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课件( 3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课件( 35张ppt)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学习目标:
1、知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重点)
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重点)
3、从不同角度理解”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难点)
4、从对国家机关的要求上感受”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进而明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难点)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946-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1919-1949年,新民主主义时期
鸦片战争以来的整个民主主义革命奋斗历史
思考:谈谈你对碑文的理解
三个不同历史时段,彼此呼应,层层递进,构成一幅近代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辛探索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历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
第一部分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重点知识理解(一)
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
【宪法序言】
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1.宪法序言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认奋斗成
果的?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
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知识点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P3
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重点知识理解(一)
重点知识理解(二)
国家性质、根本制度
第一章 【总 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请同学们,阅读宪法第一章第一条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根本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性质:
社会主义制度
★知识点2、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制度是什么? P4一
①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重点知识理解(二)
★知识点3、如何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 P4
①性质:
②根本宗旨:
③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④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重点知识理解(三)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习近平
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世界更多将目光投向中国,聚焦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从党自身角度,说一说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领导立法
保证执法
带头守法
知识点4、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P4-5
①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P4二最后1句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P5
③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P5
重点知识理解(三)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第二目
第一条第一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性质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第二条第一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宠 法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想一想:权力与权利是一样的吗?
权力≠权利
权利
权力
权力即“公权”。与服从相对应。
权责统一(掌握公权要为人民服务)
通常搭配:国家权力,人民权力
权利即“私权”。与义务相对应。权责统一(权利与义务是辩证统一的)。通常搭配:公民权利。
5.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①国家性质上: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
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有地位)
阅读:宪法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生产资料(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等)属于全体人民或劳动者
保证了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经济制度上: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人民有钱做主)
公有制(社会主义国家)如:中国、朝鲜、越南、古巴、老挝
私有制(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英国、欧洲国家......
公有:国家电网公司、中国铁路、中国石油、中粮等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③政治制度: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有途径)
思考: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否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间接管理国家事务
我们人民当家做主的途径和形式是多样的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平等权、人身自由、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社会经济权利、宗教信仰自由。
④公民基本权利: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有权利)
⑤武装力量:宪法规定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有力量)
宪法明确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目的是什么※
作为国家的主人,我们应有的态度?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①国家性质上: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
地位。
②经济制度上: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
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 有制。
③政治制度上: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
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基本权利上: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并规定
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武装力量归属:宪法规定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6.宪法是如何确保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
03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探究1.什么是最大的人权?(P8)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知识探究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2.我国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1)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2)结合上述及日常见闻,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有哪些?
这趟火车最低2元, 52年没涨价!
四川大凉山。曾是“中国最贫困的角落”之一.1970年, 在30万筑路大军的努力下, 连接川滇两省的钢铁大动脉——成昆铁路通车。在四川境内。它穿越茫茫大凉山,将曾经闭塞的土地与外界连通。
高铁时代, 越来越多的人感受飞速奔驰的时候,全国仍保留了81对这样的公益性“慢火车”。这趟火车成为彝族乡亲走亲访友的“公交车”、赚钱的“赶集车”。也是孩子们求学路上的“校车”。
《新时代中国人权》
国家宪法日
3.我国人权的广泛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8
(1)主体广泛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人权保护的对象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
(2)内容广泛
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思考
你能列举出国家改善公民生存和发展状况的例子吗?
国家改善公民生存和发展状况
人权写入宪法
养老、医疗保障
保障公民权利
开展就业再培训
提供营养午餐
实施义务教育
总体要求:
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归纳
权力机关
(科学立法)
行政机关
(严格执法)
监察机关
(全面监察)
审判、检察机关
(公正司法)
国家
(全民守法)
具体做到:
★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P7-P10)
知识梳理4.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怎么做)
①总体要求: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政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②具体要求: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5)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立法)
(执法)
(监察)
(司法)
(普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拓展空间:脱贫攻坚战
思考:国家为什么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原因(补):①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②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③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课堂小结
党的
主张

人民
意志

统一
国家权力
属于人民
国家
尊重和保障人权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实质
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坚持
中国共产党
领导
宪法是如何确认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