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课件(共2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课件(共2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2025年春季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七年级下册(2025)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8.1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新课导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流传已久、脍炙人口的美德故事,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认为上卿蔺相如功劳不如自己,官位却在自己 之上,为此他非常不满,便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退让,表示将相不和就会削弱国家的力量。廉颇听闻后,觉得自己为了争 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从此以后,他们成了好朋友,齐心协力保卫赵国。
新课讲授
闻鸡起舞
西晋末期,社会动荡,内忧外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时有个叫祖逖的人,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希望报效国家。有一天,他们在半夜听到鸡鸣,心情振奋,于是披衣起床,拔剑练武。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程门立雪
杨时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一天,他与游酢一起去老师程颐家请教问题。时值隆冬,朔风凛冽。到程颐家时,适逢老师在炉旁闭目养神。他们担心惊扰老师,就在旁边静静等候。程颐觉察后,门外的积雪已经有一尺深,但杨时和游酢依然恭敬侍立。
新课讲授
你还知道哪些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这些故事蕴含着什么传统美德?
新课讲授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你的舅舅常年独自在家,他的儿女只有过年才会回家,中秋节在即,你会……
小明的父亲签订了一批订单,可由于材料不够不能按时交付,面对高额赔偿,他应该……
你在食堂排队打饭时,一位高年级的学长插队到你的面前,你会……
以小组为单位续写以上情境,并请同学对续写做评价。
情境一
情境二
情境三
新课讲授
你为什么支持他们的做法?你的根据是什么?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中华民族一贯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判断一切是非、善恶、荣辱,都需要明确的标准。“由义为荣,背义为辱。”中华民族一贯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这一荣辱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道德标准。
“德者,本也。”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优良传统。
新课讲授
隋代书法家智永所书《真草千字文》中的“墨悲丝染”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上述材料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新课讲授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德者,本也。”“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优良传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新课讲授
谈谈你对“精忠报国”的理解。
“精忠报国”的故事源自南宋名将岳飞。岳飞自幼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当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国家危亡之际,岳飞的母亲鼓励他投军报国,并在他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以激励他时刻不忘报效国家的誓言。
新课讲授
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兴衰、民族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尽心竭力报效国家。爱国情怀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新课讲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出自清朝初年著名儒者、思想家顾炎武的著作《日知录·正始》。原句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杰出思想家和学者,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清初三先生,是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之一。他在《日知录·正始》中详细阐述了他的社会观点和主张,其中包括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关切。顾炎武的原话强调了即使是社会地位卑微的普通百姓,也有责任关心和保护国家的兴盛与存亡。
新课讲授
你知道哪些体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事例?材料带给你什么启示?
新课讲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中华民族强调“明伦”“尽责”,要求每个人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不仅要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这种担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
课堂小结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的意义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随堂练习
1 . 百年名校复旦大学2023的录取通知书,成为十年寒窗苦读的幸运学子今夏最好的礼物。”成为了今夏的热搜。因为这不只是一张简单的录取通知书,“复旦蓝、老校长箴言、开化纸、篆刻、实景版画……系列元素的采用,让通知书呈现出科学、人文与艺术的水乳交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通知书呈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人文精神的统一
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③借助手工纸这一载体,可以保存、延续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④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D
随堂练习
2.“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面对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我们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①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②做到兼收并蓄,取长补短
③积极利用自己的文明改造、同化其他文明
④懂得领略不同文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谢谢!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