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道法专题复习课件 七节 走进法治天地 理解特殊保护(共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中考道法专题复习课件 七节 走进法治天地 理解特殊保护(共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七节
走进法治天地 理解特殊保护
中考解读:第56页
专题二 法治教育
考点1: 认识法律
含义 法律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本质 法律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
特征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或认可全国性法律)。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作用 ①规范作用: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保护作用:法律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联系 ①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②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也是道德的要求。
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②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和人们普遍接受的行为规范,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等力量保证实施。
考点1: 认识法律
产生方式、实施手段不同
『易错易混点拨』
1.只要不犯法,法律就与我无关 ( )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这是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
×
考点1: 认识法律
『真题检测1 』
1.(2024·德阳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3年10月24日,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六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该法的制定和实施( )
①表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标志着我国建成完备的法治体系 
③使所有公民和社会组织有了根本的活动准则 
④为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权威的法律依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2.(2023·十堰市)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体现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的是( )
A.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B.刘某因打架斗殴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C.学校处分违反校纪的学生
D.某公司制定员工考勤制度
B
『真题检测1 』
3.(2022·广东省)2022年5月,某社区开展以“送法进万家,家教伴成长”为主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活动。在宣传栏前,家长们议论纷纷。以下观点你赞同的是( )
A.这为老师管教孩子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B.教训不听话的孩子还得靠我的“家法”
C.这部法律彻底解决了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D.这部法律为我国的家庭教育提供了指导
D
『真题检测1 』
(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为什么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自身原因
社会原因
重要性
考点2: 特殊保护
2.如何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内容,共同构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
(1)颁布法律
(2)设立“六道防线”
①我国宪法和民法典、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
②我国还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考点2: 特殊保护
4.未成年人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拓展)
(1)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警惕,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2)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制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3)遵守社会规则,遵守道德和法律,不做违法违纪的事情。
(4)积极参加学校的安全教育活动,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考点2: 特殊保护
『易混易错点拨』
1.未成年人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 。( )
2.只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未成年人就能健康成长。( )
3.学校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个阵地,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
4.社会成员在未成年人保护中承担着主体责任。( )
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也离不开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
家庭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个阵地,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政府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承担着主体责任
×
×
×
×
考点2: 特殊保护
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符合法治平等原则中的“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并不违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思考: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是否违背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考点2: 特殊保护
『真题检测2 』
1. (2024·广东省)下列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2024年1月1日,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法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实施。
2024年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发布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
A.法治护航未成年人成长  B.国家科学立法依法立法
C.法律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D.政府持续强化司法保护
A
『真题检测2 』
2.(2024·福建省)下图中的两幅漫画共同反映的主旨是( )
A.构建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 B.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
C.推动课后服务规范化发展 D.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
B
3.(2021·广东省)面对下图所示的“难题”,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了回应。这说明 (  )
 第七十条 学校应当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
学校发现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的,应当及时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共同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其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A
①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 ②我国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③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有了更全面的规范 ④未成年人在校学习期间不享有通信自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023年10月16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发布,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对此新闻评论正确的是(  )
①我国积极聚焦和解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突出问题
②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能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
③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④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应该倡导未成年人远离网络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A
巩固练习
2、国务院颁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以法律条款的形式将涉及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清晰、明确的界定。该条例的颁布和实施(  )
①能有效杜绝未成年人免受网络的负面影响
②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健康成长提供法治保障
③规范未成年人上网行为,引导未成年人过健康的网络生活
④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有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3、下列做法与“四大保护领域”的要求对应一致的是(  )
选项 四大保护领域 生活场景
① 家庭保护 妈妈要求小雨整理好自己的房间,学会生活自理
② 学校保护 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
③ 社会保护 国家网信办开展“护苗2021·网上行动”,净化网络环境
④ 司法保护 根据法律规定,中小学校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网吧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B
4、读下图漫画《合力禁毒》,以下对漫画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力量要联合保护,关爱学生成长
②各级学校要加强宣传,惩治毒品犯罪
③行政部门要严格执法,完善法律法规
④学生群体要敬畏生命,远离毒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2024年4月26日,教育部会同公安部、国家消防救援局等部门召开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会议强调,各地要聚焦关键环节,全面深化安全工作重点领域治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深人实施学生欺凌防治专项行动,对所有中小学校开展一次“起底式”大排查;面向师生、家长定期开展法治教育、防治学生欺凌专题教育培训;强化教育惩戒举措,健全责任追究机制。教育部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政府保护 D.网络保护
C
6、2023年,检察机关将聚焦网络传播黄赌毒、酒吧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危害未成年人食品药品安全、侵犯残疾儿童合法权益等重点领域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建设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库,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全面保护。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政府保护 C.网络保护 B.学校保护 D.司法保护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