品。
◆麻醉就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
◆哲学不是文学。
◆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
议学问题:这些定义正确揭示了概念的内涵吗?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都不能正确揭示了概念的内涵,那么,下一个正确的定义有什么要求呢?
3、下一个正确定义的要求:
(1)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
(2)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 :
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 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②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③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定形式只是说明被定义项不是什么,而没有揭示它究竟是什么。违反这一逻辑规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④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小试牛刀:
第二幕:明确外延的方法
议题2:从三国战曹操刺杀董卓中究明确外延的方法
议学情境三:图文分析《曹操刺杀董卓》
要想明确一个概念的外延,我们可以采取这个方法——划分
议学问题:搭子社交”的外延如何划分?我们要怎样才能作出正确的划分?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判断下面给“搭子社交”的划分是否正确
要想准确一个概念的外延!我们就必须把握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 议学小结:
明确外延的方法
(1)含义:
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2)方法:
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属。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
(3)构成: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
2、作出正确的划分的要求
(1)必须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
(2)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
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如: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
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划分不全)
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和介词(多出子项)
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 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例如:
议学情境四:材料分析
材料一:到底什么是哲学上讲的意识?不仅要理解意识的定义——客观存在在人脑中能动的反映,而且要能列举出属于意识范畴的东西,如思想、计划、感情……
材料二:很多年前,通讯工具的外延只限于电话、电报等,而今通讯工具的外延已经扩展为电话、电报、短信、电子邮件、微信、QQ等等。
材料三:思维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会产生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概念,如现在流行的“网购”“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
议学问题: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固定不变的吗?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不是固定不变的
3、正确把握概念
①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准确地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
②认识对象是变化发展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变。
③同时,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和精确。
小试牛刀:如果下列语句都是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它们是否正确?为什么?
本课小结:
课堂练习:
1.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法律意义上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和养父母——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
②判断可以分为简单判断、联言判断、假言判断、选言判断——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③一学生用“难过”造句:“涨水了我家门前的河很难过。”——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④“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但还要提一点小小的不同意见”——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法律意义上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继父母,认为法律意义上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和养父母的观点,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①正确。
②:联言判断、假言判断和选言判断属于复合判断,而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是同一级关系,把简单判断、联言判断、假言判断、选言判断并列一起,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②错误。
③:作为一个词,“难过”是心理不开心的意思,学生用“难过”造句:“涨水了我家门前的河很难过。”,造句后的难过是很难过去的意思,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而不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③错误。
④:“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但还要提一点小小的不同意见”,同时断定同意对方观点和有不同意见,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④正确。
故本题选B。
2.同样是暴乱,香港的黑暴分子,被美国政客赞誉为“英雄”,美国国内抗议民众则被称为“暴徒”;同样是火箭残骸坠落,对于中国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末级残骸坠落一事,美国政客与媒体作出“失控”“不负责任”“设计不达标”等诸多指控,而对于美国一家航天公司发射的火箭残骸坠入农场,西方媒体则将其形容为“点亮夜空”。从逻辑与思维角度看,美国“驰名双标”的荒谬性在于( )
①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
②背离了矛盾律的要求,思维出现不融贯一致的逻辑错误
③用自相矛盾的思维逻辑来达到干涉他国内政的目的
④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导致“定义过宽”的错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①②:材料中美国“驰名双标”其实是其大搞“双标”的表现,违反了思维一致性的要求,即违法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而不是排中律,①不选,②正确。
③:矛盾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与“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美国的做法就是用自相矛盾的思维逻辑来达到干涉他国内政的目的,③正确。
④:材料不涉及定义过宽问题,④不选。
故本题选C。
3.使用概念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的人说话或写文章不合逻辑,常常是因为没有弄清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早晨,红彤彤的太阳从地平线冉冉升起
B.我从小就喜欢文艺,读过大量文学作品、小说和诗歌
C.我们要努力提高政治觉悟,抵制某些错误思想的侵蚀
D.我们班的同学大多数是共青团员和三好学生
【答案】A
【详解】A:早晨,红彤彤的太阳从地平线冉冉升起,A说法正确。
B:“文学作品”这个概念的外延已经包括了“小说”和“诗歌”,三者不能并列,犯了越级划分的错误,B说法错误。
C:“某些错误思想”这个概念的外延比“错误思想”的外延小,所有的错误思想都要抵制,C说法错误。
D:“共青团员”和“三好学生”两个概念的外延有交叉的部分,划分标准不一,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4.下列语句划分正确的是( )
A.田径运动可分为田赛和全能两大类
B.电视机可以分为彩色的、黑白的、微型的、遥控的
C.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D.划分可以分为一次划分、连续划分、二分法
【答案】C
【详解】划分是依据某种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
A:划分时,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田径运动包括田赛、径赛和全能运动,该选项在划分过程中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A不符合题意。
B: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彩色和黑白是按照颜色划分,微型是按照大小划分,遥控和非遥控是按照调节的方式,同时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划分标准,该选项在划分过程中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B不符合题意。
C:按是否有脊椎这个标准,可以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该选项是正确的划分,C符合题意。
D:一次划分和二次划分,是按照划分次数不同进行划分,而连续划分和不连续划分是按照持续性进行划分,属于两种不同的划分标准,该选项在划分过程中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5.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低空经济。所谓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据此,下列选项理解正确的是( )
①综合性经济形态是定义项的属概念
②概念“低空经济”的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
③这一定义体现了思维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表达的严谨性
④这一定义通过语句表达出来,揭示了“低空经济”的本质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②:所谓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在这一定义中,综合性经济形态是被定义项的属概念,①错误。
②:一个正确的定义,定义项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②正确。
③:下定义属 于抽象思维,体现思维运行方式的推导性,思维运行方式的想象性指的是形象思维,③错误。
④:下定义就是通过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④正确。
故本题选C。
6.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但多数人将新能源汽车等同于电动汽车,其错误在于( )
A.将子项等同于母项 B.划分标准不一
C.越级划分 D.没有看到外延的变化
【答案】A
【详解】A:将电动汽车(子项)等同于新能源汽车(母项)是错误的,犯了将子项等同于母项的错误,A符合题意。
B: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将电动汽车等同于新能源汽车,不属于划分标准不一,B不符合题意。
C: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将电动汽车等同于新能源汽车,不属于越级划分,C不符合题意。
D:材料没有强调外延的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7.小明和小华讨论“健康的内涵”。小明提出:“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小华说:“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对以上讨论,分析正确的是( )
A.两者都运用了“定义”的逻辑方法
B.小明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C.小华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答案】B
【详解】A:小明运用的是定义法,小华运用的是划分法,A不选。
B:小明的定义并没有揭示健康的本质,将健康比喻为财富,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B入选。
C: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小华采用的是划分,而不是定义法,也没有犯“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C不选。
故本题选B。
8.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实行劳动性所得统一征税”。劳动性所得统一征税是指将个人从劳动中获得的各种收入,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4项劳动性所得,统一纳入一个税种进行征税的新型税收制度。对此定义理解正确的是( )
①稿酬所得与个人劳动性所得属于概念外延关系中的属种关系
②劳务报酬所得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属于外延关系中的不相容关系
③该定义运用了“种差+属”的方式,明确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④“劳动性所得统一征税”是被定义项,“新型税收制度”是定义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①:劳动性所得是指个人从劳动中获得的各种收入,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4项劳动性所得。说明稿酬所得与个人劳动性所得属于种属关系,①说法错误。
②:题干中劳动性所得包含四种,那么劳动报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之间的关系属于反对关系,是不相容关系的表现,②说法正确。
③:下定义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属概念,种差指的是同一属概念下种概念的差别,属概念则指的是被定义项的属概念,通过这种方式,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③符合题意。
④:定义项包含种差+属概念,因此此处的定义项应为“将个人从劳动中获得的各种收入统一纳入……的税收制度”,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9.县域经济是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其高质量发展依赖于新质生产力的注入和产业升级。这( )
A.通过下定义的方式明确了“县域经济”的外延
B.说明“新质生产力”与“县域经济”构成交叉关系
C.用种差加属概念的方法揭示了“县域经济”的本质
D.说明“区域经济”是定义项“县域经济”的属概念
【答案】C
【详解】A:通过下定义的方式明确了“县域经济”的内涵,A排除。
B:“新质生产力”与“县域经济”是全异关系,B排除。
C: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县域经济是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这是用种差加属概念的方法揭示了“县域经济”的本质,其中“县域经济”是被定义项;“是”是定义联项 ;“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备”是种差,“区域经济”是属概念,C正确。
D:“区域经济”是被定义项“县域经济”的属概念,D排除。
故本题选C。
10.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下列对“家庭农场”这一定义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属概念,“指”是定义联项
②把“种差”和“属概念”加起来,形成定义项“家庭农场”
③“家庭农场”的定义采用了种差加属的方法
④“家庭农场”的定义正确地揭示了其本质属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在“家庭农场”这一定义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属概念,“指”是定义联项,①正确。
②:把“种差”和“属概念”加起来,形成定义项“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是被定义项,②排除。
③:“家庭农场”的定义采用了种差加属概念的方法,③排除。
④:“家庭农场”的定义采用了种差加属概念的方法,正确地揭示了其本质属性,④正确。
故本题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