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公开课 课件(共41张PPT)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公开课 课件(共41张PPT)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学习目标
1.通过相关视频和图片,认识并说出气温相关概念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通过地图等相关资料,学会阅读和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3.通过地图等相关资料,能够指图描述某地气温的时间变化特点。
4.通过地图等相关资料,能够指图说出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学习目标
1
看图说冷热
2
3
析图说变化
识图说分布
气温推理专家
图中哪些信息能够反映冷和热?
1
看图说冷热
气温对生活
1
看图说冷热


衣物
冰淇淋
积雪
等等
图中哪些信息能够反映冷和热?
1
看图说冷热
气温对植被
1
看图说冷热
树叶
积雪


图中哪些信息能够反映冷和热?
1
看图说冷热
气温对农业生产
1
看图说冷热


春天农民插秧
冬天盖塑料大棚保温
气温推理专家
冷热是气温高低给人们带来的感受,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它是时刻在变化的。你知道人们是如何观测气温的吗?
1.你知道为什么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吗?
在气象观测站或气象园,我们经常看到白色的百叶箱,这百叶箱里面就安装着温度计等仪器,温度计离地面的高度是 1.5 米。
2.为什么把百叶箱漆成白色?
3.为什么百叶箱里的温度计距离地面是1.5米?
百叶箱可以保持箱内外的空气流动,使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
白色的百叶箱可以避免百叶箱及仪器因阳光照射而升温
离地面 1.5 米高度的气温较为稳定,且是人类直接感受的气温
看图说冷热
-10
10
0
20
1
气温推理专家
如何读取温度计得知气温呢?
注意:
(1)视线水平识读获取数值。
(2)单位读作摄氏度。
求日平均气温。
(8+16+12+4)/4=10℃
8
16
12
4
气温推理专家
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通常是四次)气温之和/4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之和/12
2
析图说变化
气温推理专家
时间/时
惠州气温的日变化
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
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日变化
(1)读图名
(2)读横轴
(3)读纵轴
(4)读极值
(5)算温差
(6)说变化
说出当日最高气温。
说出当日最低气温。
计算当日的气温日较差。
气温日较差
气温的年变化
最冷月均温
最热月均温
气温年较差
气温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判断:哪个城市的气温年较差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A、B分别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A
B
南半球,最热月在1月
北半球,最热月在7月
气温的年变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0
10
20
30

陆地
海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0
10
20
30

海洋
陆地
北半球
南半球
月平均气温 北半球 南半球
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最高值
最低值
7
1
8
2
1
7
2
8
气温的年变化
海洋总比陆地迟一个月!
1.根据表格数据,绘出该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气温的变化
活动:绘制气温曲线图
看你的
  2. 气温年变化
(1)找出该地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及月份。
23.3 °C 7月
(2)找出该地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及月份。
- 20.1 °C 1月
(3)计算该地气温年较差。
23.3-(-20.1)= 43.4 °C
(4)归纳该地气温的年变化特点。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
  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
月平均气温的差,叫气温年较差。
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2
析图说变化
概念
气温的变化
气温日变化
气温的变化
观测
计算
气温
气温年变化
课堂小结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 1 课时)
1.学业水平测试期间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
A.6月14日 B.6月15日
C.6月16日 D.6月17日
2.6月14日最高气温37°C出现的时刻约为( )
A.2时 B.8时
C.14时 D.20时
2024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测试于6月14日—17日进行。
某市考生通过手机查阅了测试期间的天气预报,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1—2题。
最低月平均气温
>15°C,终年高温
0--15°C,冬季温和
<0°C,冬季寒冷
最高月平均气温
25°C左右,夏季高温
<20°C,夏季凉爽
终年高温,
气温年较差小
夏季高温,
冬季温和
终年温和,
气温年较差小
冬冷夏热,
气温年较差大
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变化
如何判读气温曲线图
PART 02
气温的分布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1)等高线是________的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2)等高线是________的曲线。
(3)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________相等。
(4)同一幅等高线图上________相等。
海拔
封闭
海拔
等高距
温故知新:等高线
自主学习:阅读书本P75图4.2并结合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完成下列填空。
1.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 相等;
2.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异 ;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异 。
3.等温线呈封闭形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 中心;
气温

低温

知识迁移:等温线
气温的分布规律
等温线分布有什么规律呢?
20℃
10℃
0℃
20℃
10℃
0℃
向北递减
向南递减
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观察从赤道向两极世界年平均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
规律一
世界气温由低纬(赤道)向高纬(两极)逐渐降低。
气温的分布规律
等温线比较弯曲
等温线比较平直
思考:为什么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弯曲,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平直?
陆地39%
海洋61%
陆地19%
海洋81%
南半球海洋面积大
气温的分布规律
青藏高原
图3.17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气温的分布规律
思考:10℃等温线为什么在亚洲部分往南弯曲呢?
规律二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北半球同纬度大陆和海洋相比,7月哪里气温高?1月哪里气温高?
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A
B
D
C
气温的分布规律
C(陆地)<D(海洋)
A(陆地)>B(海洋)
规律三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世界1月气温图中最低值出现在哪里?
世界7月气温图中最高值出现在哪里?
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世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气温的分布规律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等温线更为平直。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 ℃。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纬度因素
气温由低纬(赤道)向高纬(两极)逐渐降低。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
桔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地形因素
纬度因素
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较湿润
海陆因素
课堂训练
连一连
活动:用模拟实验解释海洋和陆地气温变化的差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分布
日变化
年变化
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
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陆地:最高7月,最低1月
海洋:最高8月,最低2月
气温大致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
本课小结
随堂检测
1.观测气温前,老师跟学生强调了几点注意事项,以下正确的是( )
A.测量工具只需百叶箱
B.观测仪器需要受到太阳照射
C.百叶箱距离地面13米
D.记录2时、8时、14时、20时的气温
百叶箱是用来放置测定空气温度和湿度仪器的木箱。气温是地面气象观测中所要测定的常规要素之一。某地理兴趣小组某日开展了气温的测定和记录活动。下图示意百叶箱和测量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D
随堂检测
百叶箱是用来放置测定空气温度和湿度仪器的木箱。气温是地面气象观测中所要测定的常规要素之一。某地理兴趣小组某日开展了气温的测定和记录活动。下图示意百叶箱和测量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C
2.测量的数据中( )
A.①为20时的气温
B.③为12时的气温
C.②④温差约为6℃
D.气温日较差是15℃
随堂检测
D
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2023年7月28日在成都开幕,当天成都的气温23℃~31℃,而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气温为3℃~9℃。世界的气温分布既有差异,又有一定的规律。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3.据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
A.从北半球向南半球递增
B.从内陆地区向沿海递减
C.从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增
D.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随堂检测
c
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2023年7月28日在成都开幕,当天成都的气温23℃~31℃,而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气温为3℃~9℃。世界的气温分布既有差异,又有一定的规律。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热带的年平均气温约20℃
B.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C.等温线密集的地方年温差小
D.南半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