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课堂导入1987 年,“南海一号”被意外发现,一经问世,便震惊世界。那满舱的瓷器、丝绸和香料在向我们发出神秘的召唤,将我们的思绪拉回到那个千帆竞发、万邦来朝的辉煌时代。今天,我们就驾驶 “超时空南海一号” 完成它未完成的航行,想象一下,这艘古船当年承载着怎样的使命?又经历了怎样的传奇航行?请准备启航,一起开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的探索大门!南海一号的神秘召唤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点击按钮播放视频“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的木质沉船,1987年发现于广东阳江海域,残存长22米,宽约9米。目前,沉船中共发现18万余件文物,其中已出水2000多件完整瓷器。这批瓷器带有明显的异域风格,包括具有浓郁阿拉伯风情的酒壶、大瓷碗等,被认为是宋代接受海外订货来样加工的产品。“南海一号”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目录Contents壹发达的中外交通贰繁荣的海外贸易叁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课标:通过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舟楫破浪壹发达的中外交通第一幕:祭 海 启 航场景: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泉州港角色:纲首(船长)、火长(导航员)、市舶司官员、船员若干纲首:(高举酒碗)敬妈祖!祈顺风!(泼酒入海)今携名瓷十万件、丝绸五千匹,借东北季风直下南洋!火长:禀纲首!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您下令开船啦! 纲首:兄弟们,我们从泉州港出发,先到我们贸易和补给的第一站—占城,接着前往真腊,领略当地独特风情,途径三佛齐,抵达目的地阿拉伯,与远方的商人互通有无。全体全员(兴奋地):“好!” 港口官员(点头赞许):这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大宋与世界沟通的桥梁。你们一路要小心,期待你们满载而归,带回更多异域珍宝和奇闻趣事。纲首(大声下令):升帆,启航!全员:妈祖保佑,顺风满帆——启航!“南海一号” 缓缓驶离港口,船员们站在甲板上,向着岸上挥手告别。海上丝绸之路发达的中外交通1.宋代时期的中外交通陆路交通+海路交通▲宋代海路交通路线图原因:唐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的影响路线:中国经由西北、中亚连通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地位:重要性渐趋下降原因:①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②经济重心南移,南方海上贸易频繁;③海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④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地位: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交流的主要通道路线:形成多条航线,可通往朝鲜、日本、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东南亚阿拉伯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半岛东非海岸波斯湾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思考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原因?2.元代时期的中外交通▲元代交通路线图发展:打通了北方和西北被阻断的陆路交通线,建立了与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区的联系。发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沿途经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东西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发达的中外交通陆路交通+海路交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欧洲东非南海航线东海航线朝鲜日本路线:东海航线→朝鲜、日本南海航线→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和欧洲等地。合作探究:对比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线路特点,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宋代海路交通路线图东南亚阿拉伯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半岛东非海岸波斯湾结论:从宋朝海路交通是主要通道,到元朝海陆并进、交往范围更广。地位: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贰瓷光耀世繁荣的海外贸易第一幕:归 港 核 验场景:南宋淳熙四年(1177年)泉州港泉州港码头角色:纲首(船长)、市舶使、阿拉伯商人、账房、搬运工、港口瞭望员港口瞭望员(激动大喊):“快看呐,‘南海一号’回来啦!”纲首(递上货单)"禀大人!本次载回乳香八百斤、象牙五十根、波斯玻璃器百件,另有...(压低声音)三佛齐贡使密函一封!"市舶使:(翻动抽解簿)"按《元丰市舶条》,十抽其一!(挥笔)乳香八十斤充税,余货凭'公凭'交易!"账房先生:(拨算盘)"玻璃器十件充税,折铜钱三百贯!"阿拉伯商人:"陈纲首!这二百件德化白瓷军持(举起伊斯兰净手器),我愿以等重白银交易!"搬运工:(踉跄摔箱)"糟了!碎了两件龙泉瓷!"市舶使:(疾步上前)"速记损耗!碎瓷抵税——正好补足抽解缺额!"纲首:这批龙涎香中,藏有天竺棉花籽二十袋!(递上《种艺必用》)烦请转交知州试种!市舶使:(警觉)"蕃货夹带需另缴'博买'税!但若试种成功...(盖章)特批免税!全员:"开市锣响!白银换瓷,香料易帛——刺桐港今日无眠!"。探究:通过情景剧,结合教材,从中提取历史信息?参与者、管理者、交易物品1.表现▲宋代海路交通路线图繁荣的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①设置管理机构——市舶司地点职责意义政府在主要港口管理船舶、关税、货物及外商招徕等。上(宋高宗)曰:“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万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六说说为什么朝廷重视海外贸易?②出现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在政府鼓励下,海外贸易得到巨大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③外贸税收所得在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道光)《晋江县志》日: 蒲寿庚,其先西域人,总诸番互市,居广州。至寿庚父开宗徙于泉。蒲寿庚数据:南宋初年(1137年)市舶司年收入达 200万贯,占财政总收入的 15%-20%(唐代仅占约2%)。相当于今天的海关,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繁荣的海外贸易▲元代交通路线图▲宋代海路交通路线图越 南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印度东非沿海地区红海东亚孟加拉湾沿岸地区朝鲜半岛日本近阿拉伯地区东非海岸远五六十个超过140个④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指标 唐代 宋元时期 增长倍数通商国家/地区 30余 220+ 7.3倍年最大贸易额(贯) 80万(广州) 200万(泉州) 2.5倍单船载货量(吨) 25(黑石号) 400(南海一号) 16倍主要出口商品种类 丝绸/茶叶 瓷器/丝绸/铁器 +200%航海技术突破 季风利用 指南针+星图+水密舱 革命性进步DeepSeek-以上数据与文献可从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中国基本古籍库 及 JSTOR 等平台查证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输进香料象牙宝石找一找:汉与西域交流频繁后,下面哪些事物是由中原传到西域,哪些是由西域传到中原?输出瓷器丝绸茶叶1.表现海上丝路主要繁荣于中唐到宋元时期,该路指从中国东南出海至太平洋,或经南海至印度到南亚、西亚及非洲的航路,唐以前海路一直是陆路的补充,但中唐以后陆路阻绝,加之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发明及航海技术进步,海上丝路开始繁荣,超过并逐步取代了陆路。北宋,南宋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非常重视商业和海外贸易,保证了海上丝路的持续兴旺。——摘编自杨正位《丝绸之路的历史动能与当代启示》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繁荣原因探究1234国家政策:政策开放,统治者支持、鼓励发展海外贸易;陆路阻断: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使陆路对外贸易受阻;物质保障: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经济重心的南移。重要条件:海路畅通,造船业、航海技术发达,指南针用于航海;泉州市舶司侧有蕃坊,波斯、大食人立清真寺,诵经礼拜,有蕃学教其子弟。——《诸蕃志》(赵汝适,南宋)泉州清静寺始建于北宋叁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文明共生第三幕:文 明 共 生 场 景:泉州港港口市场角色:纲首(陈)、阿拉伯学者(哈桑)、印度僧侣(伽罗)、景教传教士(马泰奥)、市舶司官员哈桑:陈先生!这青花瓷的钴料来自波斯,我用阿拉伯星图换你的瓷窑秘方如何?陈:成交!但需教我测算冬汛季风——去年算错风向,整船瓷器喂了龙王!伽罗:且看这药师佛琉璃罐!波斯釉彩融了天竺药方,可治海员瘴气!马泰奥:(展开圣经)妙极!我用景教十字纹样换此技艺!(侧耳)咦?这琵琶声怎有印度拉格之韵?陈女:伽罗大师,试试用梵音配《霓裳羽衣曲》?(与伽罗即兴合奏,西塔尔琴与琵琶共鸣)官员:圣上将朱子理学译成波斯文,这阿拉伯文‘平安’是…?哈桑:此乃大马士革钢字模,可铸双语活字!若加上贵国的《授时历》…陈:(指星盘)何不将《回回历》与《授时历》合编?就像这青花纹——波斯钴料,中国笔法!官员:(望向六胜塔)愿此文明之火,永照海上丝路!蔡永辉的《刺桐梦华图》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辽宋夏金元时期,陆路和海路交通的发展,使中外物质、科技文化的交流进一步密切起来。1.背景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中国西方驿站制度纸币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亚洲各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对亚欧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药物天文历法宗教数学音乐建筑领域 外来元素 政策体现 现存证据天文 阿拉伯浑天仪 设回回司天台 北京古观象台遗址医药 波斯外科手术 广惠司专设回回医官 《回回药方》残卷宗教 景教/伊斯兰教传播 免宗教场所税 泉州十字架石刻艺术 青花瓷钴料工艺 浮梁瓷局聘外籍工匠 土耳其藏元青花语言 八思巴文融合梵文字母 设回回国子监 敦煌六体真言碑土耳其托普卡帕皇宫的元青花宝藏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帕皇宫里,中国瓷器的收藏量堪称世界博物馆中的佼佼者,总数接近两万件。而其中保存完好的元青花藏量更是世界第一,拥有四十多件,每一件都精美绝伦、价值连城。这里收藏的元青花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被誉为故宫之外藏瓷最多的地方。元青花因其存世稀少而极为珍贵。早在2005年,元青花大罐“鬼谷子下山”在英国拍卖会上以2.5亿元的价格成交,创造了当时世界上最贵的瓷器纪录。马未都先生曾参观后表示,托普卡帕皇宫的元青花中有很多是孤品,深藏不露,价值连城。牡丹纹葫芦瓶-土耳其托普卡帕皇宫藏品元青花藏量世界第一北京古观象台遗址《回回药方》书影元·基督教四翼天使石墓碑敦煌六体真言碑国际科学院项目《元代的全球化》:指出元朝宫廷御医 43% 为阿拉伯、波斯医师特点:双向交流 共同发展2.内容宋元对外交流的“经济特区”——刺桐港(泉州)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大食(阿拉伯)国尤爱青白瓷,以金银镶嵌为宝器。——《诸蕃志》(赵汝适,南宋)刺桐城(泉州)瓷器遍售世界,其精美令威尼斯玻璃黯然失色。——《马可·波罗游记》(1298年)马可·波罗意大利旅行家,在忽必烈时代(1275年)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仿制要素 中国原型 西亚/北非改造 代表器物器型 玉壶春瓶 加装流与柄→咖啡壶 叙利亚黑釉执壶(大马士革国立博物馆藏)纹样 缠枝牡丹 几何化+阿拉伯文边框 波斯青花陶盘(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釉彩 龙泉青釉 添加锡白釉→波斯青白陶 埃及仿龙泉油灯(开罗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功能 文房水盂 改为礼拜净手器→军持 波斯仿青花军持(伊朗国家博物馆藏)西亚和北非工匠仿制的瓷器,器型、花纹和色彩等,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2.内容马可波罗来华马可·波罗在元朝时期,东西方交流日益频繁,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当属马可·波罗来华。马可·波罗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的商人家庭,怀着对东方的无限憧憬,他在1271年跟随父亲和叔叔踏上东行之旅。他们沿着丝绸之路,历经沙漠、高山等艰难险阻,耗时约四年终于抵达元朝大都。在元朝,马可·波罗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不仅多次被委以重任,还得以游历中国各地。他惊叹于中国城市的繁华,像杭州的富庶、苏州的精巧;对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也赞不绝口,如精美的丝绸、优质的瓷器。回到威尼斯后,他在狱中口述了自己的东方见闻,由狱友整理成《马可·波罗行纪》。这本书在欧洲广泛传播,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强烈向往,为后来的大航海时代埋下了伏笔 ,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知识拓展马可波罗来华线路图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亚洲先人们早就开始了文明交流互鉴。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助推丝绸、茶叶、陶瓷、香料、绘画雕塑等风靡亚洲各国,记录着亚洲先人们交往交流、互通有无的文明对话。现在,“一带一路”“两廊一圈”“欧亚经济联盟”等拓展了文明交流互鉴的途径,各国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领域的合作蓬勃开展,亚洲文明也在自身内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开放促进发展,坚持开放、互学互鉴多元文化共生共荣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从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中你能获得什么启示呢?2.启示1发达的中外交通3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2繁荣的海外贸易课 堂 小结内容特点影响启示双向交流共同发展科技文化等互通互鉴元宋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主要通道。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原因表现①②③④1234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1.宋代特别是南宋,为了克服远渡重洋的困难,保证航船安全,不但造船技术有显著的改进,而且当时最先进的辨别方向的指南针也开始应用于航海。这可以佐证宋代A.陆上丝绸之路断绝 B.重农抑商政策已废除C.造船技术十分先进 D.海外贸易繁盛的条件2.《汉书 地理志》记载某路线“从徐闻(今广东徐闻县)、合浦(广西合浦县)出发,经南海进入马来半岛、暹罗湾、孟加拉湾,到达印度半岛南部的黄支国和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史料说明汉代开辟了( )A.陆上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C.通往西域的道路 D.通往夷洲的道路CB课 堂 训 练谢青花聆听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