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笔算除法(1)》说课
说教材分析
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说教学准备
说教学过程
说
课
流
程
说教法、学法
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中的第2课时《笔算除法(1)》。在此之前,学生已掌握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初步接触了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本课的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商是两位数或有余数的除法奠定基础。教材通过“分物”的实际问题引入,结合直观操作和算法对比,帮助学生建立从直观到抽象的数学思维。
一、说教材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除法计算基础,但笔算除法的步骤较为复杂,尤其是试商过程容易出错。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包括:
算理理解不深:对“为什么这样写竖式”缺乏清晰认知;
试商方法模糊:面对非整十数除数时,难以快速找到合适的商;
步骤规范性不足:书写竖式时易漏写步骤或混淆顺序。
针对以上问题,教学中需通过直观操作、合作探究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分物活动,理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算理,能正确书写竖式;
2、学会用“四舍五入”法试商,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运算能力与推理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规范书写步骤。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试商策略,理解余数必须小于除数的道理。
三、说教学重难点
动口、动手、动眼、动脑
根据学生的特点
结合我班学生学情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
主动学习
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
学法
教师准备:
相关资料、
图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练习本
课本
笔
五、说教学准备
六、说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 )里最大能填几?
40×( )<190 ( )×50<189
226>( )×70 ( )×30<334
216>20×( ) 713>80×( )
4
3
3
11
10
8
(1)老虎出生几月后开始随母虎外出?
每月按30天计算。
180÷30=
答:老虎出生6月后开始随母虎外出。
6(月)
探究新知
3
(2)老虎出生几个月后开始独立生活?
每月按30天计算。
720÷30=
答:老虎出生24月后开始独立生活。
7 2 0
30
6 0
1 2
1 2 0
0
0
2
4
720÷30=
24(月)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前两位。
被除数前两位“72”表示72个“10”,其中有2个30,在十位上商2。
(1)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
(3)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自己归纳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方法。
1.算一算。
420÷30 690÷30
=14
=23
4 2 0
30
1
3 0
1 2 0
1 2
0
6 9 0
30
2
6 0
9 0
9
0
4
0
3
0
对应练习
工程队计划30天修路960米,实际只用了20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多少米?
拓展练习
960÷30=32(米)
960÷20=48(米)
48-32=16(米)
答: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16米。
课堂小结
1、学生自主总结:
“今天我学会了……,我印象最深的是……”
2、教师提炼:
笔算除法三步骤:一商、二乘、三减;
试商小技巧:四舍五入估一估,灵活调整不马虎。
布置作业
1、必做题:教材第82页第3题(计算题)、第4题(应用题);
2、选做题:设计一道与生活相关的除法问题,并尝试用竖式解答。
笔算除法(1)
步骤:一商、二乘、三减
关键点:余数<除数,试商用估算
说板书
、
巩固
、
提高的教学目的。
板书设计我力求做到形象直观,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最终达到概括、巩固、提高的教学目的。
课堂和设计理念
成功之处:通过分小棒活动,学生较好理解了算理;小组讨论有效突破了试商难点。
改进方向:部分学生试商速度较慢,需增加针对性训练;练习环节可融入游戏化设计提升趣味性。
本课以“学生为主体,操作促理解”为核心,通过真实问题驱动探究,在合作中培养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践行新课标“做中学、用中学”的理念。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