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2025年春季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2025)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11.1 法不可违学习目标:1.政治认同:认同社会主义法律,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权威。2.道德修养: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争做合格公民。3.法治观念: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4.健全人格: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人生观念。5.责任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自觉尊法学法守法护法用法。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分类,不同类型违法行为适用的法律;自觉做到守法护法。教学难点:感受法律尊严,自觉遵法守法。新课讲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93-95的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并圈画好。(3分钟)1.法律的作用。2.违法行为的含义及产生原因。3.违法行为的种类及区分。4.身边常见的违法行为。5.如何遵章守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材料一探究与分享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刑事诉讼法规定,超过追诉时效期限,不应当再追究刑责。2023年9月11日下午,随着三架中国民航包机降落在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和重庆江北国际机场,164名从事虚假投资理财类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嫌疑人被河北、河南、重庆公安机关从老挝押解回国,加上前期由安徽公安机关押解回国的15名犯罪嫌疑人,此次中老警方开展警务执法合作抓获的179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全部被押解回国,涉及全国13个省(市)的270余起重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成功告破。材料二材料一、材料二体现了法律有什么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为人们是否实施某种行为提供了方向指引。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电信网络诈骗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的一种,是诈骗罪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我国重点打击的犯罪行为之一,其入刑标准相较于一般诈骗更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金额只要达到3 000元就需承担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达到3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达到50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相关链接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他们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陈某为牟取非法利益,介绍杨某向吴某等人非法收购走私入境的马来穿山甲(Ⅰ类濒危野生动物),经人民法院审理,陈某构成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我国民法典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应予以处罚。我国刑法规定,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予以定罪处罚。慧眼识违法违反法律法规危害社会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应受惩罚的行为。违法行为的分类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侵犯他人肖像权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1)民事侵权行为(侵害他人财产权和人身权的行为)人身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 婚姻自主权等。财产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股权等。(2)民事违约行为(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承担的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相关链接民事违法行为的分类及应承担的责任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违法上访行政违法行为相关链接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处分:国家对违法的公职人员处以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件、责令停产停业、行政拘留等处罚。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抢劫蓄意投毒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联系:都属于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犯罪必然是违法行为,而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知识归纳1.一看行为表现如谎报险情、欠债不还、违背合同、故意杀人。2.二看违反的法律如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典、刑法。3.三看承担的法律责任如行政拘留、罚款、赔偿损失、赔礼道歉。4.四看危害程度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则是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判断违法行为的方法:方法技能笔记整理含义: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应受惩罚的行为。分类:违法行为通常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1.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材料一 绍兴县西施家具公司未经许可擅自使用明星范某的肖像,利用她的名气做广告。范某状告绍兴县西施家具公司侵权,范某获赔15万元,绍兴县西施家具公司在媒体上向范某赔礼道歉。材料二 胡某为吸引粉丝,录制了一段“无人驾驶”的视频:在开车过程中打开驾驶室车门,迅速下车,跟随车辆步行一段路,再上车继续驾驶。这个视频上传到网络上,没等到点击量上升就被举报了。交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胡某进行扣分和罚款。1.查阅相关法律,说说上述违法行为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2.上述材料带给我们什么启示?探究与分享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笔记整理原因:只要是违法行为,都会对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造成损害,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启示:我们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2.违法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课堂小结法不可违法律的作用违法行为的含义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种类违法必须承担法律责任1.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人们行为的底线就是( )A.不违法B.不违纪C.不说谎D.不犯罪A课堂练习2.初中生陈某因经常敲诈同学的小额钱财,曾被公安机关拘留15天,但他仍执迷不悟,不思悔改,后又因持刀抢劫他人的钱财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陈某前后的行为分别属于( )A.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B.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C.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D.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课堂练习A课堂练习3.我是小法官——判断下列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1.公共场所喧闹起哄,扰乱公共秩序。2.持刀抢劫他人财物。3.甲打了乙两个耳光,致使乙面部红肿口角流血。4.甲把乙打成重伤,致乙丧失劳动能力,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5.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四五盏,被公安机关处以200元罚款。6.影楼私自将别人的照片放大并展出。7.开车闯红灯。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谢谢!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