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10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繁荣与凄凉并存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狄更斯《双城记》思考:那么,工业革命后的世界繁荣背后又是怎样的一种凄凉场景?面对这种凄凉场景,人们又进行了怎样的努力与突破?第10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带来了“最好的”和“最坏的”时代?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1825年英国经济危机爆发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带来了“最好的”和“最坏的”时代?周期性经济危机发生贫富分化严重;工人劳动条件差、工时长、工资低、失业威胁、生存环境恶劣;权利有限(一)经济基础: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逐渐显现。资本家对劳动力的压榨妇女每天要工作18小时,她们的脊椎骨和骨盆都变形了。儿童九岁起就开始劳动,每天工作12到14小时,青少年中患佝偻病的特别多。在1818年至1827年间,一家呢绒纺织厂中,死亡的成年工人和青工为92人,其中至少52人死于肺结核,或称做“痨病” 。——据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整理早期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A.经济处境:欧洲各地普遍出现贫富分化严重、工人阶级苦难深重的状况B.政治处境:工人的政治权利极其有限C.劳动条件:劳动条件相当恶劣;工资微薄,面临失业的危险;妇女和儿童处境更为悲惨D.生活条件:住宅区是贫民窟,成为贫穷、疾病和犯罪之地英国卢德运动19世纪30、40年代19世纪初(二)早期工人运动的发展(三大工人运动)自发捣毁机器争取政治权利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失败!迫切需要理论指导!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影响: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卢德运动英国工人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运动。首领称为卢德王,故名。相传,莱斯特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工人,为抗议工厂主的压迫,第一个捣毁织袜机。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生产逐渐排斥手工劳动。大批手工业者破产,工人失业,工资下跌。当时工人把机器视为贫困的根源,用捣毁机器作为反对企业主,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的手段,但禁止对人身施用暴力。工业革命初期产生的卢德运动,它没有认清历史的合理性和历史进步的方向,它不是去摧毁吃人的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去砸毁机器。它是被压迫和被剥夺的工人阶级一种自发的反抗,而不是一种自觉的、真正有组织的、能够持续和最终取胜的斗争。卢德运动既是对资本主义的抗议,但是同时这种反抗又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因此是没有任何出路和注定了要失败的。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真正的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以前的“前史”。卢德运动正好表明当时真正的社会主义还没有产生。为何社会主义最初只是一种“空想”?(英)欧文:主张消灭私有制,建立财产公有,权利平等和共同劳动的改革社会的理想主张。向多国政府呼吁,并躬身实践(法)圣西门:主张实行实业制度。实业家(工厂主、商人和银行家)和学者掌管权力,所有人都应当劳动,社会生产应按计划进行。必须放弃暴力革命,实现社会稳定,按实业家的需要重组(法)傅立叶:设想以集体所有制基础的合作组织“法朗吉”,所有人按兴趣从事工作,产品平均分配或按劳分配。希望富人投资“法郎吉”——寄希望于剥削阶级自愿通过和平方式改造社会,未能意识到无产阶级的力量(三)理论来源——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德意志古典哲学(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三)理论来源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经济前提阶级基础实践基础理论来源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早期工人运动的发展(英法德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人运动的总结,加入“正义者同盟”,并帮助该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二)《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德文第一版封面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宣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内容解读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在(经济)危机期间,发生一种过去一切时代看来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在积累财富和资本的同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夺必将引起工人阶级反抗的社会现实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40年后的1888年,恩格斯在《宣言》再版时,以注释的形式特别说明:“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追求公平、自由,展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共产党宣言》内容解读(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续探索马克思、恩格斯投入1848年德国革命斗争,组织工人参加武装起义;指导英国工人斗争实践基础理论成果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知识链接《资本论》(1867年)剩余价值论:工人的工资在整个工业生产产生的利润中所占的比重很少,工人只要在每个工作日劳动很少一部分时间,就足以抵偿这点工资;在余下的大部分时间里,工人都是在无偿地为资本家工作,他们创造的价值也全部为资本家所得,这就是资本家日益富裕的秘密。资本家从生产中获得的利润被称为“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必然导致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四)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欧亚美)推动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起来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原因: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成立:1864 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第一国际1848年革命后,欧洲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具有国际性质。与此同时,全世界劳动人民遭受的压迫日益加剧,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加强。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实践使各国无产阶级认识到,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敌人,而以往分散的斗争常常使他们遭到同样的失败,无产阶级必须在国际范围内联合起来,用国际团结去对抗资产阶级的国际联合。这种国际主义意识促进了国际工人协会的产生。第一国际成立大会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第一国际背景原因归纳1.根因: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社会矛盾激化;2.直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企图解除巴黎人民的武装。1870年,法国为争夺欧洲霸权发动了普法战争,结果法军惨败。9月2日,被围困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下令投降,法兰西第二帝国也就随着皇帝的投降而崩溃。9月4日,巴黎爆发革命,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新政府害怕工人武装甚于害怕普鲁士军队。它在镇压了巴黎人民的两次武装起义后,同普鲁士签订了停战协定。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巴黎公社运动建立及发展措施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举行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权。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巴黎公社运动措施:①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②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③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④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⑤实行八小时工作日。第一国际的一些成员在巴黎公社的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建立工人政权是向社会主义迈出的第一步。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巴黎公社运动结果:失败5月23日,政府军通过普鲁士军队的防线攻陷蒙马特高地。当天晚上面临失败的公社政权下令纵火烧毁巴黎,同时开始枪杀人质。5月24日,已完全焚毁的巴黎市政厅被攻下,巴黎公社的主要成员路易斯·查尔斯·德勒克吕兹牺牲,瓦尔兰被捕。5月27日,5000人的政府军围攻退守在巴黎东北的拉雪兹神父公墓的最后200名公社战士,最后这些战士在墓地的一堵墙边全部牺牲。1871年5月28日,运动最终失败。巴黎公社成员英勇就义巴黎公社成员构筑防御工事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巴黎公社运动巴黎公社纪念墙经验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必须进行暴力革命要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要对国家进行民主化改造教训革命必须要有先进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必须建立广泛的工农联盟巴黎公社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留下怎样的经验和教训?历史意义巴黎公社作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被载入史册,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国际歌【法】欧仁·鲍狄埃(1871年6月创作)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巴黎公社墙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巴黎公社运动课堂小结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早期工人运动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评价背景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活动历史意义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的成立:背景、成立、意义巴黎公社背景成立措施结果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0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pptx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