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程基本信息版本 教科版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第二学期课题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学生信息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课程基本信息学习目标科学观念1.知道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现象发生。2.知道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可以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来判别它们。科学思维1.能够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2.能够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探究实践1.尊重证据。当多人观察、实验出现不一样的结论时,乐于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2.能坚持长时间认真细致地观察铁钉生锈的现象,发展探究铁钉生锈的兴趣。态度责任 知道人类可以利用科学与技术干预物质变化。课前学习任务观察生活中你看到的物质的变化,看看变化中出现什么现象?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观察更多伴随物质变化产生的现象: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产生沉淀,进一步帮助学生判断是否产生新物质,从而确定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学习任务二】观察铁生锈的变化【学习任务三】结合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各类防锈措施背后的科学依据推荐的学习资源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程基本信息版本 教科版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第二学期课题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学生信息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课后练习一、填空题。1.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很多现象,常见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铁钉生锈的变化属于________变化。3.变化中的现象是初步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否________是本质的判断依据。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可以作为产生新物质的证据的是( )。A.颜色改变 B.生成气体 C.形状改变2.把生鸡蛋浸没在白醋中,蛋壳上会有很多小气泡,这是产生了(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氢气3.下列方法中,不能防止和减缓铁钉生锈的是( )A.让铁钉保持干燥 B.把铁钉放入水中 C.在铁钉上刷油漆4.加热长柄金属汤匙中的白砂糖,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A.改变颜色 B.生成气体 C.生成沉淀5.下面这些现象,( )属于物质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A.蜡烛燃烧和烟花绽放B.盐溶解于水和面团拉成面条C.爆玉米花和苹果腐烂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会产生沉淀物。( )2.烟花升人空中变成很多颜色,这是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3.蜡烛燃烧是物理变化。( )4.泥水静置实验虽然有沉淀,但是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四、连线题。将下列物质的变化与其伴随的现象进行连线。铁钉生锈 发光发热蜡烛燃烧 产生气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生成沉淀.可乐和牛奶混合 改变颜色五、简答题。化学变化有什么特点 常常伴随哪些现象 参考答案一、1.发光发热 产生气体 改变颜色 产生沉淀物2.化学3.产生新物质二、1.B [解析]颜色改变、形状改变不一定产生新物质,生成气体一定产生新物质。2.A [解析]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遇到醋,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3.B[解析]让铁钉保持干燥,在铁钉上刷油漆能防止铁钉生锈。把铁钉放入水中,会加快铁钉生锈的速度。4.A [解析]加热长柄金属汤匙中的白砂糖,可以看到的现象是白砂糖逐渐变成黑色。5.B[解析]盐溶解于水和面团拉成面条属于物质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三1.X [解析]化学变化一定会产生新物质,但化学变化不一定产生沉淀物。2.√3.X [解 析]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的过程中有没有生成新物质,生成新物质的是化学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4.√四、铁钉生锈 发光发热蜡烛燃烧 产生气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生成沉淀可乐和牛奶混合 改变颜色五、答:化学变化的特点是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种种现象,归纳起来大致有: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4课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材P66~67)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课型 新授课教材分析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是《物质的变化》单元第4课。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的物质,同时也从观察与实验中发现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的发生,如产生气体、水和其他物质。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观察更多伴随物质变化产生的现象,帮助学生从现象上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然后通过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最后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学生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本课的学习难点在于许多物理变化也像化学变化那样伴随着一些现象的产生。那么,如何区别哪些现象是化学变化产生的?哪些现象是物理变化产生的?教科书分别呈现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几种典型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寻找证据来证明变化现象后是否产生新的物质,以此来判别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比如,铁钉生锈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但学生可能没有考虑过铁锈是否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这需要学生收集足够的证据,而探索活动将成为学生收集证据的过程。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1.知道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现象发生。2.知道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可以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来判别它们。科学思维1.能够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2.能够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探究实践1.尊重证据。当多人观察、实验出现不一样的结论时,乐于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2.能坚持长时间认真细致地观察铁钉生锈的现象,发展探究铁钉生锈的兴趣。态度责任 知道人类可以利用科学与技术干预物质变化。教学重难点 重点:变化中伴随的现象、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难点:通过寻找证据来证明变化后是否产生新物质,以此来辨别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柠檬汁、牛奶、洁净的铁钉、生锈铁钉、量筒、塑料薄膜、教学课件。流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聚焦 1.回顾:(教学提示:出示前几课的实验图片——蜡烛燃烧、小苏打与白醋混合、白醋浸泡的鸡蛋壳、加热白砂糖等。)这些是我们前几课学习的物质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分别产生了哪些现象?我们一起简单回顾一下。(预设:蜡烛燃烧发光、发热,产生黑烟;小苏打与白醋混合产生了大量气泡,发出哧哧的声音;白醋浸泡的鸡蛋壳表面产生了气泡;白砂糖在加热过程中从固体变成液体,最后又变成固体,颜色从白色变成淡黄色,最后变成黑色并冒黑烟,先无气味,后出现焦糖香味最后变成焦煳味。)2.揭题:看来,我们周围发生的很多变化都伴随着一些现象。从我们知道的变化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实验来了解更多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板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设计意图】回顾之前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对变化伴随的现象产生关注。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变化中伴随的现象1.过渡:在前几课的学习中,我们分别观察到了发光、发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或气味等常见现象。除此之外,物质的变化还会有其他现象产生吗?让我们继续探究。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牛奶和柠檬汁。)这是两杯常见的饮品,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预设:牛奶是乳白色的液体,柠檬汁是半透明、有酸味的液体。)3.活动:如果将这两种液体混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教学提示:将少许柠檬汁倒入牛奶中,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大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预设:牛奶中出现了一些白色物质沉在底部。)4.讲解:物质的变化除了会产生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等现象,有的还会生成沉淀。沉淀通常指溶液中析出的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也可表示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析出的过程。5.布置任务:请大家思考生活中的变化和现象,完成活动帮助卡。6.提问: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只伴随有发光、发热的现象吗?(预设:还产生了气体。)这说明了什么?(预设:物质变化过程中可能会有多种现象同时产生。)7.小结:观察变化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该变化是否为化学变化,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探索二:铁钉生锈的过程1.过渡:(教学提示:出示生锈铁钉的图片。)铁钉生锈发生了颜色的改变,这个过程是化学变化吗?我们可以用什么证据进行解释?(预设:是化学变化,可以用铁生锈产生了新物质进行证明。)2.活动:每组分发一根生锈和一根未生锈的铁钉,指导学生观察二者的不同,并进行组内交流与讨论。探索与研讨 3.提问:大家发现了它们的哪些不同?(预设:铁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铁锈是棕红色的,没有金属光泽;铁表面是光滑的,铁锈表面粗糙;铁坚硬且有韧性,铁锈比较脆;……)现在你们认为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吗?(预设:不是。)4.小结:铁锈是不同于铁的一种新物质,因此铁生锈是化学变化。5.提问: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说说,铁在什么情况下会生锈?铁生锈与什么有关呢?(预设:铁在有水的情况下会生锈。)那么,是不是只要有水,铁就会生锈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6.布置任务:(教学提示:取三个量筒,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量筒水、一个不装水。将三根铁钉分别放入三个量筒中,在半量筒水中的铁钉要有一半露出水面,一半在水中。将三个量筒都用塑料薄膜封口,静置在角落。)铁钉生锈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接下来,请大家每天观察并记录铁钉的变化。研讨汇报探索与研讨拓展与小结 1.提问:铁制品生锈会影响它的使用,所以人们通常会采取一些方法防止铁制品生锈。你们知道哪些防锈措施?(预设:放在干燥处;刷上油漆;涂抹油;电镀;完全放入食用油中;“烤蓝”;搪瓷等。)这些防锈措施的原理是什么?(预设:将铁制品与水和空气隔绝开,使其不具备生锈条件。)2.布置任务:课后,请同学们通过观察或利用网络、书刊等查找资料,了解更多与化学变化有关的事例,寻找我们身边的化学变化。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本课首先引导学生结合前几课的实验与生活实例思考变化中伴随的现象,使学生知道利用物质变化伴随的现象可对变化类型进行初步判断。同时,为避免学生产生错误的认知,引导学生针对电灯发光、泥水静置、混合红墨水和清水以及水沸腾的现象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物质。从现象到本质,帮助学生理解本次课的核心内容,即观察变化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是否是化学变化的判断,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课后作业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实验记录单 年级 班 实验组别: 小组长: 实验合作者: 指导老师: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第 节实验名称: 观察铁生锈的过程实验目的:观察铁生锈的过程,认识到铁生锈是化学变化实验器材:3个相同大小的量筒、3根相同大小的铁钉、密封盖等实验步骤:取3个量筒,1个装满水、1个装半量筒水、1个不装水。将3根铁钉分别放入3个量筒中,在半量筒水中的铁钉要有一半露出水 面,一半在水中。将3个量筒密封上口,静置。每天观察铁钉的变化,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观察到的现象:几天后,铁钉表面有________(颜色)物质出现。装半量筒水的铁钉生锈速度______,不装水的铁钉生锈速度_______。实验结论:铁钉生锈是______和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了________变化。教师评语: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2张PPT)(教科版)六年级下第四单元 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01学习目标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板书设计06作业布置学习目标科学观念1.知道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现象发生。2.知道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可以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来判别它们。科学思维1.能够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2.能够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探究实践1.尊重证据。当多人观察、实验出现不一样的结论时,乐于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2.能坚持长时间认真细致地观察铁钉生锈的现象,发展探究铁钉生锈的兴趣。态度责任 知道人类可以利用科学与技术干预物质变化。聚 焦新课导入在我们周围,会发生很多变化,变化的过程中也会伴随着很多现象。想一想,从我们知道的变化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新课导入物质变化会出现很多现象。有的变化会发光、发热,有的会改变颜色,有的会产生气体,还有的会生成沉淀。有时这些现象也可能会同时发生。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现象来判断物质到底发生什么变化。探 索1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新课讲解蜡烛燃烧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加热白砂糖新课讲解将牛奶和可乐两种饮料混合,观察发生的现象。这两种液体混合前的特点?这两种液体混合后的现象?新课讲解将两种饮料混合后,发生了什么现象 生成了沉淀。可乐中的碳酸根离子会和牛奶中的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还有可乐中的碳酸、山梨酸钾等防腐剂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有白色絮状物生成。除了可乐还有白醋、柠檬汁等。新课讲解新课讲解发光发热产生气体颜色变化化学变化产生沉淀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现象发生。物质变化产生的现象为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寻找更多的证据。新课讲解①取三个量筒,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量筒水,一个不装水。②将三根铁钉分别放入三个量筒中,在半量筒水中的铁钉要有一半露出水面,一半在水中。③将三个量筒封上口,静置在角落,每天观察铁钉的变化,并记录我们能观察到的现象2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新课讲解第一天第五天新课讲解铁钉生锈过程观察记录表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铁钉完全浸没铁钉一半浸没铁钉放空杯中没有变化没有变化没有变化出现小部分锈斑水有点浑浊没有变化水十分浑浊 出现大部分锈斑浸入水中的钉出现锈斑没有变化钉上全是锈斑水成红色浸入水中的钉大部分锈斑没有变化钉上全是锈斑浸入水中的钉全是锈斑没有变化新课讲解稍有锈迹铁钉与水接触处生锈严重基本不生锈量筒1量筒2量筒31、铁钉生锈属于什么变化?2、铁钉生锈需要什么条件?水和空气化学变化新课讲解拓 展请进行调查了解,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人们采取了哪些方法防止铁制品生锈?你认为其中的依据是什么?涂油漆电镀烤蓝是钢铁零件表面发黑处理的一种防腐蚀的工艺。其原理就是在钢铁表面生成一定厚度和强度的致密的氧化层,成分主要是Fe3O4,反应原理是铁和水的氧化反应。 用石英、长石、硝石、碳酸钠等烧制成的像釉子的物质。涂在金属坯胎上,能烧制成不同颜色的图案,并可防锈。防止铁生锈的方法。(1)放在干燥处:减少与水的接触。(2)刷油漆:隔绝空气和水与铁的接触。(3)涂抹油:隔绝空气和水与铁的接触。(5)完全放入食用油中:隔绝空气和水与铁的接触。(4)电镀:利用电解原理在铁表面附着一薄层,从而隔绝空气和水与铁的接触。……这些方法是将铁制品与水、空气隔绝开,使铁不具备生锈的条件。研 讨观察图中这些变化,包括发光、发热、颜色变化、生成沉淀和产生气体等。你认为这些变化中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它们的变化过程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呢?说说你的理由。泥水静置烧水混合红墨水和清水电灯发光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沉淀产生气体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泥水静置烧水混合红墨水和清水电灯发光蜡烛燃烧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加热白糖可乐和牛奶混合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观察变化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是否是化学变化的判断,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1.( )不能帮助我们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A.形状改变 B.产生气体 C.产生沉淀 D.发光发热2.化学变化不同于物理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 B.产生水 C.产生了新物质 D.产生沉淀3.铁生锈的过程中,伴随的现象不包括( )。A.体积的改变 B.物质状态的改变 C.颜色的改变 D.导电性的改变ACB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课堂小结点击放大图片课后作业完成对应课时练习作业布置板书设计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学习任务单.doc 4.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实验记录单.doc 4.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案.doc 4.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课件.ppt 4.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课后练习.doc 氢氧化钡与硫酸铜.mp4 生锈过程.mp4 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mp4 铁生锈导电实验.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