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基本政治制度 课件(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基本政治制度 课件(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五课 我国基本制度
第三框 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有哪些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P68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P71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P74
政党制度:我国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什么?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会议场景
成立时间:1948
中国民主同盟75周年会
成立时间:1941
中国民主建国会70周年会
成立时间:1945年
九三学社纪念碑(重庆市渝中区新华路人民公园)
成立时间:1946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位及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地位)
(2)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内容: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2、在我国政党制度中,各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地位?
在我国,除了中国共产党,还有民主党派。这些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性质:
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机关的职权
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
地位:
政党关系上:是合作党,不是反对党。
国家政权关系上:是参政党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3.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中国人民政协的地位、工作主题和职能分别是什么?
地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工作主题:团结和民主。
职能: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图案是以五角星、四面旗帜和中国地图为中心,光芒四射的蓝天作背景,周围是缎带连接起来的齿轮和麦穗形成的圆形。
  红星表示无产阶级领导;齿轮、麦穗表示工农联盟为基础;四面红旗表示四个阶级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大联合;地图表示新中国,背景光芒四射,象征“大团结”的精神
①、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②、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③、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5、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
第二部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③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10.1成立
西藏自治区1965.9.9成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3.15成立
内蒙古自治区1947.5.1成立
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10.25成立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和内容
含义: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机关的职权: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注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能说成“高度自治”。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3、民族自治机关和中央的关系
(1)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
(2)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3)有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4)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意义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制度)
03
▲ “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上羊市街社区居民委员会。位于杭州市建立中学隔壁,设有社区建设博物馆。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总书记在安吉县余村村民委员会参加座谈时提出。
含义: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地位: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性质: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温馨提示▼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基层群众民主管理基层公共事务的机构,不是国家基层政权组织。
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性质分别是什么?
不是基层国家政权机关
0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居民会议通知
z
村民会议通知
一:社区居委会将进行换届选举,要求大家在会议上推举候选人。
二: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把私家车停在社区健身场地上,引发健身居民与车主的矛盾。居委会组织居民代表将在会议上共同讨论解决方案。
三:社区居委会主任向居民会议汇报过去一年的工作,接受居民监督。
某居委会和村委会的会议通知
根据会议通知分析,村民/居民委员会成员是如何产生的?
事关村民/居民的事情是如何决定的?
村民/居民是如何监督工作的?
选举产生居委会成员
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事情讨论决定——居民会议
居委会接受监督
一:本次会议将依法选举、罢免和补选村民委员会成员,审议决定村民委员会成员的辞职请求。
二:村民在村民会议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和管理。
三:本次会议将制定和修改本村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并报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备案审查。
选举产生村委会成员
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规范行为
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村民会议
2.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
A.居民委员会
B.村民委员会
①选举: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决策: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③监督: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
①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决策: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
③管理: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
下列图片体现了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哪些职责呢?
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调解民间纠纷
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3.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P73)
①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②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课堂笔记
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这些基本政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框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