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义务教育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商不变的性质》说课目录01.目 录02.教材分析03.学情分析04.教学目标05.教学过程06.教学反思首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本课《商不变的性质》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中的第4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课通过探究商不变的规律,帮助学生理解除法运算中的深层逻辑关系,为后续学习小数除法、分数基本性质奠定基础。教材以分物情境引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规律,最终抽象出数学结论。例题设计层次分明,既有直观操作(如分小棒),又有算式对比分析,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教 材分 析教材分析学 情分 析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意识,但对抽象规律的总结仍需要具体情境的支撑。他们对“为什么商不变”存在认知冲突,容易机械记忆规律而忽略本质条件(如“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且“0除外”)。此外,学生容易混淆“商不变”与“和、差、积的变化规律”,教学中需通过对比强化理解。能力前位知识思维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的学生在数的运算中能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根据这一标准制定本节课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理解商不变的性质,并能运用规律正确计算。2:经历“猜想—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说教材(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商不变的性质,理解规律成立的条件。难点归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的数学表达。教学方法教 法学 法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活动之中。在教学中着力已有的知识着手,既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正确率,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在算一算、练一练的过程中学会了知识,引导学生比较、讨论,在尝试、探索、练习过程中能总结出口算乘法的简便方法。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先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认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磁性小棒、学习单。学生:每人20根小棒、练习本。教学过程02探究实践01情境导入03能力提升04课堂总结探索乐园3先填表,再回答问题。被除数 8 80 800 8000除数 2 20 200 2000商4444(1)从左往右看,你能发现什么?(2)从右往左看,你又能发现什么?探究新知被除数 8 80 800 8000除数 2 20 200 2000商4444×10×10×10×10×10×10不变从左往右看被除数 8 80 800 8000除数 2 20 200 2000商4444×100不变从左往右看×1000不变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被除数 8 80 800 8000除数 2 20 200 2000商4444÷100不变从右往左看÷1000不变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根据每组第1个算式的得数,直接写出后面两个算式的商。(1)48÷4=12 (2)3000÷200=15480÷40= 300÷20=4800÷400= 30÷2=(3)9÷3=3 (4)56÷8=718÷6= 28÷4=27÷9= 14÷2=121215153377试试一1.根据552÷46=12,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商。552÷92= 552÷138=552÷184= 1104÷46=1656÷46= 2208÷46=633642448对应练习两个数相除,如果被除数去掉个位上的0,除数不变,那么商是8,原来的被除数除以除数的商是多少?答:原来的被除数除以除数的商是80。拓展练习1、学生自主总结:用“我学会了……”“我发现了……”句式分享收获。2、教师提炼:板书核心规律,强调“同时”“相同数”“0除外”三个关键词。结小纳归布置作业1、必做题:课本第85页第2题(计算)、第3题(解决问题)。2、选做题:设计一道能用商不变性质简算的题目,并写出计算过程。《商不变的性质》板书设计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教学反思和设计理念学生可能在小组讨论中忽略“0除外”的条件,需通过反例强化认知。拓展题应增加开放性,如“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加一个数,商是否变化?”设计理念以新课标为导向,立足“做中学”,通过操作、观察、推理的完整探究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与推理能力。关注真实问题解决,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紧密结合,培养应用意识。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