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九一六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安庆九一六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安庆九一六学校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2月月考
高二历史试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30题共60分)
1.《墨子·法仪》:“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孟子·离娄上》:“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
自行。”战国道家的《黄老帛书》:“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这些主张()
A.顺应了中央集权的趋势
B.意在重新塑造社会秩序
C.促使学术逐渐趋向合流
D.焕发了礼乐制度的活力
2.在宋人的诗词中,有许多提及燕然、昆仑、天山、轮台、凉州和贺兰山等地。这些地方自唐朝安史之乱
后,先后被吐蕃、回鹘和契丹等游牧民族政权控制,到北宋范仲淹、王安石时己有300年,到南宋陆游、
辛弃疾时己有450年,但这些政治文化精英对此仍念念不忘。这种现象说明()
A.诗词传诵承载着历史文化记忆
B.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C.统一中国的文化认同穿越时空
D.文化认同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
3.中华民族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习性,使他们常常十分理性地看待外部世界,除了从容地享受已有的一
切,对与现实生活无直接关系的事物多不理会,更不会向往那虚无飘缈的宗教境界。这一文化特色形成的
根源在于中国()
A.传统儒学的封闭
B.农耕文明的影响
C.政治体制的束缚
D.宗教意识的淡薄
4.公元前4千纪末,西亚的苏美尔语、阿卡德语、阿拉米语先后成为地中海东岸地区的通用语言,3泄纪
左右,这些语言仅限于神庙祭司在祭祀、教学和学术研究时使用。这主要是因为()
A.宗教信仰的转变
B.军事征服的影响
C.统一帝国的分裂
D.新式文字的发明
5,罗马《十二铜表法》中关于交易行为的要求十分严格,不仅要求交易当享人亲自到场,说出规定的套语,
履行铜片的交付手续,而且需要五位证人和一位司秤到场作证,交易方为有效。这一规定从本质上反映了
罗马()
A.公民法注重形式的特点
B.早期的商品经济尚不发达
C.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激化
D.法律以调节贸易纠纷为主
6.如图方向示意图,描绘的是消代前期()
第1页共7页
A.高产作物推广B.国内人口迁移
C.粮食区域运输
D.商帮长途贩运
7.1870-1894年,德国约250万人流出海外,出境移民在德国是普遍性现象。1896-1913年,白德国流往
国外的人口仅47.6万人,德国逐渐转变为入境移民国家。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帝国主义竞相扩军备战
B.君主立宪制在德国建立
C.德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
D.劳动力大规模全球流动
8.1836年,法国学者开始将南部美洲称为“具有拉丁文化特征的美洲”。1856年,面对着美国的南扩,哥
伦比亚学者发表《两个美洲》的长诗,吟道:“拉丁美洲人哟/面对着撒克逊人”,“拉丁美洲”的概念从此
在南部美洲还速传播开来。这一概念的传播()
A.推动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战争
B.强化了拉美人民的区域认同
C.源于南北美洲文化传统的差异
D.反映列强争夺拉美日趋激烈
9.玄奘于627年(一说629年)自长安沿丝绸之路西行,经中亚进入印度佛教最高学府学习。645年,玄
奘回到长安,从印度带回佛经657部,后将其中的75部共1335卷译为汉语,这些佛经中的许多内容在印
度已经失传,仅凭汉译本流传于世。这说明()
A.商路发展利于文化传承
B.中印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C.佛教在中国渐趋本土化
D.古代商路促进西学东渐
10.16世纪中期以来,收藏中国瓷器成为欧洲王室和上层贵族的一种风潮。法国国王亨利二世
(1519一1559年)收集了很多中国瓷器。德意志地区的费迪南二世大公(1529一1595年)收藏中国瓷器达
233件。法王路易十四兴建“中国宫”,到处都摆上了中国瓷器、纸帐。据此可知()
A.东西方的商业贸易扩大
B。欧洲民族国家实力增强
C.人文精神影响封建君主
D.饮茶之风盛行亟需瓷器
11.从欧洲传入被压迫国家和地区的民族主义是以民族文化认同和发展为核心的,这使得被压迫民族发动
起义时,既注重保留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又注重吸收西方的先进事物,从而阻碍了西方现代化模式对其他
民族的文化征服。由此可知,民族解放运动客观上()
A.维护了泄界文化的多样性
B.铲除了落后地区的封建势力
第2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