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8.3 法治社会 学案【课标要求】描述法治社会的内涵;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 通过阅读分析新闻材料,坚持依法治国,坚信在依法治国下的中国能实现法治社会。2.科学精神: 明确依法治国,立足我国国情,从我国实际出发,理解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3.公共参与: 树立法律的权威,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积极参与法治社会建设。4.法治意识: 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推动依法治国进程,认识建设法治社会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法治社会的内涵和具体表现;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和意义。难点: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和意义。【课前预习】1.法治社会的内涵(1)内涵: 的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2)具体表现:①全社会对法治 , 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遵守的基本规范。(法治意识--信法)②宪法和法律得到 ,社会各个领域 。无论是在私人生活领域,还是在公共生活领域,法律的要求得到普遍的遵守,权利得以实现,义务得到履行,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法律实施---守法)③社会纠纷依法 ,公平正义得到切实 。在纠纷发生后,人们普遍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通过 等方式有效处理纠纷,化解矛盾。(实施效果--用法)【特别提醒】:法治社会中的“法”既包括国家的法律制度,还包括社会道德、自治组织制定的规则和自我约定的契约等等。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中的“法”只限于国家的法律制度及中共党内法规。2.如何建设法治社会(要求)(1)深入开展 ,推动 。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在全社会弘扬 ,传承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 ,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2)提高①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 。②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 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3)建设①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 建设,完善 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体系。②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 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4)健全①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②完善 等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补充】三治结合:德治、自治、法治3.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1)能够使全社会更好地形成 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 。(2)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 ,实现 。【课堂探究】议学情景一:议学问题:1、狗主人的行为是否得当?有何依据?2、结合情景剧,谈谈什么样的社会是法治社会?议学情景二为倡导居民依法文明养犬、妥善解决纠纷,某市开展“依法文明养犬、共创和谐家园”专项宣传活动,法院发布养犬侵权类案件的典型案例,为居民普及法律常识;开通法律服务热线,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开展法律援助,使群众有效维护合法权益;引导、支持各方当事人在发生纠纷后,冷静处理,避免损失扩大,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借助调解、诉讼等多元平台化解纠纷;公安、畜牧、卫生、城管等部门加强对违法养犬采取制裁措施;支持各社区订立《文明养犬公约》,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议学问题:结合材料分析:该市是如何引导市民文明养犬、妥善解决纠纷,从而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课后练习】1.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8年8月,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2020年11月,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党工作会议。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后,《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密集出台。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①国家权力依法行使,法律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国家②政府的权力有严格的法律界定——法治政府③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法治社会③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法治社会建设中以道德为主法律为辅——法治社会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国家统计局某市调查队对市民法治意识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认为法律法规在处理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纠纷和维护自身利益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受访者遇到侵权问题时求助的顺序依次是律师(57.4%)、政府机关(48.6%)、亲朋好友(22.5%)。遇到事情找熟人托关系私了的陋习正在逐渐被摒弃。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 )A.人人都能通过法律诉讼维护个人权益 B.法律仅在公共生活领域得到普遍遵守C.社会纠纷得到依法有效处理消除了矛盾 D.全社会对法律接受和认可程度在增强3.法治社会在法治中国建设“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下列对法治社会的建设理解正确的是( )A.法治社会重在要求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B.法治社会重在要求把政府的工作纳入法治的轨道C.法治社会要求全体人民普遍认可法律D.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4.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体现,对于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之所以加强法治社会建设,是因为( )①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②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能够彻底铲除司法腐败③能够使全社会更好地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④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最根本保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党的十九大指出,提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强调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①A市律师协会对于从业人员张某进行诫勉谈话 ②B区朱敏村村委会运用乡规民约协调村民纠纷 ③C县教育局对全县中小学开展伟大建党精神教育活动 ④D市公安局对本市的特级专家赠送机动车行驶证分数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6.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联合部署开展了“宪法宣传周”活动。这次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我国开展首个宪法宣传周活动( )①扩大了法制宣传的对象,提升了法制宣传的效果②旨在广泛宣传法治理念,提升社会法治水平③有利于提升公民法律素养,培养现代公民意识④目的在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依法执政的水平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7.为了推动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赣州市在全市中小学校开设了“青少年普法大课堂”,定期开展普法活动,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这样做,是为了促进( )A.推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 B.政府依法行政,公正严格文明执法C.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 D.引导全社会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8.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与过去相比,增加了60个条文将近1万字,有很多方面的制度创新,例如确立了强制报告制度,规定发现未成年人受侵害、疑似受侵害或者面临危险时,必须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这样的规定( )①明确了相关主体的法律义务②扩大了公民权利和义务范围③增强了法律实施的可操作性④强化了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11月8日下午,郴州市关工委召开青少年法治宣讲座谈会。会上强调,深入开展法治宣讲,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要以法院、检察、公安、司法等机关部门为依托,组织青少年普法宣讲团、法律专业人士、“五老”及普法志愿者等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向青少年宣传普及法律法规,开展青少年法律知识答题、中学生模拟法庭辩论、青少年法治征文等活动,提高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成效。这表明( )①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法治意识③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④公民的各项权利与诉求都应得到确认和保障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智慧。荀子提出,“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吕氏春秋》中说,“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这里强调的是( )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 ②德法共治、隆礼重法的法治主张③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平等理念 ④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1.在法治社会,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C B A D D B B C1.B【详解】①:“法律”应改为“法治”,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①错误。②③:法治政府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就要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②③正确。④:法治社会建设中应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而不是以道德为主法律为辅,④错误。故本题选B。2.D【详解】A:人人都能通过法律诉讼维护个人权益,说法太绝对。A说法错误。B:法律在任何领域都应得到普遍遵守。B说法错误。C: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C说法错误。D:受访者遇到侵权问题时求助的顺序依次是律师(57.4%)、政府机关(48.6%)、亲朋好友(22.5%)。遇到事情找熟人托关系私了的陋习正在逐渐被摒弃。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全社会对法律接受和认可程度在增强。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3.C【详解】C:法治社会中,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应遵守的基本规范,C符合题意。A:建设法治社会应是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A说法错误。B:把政府的工作纳入法治的轨道属于建设法治政府的措施,B不合题意。D:“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础和依托”强调的是法治社会在“三位一体”工作格局中的作用,但设问要求回答法治社会建设的要求,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4.B【详解】①③:国家之所以加强法治社会建设是因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加强法治社会建设能够使全社会更好地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①③符合题意。②: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但“彻底铲除司法腐败”说法过于绝对,②排除。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最根本保证,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5.A【详解】①②: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A市律师协会对于从业人员张某进行诫勉谈话,B区朱敏村村委会运用乡规民约协调村民纠纷,有利于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①②正确。③:对全县中小学开展伟大建党精神教育活动,属于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并不是法治社会的内容,③错误。④:对本市的特级专家赠送机动车行驶证分数,属于日常行政工作管理,并不是法治建设的内容,④错误。故本题选A。6.D【详解】②③:我国开展首个宪法宣传周活动,旨在广泛宣传法治理念,提升社会法治水平,有利于提升公民法律素养,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做到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②③正确。①:我国开展首个宪法宣传周活动,不是为了扩大法制宣传的对象,而是为了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①错误。④:这次宣传周活动目的是尊崇宪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不是为了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依法执政的水平,④错误。故本题选D。7.D【详解】D:针对青少年开展普法活动,开设普法课堂,其目的是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进而引导全社会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D符合题意。ABC:材料未涉及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相关内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8.B【详解】①③: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很多方面的制度创新,规定报告制度,这明确相关主体的法律义务,增强了法律实施的可操作性,①③符合题意。②:公民权利和义务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②错误。④:材料未涉及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的相关内容,④与材料不符。故本题选B。9.B【详解】①③:郴州市关工委召开青少年法治宣讲座谈会,深入开展法治宣讲,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向青少年宣传普及法律法规,开展青少年法律知识答题、中学生模拟法庭辩论、青少年法治征文等活动,提高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成效。这表明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郴州市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社会的法治意识,①③符合题意。②: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的是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②排除。④:公民的合理诉求应得到认可和保障,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0.C【详解】①:“明礼仪以化之”是强调礼仪的教化作用,没有提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 ,故 ①不符合题意。②:“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强调了德法共治、隆礼重法的法治主张,故②符合题意。③:材料没有涉及“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平等理念” ,故③不符合题意。④:“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体现了求变精神、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故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1.学法、信法、用法,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分析】背景素材:特斯拉维权当事人向社会道歉。考点考查:法治社会相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我们”,需要调用“法治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在法治社会,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回答这类主观题,一般需要回答“怎么做”“怎样做”或采取什么措施。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特斯拉维权当事人向社会道歉→联系学法、信法、用法,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学法、信法、用法,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点睛】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1)(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