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逻辑”的多种含义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逻辑”的多种含义练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逻辑”的多种含义练习
一、单选题
1.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必须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下列选项中关于“逻辑”的用法与材料一致的是( )
A.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符合时代的进步逻辑
B.“因为担心失衡跌倒,我们的思想紧紧抓住逻辑这个扶手”
C.“举一反三”是一种类比的逻辑方法,用于启发式教学很有效
D.“逻辑太重要了,逻辑混乱的文章别人不看,不讲逻辑的人别人懒得理”
2.奥古斯丁曾说“逻辑学是一种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具有价值的学问,因为它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更理智地思考。”逻辑学作为一门学问,在当今时代仍发挥着重要价值。下列关于逻辑学说法错误的是( )
①逻辑学将“规律”和“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作为研究对象
②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与规则是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
③形式逻辑认为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主要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
④只有遵循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才能可能成为科学的思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在现代汉语里,“逻辑”是个多义词。如果我们在网上搜索“逻辑”一词,会出现很多与“逻辑”有关的词语:逻辑学、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归纳逻辑、科学逻辑、经济逻辑、法律逻辑、语言逻辑等。下列对“逻辑”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要研究中国发展的逻辑”,这里的“逻辑”指的是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②“要在青少年中普及逻辑知识”,这里的“逻辑”指的是逻辑学
③“写文章要讲逻辑”,这里的“逻辑”属于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④“揭露霸权主义的逻辑”,这里的“逻辑”指的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知识创新的工具是有用的,科学思维方法是知识创新的工具,所以科学思维方法是有用的。”这个推理正确地揭示了学习科学思维的重要性。从逻辑思维上看,这个推理( )
①属于抽象思维,只是触及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以概念为基本单元进行推导,思维表达具有严谨性
③把握住了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的逻辑规律和规则
④是抽象思维,正确性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一天,初学逻辑的小明和小芳一起进行推理练习。
小明: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白马都是马,所以,所有白马都是动物。
小芳: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牛都不是马,所以,所有牛都不是动物。
两位同学进行推理的前提都是正确的,推出的结论却不都是真的。这说明( )
A.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唯一条件
B.在形式逻辑中,前提的真实性对推理结果的真假无关紧要
C.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D.形式逻辑结论的真假既取决于前提内容的真实性,也取决于推理形式的有效性
6.形式逻辑总结了人类思维的经验教训,以保持思维的确定性为核心,用一系列规则和方法帮助人们思考问题,正确表达思想。它研究演绎推理及其规律,提供了检验有效推理和无效推理的标准。可见,一个真前提要推导出真结论( )
A.取决于前提和结论的思想内容 B.取决于思维的形式结构
C.取决于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 D.要选择正确的推理形式
7.与动物相比,由于有思维参与人类的社会实践,人成了万物之灵。狭义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逻辑与思维中的思维就是从狭义角度讲的。狭义思维( )
①是由正确前提推导出正确结论
②是认识的高级阶段,能把握事物规律的思维方式
③成果具有真实性和预见性的特征
④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具有间接性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下列关于形式逻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用形式逻辑要严格遵循逻辑规律与规则
B.形式逻辑过度强调形式,而忽略了内容的重要性
C.形式逻辑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准确、清晰的思考和表达
D.形式逻辑认为,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9.列宁说:“黑格尔要求这样的逻辑:其中形式是具有内容的形式,是活生生的实在的内容的形式,是和内容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形式。”下列关于“逻辑”的认识符合黑格尔观点的是( )
①形式逻辑把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
②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③任何思维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④只有形式结构正确,才能推出真结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人民日报》刊文指出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贯通相契合的内在逻辑。下列语句中与刊文中的“逻辑”含义相同的是( )
①这篇文章前后自相矛盾,毫无逻辑可言
②乌云密布就是快下雨了,这是自然逻辑
③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④逻辑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包括数据分析、金融、法律等多个领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下列关于形式逻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B.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和规则,就能获得科学思维
C.形式逻辑认为,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主要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
D.形式逻辑特别关注判断问题
12.列宁说过:“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
②运用形式逻辑就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③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
④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不值得推敲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3.在现代汉语里,“逻辑”是个多义词。下列对“逻辑”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要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这里的“逻辑”指的是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②“揭露霸权主义的逻辑”。这里的“逻辑”指的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③“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这里的“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④“要在青少年中普及逻辑知识”。这里的“逻辑”指的是逻辑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逻辑”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常用语词,也是一个多义词。下列说法中的“逻辑”,从词义上看,属于逻辑学研究对象的有( )
①学数学要合乎学习的逻辑,先易后难,不能揠苗助长
②冯老师在教学中很重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
③学校教授通识课的郑老师是逻辑学专业毕业的
④逻辑混乱的文章别人看不懂,不讲逻辑的人别人懒得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某校举办教职工健康长跑比赛,分男女两组记名次。赛后,赵老师说:“我是女子组的最后,但不是全校最后。”钱老师说:“我是女子组的第三。”孙老师说:“我是男子组的最后。”李老师说:“我是男子组的第一,全校第三。”四位老师所言属实,他们到达终点的先后排序是( )
A.李、钱、赵、孙 B.钱、李、赵、孙
C.李、赵、钱、孙 D.李、钱、孙、赵
16.三位同学在讨论学习逻辑学的重要意义。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同学所说的“逻辑”指的是逻辑学这门学问
②乙同学所说的第一个“逻辑”指的是学习的规律
③丙同学所说的第三个“逻辑”指的是思维方法
④三位同学的说法都肯定了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主观题
17.完成下列表格,说明下列材料体现的逻辑学道理
序号 材料 答案
示例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当时。 思维具有概括性特征。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共同、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1 家长:3+2等于多少?孩子:……?家长:你现在有3个苹果,再给你2个,你现在一共有几个苹果?孩子:5个!妈妈给我的苹果最香甜了! ①
2 所有的马都是动物,所有牛都不是马,所以,所有牛都不是动物。 ②
3 我们平常吃到的水果或酸或甜,或大或小,或长条形,或圆形,或木本结果,或草本结果……,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水果”这个概念,揭示了一切水果所具有的共同属性。 ③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形式逻辑是专门研究概念、判断、推理的一门学科。人们认识事物,表达思想,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这样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涉及形式逻辑。形式逻辑能帮我们正确的推论,有助于我们准确、鲜明地表达思想。逻辑知识是揭露错误、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有力工具。
(1)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形式逻辑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哪些作用
《2.1“逻辑”的多种含义练习》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C C D B C B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B D C A B
1.A
【详解】A:材料中“必须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逻辑”指的是客观规律;“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符合时代的进步逻辑”中的“逻辑”也指的是规律,A符合题意。
B:“逻辑这个扶手”中的“逻辑”指的是逻辑学,B不符合题意。
C:“逻辑方法”中的“逻辑”指的是思维方法,C不符合题意。
D:该选项中的“逻辑”指的是逻辑规律及规则,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A
【详解】本题是逆向选择题。
①:“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是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才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①错误,入选。
②: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②正确,不能入选。
③:形式逻辑认为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③错误,入选。
④:实践证明,只有遵循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才有可能成为科学的思维,而违背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不可能是科学的思维。④正确,不能入选。
故本题选A。
3.C
【详解】①:“要研究中国发展的逻辑”,这里的“逻辑”指规律,①错误。
②:“要在青少年中普及逻辑学知识”,所以“要在青少年中普及逻辑知识”中的“逻辑”指的是逻辑学这门学问,②符合题意。
③:“写文章要讲逻辑”,这里的“逻辑”是指逻辑规律与规则,属于逻辑学的研究对象,③正确。
④:“揭露霸权主义的逻辑”。这里的“逻辑”指的是思维方法,④错误。
故本题选C。
4.C
【详解】①: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形象思维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 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①错误。
②:人们把以概念作为基本单元进行的思维,称为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知识创新的工具是有用的,科学思维方法是知识创新的工具,所以科学思维方法是有用的”属于抽象思维,它以概念为基本单元进行推导,思维表达具有严谨性,②正确。
③: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知识创新的工具是有用的,科学思维方法是知识创新的工具,所以科学思维方法是有用的”"属于正确的三段论推理,因此把握住了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的逻辑规律和规则,③正确。
④: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三段论的正确性取决于前提的真实性和推理结构的正确性,④错误。
故本题选C。
5.D
【详解】A: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唯一条件,故A不选。
B:在形式逻辑中,前提的真实性对推理结果的真假具有直接影响,故B不选。
C: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但材料强调的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不体现其核心任务,故C不选。
D:两位同学进行推理的前提都是正确的,推出的结论却不都是正确的,这说明形式逻辑结论的真假既取决于前提内容的真实性,也取决于推理形式的有效性,故D正确。
故本题选D。
6.B
【详解】ABCD: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而不是取决于取决于前提和结论的思想内容、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也不是要选择正确的推理形式,故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7.C
【详解】①: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思维不是由正确前提推导出正确结论,①不选。
②④: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是能把握事物规律的思维方式,具有概括性、间接性、能动性,②④正确。
③:从性质上看思维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故思维的成果不一定真实, ③不选。
故本题选C。
8.B
【详解】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
A:遵循形式逻辑的逻辑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A不符合题目要求。
B:形式逻辑也重视内容,B符合题目要求。
C: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形式逻辑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准确、清晰的思考和表达,C不符合题目要求。
D:形式逻辑认为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D不符合题目要求。
故本题选B。
9.C
【详解】①:列宁的话中更多的是在强调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单独强调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因此,这个选 项虽然正确,但并不符合列宁的论述。故 ①不选。
②: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强调了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与客观世界的联系,与列宁的话中提到的“形式是具有内容的形式”相呼应,故②正确。
③:任何思维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现了列宁的话中的核心思想,即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离的,是统一的, 故③正确。
w④:前提真实,推理结构正确,才能推出真结论。因此,只有形式结构正确,才能从真前提中推出真结论;且该选项更多地是在强调形式结构的重要性,但列宁的话中并没有特别强调这一点,而是强调了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C。
10.C
【详解】②③:《人民日报》刊文指出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贯通相契合的内在逻辑中的“逻辑”一词指客观规律。乌云密布就是快下雨了,这是自然逻辑,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这两句话中的“逻辑”指客观规律,②③符合题意。
①:这篇文章前后自相矛盾,毫无逻辑可言中的“逻辑”指思维规则,不符合题意,排除①。
④:逻辑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包括数据分析、金融、法律等多个领域中的“逻辑”指的是“逻辑学”这门学问,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1.A
【详解】AC:形式逻辑认为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主要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因此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A符合题意,C排除。
B: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和规则,是获得科学思维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B说法错误。
D: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2.B
【详解】①③:“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说明逻辑的产生离不开实践,也说明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故①③正确。
②:正确认识事物受主客观多种因素制约,②错误。
④: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而且,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有一定的意义,值得推敲,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3.D
【详解】①:“要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这里的“逻辑”指的是规律,①错误。
②:“揭露霸权主义的逻辑”。这里的“逻辑”指的是思维方法,②错误。
③:作出合乎思维规律和规则的结论,所以“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中的“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③符合题意。
④:“要在青少年中普及逻辑学知识”,所以“要在青少年中普及逻辑知识”中的“逻辑”指的是逻辑学,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4.C
【详解】①:“逻辑规律与规则”“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学数学要合乎学习的逻辑,先易后难,不能揠苗助长”中的“逻辑”指的是规律,①与题意不符。
③:“学校教授通识课的郑老师是逻辑学专业毕业的”中的“逻辑”指逻辑学这门学问,③与题意不符。
②④:“冯老师在教学中很重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中的“逻辑”指逻辑规律与规则,“逻辑混乱的文章别人看不懂,不讲逻辑的人别人懒得理”中的“逻辑”指思维方法和逻辑规律与规则,都属于逻辑学的研究对象,②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5.A
【详解】D:根据“赵老师是女子组的最后,但不是全校最后”和“孙老师是男子组的最后”可以推断孙老师是全校最后,赵老师在四位老师中第三个到达终点,孙老师在四位老师中最后一个到达终点,故D排除。
BC:根据“钱老师是女子组的第三”和“李老师是男子组的第一,全校第三”可以得知全校第一第二是女老师,但是钱老师是女子组的第三,所以钱老师的成绩位于李老师之后。故李老师在四位老师中第一个到达终点,钱老师在四位老师中第二个到达终点,BC排除。
A:根据四位老师所言分析,可以得出他们到达终点的先后排序是李、钱、赵、孙,A正确。
故本题选A。
【点睛】
16.B
【详解】①:甲同学所说的“逻辑”指的是逻辑学或逻辑知识,①正确。
②:乙同学所说的第一个“逻辑”指的是逻辑学或逻辑知识,②错误。
③:丙同学所说的第三个“逻辑”指的是逻辑规律与规则,③错误。
④:三位同学的说法都肯定了思维方法的重要性,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7.①形象思维在感觉、知觉、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等方式反映认识对象。具有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思维表达的情感性特征。
②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维的形式结构。
③思维具有概括性。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分析】背景素材:生活中蕴含的逻辑学知识
考点考查:形象思维、形式逻辑、思维的特征等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说明下列材料体现的逻辑学道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家长将3+2等于多少这一问题,转换为生活化场景,孩子很快答出→可联系形象思维的含义及主要特征。
关键词②:所有的马都是动物, 所有牛都不是马, 所以,所有牛都不是动物→可联系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维的形式结构。
关键词③:从水果的具体形态到“水果”这个概念,揭示了一切水果所具有的共同属性→可联系思维具有概括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8.(1)形式逻辑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特别关注推理的问题。
(2)人们常常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形式逻辑能帮我们正确地推论,有助于我们准确、鲜明地表达思想。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分析】背景素材:对形式逻辑的相关认识
考点考查:形式逻辑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知识限定为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的知识,应首先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有效信息:人们认识事物,表达思想,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这样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涉及形式逻辑→可联系形式逻辑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特别关注推理的问题。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知识限定为形式逻辑的知识,应首先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与现实生活分析其作用即可。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有效信息:形式逻辑能帮我们正确的推论,是揭露错误、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有力工具→可联系人们常常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遵循形式逻辑的意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