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六校联合体3月调研测试高二政治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如何使脊髓损伤致瘫患者恢复运动能力一直是重大医学难题,经过不懈的研究与努力,复旦脑脊接口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025年3月,复旦对外宣布全球首批第4例脑脊接口让瘫痪者重新行走的临床验证手术成功实施。该技术助力严重脊髓损伤者实现自主控腿、迈步行走。由此可知A.科学发现源于认识的不断深化B.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C.只有回到实践中的认识才是真理性认识D.从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2.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技术与身体高度结合,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捷,但也使技术与身体的关系面临着失衡的危机,如人们不再借助身体记忆知识而是诉诸于搜索引擎。在现代生活中,技术仅仅是一种辅助作用,没有技术,身体仍可以继续感知与表达,而失去身体的操控,技术将不再具有价值。以下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分析正确的是A.体现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可以相互转化B.表明技术发展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C.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D.把握了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决定3.下列诗句与漫画《追逐梦想》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有①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②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真能下决心追还梦想③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最差的结果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也不过是大器晚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从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到纵深推进审批制度改革:从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到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改革步步深入,堵点层层打通,市场环境更加公平、更有活力。可见,在我国①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通过上层建筑调整就能促进生产力发展③改革将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④生产关系明显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乙已蛇年春晚主标识以“已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巧妙采用了融合天干地支、甲骨文、如意纹、青铜器蛇纹等诸多文化元素为一体的两个“已字,以对称方式排列,寓意美好,备受好评,由此可见①文艺作品创作要把握好构成事物存在状态的不同联系222②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动创造性,创作出优秀作品③优秀文化作品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创造的人为事物④衡量文艺作品价值大小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客观属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哪吒2》自上映以来影片票房突破百亿元,展现了中国动画电影的高质量发展。在创作层面主创团队自主研发了全球首个“动态水墨渲染引擎”,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气韵生动”融入3D动画中,同时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并与时代特色相结合,以“东方美学+现代科技”的模式,为中国动画树立了全球竞争的新标杆。这表明A.中华文化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优越性B.文化创作要坚持市场导向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C.创作技术和创作思维是该动画电影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D.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7.2024年11月,德国总理宣布,由于缺乏合作的信任基础,解除自民党主席财政部长职务,自民党因此宣布退出本届联合政府。媒体预测,由于德国总理领导的政府成为了少数派政府,恐难获得过半数支持票。12月16日,联邦议院对德国总理投信任票,717名议员只有207人给了他支持,德国政府就此解散。由此可推断出A.联邦议院对总理不信任,只能解散议院,重新选举B.该国实行多党制,各政党通过参加议会选举实现其执政目的C.作为联邦制政体,国家的组成单位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D.作为民主共和制国家,其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行使最高行政权力8.2024年11月10日,中国海警局发布关于涉黄岩岛问题的声明:一段时间以来,菲律宾频繁派军警舰机和公务船只冲闯黄岩岛附近海空域滋事挑衅。中国海警将持续加强在我黄岩岛领海及相关海域巡航执法,坚决维护有关海域的良好秩序,坚决保护有关海域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该声明是基于①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对外具有至高无上性②我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领土完整是国家安全的核心③中国作为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管辖权和自卫权④我国积极履行对外职能,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2024年11月,在安理会中东局势高级别会议上,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表示,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安理会未能有效履行自身职责,未能响应国际社会的期待结束巴以冲突;如果不是美国一再行使否决或声称安理会决议没有约束力,安理会本不会如此软弱无能。这体现出A.中国顺应时代主题的变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事务决策的走向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冲击着多极化格局,国际关系民主化仍任重道远D.安理会作为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10.在使用资源相同条件下,甲国和乙国生产情况如下: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