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卖油翁 课件(共3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卖油翁 课件(共38张ppt)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了解欧阳修和唐宋八大家相关文学常识。
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长处,培养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
理解并识记重要的文言文知识。
体会文章生动传神的描写方法,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新课导入
— 壹 —
自主学习
— 贰 —
欧阳修(1007 -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故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走进作者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代表作《卖油翁》《醉翁亭记》等,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诗话》传世。
“六一”居士:
走进作者
“唐宋散文八大家”:
“千古文章四大家”:
藏书一万卷、金石拓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
欧阳修、韩愈、柳宗元、苏轼
苏轼
韩愈
偶像
柳宗元
好友
苏洵
父亲
苏辙
兄弟
欧阳修
伯乐
王安石
政治对手、朋友
曾巩
同窗
唐有韩柳,
宋为欧阳、三苏和曾王。
师生
提携
师生
偶像
提携
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归田录》。《归田录》是欧阳修晚年所作笔记小说集,记述朝廷遗闻和士大夫琐事。每则故事短小精悍,内容以日常生活为主,不刻意褒贬,语言简洁,形式灵活,风格平易闲适,具有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人物简介
陈尧咨,北宋名臣。据《宋史》记载,陈尧咨于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举进士第一,知兵善射,“尝以钱为的(箭靶),一发贯其中”,可见其才智过人,文武双全。他为官期间,重视水利,做过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宋史》也有“尧咨性刚戾”“用刑惨急”“须索烦扰,多暴怒”等记载。
初读感知
— 叁 —
《卖油翁》
陈康肃公 / 善射,当世 / 无双 ,公 / 亦以此 / 自矜。尝 / 射于家圃,有 / 卖油翁 / 释担而立,睨之 / 久而不去。见 / 其发矢 / 十中八九,但 / 微颔之。
康肃 / 问曰:“汝 / 亦知射乎?吾射 / 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 / 手熟尔。”康肃 / 忿然曰:“尔 / 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 / 酌油 / 知之。”乃 / 取一葫芦 / 置于地,以钱 / 覆其口,徐 / 以杓 / 酌油 / 沥之,自 / 钱孔入,而 / 钱不湿。因曰:“我 / 亦无他,惟 / 手熟尔。”康肃 / 笑而遣之。
—— 欧阳修 ——
初读感知
老头
jīn


hàn
fèn
zhuó
sháo
疏通文意
— 肆 —
《卖油翁》
—— 欧阳修
疏通文意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 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擅长射箭
凭借
自夸
曾经
园子
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代词,指陈尧咨射箭。
发射

指射中靶子

点头
放下担子。释,放下。

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能与他匹敌的,陈尧咨也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他曾经在自己家的园子里射箭,有个卖油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睛看了很久都没有离开。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卖油翁》
—— 欧阳修
疏通文意
康肃问曰:“汝亦知 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责问,质问
人称代词,你
懂得
动词用作名词,射箭
没有别的(奥妙)
同“耳”,相当于“罢了”
凭、靠
气愤的样子。然,表示“……的样子”
怎么
轻视
熟练
倒入
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译文: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术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卖油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卖油翁》
—— 欧阳修
疏通文意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就,于是



慢慢地
舀取
这里指把油通过钱孔注入葫芦
这里是接着的意思
只,不过
打发
同“勺”
译文:
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把油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穿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卖油翁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康肃公只好笑着让他走了。
文言知识
1
一词多义

但微颔之
(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以我酌油知之
(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以杓酌油沥之
(代词,指葫芦)
笑而遣之
(代词,指卖油翁)

其发矢十中八九
(代词,代陈尧咨)
以钱覆其口
(代词,指葫芦)
文言知识
1
一词多义

(介词,凭)
以我酌油知之
(介词,用)
以钱覆其口

(动词,射箭)
尝射于家圃
(名词,射箭的技艺)
吾射不亦精乎
文言知识
1
一词多义

(同“耳” ,罢了)
但手熟尔
(代词,你)
尔安敢轻吾射

(连词,表顺承)
释担而立
(连词,表转折)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连词,表修饰)
康肃笑而遣之
文言知识
2
古今异义
古义:只,不过
手熟尔

今义:表示转折连词
尔 敢轻吾射

古义:怎么
今义:平安,安全
3
词类活用
但微 之

(名词活用为动词,点头)
汝亦知 乎

(动词活用为名词,射技)
尔安敢 吾射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轻视)
文言知识
4
通假字
但手熟

(通“耳”,罢了)
徐以杓酌油沥之
(通“勺”,勺子)
文本探究
— 伍 —
文本探究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陈康肃公
卖 油 翁
第一段主要介绍了故事的哪些内容?
1
家 圃
善 射
当世无双
以此自矜
文本探究
动 作
观射
(释、立、睨、颔)
面对陈尧咨高超的本领,卖油翁作为旁观者持怎样的态度?
2
语 言
“无他,但手熟尔”
态 度
略表赞许,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文本探究
找出人物描写进行赏析并分析人物性格。
3
语言:回答从容、不屑陈的箭术,同时对自己胸有成竹
语言:愤怒—性格暴躁、狂妄、骄傲自大
语言:面对陈的狂妄、愤怒,卖油翁回答却沉稳、冷静
文本探究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语言:稳重、谦虚、冷静及严谨的逻辑思维
一连串动作描写,表现出卖油翁做事不慌张、沉着冷静、技艺高超的性格特点
神态:卖油翁用实际行动证明陈箭术精湛只是手熟,陈的“笑”既是
对卖油翁技艺的肯定,也是一种自我解嘲的尴尬苦笑
找出人物描写进行赏析并分析人物性格。
3
文本探究
“睨之”“但微颔之”分别是对卖油翁的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
“睨之”是神态描写,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技不以为意的态度;
“但微颔之”是动作描写,表现卖油翁略表赞赏的态度。
这两个短语刻画了一个沉着自信、不动声色、超然物外的智者形象。
文本探究
试分析“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3
①语言描写,两个反问句,表现出陈尧咨的盛气凌人。
②对老者直接称“汝”,很不客气。
③“亦”表现出陈尧咨的咄咄逼人和对卖油翁不满、轻慢的态度;“不亦”加强反问,表现出陈尧咨的自负。
文本探究
详写卖油翁酌油这一情节有何表达效果
3
①具体描写卖油翁酌油的经过,显示了卖油翁酌油技艺高超,突出了他以理服暴、以技制人的形象。
②作者通过对这一情节的详细叙述,使卖油翁的沉稳低调与陈尧咨的骄傲自负形成对比,从而告诫人们任何时候都不要骄矜自满,同时也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突出了文章中心。
文本探究
以射技自矜的陈尧咨最后不得不“笑而遣之”。“笑”字在这里有何深刻含义?
3
陈尧咨学问不小,官职也很大,而且文武双全,不愿屈居人下,可是却不得不在卖油翁面前认输,因为卖油翁指出的道理他辩驳不倒,因此只得“笑而遣之”。他没有责备“犯上”的小百姓,对于“用刑惨急,数有杖死”的陈尧咨来说确实不容易。“笑”,既是有所领悟、惭愧的笑,也是自我解嘲、尴尬的笑,自是“传神之笔”。
梳理对比
— 陈尧咨 — — 卖油翁 —
语言
动作
神态
特长
人物 性格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尔安敢轻吾射!
笑而遣之
忿然、笑
善射
“善射”、“自矜”→箭术高超、骄傲自大
无他,但手熟尔、以我酌油知之、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观射(释、立、睨、颔)
献技(取、置、覆、酌、沥)
但微颔之
睨之
酌油
“但微颔之”→大巧若拙、超然物外
与卖油翁的对话 →恃才傲物、盛气凌人
“康肃笑而遣之”→知错能改,通达爽朗
“无他,但手熟尔”→不卑不亢、谦虚、
从容沉着
“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技艺高超
主要刻画方法:对比
傲 慢
恼 怒
折 服
·态



·
文本探究
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4
说明陈尧咨有所醒悟
原因:卖油翁技术纯熟但并不自夸、自傲,没有“以此自矜”。
梳理对比
— 陈尧咨 — — 卖油翁 — — 道理 —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善射,以此自矜
吾射不亦精乎
忿然
笑而遣之
睨之,但微颔之
无他,但手熟尔
酌油知之
惟手熟尔
熟能生巧
文中“无他,但手熟尔”一句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
文本探究
本文哪个中心句能说明道理?说明了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5
告诫我们在以后生活中,应正确看待自己的长处,切忌骄傲自大,不论成就多大也应学习卖油翁谦虚谨慎、沉着。同时,也要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做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课堂总结
— 陆 —
文章刻画了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个人物,通过描写他们之间的冲突,细致入微地写出了这两个人物的特点,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告诉我们任何事只要愿意去做,多加练习就一定能达到熟练,同时也告诫我们做人要虛心,即使身有长处也
不能骄傲自满。
课堂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