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了解地区 复习课件(共46张PPT)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章 了解地区 复习课件(共46张PPT)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第八章:了解地区
章复习
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
课标要求
重点及难点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地区的地理位置,简要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以某地区的一种自然资源为例,说出该资源在当地的分布状况、对外输出地区以及对当地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
结合实例,说明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根据南极、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知识网络
快问快答
1
攻克难点
3
试题精练
4
头脑风暴
2
章节知识大赛
任务一:东南亚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环境
任务二:南亚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环境
1~4组轮流作答,每次一人,答对的给本小组记一分,答错的不得分。
(注意:每个小组答题的人不能重复)
快问快答
01
任务三:西亚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环境
任务四:欧洲西部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环境
任务五:极地地区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环境
(1)地理位置:全部位于 半球。大部分位于 。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地处亚洲与 、太平洋与 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2)范围:东南亚包括 半岛和马来群岛,中南半岛的山河分布特征是“  ”;
 中南 
要点梳理
任务一:东南亚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环境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热带
大洋洲
印度洋
东南亚地形分布
(3)马六甲海峡:位于 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航道,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4)湄公河在我国境内被称为  ,从河流流向判断,该半岛地势 。

 马来 
要点梳理
任务一:东南亚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环境
 澜沧江 
 北高南低 
东南亚地形分布
(5)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 (温度带),中南半岛以 气候为主,马来群岛以  气候为主。

 热带雨林 
 热带季风 
 热带 
要点梳理
任务一:东南亚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环境
东南亚气候类型分布
(6)农业:
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椰子、棕油(棕榈油、油棕)、蕉麻等。
主要粮食作物: 。泰国、越南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要点梳理
任务一:东南亚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环境
水稻 
东南亚主要矿产和农作物分布
(4)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在 ;中国的陆上邻国 、
、 ;
内陆国 。
缅甸 
越南 
老挝 
老挝 
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要点梳理
任务一:东南亚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环境
东南亚的国家和地区
(1)地理位置:位于亚洲 , 山脉中、西段和 之间,东临孟加拉湾,西临 。
(2)三大地形区:
北部: ;
中部: ;
南部: 。
地势 高 低。
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德干高原
南北
中部
要点梳理
任务二:南亚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环境
南部
喜马拉雅
印度洋
阿拉伯海
喜马拉雅山脉
南亚地形分布
(3)气候: 为主,一年分 季
月, 季,盛行 季风
月, 季,盛行 季风
月, 季。图中为 季。
热带季风气候

6-10

西南
11-次年2

东北
3-5


任务二:南亚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环境
要点梳理
南亚1月主要风向、降水量分布
南亚7月主要风向、降水量分布
任务二:南亚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环境
要点梳理
(4)水旱灾害:西南季风从 洋上带来了丰富的水汽,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西南季风很不稳定,导致水旱 灾害频发,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5)主要粮食作物: 和小麦。
(6)主要河流: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阿拉伯海; 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
印度
水稻
恒河
南亚气候类型分布
(7)宗教: 教与 教的发源地;
(8)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因此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印度教
印度
要点梳理
任务二:南亚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环境
南亚的国家和地区
(1)地理位置:主要位于 半球、北半球。 穿过其南部。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沟通印度洋和 ,介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三洲五海之地”)。
 大西洋 
要点梳理
任务三:西亚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环境

北回归线
西亚地形分布
(3)被称为“世界油阀”的是  海峡,是波斯湾进入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4)西亚地区主要以  气候为主,终年炎热干燥,河流稀少。
(5)农业:缺少 资源,主要农业区为沙漠绿洲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人口: 人, 人种
信仰 ,讲 语。
 热带沙漠 
霍尔木兹 
要点梳理
任务三:西亚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环境
 水 
 阿拉伯 
 阿拉伯 
 白色 
 伊斯兰教 
南亚石油资源及主要产区分布
(1)地理位置:指欧洲的西半部,大部分位于 ,南临 ,西临 ,北临 。
(2)地形以 为主。
(3) 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最显著。农业以 为主。
要点梳理
任务四:欧洲西部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环境
北温带
地中海
大西洋
北冰洋
平原
温带海洋性
畜牧业 
欧洲西部的国家和地区
(4)繁荣的旅游业
①地位: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②著名旅游胜地: 的峡湾风光,意大利的古罗马斗兽(竞技)场,瑞士的阿尔卑斯山滑雪, 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法国巴黎卢(罗)浮宫等。
西班牙 
 挪威 
要点梳理
任务四:欧洲西部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环境
欧洲西部的国家和地区
(1)北极地区:主要位于 以北,包括 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2)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 及其周边的海域。
要点梳理
任务五:极地地区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环境
北极圈 
北冰 
南极洲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4)气候:极地 、多狂风、降水稀少
(5)地形:南极地区被称为 ;
(6)极地矿产资源、 、 都极为丰富;代表生物:北极地区的北极熊 ,南极地区的 。
(7)北极地区原住民为拉普人和 ;南极地区无定居人口;
要点梳理
任务五:极地地区的自然特征及人文环境
酷寒
“冰雪高原”
淡水资源
生物资源
因纽特人
企鹅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任务一:东南亚地理特征成因分析
每组成员认领题目后,进行组内头脑风暴,每次选出一人回答问题,答对记一分,答错不得分!
(注意:每个小组答题的人不能重复)
头脑风暴
02
任务二:南亚地理特征成因分析
任务三:西亚地理特征成因分析
任务四:欧洲西部地理特征成因分析
任务五:极地地区地理特征成因分析
东南亚适宜种植水稻的条件
任务一:东南亚地理特征成因分析
要点梳理
(1)自然条件
①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沛。
②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人文条件
①饮食习惯:居民喜食米饭,稻米需求量大。
②生产经验: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③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东南亚主要矿产和农作物分布
南亚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任务二:南亚地理特征成因分析
要点梳理
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孟加拉国西部;
自然条件:水稻需水较多,这些地区为平原且降水丰沛;
小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
自然条件:小麦耐旱能力强,这些地区地面起伏和缓,降水较少。
要点梳理
西亚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自然原因:气候干燥,降水较少,河流稀少,蒸发量大,还有大面积没有河流的沙漠地区;
社会经济原因:人口增长、经济发展,需水量日益增加
对策:海水淡化(沙特阿拉伯)、发展节水农业(以色列)、跨流域调水(埃及)等.
任务三:西亚地理特征成因分析
亚洲和欧洲气候类型分布
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数国家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居民收入高,休闲时间较多;《申根协定》签订,跨国旅游过境方便;交通发达;接待服务水平高、设施完善。
任务四:欧洲西部地理特征成因分析
要点梳理
1.欧洲西部旅游业繁荣的原因
2.欧洲西部乳畜业发达的原因
自然原因: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湿冷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人文原因:当地居民喜食乳肉制品,市场需求高。
(1)南极地区海拔比北极地区高;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2)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同纬度地区,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3)南极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雪,对阳光有反射作用。
任务五:极地地区地理特征成因分析
要点梳理
1.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候更寒冷的原因
南极景观
2.极地地区最佳科考时间及原因
任务五:极地地区地理特征成因分析
要点梳理
北极地区为每年6—8月,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正值北半球的暖季,白昼时间长。
南极地区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此时为南半球的夏季,此时正值南半球的暖季,白昼时间长。
(1)存在问题:生物资源破坏严重,两极冰川融化,南极臭氧层空洞等。
(2)保护措施
①各国加强合作,保护极地环境,签订了《南极条约》,并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②在极地地区科考、旅游时应将生活垃圾带回,不乱捕滥杀极地动物。
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极地冰川。
任务五:极地地区地理特征成因分析
要点梳理
3. 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03
以下问题为重难点攻关,每项任务均有3分钟组内讨论时间,组员记录观点,选出代表,每组依次轮流回答问题,答对的给本小组记一分,答错的不得分,并由下一组接替答题!(注意:每个小组答题的人不能重复)
攻克难点
任务:气候特征的描述的方法
温带海洋性气候
(1)气温的描述:
要指出冬夏季气温、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一般来说,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上为温和、温暖,0 ℃以下为寒冷,-20 ℃以下为严寒,-30 ℃以下为酷寒。最热月均温在20 ℃以下为凉爽,20 ℃以上为炎热,24 ℃以上为高温。
注意:不同的季节使用不同的气温术语。凉爽、炎热、高温多用于夏季;温和、温暖、寒冷、严寒、酷寒多用于冬季。
任务:气候特征的描述的方法
要点梳理
(2)降水的描述:
要指出冬夏季降水量、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一般来说,月降水量在100毫米及以上为多雨,50毫米及以上为湿润,30~50毫米为少雨,30毫米以下为干燥。
(3)气温和降水配合情况的描述:
常用“终年……,冬季……,夏季……”这样的语句描述。
任务:气候特征的描述的方法
要点梳理
温带海洋性气候
04
本轮为抢答题,当教师念完题目发出指令以后方可抢答,第一个站起来的获得答题权,答对给本组加上相应分数,答错的扣除相应分数。
试题精练
1.下列关于东南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十字路口”的位置
B. 以热带沙漠为主
C. 山河相间呈纵列分布
D. 热带旅游的胜地
易错题精练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
考点一
【解析】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这个路口的“咽喉”,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东南亚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B项符合题意。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东南亚地处热带,是热带旅游的胜地。
【答案】B
读“印度半岛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2.德干高原南部河流流向大致是(  )
A. 由东向西 B. 由西向东
C. 由东北向西南 D. 由西南向东北
【解析】读图可知,德干高原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据此判断德干高原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B项正确。
【答案】B
易错题精练
南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
考点二
【解析】读图可知,西高止山脉位于德干高原上,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的6~9月盛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降水丰富,故6~9月是当地的雨季,C项正确。
【答案】C.
易错题精练
南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
考点二
3.西高止山脉西侧一年中降水较多的时间出现在(  )
A. 2月 B. 5月 C. 8月 D. 11月
在中国积极斡旋下,沙特阿拉伯与伊朗两国外长于今年4月6日在北京宣布恢复外交关系。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一幅框图,探究沙特阿拉伯的气候类型。
4.框图中,各数码与其填入的内容,恰当的是(  )
A.①位于南半球
B.②地处温带
C.③各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
D.④热带沙漠气候
【解析】该地7月气温最高,故位于北半球;最低月平均气温大于15℃,故属于热带气候;全年平均降水量不到100 mm;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D
易错题精练
西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
考点三
5.下列地理现象的形成,与框图所探究的气候无关的是(  )
A.大多居民信仰基督教
B.骆驼为传统交通工具
C.墙厚窗小的传统民居
D.宽大的白色长袍为传统服饰
【解析】沙特阿拉伯大多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且信奉宗教与气候无关,A项符合题意。骆驼为传统交通工具、墙厚窗小的传统民居、宽大的白色长袍为传统服饰与当地热带气候有关。
【答案】A
易错题精练
西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
考点三
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为欧洲西部游客境外游的主要目的地。下图为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
6.伊比利亚半岛(  )
A.南部隔直布罗陀海峡与亚欧大陆相望
B.地处低纬度,气候湿热
C.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西、向东注入海洋
D.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解析】读图可知,伊比利亚半岛南部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地处中纬度,河流发源于中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答案】C
易错题精练
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
考点四
7.夏季,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海滩吸引大量英国游客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地陆地相连,距离较近
B.避暑胜地,旅游活动多样
C.两地语言相同,文化相近
D.光照充足,可进行日光浴
【解析】伊比利亚半岛与英国隔海相望,纬度位置低于英国,气温相对较高,光照充足;伊比利亚半岛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主,英国为英语。
【答案】D
易错题精练
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
考点四
2023年4月6日,随着“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顺利回国,历时163天,行程6万余海里的中国第39次 南极科考圆满完成任务。右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
【解析】南极地区纬度高、海拔高,气候特征为酷寒、烈风、干燥,②③正确,B项正确。
【答案】B
易错题精练
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
考点五
8.在南极地区的科考人员需要克服的困难有(  )
①湿热 ②严寒 ③大风 ④暴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9.中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考站中纬度最高的是(  )
A. 长城站 B. 中山站
C. 昆仑站 D. 罗斯海新站
【解析】南极地区主要是指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地区;南极点的纬度最高,为90°S;越靠近南极点,纬度越高。读图可知,距离南极点最近的科考站为昆仑站,故昆仑站的纬度最高,C项正确。
【答案】C
易错题精练
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
考点五
10.罗斯海新站位于中山站的(  )
A. 西南方 B. 西北方
C. 东南方 D. 东北方
【解析】本题组考查的是  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第(2)题,读图可知,西高止山脉位于德干高原上,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的6~9月盛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降水丰富,故6~9月是当地的雨季,C项正确。
【答案】C
易错题精练
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
考点五
(2023·云南)中南半岛因在中国以南而得名,与我国山水相连。读“中南半岛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链接中考
全国中考真题
【解析】中南半岛地形特征为山河相间,纵裂分布;地势北高南低,部分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向南注入印度洋。
【答案】A
1. 诗句“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反映了中南半岛(  )
A.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 地势特征为南高北低
C. 河流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D. 河流均向南注入太平洋
2. 据图判断,影响中南半岛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纬度位置 ②地形 ③海陆位置 ④河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链接中考
全国中考真题
【解析】中南半岛受山河相间,纵裂分布的地形影响,人口集中在河流沿岸以及河口三角洲地区。
【答案】D
章节知识大赛
章节知识大赛结束,统计分数最高的小组获得本次冠军称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