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历史阶段检测4 世界古代、近代史(原卷版+解析版+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中考历史阶段检测4 世界古代、近代史(原卷版+解析版+ppt)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年中考历史阶段检测4 世界古代、近代史
(检测范围:世界古代、近代史)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为建造数量众多、工程浩大的金字塔,法老对劳动力、财政和建筑技术的控制达到令人惊讶的地步。这反映了古埃及(A)
A.国王权力至上 B.法律体系完备
C.军事实力强大 D.医学成就辉煌
2.希腊神话中,神就是人的最完美体现,主神宙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等都与人的形象、性格相同,只不过天神更有智慧、更为健美而已。这表明希腊神话的特点是(C)
A.蕴含丰富哲理 B.神权至上
C.神人同形同性 D.华丽宏伟
3.下图是绘有身着丝绸的妇女形象的古希腊陶壶。该图可用来研究古希腊时期(B)
A.雕刻艺术的高超
B.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C.理性主义的起源
D.城邦政治的繁荣
4.中世纪西欧大学生的生活既艰苦又愉快。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余,还有唱歌、跳舞、击剑和打球等活动。据此可知,中世纪西欧大学(B)
A.推动城市兴起 B.关注人的发展
C.摆脱教会控制 D.强化国王权力
5.拜占庭帝国在翻译和注释古典作品过程中,形成了古典希腊罗马著作的译本体系。这些古典作品又为近代西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重要素材。由此可知,拜占庭帝国(A)
A.传承了古代文明 B.推动了民法建设
C.建立了封建制度 D.形成了地域文化
6.《英国通史》(第四卷)将1689—1815年这一历史时期,作为英国历史的“18世纪”,“日不落帝国”初见雏形。其选择1689年作为起点,最有可能着眼于当时英国(D)
A.开始进行殖民扩张 B.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C.阶级结构发生巨变 D.政治制度实现创新
7.拿破仑不顾反革命势力的反对,坚持在19世纪初的欧洲建立了一个与欧洲传统帝国截然不同的新式“帝国”,这个“帝国”的各项原则中很大一部分与1789年的原则一脉相承。由此可知,拿破仑帝国的建立(D)
A.旨在重塑欧洲的民族国家 B.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残余
C.是拿破仑战争获胜的前提 D.有利于巩固大革命的成果
8.在法国、德国工业革命中,政府提倡和奖励科技发明,有计划地派遣技术人员去国外考察,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政府还重视科研和教育工作,促进了科技的繁荣、新发明的推广和应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反映了促进法、德工业革命开展的重要条件是(A)
A.政府的大力推动 B.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C.工人运动的发展 D.现代工厂制度建立
9.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与德国、法国等国的共产主义者和工人建立联系,共同讨论共产主义的宣传问题。这些活动(B)
A.指导了里昂工人起义 B.促进革命理论的传播
C.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D.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
10.下图(地图)中圈注的国家名称是以左图中人物的名字命名。这是为了纪念该人物(A)
A.对民族解放的贡献
B.最早发现这一地区
C.重视发展北美经济
D.反抗德国殖民统治
11.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衔接并交错在一起的,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企业加大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达到了一定程度。材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D)
A.范围广规模大进展快 B.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
C.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 D.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
12.19世纪晚期,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用“适者生存”来解释社会历史;法国哲学家孔德提出了社会有机体论;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发表了《进化与伦理》。这说明进化论(C)
A.打破了“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B.成为欧洲自然科学的绝对权威
C.在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D.奠定了科学的人类起源说的基础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6分)
13.【走向近代】(9分)
材料一 14、15世纪以后,意大利的人们越来越注重居家的消遣环境,力求房间装饰舒适、高雅和多样。早期的家具造型装饰以神话、宗教等为主,后来古希腊、古罗马的细致雕刻装饰形式更多地运用到家具上。为彰显身份与地位,名门望族和新兴商人雇佣艺术家创作油画装饰居所,古代贤哲、贵族商人等各种人物走进了画面,甚至宗教题材人物,也被描绘出了人的气息和情感。
——摘编自马善程《论晚期中世纪室内装饰画表现要素的嬗变》
材料二 只有到1500年左右……这种状态才被打破,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了直接联系。这是人类社会向全世界联系为一体迈出的第一步。……西欧人走向海外,开始殖民征服……从而促进了欧洲的封建生产方式迅速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16—19世纪,长达几百年的黑人奴隶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非洲损失接近1亿多人口,这造成了非洲传统文明的衰落和经济社会的倒退。黑人奴隶贸易也为美洲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通过屈辱的强制迁徙,黑人奴隶们把古老的非洲文化带到美洲,这对后来美洲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14、15世纪以后意大利室内装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3分)
变化:家具和装饰画中的宗教元素减少,古典和人文元素增加(或者越来越追求舒适享乐)。(1分)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兴起;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文主义,推动了思想的解放。(答出两点即可,2分)
(2)材料二中“1500年左右”发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使“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了直接联系”?材料二的这一事件引发了西欧社会的哪些变化?(3分)
事件:新航路开辟。(1分)变化: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欧洲开始了对外殖民扩张。(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黑人奴隶贸易对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影响。(3分)
非洲:丧失近亿精壮劳动力,社会经济倒退,文明衰落。(1分)美洲:补充和增加当地的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的开发。(1分)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
14.【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9分)
材料一 要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尖锐矛盾,“从上面解决要比由下面解决好得多”。1859年10月,亚历山大二世提出了准备改革的三条原则:要使农民立即感到其生活有所改善;使地主立即放心,相信其利益有保障;强大的政权一分钟也不能动摇,社会秩序一分钟也不能被破坏。
材料二 南北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奴隶制度,代表北部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资产阶级战胜了落后的南部种植园奴隶主集团,政权从种植园奴隶主手中转移,为资产阶级所掌握。这种战争的结局及战争中所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方案,废除了南部的奴隶制,为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国式”道路,亦即建设资本主义农场开辟了广阔的前途。
——摘编自高道兰《论南北战争对美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是在复杂的国内与国际背景下出现的。明治新政府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教育与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和军事力量建设等方面对传统的国家形态及其治理机制进行重构并进一步完善,在推动日本经济、技术与军事力量发展的同时推进本国的现代化。
——摘编自保建云《论明治维新对日本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影响及启示》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1年改革中如何实现材料一中的三条原则。(3分)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②农奴获得份地的大小、贫瘠由地主决定,并需要高价赎买(地主失去土地的同时获得了大量的赎金);③维护沙皇专制政权,巩固统治。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南北战争的作用。(2分)
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维新的背景,并写出日本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推进现代化的具体措施。(4分)
背景:社会矛盾激化;民族危机加剧;幕府统治被推翻。(2分)措施: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2分)
15.【“电气时代”】(8分)
材料一 “租界均有电灯,英界尤多,如星罗棋布然,晚间照耀,无异白昼,颇便行人。”租界内外的中国居民最初以为以电灯照明“将遭雷击”,一时“人心汹汹,不可抑制”。
——周积明《租界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材料二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口信号灯连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居民对电灯照明的态度,并分析产生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3分)
态度:以为电灯照明“将遭雷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或误解、恐惧)。(1分)原因:思想观念保守落后,对新技术缺乏了解。(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初美国街头出现的新事物及其影响。(3分)
新事物: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联动式信号系统。(1分)影响:缓解交通问题,适应城市发展。(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人们对待新事物态度的因素。(2分)
传统观念和认知;对新事物的了解程度;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个人经历和教育水平。(答出两点即可)
16.【重大历史事件与社会发展】(10分)
图一 来克星顿的枪声
图二 签署《独立宣言》
图三 攻占巴士底狱
图四 1789年颁布的《人权宣言》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等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图一至图四中的两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写出两幅图片的序号即可),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示例)选择:图二、图四。观点:立法工作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分)
论述:在历史进程中,法律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欧美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就是通过立法确立起资产阶级统治、建立全新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使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标志美国诞生。法国大革命期间,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综上,立法工作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8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年中考历史阶段检测4 世界古代、近代史
(检测范围:世界古代、近代史)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为建造数量众多、工程浩大的金字塔,法老对劳动力、财政和建筑技术的控制达到令人惊讶的地步。这反映了古埃及(A)
A.国王权力至上 B.法律体系完备
C.军事实力强大 D.医学成就辉煌
2.希腊神话中,神就是人的最完美体现,主神宙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等都与人的形象、性格相同,只不过天神更有智慧、更为健美而已。这表明希腊神话的特点是(C)
A.蕴含丰富哲理 B.神权至上
C.神人同形同性 D.华丽宏伟
3.下图是绘有身着丝绸的妇女形象的古希腊陶壶。该图可用来研究古希腊时期(B)
A.雕刻艺术的高超
B.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C.理性主义的起源
D.城邦政治的繁荣
4.中世纪西欧大学生的生活既艰苦又愉快。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余,还有唱歌、跳舞、击剑和打球等活动。据此可知,中世纪西欧大学(B)
A.推动城市兴起 B.关注人的发展
C.摆脱教会控制 D.强化国王权力
5.拜占庭帝国在翻译和注释古典作品过程中,形成了古典希腊罗马著作的译本体系。这些古典作品又为近代西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重要素材。由此可知,拜占庭帝国(A)
A.传承了古代文明 B.推动了民法建设
C.建立了封建制度 D.形成了地域文化
6.《英国通史》(第四卷)将1689—1815年这一历史时期,作为英国历史的“18世纪”,“日不落帝国”初见雏形。其选择1689年作为起点,最有可能着眼于当时英国(D)
A.开始进行殖民扩张 B.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C.阶级结构发生巨变 D.政治制度实现创新
7.拿破仑不顾反革命势力的反对,坚持在19世纪初的欧洲建立了一个与欧洲传统帝国截然不同的新式“帝国”,这个“帝国”的各项原则中很大一部分与1789年的原则一脉相承。由此可知,拿破仑帝国的建立(D)
A.旨在重塑欧洲的民族国家 B.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残余
C.是拿破仑战争获胜的前提 D.有利于巩固大革命的成果
8.在法国、德国工业革命中,政府提倡和奖励科技发明,有计划地派遣技术人员去国外考察,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政府还重视科研和教育工作,促进了科技的繁荣、新发明的推广和应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反映了促进法、德工业革命开展的重要条件是(A)
A.政府的大力推动 B.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C.工人运动的发展 D.现代工厂制度建立
9.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与德国、法国等国的共产主义者和工人建立联系,共同讨论共产主义的宣传问题。这些活动(B)
A.指导了里昂工人起义 B.促进革命理论的传播
C.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D.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
10.下图(地图)中圈注的国家名称是以左图中人物的名字命名。这是为了纪念该人物(A)
A.对民族解放的贡献
B.最早发现这一地区
C.重视发展北美经济
D.反抗德国殖民统治
11.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衔接并交错在一起的,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企业加大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达到了一定程度。材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D)
A.范围广规模大进展快 B.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
C.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 D.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
12.19世纪晚期,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用“适者生存”来解释社会历史;法国哲学家孔德提出了社会有机体论;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发表了《进化与伦理》。这说明进化论(C)
A.打破了“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B.成为欧洲自然科学的绝对权威
C.在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D.奠定了科学的人类起源说的基础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6分)
13.【走向近代】(9分)
材料一 14、15世纪以后,意大利的人们越来越注重居家的消遣环境,力求房间装饰舒适、高雅和多样。早期的家具造型装饰以神话、宗教等为主,后来古希腊、古罗马的细致雕刻装饰形式更多地运用到家具上。为彰显身份与地位,名门望族和新兴商人雇佣艺术家创作油画装饰居所,古代贤哲、贵族商人等各种人物走进了画面,甚至宗教题材人物,也被描绘出了人的气息和情感。
——摘编自马善程《论晚期中世纪室内装饰画表现要素的嬗变》
材料二 只有到1500年左右……这种状态才被打破,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了直接联系。这是人类社会向全世界联系为一体迈出的第一步。……西欧人走向海外,开始殖民征服……从而促进了欧洲的封建生产方式迅速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16—19世纪,长达几百年的黑人奴隶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非洲损失接近1亿多人口,这造成了非洲传统文明的衰落和经济社会的倒退。黑人奴隶贸易也为美洲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通过屈辱的强制迁徙,黑人奴隶们把古老的非洲文化带到美洲,这对后来美洲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14、15世纪以后意大利室内装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3分)
变化:家具和装饰画中的宗教元素减少,古典和人文元素增加(或者越来越追求舒适享乐)。(1分)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兴起;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文主义,推动了思想的解放。(答出两点即可,2分)
(2)材料二中“1500年左右”发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使“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了直接联系”?材料二的这一事件引发了西欧社会的哪些变化?(3分)
事件:新航路开辟。(1分)变化: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欧洲开始了对外殖民扩张。(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黑人奴隶贸易对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影响。(3分)
非洲:丧失近亿精壮劳动力,社会经济倒退,文明衰落。(1分)美洲:补充和增加当地的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的开发。(1分)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
14.【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9分)
材料一 要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尖锐矛盾,“从上面解决要比由下面解决好得多”。1859年10月,亚历山大二世提出了准备改革的三条原则:要使农民立即感到其生活有所改善;使地主立即放心,相信其利益有保障;强大的政权一分钟也不能动摇,社会秩序一分钟也不能被破坏。
材料二 南北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奴隶制度,代表北部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资产阶级战胜了落后的南部种植园奴隶主集团,政权从种植园奴隶主手中转移,为资产阶级所掌握。这种战争的结局及战争中所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方案,废除了南部的奴隶制,为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国式”道路,亦即建设资本主义农场开辟了广阔的前途。
——摘编自高道兰《论南北战争对美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是在复杂的国内与国际背景下出现的。明治新政府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教育与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和军事力量建设等方面对传统的国家形态及其治理机制进行重构并进一步完善,在推动日本经济、技术与军事力量发展的同时推进本国的现代化。
——摘编自保建云《论明治维新对日本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影响及启示》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1年改革中如何实现材料一中的三条原则。(3分)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②农奴获得份地的大小、贫瘠由地主决定,并需要高价赎买(地主失去土地的同时获得了大量的赎金);③维护沙皇专制政权,巩固统治。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南北战争的作用。(2分)
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维新的背景,并写出日本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推进现代化的具体措施。(4分)
背景:社会矛盾激化;民族危机加剧;幕府统治被推翻。(2分)措施: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2分)
15.【“电气时代”】(8分)
材料一 “租界均有电灯,英界尤多,如星罗棋布然,晚间照耀,无异白昼,颇便行人。”租界内外的中国居民最初以为以电灯照明“将遭雷击”,一时“人心汹汹,不可抑制”。
——周积明《租界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材料二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口信号灯连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居民对电灯照明的态度,并分析产生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3分)
态度:以为电灯照明“将遭雷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或误解、恐惧)。(1分)原因:思想观念保守落后,对新技术缺乏了解。(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初美国街头出现的新事物及其影响。(3分)
新事物: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联动式信号系统。(1分)影响:缓解交通问题,适应城市发展。(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人们对待新事物态度的因素。(2分)
传统观念和认知;对新事物的了解程度;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个人经历和教育水平。(答出两点即可)
16.【重大历史事件与社会发展】(10分)
图一 来克星顿的枪声
图二 签署《独立宣言》
图三 攻占巴士底狱
图四 1789年颁布的《人权宣言》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等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图一至图四中的两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写出两幅图片的序号即可),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示例)选择:图二、图四。观点:立法工作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分)
论述:在历史进程中,法律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欧美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就是通过立法确立起资产阶级统治、建立全新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使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标志美国诞生。法国大革命期间,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综上,立法工作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8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讲解课件
统编版
2025年中考历史 阶段测试(新考向)
时间:50分钟 总分:60分
2025年中考历史阶段检测4 世界古、近代史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为建造数量众多、工程浩大的金字塔,法老对劳动力、财政和建筑技术的控制达到令人惊讶的地步。这反映了古埃及( )
A.国王权力至上 B.法律体系完备
C.军事实力强大 D.医学成就辉煌
A
2.希腊神话中,神就是人的最完美体现,主神宙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等都与人的形象、性格相同,只不过天神更有智慧、更为健美而已。这表明希腊神话的特点是( )
A.蕴含丰富哲理
B.神权至上
C.神人同形同性
D.华丽宏伟
C
3.下图是绘有身着丝绸的妇女形象的古希腊陶壶。该图可用来研究古希腊时期( )
A.雕刻艺术的高超
B.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C.理性主义的起源
D.城邦政治的繁荣
B
4.中世纪西欧大学生的生活既艰苦又愉快。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余,还有唱歌、跳舞、击剑和打球等活动。据此可知,中世纪西欧大学( )
A.推动城市兴起
B.关注人的发展
C.摆脱教会控制
D.强化国王权力
B
5.拜占庭帝国在翻译和注释古典作品过程中,形成了古典希腊罗马著作的译本体系。这些古典作品又为近代西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重要素材。由此可知,拜占庭帝国( )
A.传承了古代文明
B.推动了民法建设
C.建立了封建制度
D.形成了地域文化
A
6.《英国通史》(第四卷)将1689—1815年这一历史时期,作为英国历史的“18世纪”,“日不落帝国”初见雏形。其选择1689年作为起点,最有可能着眼于当时英国( )
A.开始进行殖民扩张
B.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C.阶级结构发生巨变
D.政治制度实现创新
D
7.拿破仑不顾反革命势力的反对,坚持在19世纪初的欧洲建立了一个与欧洲传统帝国截然不同的新式“帝国”,这个“帝国”的各项原则中很大一部分与1789年的原则一脉相承。由此可知,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
A.旨在重塑欧洲的民族国家
B.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残余
C.是拿破仑战争获胜的前提
D.有利于巩固大革命的成果
D
8.在法国、德国工业革命中,政府提倡和奖励科技发明,有计划地派遣技术人员去国外考察,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政府还重视科研和教育工作,促进了科技的繁荣、新发明的推广和应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反映了促进法、德工业革命开展的重要条件是( )
A.政府的大力推动
B.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C.工人运动的发展
D.现代工厂制度建立
A
9.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与德国、法国等国的共产主义者和工人建立联系,共同讨论共产主义的宣传问题。这些活动( )
A.指导了里昂工人起义
B.促进革命理论的传播
C.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D.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
B
10.下图(地图)中圈注的国家名称是以左图中人物的名字命名。这是为了纪念该人物( )
A.对民族解放的贡献
B.最早发现这一地区
C.重视发展北美经济
D.反抗德国殖民统治
A
11.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衔接并交错在一起的,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企业加大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达到了一定程度。材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
A.范围广规模大进展快
B.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
C.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
D.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
D
12.19世纪晚期,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用“适者生存”来解释社会历史;法国哲学家孔德提出了社会有机体论;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发表了《进化与伦理》。这说明进化论( )
A.打破了“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B.成为欧洲自然科学的绝对权威
C.在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D.奠定了科学的人类起源说的基础
C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6分)
13.【走向近代】(9分)
材料一 14、15世纪以后,意大利的人们越来越注重居家的消遣环境,力求房间装饰舒适、高雅和多样。早期的家具造型装饰以神话、宗教等为主,后来古希腊、古罗马的细致雕刻装饰形式更多地运用到家具上。为彰显身份与地位,名门望族和新兴商人雇佣艺术家创作油画装饰居所,古代贤哲、贵族商人等各种人物走进了画面,甚至宗教题材人物,也被描绘出了人的气息和情感。
——摘编自马善程《论晚期中世纪室内装饰画表现要素的嬗变》
材料二 只有到1500年左右……这种状态才被打破,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了直接联系。这是人类社会向全世界联系为一体迈出的第一步。……西欧人走向海外,开始殖民征服……从而促进了欧洲的封建生产方式迅速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16—19世纪,长达几百年的黑人奴隶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非洲损失接近1亿多人口,这造成了非洲传统文明的衰落和经济社会的倒退。黑人奴隶贸易也为美洲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通过屈辱的强制迁徙,黑人奴隶们把古老的非洲文化带到美洲,这对后来美洲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14、15世纪以后意大利室内装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3分)
变化:家具和装饰画中的宗教元素减少,古典和人文元素增加(或者越来越追求舒适享乐)。(1分)
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兴起;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文主义,推动了思想的解放。(答出两点即可,2分)
(2)材料二中“1500年左右”发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使“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了直接联系”?材料二的这一事件引发了西欧社会的哪些变化?(3分)
事件:新航路开辟。(1分)
变化: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欧洲开始了对外殖民扩张。(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黑人奴隶贸易对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影响。(3分)
非洲:丧失近亿精壮劳动力,社会经济倒退,文明衰落。(1分)
美洲:补充和增加当地的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的开发。(1分)
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
14.【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9分)
材料一 要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尖锐矛盾,“从上面解决要比由下面解决好得多”。1859年10月,亚历山大二世提出了准备改革的三条原则:要使农民立即感到其生活有所改善;使地主立即放心,相信其利益有保障;强大的政权一分钟也不能动摇,社会秩序一分钟也不能被破坏。
材料二 南北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奴隶制度,代表北部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资产阶级战胜了落后的南部种植园奴隶主集团,政权从种植园奴隶主手中转移,为资产阶级所掌握。这种战争的结局及战争中所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方案,废除了南部的奴隶制,为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国式”道路,亦即建设资本主义农场开辟了广阔的前途。
——摘编自高道兰《论南北战争对美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是在复杂的国内与国际背景下出现的。明治新政府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教育与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和军事力量建设等方面对传统的国家形态及其治理机制进行重构并进一步完善,在推动日本经济、技术与军事力量发展的同时推进本国的现代化。
——摘编自保建云《论明治维新对日本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影响及启示》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1年改革中如何实现材料一中的三条原则。(3分)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②农奴获得份地的大小、贫瘠由地主决定,并需要高价赎买(地主失去土地的同时获得了大量的赎金);③维护沙皇专制政权,巩固统治。
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南北战争的作用。(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维新的背景,并写出日本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推进现代化的具体措施。(4分)
背景:社会矛盾激化;民族危机加剧;幕府统治被推翻。(2分)
措施: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2分)
15.【“电气时代”】(8分)
材料一 “租界均有电灯,英界尤多,如星罗棋布然,晚间照耀,无异白昼,颇便行人。”租界内外的中国居民最初以为以电灯照明“将遭雷击”,一时“人心汹汹,不可抑制”。
——周积明《租界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材料二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口信号灯连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居民对电灯照明的态度,并分析产生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3分)
态度:以为电灯照明“将遭雷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或误解、恐惧)。(1分)
原因:思想观念保守落后,对新技术缺乏了解。(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初美国街头出现的新事物及其影响。(3分)
新事物: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联动式信号系统。(1分)
影响:缓解交通问题,适应城市发展。(2分)
传统观念和认知;对新事物的了解程度;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个人经历和教育水平。(答出两点即可)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人们对待新事物态度的因素。(2分)
16.【重大历史事件与社会发展】(10分)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等
(示例)选择:图二、图四。观点:立法工作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分)
论述:在历史进程中,法律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欧美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就是通过立法确立起资产阶级统治、建立全新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使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图一至图四中的两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写出两幅图片的序号即可),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标志美国诞生。法国大革命期间,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综上,立法工作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8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