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市青华学校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科学试题一、选择题1.(2024七下·苍南月考)青春期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下列做法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是( )A.青春期精力旺盛,经常通宵玩游戏B.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乐观心态C.为保持身材,经常不吃或少吃早餐D.拔掉身上的体毛,使皮肤更光洁【答案】B【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身心健康是健康的身体和愉快正常的心态。【解答】A.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高峰期,经常通宵玩游戏,不利于身体发育,A错误。B.积极锻炼身体,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而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B正确。C.经常不吃或少吃早餐,不利于身体的营养需求,不利于身体健康,C错误。D.体毛一旦被拔掉,细菌就可能通过原来体毛的孔进入到毛囊,引起毛囊炎,D错误。故答案为:B。2.(2024七下·苍南月考)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每周对教室进行消毒,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含消毒剂,可以为环境消毒也可以为物体表面消毒,这里氯是指( )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答案】D【知识点】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的定义判断。【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因此84消毒液中的氯指的是氯元素,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3.(2024七下·苍南月考)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发现有绝少数α 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于是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个“核”是指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 由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得出的结论是: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原子核体积很小;由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得出的结论是:原子核带正电荷。【解答】 由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得出的结论是: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原子核的体积很小;由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得出的结论是:原子核带正电荷。于是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个“核”是指原子核,就是图中的乙。故选B。4.(2024七下·苍南月考)概念图常用于表述各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下列概念图准确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花的结构【解析】【分析】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会发育为果实;子房壁会发育为果皮;胚珠会发育为种子;珠被会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解答】A:珠被会发育为种皮,错误。B:胚珠会发育为种子;珠被会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正确。C:珠被会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错误。D:受精卵发育成胚,错误。故选B。5.(2024七下·苍南月考)用高能粒子轰击原子核是研究微观粒子的一种方法。1934年,意大利科学家费米用中子轰击轴原子(质子数为92,元素符号为U),得到了一种质量增加的原子。他公开宣布发现了93号元素,被科学界认可,从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38年,德国科学家哈恩在重复费米的实验后,发现费米实验中得到的是56号钡元素,并用下图所示模型来定义这一变化。费米知道后,立即重复哈恩的实验,结果证实自己错了,费米坦率地检讨并纠正了错误。请结合材料分析,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 )A.面对前人的观点要敢于质疑B.科学结论的得出要依据客观事实C.对科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D.该原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答案】D【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ABC.根据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判断即可;D.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判断。【解答】 A.面对前人的观点要敢于质疑,而不是简单的迷信和盲从,故A正确不合题意;B.科学结论的得出要依据客观事实,在实验和实践的基础上发现和归纳,故B正确不合题意;C.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允许出现偏差或错误,故C正确不合题意;D.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发生改变,而原子不变,但是该过程中原子发生改变,因此不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6.(2024七下·苍南月考)受精后花的变化:子房壁、胚珠的珠被、受精卵分别发育成( )A.种皮、 胚乳、 果皮 B.胚乳、 胚、 种皮C.果皮、 种皮、 胚 D.种皮、 果皮、 胚【答案】C【知识点】花的结构【解析】【分析】根据花和果实的对应关系判断。【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的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故选C。7.(2024七下·苍南月考)钱塘四季美不胜收,钱塘绿道边的月见草绽放,蝴蝶轻舞,江海湿地还能看到戴胜等鸟类。下列说法正确的( )A.图示生物①不能进行新陈代谢B.图示生物①和②的区别在于有无生命,②和③的区别在于能否飞行C.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D.图示生物①②③的结构层次均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答案】C【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结构与层次【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以及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解答】AD.月见草属于植物,能进行新陈代谢,植物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故AD错误。BC.月见草属于植物、蝴蝶、戴胜属于动物,都是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戴胜属于鸟类,戴胜和蝴蝶都会飞,故B错误、C正确。故选C。8.(2024七下·苍南月考)下列有关同位素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位素原子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电子数的同类原子B.氢有气、氘、氚三种同位素原子C.同位素原子可作为示踪原子,如喂食含同位素的饲料来跟踪牛的消化吸收情况D.普通的碳—14原子可测定古代生物的死亡年代【答案】B【知识点】同位素【解析】【分析】A.根据同位素的定义判断;B.根据氢元素的同位素的知识判断;C.根据同位素的原子的用途判断;D.根据碳-14的用途判断。【解答】 A.同位素原子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电子数的同类原子,故A正确不合题意;B.氢有氕、氘、氚三种同位素原子,故B错误符合题意;C.同位素原子可作为示踪原子,如喂食含同位素的饲料来跟踪牛的消化吸收情况,故C正确不合题意;D.普通的碳—14原子可测定古代生物的死亡年代,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9.(2024七下·苍南月考)细胞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下列无脊椎动物中,不经历细胞分化的是( )A.草履虫 B.瓢虫 C.蛔虫 D.蝗虫【答案】A【知识点】单细胞生物【解析】【分析】 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解答】 瓢虫、蝗虫(节肢动物)、蛔虫(线虫动物)都属于多细胞的动物,都要经历细胞分化形成组织,而草履虫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不经历细胞分化,故A符合题意,而B、C、D错误。故选A。10.(2024七下·苍南月考)自然界中的许多植物都是靠蜜蜂来传粉。如图所示植物其传粉方式和花的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自花传粉, 虫媒花 B.异花传粉,风媒花C.异花传粉, 虫媒花 D.自花传粉, 风媒花【答案】C【知识点】传粉及其途径【解析】【分析】 雄蕊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传粉的方式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 依靠风力传送花粉的花叫做风媒花,风媒花一般花被很小(或退化),没有鲜艳的颜色,没有芳香的气味和蜜腺。但它具有适应风力传粉的特征。依靠昆虫传送花粉的花叫做虫媒花。虫媒花一般花冠大而美丽,颜色鲜明,花朵具有芳香的气味或有臭味,有利于招引昆虫帮助传粉。【解答】 根据图片可知,自然界中的许多植物都是靠蜜蜂来传粉的。对于这样的植物的花属于虫媒花,进行异花传粉。故选C。11.(2024七下·苍南月考)如图所示是某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种子的营养物质都储存在④中,滴加碘液会变蓝B.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C.两种种子中的胚都由①②③组成D.两种种子结构的区别之一是④的数量不同【答案】D【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解析】【分析】观图可知:菜豆种子中①是胚轴、②是胚根、⑤是种皮、③是胚芽、④是子叶、⑤是种皮;玉米种子中⑥是胚乳、④子叶、③是胚芽、①是胚轴、②是胚根,⑤种皮和果皮。【解答】A.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④子叶里,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⑥胚乳里,故A错误;B.大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②胚根,发育成根,故B错误;C.新植物的幼体是胚,由①胚轴、②胚根、③胚芽、④子叶组成,故C错误;D.菜豆种子的子叶有2片,玉米种子的子叶有1片,故D正确。故答案为:D。12.(2024七下·苍南月考)受精卵的形成场所和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分别是( )A.子宫、 子宫 B.输卵管、子宫C.卵巢、输卵管 D.卵巢、子宫【答案】B【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解析】【分析】 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呈现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营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一般怀孕到第40周,胎儿发育成熟。成熟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分娩。【解答】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13.(2024七下·苍南月考)如图是被子植物一生的相关结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A萌发时所需的外界环境是适宜的温度、一定量的水分、充足的阳光;②要形成C,B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大过程;③B的主要任务是结果,要结果必须有雌蕊,所以B的主要成分是雌蕊;④C中的果皮是裸子植物所没有的;⑤我们吃的苹果、梨、桃等水果,被吃掉的部分是由D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⑥E 是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它的一生中共出现了6种器官,其中和生殖相关的器官是花、果实、种子。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②④⑤【答案】C【知识点】种子植物【解析】【分析】 图中是被子植物一生的相关结构,图中A是种子、B是花、C是果实、D是子房、E是植物体。【解答】 ①A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自身的条件是完整的有活力的胚,故①错误;②C是被子植物的果实,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大过程,故②正确;③B是花,一朵花主要的结构是花蕊,经过传粉受精后,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故③错误;④C属于被子植物的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着,因此C果实中的果皮是裸子植物所没有的,故④正确;⑤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将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我们吃的苹果、梨、桃等水果,被吃掉的部分是由D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故⑤正确;⑥E是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它的一生中共有六种器官,其中和生殖有关的器官是花、果实、种子,营养器官是根、茎、叶,故⑥正确。那么正确的是②④⑤⑥故选C。14.(2024七下·苍南月考)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通过两性生殖系统来完成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性和女性的主要性器官B.睾丸和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C.人体受精及胎儿发育的场所分别是输卵管和子宫D.胎儿形成和出生的顺序是:受精卵→胚胎→胚泡→胎儿→分娩【答案】D【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并进一步形成器官,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每时每刻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的过程是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解答】A、睾丸能够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卵巢能够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因此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性和女性的主要性器官,A不符合题意;B、睾丸和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B不符合题意;C、当精子进入阴道,与卵巢排出的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分裂,之后移入子宫,在子宫内发育,因此人体受精及胎儿发育的场所分别是输卵管和子宫,C不符合题意;D、胎儿形成和出生的顺序是: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分娩,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5.(2024七下·苍南月考)下表中的各组概念,与右图关系相符的是( )选项 1 2 3A 植物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 营养繁殖B 可见光 紫外线 红外线C 二力平衡条件 大小相等 方向相同D 太阳系 地球 火星A.A B.B C.C D.D【答案】D【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太阳系的组成【解析】【分析】 A.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是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据此分析;B.根据可见光的概念进行分析;C.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分析;D.根据太阳系的组成进行分析。【解答】 A.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两种,即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而出芽生殖和营养生殖都是无性生殖,故A错误;B.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叫可见光,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故B错误;C.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故C错误;D.太阳系包括的星球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图示关系正确,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16.(2024七下·苍南月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1)以下是科学家及其提出的原子结构假设模型(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原子结构模型建立先后顺序的是 。(2)2022年4月26日,我国首次国产化碳-14 批量生产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站启动。下列模型能表示碳14(有6个质子,8个中子)原子结构的是____。A. B.C. D.【答案】(1)③→①→②(2)C【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的科学发展史的知识分析解答;(2)根据原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 (1)根据近代道尔顿提出原子实心模型;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即枣糕模型;1911 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结构行星模型,符合原子结构模型建立先后顺序的是③→①→②;(2)碳-14的质子数为6,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其核外电子数为6,即碳-14原子,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核外电子数为6,观察C选项能表示碳-14原子结构。故答案为C。17.(2024七下·苍南月考)兴趣小组同学在校园劳动基地开展种植番茄活动,图甲为番茄的生长发育过程。(1)播种不在冬季而选择在春季的原因是 。(2)番茄幼苗由种子中胚发育而来,胚是由 发育而来。(3)番茄内部有许多白籽如图乙,这与雌蕊中 的数量有关。【答案】(1)春季温度适宜,有利于种子的萌发(2)受精卵(3)胚珠【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花的结构【解析】【分析】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解答】 (1)播种不在冬季而选择在春季的原因是冬季温度太低,春季温度相对比较适宜, 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2) 番茄幼苗由种子中胚发育而来,胚是由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产生的受精卵发育而来。(3) 白籽是种子,是由雌蕊中的胚珠发育而来,胚珠很多,则种子有多个。18.(2024七下·苍南月考)某种桃的果实个大味甜,果农一般都采用上图中的方法来处理,这种方法属于 繁殖,这种培育方式的优点是 。【答案】营养;繁殖速度快,保持亲本优良性状【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 营养繁殖的方法包括分离繁殖、扦插繁殖、压条繁殖和嫁接繁殖。营养繁殖能保持品种的优良遗传性状、比种子繁殖成苗快、选材容易,据此分析解答。【解答】某种桃的果实个大味甜,果农一般都采用上图中的方法来处理,这种方法属于营养繁殖,这种培育方式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保持亲本优良性状。19.(2024七下·苍南月考)为破解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 α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1)卢瑟福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且体积很小的原子核运动,其模型图与下列选项中最符合的是 ;(用编号表示)①葡萄干面包模型②③④(2)根据α 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 粒子数量绘制图像,符合实验现象的图像是____;A.B.C.D.【答案】(1)④(2)A【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1)(2)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和太阳系的行星模型相似;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只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解答】 (1)卢瑟福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且体积很小的原子核运动,其模型图④最符合。故选④。(2)只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极大角度的偏转,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0.(2024七下·苍南月考)许多微生物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但有些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例如酸奶中的乳酸杆菌,可以食用的蘑菇、木耳等。其中乳酸杆菌是一种 (选填“细菌”或“真菌”);乳酸杆菌与蘑菇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答案】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解析】【分析】细菌和真菌的区别:比较内容 细菌 真菌个体大小 单细胞 单细胞类型,也有多细胞的类型细胞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营养方式 异养 异养繁殖方式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解答】乳酸菌属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蘑菇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因此蘑菇与乳酸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乳酸菌细胞内有无成形的细胞核。21.(2024七下·苍南月考)为了使果实香甜的水蜜桃尽快结出果实,可以将它和生命力顽强的进行嫁接,示意图如下图。其中,接穗①应该选用水蜜桃树的枝干,而砧木应当选用山桃树干。嫁接过程中保证成功的关键使两者的 紧密贴合,最终结出的果实是 。(选填: “水蜜桃”或“山桃”)【答案】形成层;水蜜桃【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 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据此分析解答。【解答】其中,接穗①应该选用水蜜桃树的枝干,而砧木应当选用山桃树干。嫁接过程中保证成功的关键使两者的形成层紧密贴合,最终结出的果实是水蜜桃 。三、探究题22.(2024七下·苍南月考)大蒜是常见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1)大蒜被称为“地里长出来的抗生素”,对多种真菌、细菌具有抑制和灭杀作用。从细胞结构角度看,真菌细胞不同于细菌细胞的结构是其具有 。(2)某科研人员取不同浓度大蒜汁对大肠杆菌、酵母菌、曲霉进行“抑菌效果对比”实验,数据记录如图所示。已知抑菌圈越大,抑菌效果越好。据图可知大蒜汁对 的抑菌效果最好。【答案】(1)细胞核(或成形的细胞核)(2)酵母菌【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细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1)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而真菌、植物和动物等细胞核的外面有核膜包被,属于真核生物。(2)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称为对照实验。【解答】(1)细菌和真菌都是具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两者细胞基本结构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只不过细菌细胞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2)由图丙可知,大蒜汁浓度相同时,酵母菌的抑菌圈最大,所以对酵母菌的抑菌效果最好。23.(2024七下·苍南月考)蒲公英种子有形似降落伞的冠毛,如图甲,种脐是其萌发时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种子落地时,在冠毛作用下使得种脐总会触地。某科研小组为研究蒲公英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进行实验:①选择颗粒饱满的蒲公英种子300粒,平均分成5组,放置在带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②将5个培养皿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 的恒温箱中;③每隔一定时间记录各培养皿中萌发种子的数量,并计算发芽率,绘制图像如下,(1)每组选用60颗种子而不用1颗种子的目的是 。(2)分析图乙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为 。(3)科学小组进一步实验:将若干颗粒饱满的蒲公英种子分成两组, 一组去除冠毛,另一组不做处理,将种子播撒在同一自然环境中。研究发现:同等条件下,有冠毛的种子萌发率比无冠毛种子的高。请推测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答案】(1)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蒲公英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3)冠毛有利于种子吸水,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1)在科学探究中,需要选取尽量多的样本,这样得出的结论会更加客观,具有普遍意义;(2)根据图乙分析种子的萌发率大小与温度的变化规律;(3)根据种子萌发需要吸收水分解答。【解答】 (1)每组选用60颗种子而不用1颗种子可以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根据图乙的曲线可知,环境温度为15℃、20℃时种子的萌发率较高。可得出的结论为:蒲公英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3)种脐是蒲公英种子萌发时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因此,有冠毛的种子萌发率比无冠毛种子高的原因是:冠毛有利于种子吸水,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24.(2024七下·苍南月考)下面是发现抗生素——青霉素的弗莱明先生所进行的探索过程:①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偶然生出青霉菌,其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 ②进行实验把青霉菌就在培养液中培养,然后观察这种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③结果:这种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④弗菜明先生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这一物质,分析出它的特征并将它命名为青霉素。[说明]在实验室里培养细菌、真菌常用琼脂配制成的固体培养基,如图(1);某些菌类需要添加特殊的培养液才能正常生长,如图(2)。(1)作为这一实验的假设,下列各项中最为恰当的是____ 。A.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C.青霉菌可能产生有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D.青霉菌可能产生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2)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由培养液中的其他物质产生的,则应设计对比实验,其实验方法是在对照组①的培养液中 ,然后观察细菌的生长和繁殖。(3)有人认为设立以上对比实验还不够严密,应再增加一个对照组②,其设置方法是加入已杀死的青霉菌,只有实验结果为 时,才能充分证明青霉菌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青霉素。【答案】(1)D(2)不加青霉素(3)细菌的生长不受到抑制【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1)根据“ 偶然生出青霉菌,其周围没有细菌生长 ”分析判断;(2)根据描述确定实验探究的变量即可;(3)青霉素阻止细菌的繁殖,而死的青霉素也没有这个作用,据此分析解答。【解答】 (1)弗莱明在进行实验之前,对观察的现象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生长进行了假设,该假设是: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2)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液或培养基中的其他物质引起的,则应设计对照实验,方法是设置一组不加青霉素培养液的培养基,看上面有无细菌生长,这一组就是对照组。实验变量是:是否有青霉素。若对照组实验结果为有细菌生长,则整个实验的结论是青霉菌能抑制细菌生长。(3)若再增加一个对照组②,其设置方法是加入已杀死的青霉菌,只有实验结果为细菌的生长不受到抑制时,才能充分证明青霉菌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青霉素。25.(2024七下·苍南月考)在探究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的实验中,我们采用如图所示器材进行探究。结果在实验条件下,甲组的B种子先萌发。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同一组的A、B种子,得出萌发和 因素的关系;完全浸没在水中的C种子,缺少 这一条件,所以很难发芽;针对实验对象种子,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措施: 。如果已知该种子最适合萌发温度在20℃-40℃之间,则实验如何改进?(设计实验步骤) 【答案】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换用其它种子重复实验;①准备100粒形状、品种等条件相同的种子分成10组 ②分别将种子放在除湿度外,其它条件相同,适宜萌发的培养皿中 ③将10组分别放入22℃,24℃,26℃,28℃,30℃,32℃,34℃,36℃,38℃,40℃的恒温箱中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记录各组萌发数量,计算萌发率,得到该品种种子最适宜萌发的温度。【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解答】同一组的A、B种子所处的水分环境不同,A处于水分不足的,B处于充足水分的环境,即实验变量是水分,所以可以得出萌发与水分因素的关系。水将种子和空气进行隔绝,所以完全浸没在水中的C种子,缺少空气这一萌发因素,很难发芽。该实验中所用的种子数目太少(或者实验的次数太少),会使得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所以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种子多次实验(或适当增加各组A、B、C种子的数量),以防止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已知该种子最适合的萌发温度在20℃~40℃之间,但具体的温度不清楚,所以需要在20℃和40℃之间等分若干区间,设置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组,观察萌发情况。①准备100粒形状、品种等条件相同的种子分成10组②分别将种子放在除湿度外,其它条件相同,适宜萌发的培养皿中③将10组分别放入22℃,24℃,26℃,28℃,30℃,32℃,34℃,36℃,38℃,40℃的恒温箱中培养④一段时间后,记录各组萌发数量,计算萌发率,得到该品种种子最适宜萌发的温度。26.(2024七下·苍南月考)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取4个罐头瓶,编号1-4,每一瓶底放6层餐巾纸,每一瓶中放入10粒大豆种子于餐巾纸上。②将1-4号瓶做了下表所示不同的处理,5天后取出观察到如表所示的实验现象。请回答:编号 处理方法 实验现象1 不做处理 盖上瓶盖 放入25℃的培养箱中 不萌发2 不做处理 盖上瓶盖 放入5℃的培养箱中 不萌发3 向瓶中加水至餐巾纸湿润 盖上瓶盖 放入5℃的培养箱中 不萌发4 向瓶中加水至餐巾纸湿润 盖上瓶盖 放入25℃的培养箱中 萌发(1)1号瓶与 号瓶组合,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2)比较分析3号瓶和4号瓶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 。(3)4号瓶中有1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原因是 。【答案】(1)4;水分(2)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3)种子的胚已死(或种子处于休眠期)【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对照实验的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探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解答】(1)1号瓶与4号瓶形成对照实验,变量为水分,有且只有水分做为变量。(2)3、4号瓶子最为对照,变量为温度,能证明出温度对种子萌发产生了影响,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3)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在外部条件都满足的条件下,种子的萌发还需要自身条件, 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故答案为:(1)4;水分(2)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3)种子的胚已死(或种子处于休眠期)四、解答题27.(2024七下·苍南月考)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核废水的排放引起了民众囤盐恐慌,被污染的海水中含有的I-131 是碘的一种放射性元素;【材料二】核废水中含有三种水,分别是水 (H2O)、重水(2H2O)和超重水(3H2O);【材料三】一个氘 (2H)原子中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一个氚原子 (3H)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材料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出射线的过程叫做衰变,超重水(3H2O)中的氚(3H)元素会发生β-衰变,在这个过程中,氚原子核内一个中子会变成一个质子。(1) 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是I-127, 则I-127和I-131 互为碘的 。(2) 水 (H2O) 、重水 (2H2O) 和超重水(3H2O) 中共有 种元素。(3) 超重水 (3H2O)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4)当核废水中的氚(3H)元素发生β-衰变时,会变成 (填元素符号)。【答案】(1)同位素(2)2(3)22(4)He【知识点】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 (1)根据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互为同位素分析;(2)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分析;(3)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方法分析;(4)根据质子数分析。【解答】 (1)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互为同位素,故I-127和I-131互为碘的同位素;(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水(H2O)、重水(2H2O) 和超重水(3H2O)中共有只有氢元素和氧元素;(3)超重水(3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3+16=22;(4)当核废水中的氚(3H)元素发生β-衰变时,在这个过程中,氚原子核内一个中子会变成一个质子,会变成质子数为2,因此是氦元素,符号为He。28.(2024七下·苍南月考)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提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还是集中分布呢 【实验】卢瑟福进行 α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1)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 α 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2)金箔-作为靶子,厚度 lu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3)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4)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 粒子的到达情况。【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极少数 a 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a粒子遇到电子后,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 粒子就 (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2)1u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 α 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 a 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是下图的____。A.B.C.【答案】(1)不会;原子核(2)B(3)C【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 根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据此分析解答。【解答】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不会发生偏转,大多数发生偏转,而大多数发生了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且正电荷不是均匀分布的。(2)原子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使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故选B;(3)根据题意可知,原子中间为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很大,周围都是空的,故选C。29.(2024七下·苍南月考)“黄岩蜜桔甲天下”一枯树生长到一定时期,经过开花、接粉、受精后,子房吸收充足的营养物质发育成果实。一般情况下,桔树所开的花数量很多。但往往结出的果实数量会少很多。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30.据图完成精子和卵细胞的“对话”;([____]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1)精子:我叫精子,是由爸爸的主要性器官 产生的。(2)卵细胞:我是卵细胞,我来自妈妈的[ ] 。(3)精子:我的兄弟可多了,为了获得卵细胞的芳心,兄弟间要进行抢亲比赛,获胜者将在[ ] 内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婚礼”。(4)卵细胞:希望我“婚礼”后发育成小帅哥,出生前,他舒适地生活在[ ] 里。【答案】(1)睾丸(2)①;卵巢(3)②;输卵管(4)③;子宫【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 甲图中①是卵巢;②是输卵管;③子宫;④阴道。乙图中①胎儿;②脐带;③胎盘;④子宫。【解答】 (1)睾丸是男性主要的性器官,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2)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3)男性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②输卵管内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4)胎儿生活在图甲的③或图乙④母体的子宫内,胎儿通过图乙③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30.(2024七下·苍南月考)一个受精卵可发育成长为一个小帅哥或小美女,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下图所示为受精卵发育为人体的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的 过程,④表示细胞的 。(2)B属于 ,人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结构多了 。【答案】(1)分裂;分化(2)器官;系统【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器官和系统【解析】【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受精卵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后来一小部分仍然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失去了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2) 动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与动物体和人体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没有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解答】 (1)从图中可以可知:①、②、③过程只是细胞数量的增加,表示分裂,④过程在形态、结构等方面出现了差异,表示细胞分化。(2)B属于器官, 人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结构多了系统。1 / 1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市青华学校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科学试题一、选择题1.(2024七下·苍南月考)青春期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下列做法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是( )A.青春期精力旺盛,经常通宵玩游戏B.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乐观心态C.为保持身材,经常不吃或少吃早餐D.拔掉身上的体毛,使皮肤更光洁2.(2024七下·苍南月考)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每周对教室进行消毒,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含消毒剂,可以为环境消毒也可以为物体表面消毒,这里氯是指( )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3.(2024七下·苍南月考)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发现有绝少数α 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于是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个“核”是指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4.(2024七下·苍南月考)概念图常用于表述各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下列概念图准确的是( )A. B.C. D.5.(2024七下·苍南月考)用高能粒子轰击原子核是研究微观粒子的一种方法。1934年,意大利科学家费米用中子轰击轴原子(质子数为92,元素符号为U),得到了一种质量增加的原子。他公开宣布发现了93号元素,被科学界认可,从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38年,德国科学家哈恩在重复费米的实验后,发现费米实验中得到的是56号钡元素,并用下图所示模型来定义这一变化。费米知道后,立即重复哈恩的实验,结果证实自己错了,费米坦率地检讨并纠正了错误。请结合材料分析,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 )A.面对前人的观点要敢于质疑B.科学结论的得出要依据客观事实C.对科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D.该原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6.(2024七下·苍南月考)受精后花的变化:子房壁、胚珠的珠被、受精卵分别发育成( )A.种皮、 胚乳、 果皮 B.胚乳、 胚、 种皮C.果皮、 种皮、 胚 D.种皮、 果皮、 胚7.(2024七下·苍南月考)钱塘四季美不胜收,钱塘绿道边的月见草绽放,蝴蝶轻舞,江海湿地还能看到戴胜等鸟类。下列说法正确的( )A.图示生物①不能进行新陈代谢B.图示生物①和②的区别在于有无生命,②和③的区别在于能否飞行C.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D.图示生物①②③的结构层次均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8.(2024七下·苍南月考)下列有关同位素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位素原子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电子数的同类原子B.氢有气、氘、氚三种同位素原子C.同位素原子可作为示踪原子,如喂食含同位素的饲料来跟踪牛的消化吸收情况D.普通的碳—14原子可测定古代生物的死亡年代9.(2024七下·苍南月考)细胞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下列无脊椎动物中,不经历细胞分化的是( )A.草履虫 B.瓢虫 C.蛔虫 D.蝗虫10.(2024七下·苍南月考)自然界中的许多植物都是靠蜜蜂来传粉。如图所示植物其传粉方式和花的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自花传粉, 虫媒花 B.异花传粉,风媒花C.异花传粉, 虫媒花 D.自花传粉, 风媒花11.(2024七下·苍南月考)如图所示是某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种子的营养物质都储存在④中,滴加碘液会变蓝B.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C.两种种子中的胚都由①②③组成D.两种种子结构的区别之一是④的数量不同12.(2024七下·苍南月考)受精卵的形成场所和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分别是( )A.子宫、 子宫 B.输卵管、子宫C.卵巢、输卵管 D.卵巢、子宫13.(2024七下·苍南月考)如图是被子植物一生的相关结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A萌发时所需的外界环境是适宜的温度、一定量的水分、充足的阳光;②要形成C,B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大过程;③B的主要任务是结果,要结果必须有雌蕊,所以B的主要成分是雌蕊;④C中的果皮是裸子植物所没有的;⑤我们吃的苹果、梨、桃等水果,被吃掉的部分是由D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⑥E 是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它的一生中共出现了6种器官,其中和生殖相关的器官是花、果实、种子。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②④⑤14.(2024七下·苍南月考)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通过两性生殖系统来完成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性和女性的主要性器官B.睾丸和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C.人体受精及胎儿发育的场所分别是输卵管和子宫D.胎儿形成和出生的顺序是:受精卵→胚胎→胚泡→胎儿→分娩15.(2024七下·苍南月考)下表中的各组概念,与右图关系相符的是( )选项 1 2 3A 植物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 营养繁殖B 可见光 紫外线 红外线C 二力平衡条件 大小相等 方向相同D 太阳系 地球 火星A.A B.B C.C D.D二、填空题16.(2024七下·苍南月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1)以下是科学家及其提出的原子结构假设模型(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原子结构模型建立先后顺序的是 。(2)2022年4月26日,我国首次国产化碳-14 批量生产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站启动。下列模型能表示碳14(有6个质子,8个中子)原子结构的是____。A. B.C. D.17.(2024七下·苍南月考)兴趣小组同学在校园劳动基地开展种植番茄活动,图甲为番茄的生长发育过程。(1)播种不在冬季而选择在春季的原因是 。(2)番茄幼苗由种子中胚发育而来,胚是由 发育而来。(3)番茄内部有许多白籽如图乙,这与雌蕊中 的数量有关。18.(2024七下·苍南月考)某种桃的果实个大味甜,果农一般都采用上图中的方法来处理,这种方法属于 繁殖,这种培育方式的优点是 。19.(2024七下·苍南月考)为破解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 α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1)卢瑟福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且体积很小的原子核运动,其模型图与下列选项中最符合的是 ;(用编号表示)①葡萄干面包模型②③④(2)根据α 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 粒子数量绘制图像,符合实验现象的图像是____;A.B.C.D.20.(2024七下·苍南月考)许多微生物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但有些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例如酸奶中的乳酸杆菌,可以食用的蘑菇、木耳等。其中乳酸杆菌是一种 (选填“细菌”或“真菌”);乳酸杆菌与蘑菇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21.(2024七下·苍南月考)为了使果实香甜的水蜜桃尽快结出果实,可以将它和生命力顽强的进行嫁接,示意图如下图。其中,接穗①应该选用水蜜桃树的枝干,而砧木应当选用山桃树干。嫁接过程中保证成功的关键使两者的 紧密贴合,最终结出的果实是 。(选填: “水蜜桃”或“山桃”)三、探究题22.(2024七下·苍南月考)大蒜是常见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1)大蒜被称为“地里长出来的抗生素”,对多种真菌、细菌具有抑制和灭杀作用。从细胞结构角度看,真菌细胞不同于细菌细胞的结构是其具有 。(2)某科研人员取不同浓度大蒜汁对大肠杆菌、酵母菌、曲霉进行“抑菌效果对比”实验,数据记录如图所示。已知抑菌圈越大,抑菌效果越好。据图可知大蒜汁对 的抑菌效果最好。23.(2024七下·苍南月考)蒲公英种子有形似降落伞的冠毛,如图甲,种脐是其萌发时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种子落地时,在冠毛作用下使得种脐总会触地。某科研小组为研究蒲公英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进行实验:①选择颗粒饱满的蒲公英种子300粒,平均分成5组,放置在带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②将5个培养皿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 的恒温箱中;③每隔一定时间记录各培养皿中萌发种子的数量,并计算发芽率,绘制图像如下,(1)每组选用60颗种子而不用1颗种子的目的是 。(2)分析图乙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为 。(3)科学小组进一步实验:将若干颗粒饱满的蒲公英种子分成两组, 一组去除冠毛,另一组不做处理,将种子播撒在同一自然环境中。研究发现:同等条件下,有冠毛的种子萌发率比无冠毛种子的高。请推测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24.(2024七下·苍南月考)下面是发现抗生素——青霉素的弗莱明先生所进行的探索过程:①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偶然生出青霉菌,其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 ②进行实验把青霉菌就在培养液中培养,然后观察这种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③结果:这种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④弗菜明先生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这一物质,分析出它的特征并将它命名为青霉素。[说明]在实验室里培养细菌、真菌常用琼脂配制成的固体培养基,如图(1);某些菌类需要添加特殊的培养液才能正常生长,如图(2)。(1)作为这一实验的假设,下列各项中最为恰当的是____ 。A.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C.青霉菌可能产生有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D.青霉菌可能产生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2)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由培养液中的其他物质产生的,则应设计对比实验,其实验方法是在对照组①的培养液中 ,然后观察细菌的生长和繁殖。(3)有人认为设立以上对比实验还不够严密,应再增加一个对照组②,其设置方法是加入已杀死的青霉菌,只有实验结果为 时,才能充分证明青霉菌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青霉素。25.(2024七下·苍南月考)在探究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的实验中,我们采用如图所示器材进行探究。结果在实验条件下,甲组的B种子先萌发。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同一组的A、B种子,得出萌发和 因素的关系;完全浸没在水中的C种子,缺少 这一条件,所以很难发芽;针对实验对象种子,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措施: 。如果已知该种子最适合萌发温度在20℃-40℃之间,则实验如何改进?(设计实验步骤) 26.(2024七下·苍南月考)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取4个罐头瓶,编号1-4,每一瓶底放6层餐巾纸,每一瓶中放入10粒大豆种子于餐巾纸上。②将1-4号瓶做了下表所示不同的处理,5天后取出观察到如表所示的实验现象。请回答:编号 处理方法 实验现象1 不做处理 盖上瓶盖 放入25℃的培养箱中 不萌发2 不做处理 盖上瓶盖 放入5℃的培养箱中 不萌发3 向瓶中加水至餐巾纸湿润 盖上瓶盖 放入5℃的培养箱中 不萌发4 向瓶中加水至餐巾纸湿润 盖上瓶盖 放入25℃的培养箱中 萌发(1)1号瓶与 号瓶组合,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2)比较分析3号瓶和4号瓶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 。(3)4号瓶中有1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原因是 。四、解答题27.(2024七下·苍南月考)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核废水的排放引起了民众囤盐恐慌,被污染的海水中含有的I-131 是碘的一种放射性元素;【材料二】核废水中含有三种水,分别是水 (H2O)、重水(2H2O)和超重水(3H2O);【材料三】一个氘 (2H)原子中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一个氚原子 (3H)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材料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出射线的过程叫做衰变,超重水(3H2O)中的氚(3H)元素会发生β-衰变,在这个过程中,氚原子核内一个中子会变成一个质子。(1) 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是I-127, 则I-127和I-131 互为碘的 。(2) 水 (H2O) 、重水 (2H2O) 和超重水(3H2O) 中共有 种元素。(3) 超重水 (3H2O)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4)当核废水中的氚(3H)元素发生β-衰变时,会变成 (填元素符号)。28.(2024七下·苍南月考)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提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还是集中分布呢 【实验】卢瑟福进行 α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1)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 α 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2)金箔-作为靶子,厚度 lu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3)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4)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 粒子的到达情况。【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极少数 a 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a粒子遇到电子后,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 粒子就 (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2)1u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 α 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 a 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是下图的____。A.B.C.29.(2024七下·苍南月考)“黄岩蜜桔甲天下”一枯树生长到一定时期,经过开花、接粉、受精后,子房吸收充足的营养物质发育成果实。一般情况下,桔树所开的花数量很多。但往往结出的果实数量会少很多。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30.据图完成精子和卵细胞的“对话”;([____]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1)精子:我叫精子,是由爸爸的主要性器官 产生的。(2)卵细胞:我是卵细胞,我来自妈妈的[ ] 。(3)精子:我的兄弟可多了,为了获得卵细胞的芳心,兄弟间要进行抢亲比赛,获胜者将在[ ] 内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婚礼”。(4)卵细胞:希望我“婚礼”后发育成小帅哥,出生前,他舒适地生活在[ ] 里。30.(2024七下·苍南月考)一个受精卵可发育成长为一个小帅哥或小美女,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下图所示为受精卵发育为人体的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的 过程,④表示细胞的 。(2)B属于 ,人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结构多了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身心健康是健康的身体和愉快正常的心态。【解答】A.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高峰期,经常通宵玩游戏,不利于身体发育,A错误。B.积极锻炼身体,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而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B正确。C.经常不吃或少吃早餐,不利于身体的营养需求,不利于身体健康,C错误。D.体毛一旦被拔掉,细菌就可能通过原来体毛的孔进入到毛囊,引起毛囊炎,D错误。故答案为:B。2.【答案】D【知识点】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的定义判断。【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因此84消毒液中的氯指的是氯元素,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3.【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 由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得出的结论是: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原子核体积很小;由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得出的结论是:原子核带正电荷。【解答】 由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得出的结论是: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原子核的体积很小;由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得出的结论是:原子核带正电荷。于是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个“核”是指原子核,就是图中的乙。故选B。4.【答案】B【知识点】花的结构【解析】【分析】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会发育为果实;子房壁会发育为果皮;胚珠会发育为种子;珠被会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解答】A:珠被会发育为种皮,错误。B:胚珠会发育为种子;珠被会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正确。C:珠被会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错误。D:受精卵发育成胚,错误。故选B。5.【答案】D【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ABC.根据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判断即可;D.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判断。【解答】 A.面对前人的观点要敢于质疑,而不是简单的迷信和盲从,故A正确不合题意;B.科学结论的得出要依据客观事实,在实验和实践的基础上发现和归纳,故B正确不合题意;C.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允许出现偏差或错误,故C正确不合题意;D.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发生改变,而原子不变,但是该过程中原子发生改变,因此不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6.【答案】C【知识点】花的结构【解析】【分析】根据花和果实的对应关系判断。【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的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故选C。7.【答案】C【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结构与层次【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以及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解答】AD.月见草属于植物,能进行新陈代谢,植物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故AD错误。BC.月见草属于植物、蝴蝶、戴胜属于动物,都是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戴胜属于鸟类,戴胜和蝴蝶都会飞,故B错误、C正确。故选C。8.【答案】B【知识点】同位素【解析】【分析】A.根据同位素的定义判断;B.根据氢元素的同位素的知识判断;C.根据同位素的原子的用途判断;D.根据碳-14的用途判断。【解答】 A.同位素原子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电子数的同类原子,故A正确不合题意;B.氢有氕、氘、氚三种同位素原子,故B错误符合题意;C.同位素原子可作为示踪原子,如喂食含同位素的饲料来跟踪牛的消化吸收情况,故C正确不合题意;D.普通的碳—14原子可测定古代生物的死亡年代,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9.【答案】A【知识点】单细胞生物【解析】【分析】 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解答】 瓢虫、蝗虫(节肢动物)、蛔虫(线虫动物)都属于多细胞的动物,都要经历细胞分化形成组织,而草履虫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不经历细胞分化,故A符合题意,而B、C、D错误。故选A。10.【答案】C【知识点】传粉及其途径【解析】【分析】 雄蕊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传粉的方式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 依靠风力传送花粉的花叫做风媒花,风媒花一般花被很小(或退化),没有鲜艳的颜色,没有芳香的气味和蜜腺。但它具有适应风力传粉的特征。依靠昆虫传送花粉的花叫做虫媒花。虫媒花一般花冠大而美丽,颜色鲜明,花朵具有芳香的气味或有臭味,有利于招引昆虫帮助传粉。【解答】 根据图片可知,自然界中的许多植物都是靠蜜蜂来传粉的。对于这样的植物的花属于虫媒花,进行异花传粉。故选C。11.【答案】D【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解析】【分析】观图可知:菜豆种子中①是胚轴、②是胚根、⑤是种皮、③是胚芽、④是子叶、⑤是种皮;玉米种子中⑥是胚乳、④子叶、③是胚芽、①是胚轴、②是胚根,⑤种皮和果皮。【解答】A.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④子叶里,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⑥胚乳里,故A错误;B.大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②胚根,发育成根,故B错误;C.新植物的幼体是胚,由①胚轴、②胚根、③胚芽、④子叶组成,故C错误;D.菜豆种子的子叶有2片,玉米种子的子叶有1片,故D正确。故答案为:D。12.【答案】B【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解析】【分析】 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呈现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营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一般怀孕到第40周,胎儿发育成熟。成熟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分娩。【解答】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13.【答案】C【知识点】种子植物【解析】【分析】 图中是被子植物一生的相关结构,图中A是种子、B是花、C是果实、D是子房、E是植物体。【解答】 ①A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自身的条件是完整的有活力的胚,故①错误;②C是被子植物的果实,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大过程,故②正确;③B是花,一朵花主要的结构是花蕊,经过传粉受精后,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故③错误;④C属于被子植物的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着,因此C果实中的果皮是裸子植物所没有的,故④正确;⑤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将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我们吃的苹果、梨、桃等水果,被吃掉的部分是由D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故⑤正确;⑥E是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它的一生中共有六种器官,其中和生殖有关的器官是花、果实、种子,营养器官是根、茎、叶,故⑥正确。那么正确的是②④⑤⑥故选C。14.【答案】D【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并进一步形成器官,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每时每刻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的过程是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解答】A、睾丸能够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卵巢能够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因此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性和女性的主要性器官,A不符合题意;B、睾丸和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B不符合题意;C、当精子进入阴道,与卵巢排出的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分裂,之后移入子宫,在子宫内发育,因此人体受精及胎儿发育的场所分别是输卵管和子宫,C不符合题意;D、胎儿形成和出生的顺序是: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分娩,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5.【答案】D【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太阳系的组成【解析】【分析】 A.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是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据此分析;B.根据可见光的概念进行分析;C.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分析;D.根据太阳系的组成进行分析。【解答】 A.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两种,即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而出芽生殖和营养生殖都是无性生殖,故A错误;B.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叫可见光,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故B错误;C.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故C错误;D.太阳系包括的星球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图示关系正确,故D正确。故选D。16.【答案】(1)③→①→②(2)C【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的科学发展史的知识分析解答;(2)根据原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 (1)根据近代道尔顿提出原子实心模型;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即枣糕模型;1911 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结构行星模型,符合原子结构模型建立先后顺序的是③→①→②;(2)碳-14的质子数为6,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其核外电子数为6,即碳-14原子,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核外电子数为6,观察C选项能表示碳-14原子结构。故答案为C。17.【答案】(1)春季温度适宜,有利于种子的萌发(2)受精卵(3)胚珠【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花的结构【解析】【分析】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解答】 (1)播种不在冬季而选择在春季的原因是冬季温度太低,春季温度相对比较适宜, 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2) 番茄幼苗由种子中胚发育而来,胚是由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产生的受精卵发育而来。(3) 白籽是种子,是由雌蕊中的胚珠发育而来,胚珠很多,则种子有多个。18.【答案】营养;繁殖速度快,保持亲本优良性状【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 营养繁殖的方法包括分离繁殖、扦插繁殖、压条繁殖和嫁接繁殖。营养繁殖能保持品种的优良遗传性状、比种子繁殖成苗快、选材容易,据此分析解答。【解答】某种桃的果实个大味甜,果农一般都采用上图中的方法来处理,这种方法属于营养繁殖,这种培育方式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保持亲本优良性状。19.【答案】(1)④(2)A【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1)(2)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和太阳系的行星模型相似;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只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解答】 (1)卢瑟福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且体积很小的原子核运动,其模型图④最符合。故选④。(2)只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极大角度的偏转,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0.【答案】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解析】【分析】细菌和真菌的区别:比较内容 细菌 真菌个体大小 单细胞 单细胞类型,也有多细胞的类型细胞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营养方式 异养 异养繁殖方式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解答】乳酸菌属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蘑菇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因此蘑菇与乳酸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乳酸菌细胞内有无成形的细胞核。21.【答案】形成层;水蜜桃【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 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据此分析解答。【解答】其中,接穗①应该选用水蜜桃树的枝干,而砧木应当选用山桃树干。嫁接过程中保证成功的关键使两者的形成层紧密贴合,最终结出的果实是水蜜桃 。22.【答案】(1)细胞核(或成形的细胞核)(2)酵母菌【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细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1)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而真菌、植物和动物等细胞核的外面有核膜包被,属于真核生物。(2)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称为对照实验。【解答】(1)细菌和真菌都是具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两者细胞基本结构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只不过细菌细胞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2)由图丙可知,大蒜汁浓度相同时,酵母菌的抑菌圈最大,所以对酵母菌的抑菌效果最好。23.【答案】(1)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蒲公英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3)冠毛有利于种子吸水,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1)在科学探究中,需要选取尽量多的样本,这样得出的结论会更加客观,具有普遍意义;(2)根据图乙分析种子的萌发率大小与温度的变化规律;(3)根据种子萌发需要吸收水分解答。【解答】 (1)每组选用60颗种子而不用1颗种子可以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根据图乙的曲线可知,环境温度为15℃、20℃时种子的萌发率较高。可得出的结论为:蒲公英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3)种脐是蒲公英种子萌发时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因此,有冠毛的种子萌发率比无冠毛种子高的原因是:冠毛有利于种子吸水,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24.【答案】(1)D(2)不加青霉素(3)细菌的生长不受到抑制【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1)根据“ 偶然生出青霉菌,其周围没有细菌生长 ”分析判断;(2)根据描述确定实验探究的变量即可;(3)青霉素阻止细菌的繁殖,而死的青霉素也没有这个作用,据此分析解答。【解答】 (1)弗莱明在进行实验之前,对观察的现象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生长进行了假设,该假设是: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2)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液或培养基中的其他物质引起的,则应设计对照实验,方法是设置一组不加青霉素培养液的培养基,看上面有无细菌生长,这一组就是对照组。实验变量是:是否有青霉素。若对照组实验结果为有细菌生长,则整个实验的结论是青霉菌能抑制细菌生长。(3)若再增加一个对照组②,其设置方法是加入已杀死的青霉菌,只有实验结果为细菌的生长不受到抑制时,才能充分证明青霉菌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青霉素。25.【答案】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换用其它种子重复实验;①准备100粒形状、品种等条件相同的种子分成10组 ②分别将种子放在除湿度外,其它条件相同,适宜萌发的培养皿中 ③将10组分别放入22℃,24℃,26℃,28℃,30℃,32℃,34℃,36℃,38℃,40℃的恒温箱中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记录各组萌发数量,计算萌发率,得到该品种种子最适宜萌发的温度。【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解答】同一组的A、B种子所处的水分环境不同,A处于水分不足的,B处于充足水分的环境,即实验变量是水分,所以可以得出萌发与水分因素的关系。水将种子和空气进行隔绝,所以完全浸没在水中的C种子,缺少空气这一萌发因素,很难发芽。该实验中所用的种子数目太少(或者实验的次数太少),会使得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所以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种子多次实验(或适当增加各组A、B、C种子的数量),以防止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已知该种子最适合的萌发温度在20℃~40℃之间,但具体的温度不清楚,所以需要在20℃和40℃之间等分若干区间,设置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组,观察萌发情况。①准备100粒形状、品种等条件相同的种子分成10组②分别将种子放在除湿度外,其它条件相同,适宜萌发的培养皿中③将10组分别放入22℃,24℃,26℃,28℃,30℃,32℃,34℃,36℃,38℃,40℃的恒温箱中培养④一段时间后,记录各组萌发数量,计算萌发率,得到该品种种子最适宜萌发的温度。26.【答案】(1)4;水分(2)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3)种子的胚已死(或种子处于休眠期)【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对照实验的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探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解答】(1)1号瓶与4号瓶形成对照实验,变量为水分,有且只有水分做为变量。(2)3、4号瓶子最为对照,变量为温度,能证明出温度对种子萌发产生了影响,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3)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在外部条件都满足的条件下,种子的萌发还需要自身条件, 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故答案为:(1)4;水分(2)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3)种子的胚已死(或种子处于休眠期)27.【答案】(1)同位素(2)2(3)22(4)He【知识点】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 (1)根据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互为同位素分析;(2)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分析;(3)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方法分析;(4)根据质子数分析。【解答】 (1)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互为同位素,故I-127和I-131互为碘的同位素;(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水(H2O)、重水(2H2O) 和超重水(3H2O)中共有只有氢元素和氧元素;(3)超重水(3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3+16=22;(4)当核废水中的氚(3H)元素发生β-衰变时,在这个过程中,氚原子核内一个中子会变成一个质子,会变成质子数为2,因此是氦元素,符号为He。28.【答案】(1)不会;原子核(2)B(3)C【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 根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据此分析解答。【解答】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不会发生偏转,大多数发生偏转,而大多数发生了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且正电荷不是均匀分布的。(2)原子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使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故选B;(3)根据题意可知,原子中间为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很大,周围都是空的,故选C。29.【答案】(1)睾丸(2)①;卵巢(3)②;输卵管(4)③;子宫【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 甲图中①是卵巢;②是输卵管;③子宫;④阴道。乙图中①胎儿;②脐带;③胎盘;④子宫。【解答】 (1)睾丸是男性主要的性器官,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2)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3)男性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②输卵管内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4)胎儿生活在图甲的③或图乙④母体的子宫内,胎儿通过图乙③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30.【答案】(1)分裂;分化(2)器官;系统【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器官和系统【解析】【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受精卵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后来一小部分仍然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失去了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2) 动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与动物体和人体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没有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解答】 (1)从图中可以可知:①、②、③过程只是细胞数量的增加,表示分裂,④过程在形态、结构等方面出现了差异,表示细胞分化。(2)B属于器官, 人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结构多了系统。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市青华学校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市青华学校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