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条形统计图(1)》
说课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条形统计图》的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简单的数据分类与整理(如用表格记录数据),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掌握其基本绘制方法,并学会通过统计图分析数据。本课是后续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核心载体。教材通过贴近生活的实例(如天气情况、班级活动等)引入,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数据整理能力,但对统计图的直观表达和分析经验不足。他们对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兴趣浓厚,但自主设计统计图时可能存在单位长度设定不合理、数据标注不清晰等问题。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一格代表多个单位”的抽象概念理解困难,需通过直观演示逐步突破。
教学目标
1
2
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组成要素(标题、横纵轴、单位长度、直条),能根据数据绘制简单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经历数据整理到图形表达的过程,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据分析和合作交流能力。
重点
难点
条形统计图的组成及绘制方法。
根据数据合理确定单位长度,并能从统计图中提取有效信息。
教法学法
直观演示法
引导观察法
实践操作法
观察发现
动手操作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学法
教法
教师准备:天气情况统计表(课件)、空白条形统计图模板、小组任务卡。
学生准备:直尺、彩色笔、数学课本、练习本。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情
境
导
入
探
究
新
知
课
堂
小
结
提
升
能
力
我们去收集环境监测数据。
可以把收集的数据整理出来。
用统计表、统计图把整理结果表示出来更直观。
情境导入
下面是某地6月份空气质量状况统计表。
空气质量状况 优 良好 轻度污染 合计
天数(天) 10 12 8 30
某地6月份空气质量状况统计表
从表中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探究新知
你可以用其他方法表示上面统计表中的信息吗?
空气质量状况
0
2
4
6
8
10
12
14
优
良
轻度污染
8
10
12
天数(天)
某地6月份空气质量状况统计图
直条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
1格表示1天
条形统计图
横轴
纵
轴
条形统计图如何绘制呢?
下面是四(1)班男同学身高的记录表,根据记录表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学号 身高(cm) 学号 身高(cm) 学号 身高(cm)
1 135 7 141 13 141
2 151 8 142 14 146
3 138 9 140 15 139
4 136 10 147 16 152
5 150 11 136 17 137
6 133 12 145 18 144
身高(cm)
人数 (人)
130~134
135~139
140~144
145~149
150~154
合计
四(1)班男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
1
6
5
3
3
18
你能根据上面的统计表画出统计图吗?试一试。
比较条形统计图与统计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统计的结果都一样。
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直观、形象。
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高低表达数据的多少。
统计表直接呈现原始数据。
不同点:
相同点:
1.下面是天山乡商场2011年1~4月份冰箱销售情
况统计表。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天山乡商场2011年1~4月份冰箱销售情况统计表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4月份 合计
销售量(台) 6 9 8 7 30
对应练习
教学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拓展升华,回顾总结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有哪些收获?
1. 学生自主总结:
以“今天我学会了……”为开头,分享收获。
2. 教师归纳:
强调条形统计图的组成、绘制步骤及数据分析方法。
教学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拓展升华,回顾总结
必做题:课本第80页第2题(调查家庭成员最喜欢的水果并绘制统计图)。
选做题:思考“如果数据很大(如全校学生人数),如何调整单位长度?”
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1)
1. 组成:标题、横轴、纵轴、单位长度、直条
2. 绘制步骤:
① 定标题,标项目;
② 定单位,画刻度;
③ 绘直条,涂颜色。
3. 数据分析:比多少、找规律
教学反思
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
运用多种感官,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充分利用好多媒体白板辅助教学
1
2
3
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新课标“数据意识”培养为导向,通过“问题—探究—应用”的主线,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经历统计全过程,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核心素养。
说课完毕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