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2025年春季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2025)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新课导入举办这些节目的目的是什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举办了 《中国诗词大会》 《经典咏流传》等传统文化节目,播出以来得到各界好评,不断掀起亲近经典、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新课导入在浩如烟海的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你知道有哪些思想理念至今影响着我们吗?请试着列举一二。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新课讲授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1.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作用 2.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内涵 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难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新课讲授学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建了文化长廊,展示了以下名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司马迁《史记》新课讲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新课讲授这些名句蕴含着什么思想理念?“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蕴含着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蕴含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蕴含着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新课讲授(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2)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什么作用?新课讲授中华民族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有深刻的思考,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如何理解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相关链接“道法自然”出自先秦著名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本义是大道以自己本来的样子为法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们更多的是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义上理解“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的含义十分丰富,当代人一般将其理解为自然、自然规律;“人”,主要指人、人类社会。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致力于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与自然融为一体,即“与天地合其德”;另一方面,人还应致力于促进万物的发展和宇宙的和谐,即“赞天地之化育”。新课讲授从放羊娃到全国技术能手,距离有多远?这是90后全国人大代表师延财走过的追梦路。他儿时家境困难,寒暑假要放羊、打零工来补贴家用;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后,他刻苦学习焊接技能;走向工作岗位,一门心思钻研技术,终于成为“华龙一号”的核级焊工。成为全国技术能手,曾是师延财初入职场时的梦想。从梦想萌芽到实现,花了整整10年。“加班的地方有我,干活最忙的地方有我,最苦的地方也有我。”回想圆梦之旅,他说,苦练焊接技术时的汗水,换来了现在的甜。回顾自己的成长,师延财说,在这个人人都有机会施展才华的时代,一定要努力实现梦想。脚踏实地、全心努力付出,定会有所收获。新课讲授“脚踏实地”这一成语常用来比喻办事或做学问踏踏实实,实事求是,不浮夸。如何理解“脚踏实地”这一词语?出处:宋代·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脚踏实地”讲的是关于司马光的故事。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司马光出生。此时,他的父亲司马池任光山县县令,所以给他起名儿光。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20岁的司马光参加了会试,一举高中进士甲科,从此步入仕林,初任华州(今陕西华县)判官。他的博学,一方面是勤奋好学,另一方面是其父司马池的着意培养。每逢司马池与同僚促膝长谈时,总带上司马光。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司马辞掉华州判,改任苏州判官。此后又任宣德郎等官职。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时任龙图阁直学士,司马光写成了《历年图》,宋英宗大加赞赏。于是,宋英宗下令建书局,让他专门编写《资治通鉴》。新课讲授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实事求是”出自《汉书》,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这种精神为后世所推崇,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全新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 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I945年,党的七大将“实事求是”写入党章,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习近平指出:“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如何理解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新课讲授大禹建国后,继承华夏人文始祖伏羲和黄帝铸鼎的传统,并发展创新。夏朝建立之后有德政,按照贡赋制度,九州的州牧(官)向朝廷进贡金(当时把铜称作金)。大禹用九州进贡来的这些金(铜),铸成九个大鼎,把各州的有害生物和恶兽神怪都铸在鼎上。这九个鼎都放在朝廷大门外,让民众知晓。于是民众进入川泽山林,就不会迷路,就会避开那些有毒生物和恶兽神怪。大禹用九鼎来协调朝廷和九州民众的关系,以承接天意。九鼎象征九州,以显示夏王为九州之主,天下统一。商时,对鼎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只有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因此,“鼎”很自然地成为拥有国家政权的象征,还被神化为获得“天命”的传国宝器。夏亡之后,鼎迁于商,商亡之后,鼎迁于周。周成王正式定鼎于郏(今河南洛阳境内),表明是天命之所归。因此,在《周易·杂卦》中记载:“革,去故也,鼎,取新也。”以此表示除旧布新。新课讲授大禹铸鼎的故事体现了什么思想?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如何理解?中华民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新课讲授谈谈你对孔子“庶、富、教”思想的理解。春秋时期,孔子到卫国去,弟子冉有驾车。孔子看到卫国人丁兴旺,感叹道:“人真多呀!”冉有问:“人口增加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孔子回答:“让人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富裕起来之后,又该怎么办呢?”孔子回答:“发展教育。”这就是孔子倡导的“庶、富、教”的治国思想。“庶”即要有足够的劳动力;“富”即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物质生活问题;“教”是说在“庶”“富”的基础上,发展教育事业。孔子“庶、富、教”的思想体现了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新课讲授中华民族主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如何理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课后作业以小组为单位,从二十四节气、都江堰或哈尼梯田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任选其一,从其蕴含的思想理念以及对当前农业和对人民生活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思考,将思考成果以手抄报的形式呈现。课堂小结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特点内容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密码深邃博大、历久弥新作用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惠民利民、安民富民随堂练习1.2025年春节假期,在福州,融合闽都历史文化元素的“国潮风”火遍全城,万千游客进一步感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同学们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探究,下列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A. 仅仅是历史的旁观者,未产生深远影响B.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C. 是解读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但缺乏实质性价值D. 在历史进程中无足轻重B随堂练习2.2024年8月15日,我国举行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活动,主题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旨在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根基。下列做法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有( )①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②促进万物的发展和宇宙的和谐③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只能二选一④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B随堂练习3.材料一 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它广泛分布在餐饮、零售、食品、酿造、医药、居民服务等众多行业。材料二 推出联名款商品、开设非遗体验馆、直播带货……近年来,老字号纷纷求新求变。老字号改变传统营销模式,采用“推出联名款商品、开设非遗体验馆、直播带货”等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革新,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增长。(1)老字号的做法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哪些思想理念?(2)请谈谈老字号的做法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谢谢!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